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一、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中,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良好社会的高度重视,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森林孕育了人类,也孕育了人类文明,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居于基础地位。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将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更加重要。首先,林业为生态文明提供生态保障。森林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最强大的资源库、基因库和能源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赖林业生态体系为基础的环境而发展。其次,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生态物质基础。林业在提供木材、林产品、绿色食品、药材、生物质能源以及发展相关产业、扩大就业等方面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三,丰富的林业建设实践为生态文化、制度、法律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先进的森林文化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林业工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活跃力量
1.林业工会能在调解生态保护与职工生存发展矛盾中有新作为。维权是工会的基本职能,维权宗旨和生态文明的主旨都是一致的。维权的本质是要达到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使职工心情舒畅地生活在和谐社会里,生态文明除指人与自然的和谐外,重要的是物质与精神、制度协调与和谐。从这一角度说,林业工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活跃力量。对林业职工来讲,生存权、发展权是第一位的。吉林林区一度经常放假,职工没活干,为了生存,有些职工违反有关保护法规,进山下套套狍子、野猪,对珍稀野生动物金钱豹和东北虎构成严重威胁,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工会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给职工找活干,给困难职工办低保,稳定劳资关系,出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这既是对职工负责,是对职工生存权、发展权负责,也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林业工会能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资源节约型林区过程中发挥作用。林业企业是资源型企业,目前森林可采资源逐年减少。多年来,就现有的木材资源如何满足社会需要并实现林业企业效益最大化问题,吉林省林业各级工会每年都要举办技能竞赛,使现有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举办木材检验、量材设计竞赛,极大调动职工学习业务、钻研技术的积极性,人员素质大幅度提高,每立方米售价提高了80—100元,每年增收22亿多元。超限额采伐的几乎不见了,有效地保护了林业生态。举办职工制胶竞赛,使吉林林业的制胶水平大幅度提高,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的胶合板、纤维板、复合地板甲醛含量无一超标,大多销往欧美市场。有6户复合地板企业产品是免检产品。
3.林业工会在提高职工生态道德素质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崭新文明形态,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包括林业职工在内的全社会成员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近年来,吉林林业工会充分发挥与职工联系紧密、感情相通、教育效果好的优势,加大了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和各种生态文化工程建设,大力弘扬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林区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生活习惯,提高了职工道德水准,增强了保护生态意识、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每个职工自觉地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
4.林业工会在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和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几年来针对林区饮水、道路、国电、有线电视、住房、复合地板退税等问题,吉林省林业工会形成了24篇调研报告,其中11篇得到省部级领导批示,6篇得到政治局委员、副总理批示,4篇得到政治局常委批示,吉林林区基础设施等问题引起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许多问题正在解决之中。我们还注意引导林区职工改变传统的靠山吃山、不计资源成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利用森林资源,减少森林资源非正常消耗,建设生态林区。
三、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职工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管是林业还是职工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不管是和发达国家林业比,还是与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比都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不集中。林场星罗棋布,职工居住分散,做饭取暖以烧木材为主,不仅大量消耗木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而且给职工生活、就业、就医等带来许多不便,生活质量和水准比农民还要低下。解决途径是加快中心林场建设,使林业职工经营林业远离林区,使生态得到永久保护。
不专业。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大量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过去几十年来,林业一直是粗放型管理和经营,种树的不知树是如何长的,砍树的不知树是如何用的,建设生态林业无从下手,甚至无所事事,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会。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培养大量各类人才,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实现人才专业化。
不科学。林业经营几十年来,在生态建设方面存在许多盲目性或官僚主义。植树,什么品种值钱植什么树,结果是针叶林一大片,阔叶林一大片,造成品种单一,植被单一,致使病虫害接连不断。
不平衡。林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平衡的过程,人与自然的平衡、环境与发展的平衡、建设与保护的平衡、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平衡、物质生产与人的文化素养的平衡等等。林区生态失衡情况比较严重,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病虫害、沙尘暴、火灾增多。过去许多林区一看“草甸子”(湿地)没什么用,就开沟种树,结果是树没长起来,把“地球之肾”给破坏了,给林业生态带来严重问题。
不富裕。林业职工收入偏低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有的刚刚解决温饱,如果让职工饿着肚子搞生态建设是不现实的,必须解决职工收入偏低、看病难、吃水难、行路难等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广大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不饱和。实施天保工程、调减木材产量以来,林业职工工作量一直不饱和,有些职工放假半年以上,闲暇时间多了,组织行为少了,不单是影响收入问题,而且损害生态的事屡屡发生,打猎的、掠青的到处可见。
不守法。随着放假天数增多。滥砍盗伐、滥捕乱猎的事件时有发生。蛤蟆最贵时每只卖到20元,几年来蛤蟆数量锐减,导致“花大姐”和其它虫灾泛滥成灾,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四、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工会工作的新使命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必须选准突破口,明确推进途径,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在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工会要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使林业的生态文明建设出现一个新气象,力争有一个大发展。其作用具体表现在:
1.在森林防火中发挥作用。森林是自然生态的构成主体,不仅在许多方面具有无以替代的生态效能,也是人类早期文明的源泉。吉林省林业用地占全省幅员面积的51%,有林地面积占46%,正在全力争取实现3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各级工会要大力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森防志愿活动,吸引职工全力加入到没有危险的森防志愿服务行列,用志愿活动带动和影响一方风气,提高职工热爱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以此提高森防预防的综合能力。
2.在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中发挥作用。野生动植物和重要湿地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生态资源,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持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吉林省实施禁猎条例,开展动植物保护,林业工会要继续围绕落实在职工群众中开展“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活动,充分利用“世界湿地月”等时机,组织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全社会的生态保护意识,维持生物的多样性。
3.在绿化美化吉林大地中发挥作用。实施《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是省政府做出的重大决定,并通过省人大决议。要组织职工在全民义务植树、城乡绿化美化和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中打头阵、当先锋,多树种、多林种搞好造林,高标准、高质量开展绿化,不断提高造林绿化水平,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以满足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娱乐、休闲等多方面需求。
4.在荒漠化治理中发挥作用。吉林省西部是重点荒漠化治理区。从2000年起,吉林省林业厅开始实施“生态草”建设工程,采取植灌种草、封原育草、林草结合的方式综合治理荒漠化土地,全省林业已完成41万公顷荒漠化土地治理任务,投入资金5.2亿元,社会募捐资金3300多万元。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组织职工搞好生态草产业化开发。
5.在林业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改善生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发展林业产业,可以充分发挥林业的巨大经济功能,可以满足社会和人们对林业多种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积累资金财富,为生态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和发展动力。要引导和组织职工在林业产业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如在林木种苗生产、森林培育、木材采运、木材加工、人造板制造、林产化工、森林食品、药品、野生动植物采集、养殖培植及加工利用、森林旅游等产业开发建设中建功立业,实现吉林省由森林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跨越。
(《吉林工运》2008年第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