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物流配送中心的智慧化管理

物流配送中心的智慧化管理

时间:2023-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一种新型的物流管理机制需要被开发,这种新型机制一定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的,是智慧的物流。智慧物流的核心是“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以智慧物流为切口,有助于当地发展以物联网为基础,赋予各类物品感知功能,使各类物品产生“智慧”为人所用的智慧城市。
智慧物流_距离不是问题_智慧城市

五、智慧物流——距离不是问题

在便捷的交通和有序的管理下,现代物流迅猛发展;然而,物流企业的管理体制尚需完善,由于企业对现代科技手段的忽视,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物流效率不高;并且缺乏系统性管理,装配的标准化程度低,无序的竞争扰乱整个市场秩序。所以,一种新型的物流管理机制需要被开发,这种新型机制一定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的,是智慧的物流。

(一)物联网时代的智慧物流

智慧物流是指将物联网、传感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运用于物流领域,实现物流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物流活动,使得物流系统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甚至达到“智慧”状态。智慧物流的核心是“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

1.物流信息化升级

目前,我国物流业信息化已进入信息和资源的整合时期,物联网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物流设施设备的信息化与自动化水平。促进物流管理过程的智能化发展。现有的物流信息技术主要有计算机技术、条码技术、RFID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在物联网时代,所有的物流设施设备都将嵌入RFID电子标签,小到托盘、货架,大到运输车辆、集装箱、装卸设备、仓库门禁等,标签中所记录的信息会帮助物流管理系统实时地掌握各项物流进程,做出最有利的决策。这种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物流管理将有助于物流企业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并推动整个物流业的发展。

2.运输智能化升级

现行的物流运输系统借助网络、GPS、GIS等技术已经可以实现某种程度上的可视化智能控制,当物联网发展成形后,运输的智能化管理将进一步升级。运输线路中的某些检查点将装上感应器,自动感应车辆、货物中所贴RFID标签中的信息,并实时传输给管理平台,让企业实时了解货物的位置与状态,实现对运输货物、运输路线与运输时间的可视化跟踪管理,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行车路线,准确预知货物的运达时间,在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更有质量的服务。

此外,在物联网技术支撑下的物流运输系统将能实现如下智能操作:当装载超重时,汽车会自动告诉司机超载了,超载多少,或空间还有剩余,以及轻重货应该怎样搭配;当搬运人员卸货时,货物包装可能会大叫“你扔疼我了”,或者说“亲爱的,请你不要太野蛮,可以吗”?当司机在和别人扯闲话时,货车会装作老板的声音怒吼“该发车了”!等等。

3.配送中心一体化升级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配送中心的运行效率,降低配送中心的管理成本。进入配送中心的每一个货物或托盘都将带有RFID标签,其间所记录的与货物或托盘唯一对应的相关信息将成为该货物或托盘在整个物流配送环节的身份标识,借助于感应器所形成的无所不在的感应网络,配送中心将可实现出入库的一体化智能管理。

(1)入库。在配送中心的入库口,当货物通过门禁时,RFID阅读器会自动获取所有储存在标签芯片中的数据.完成对货物的清点并将货物信息输入主机系统的数据库,与订单进行对比,并更新库存信息。整个收货过程不需要人工对货物数量进行清点。然后,货物被直接送上传送带,入库储存或送到拣货区。库区的货架上装有可读写标签.可以记录下储存在货架上的货物信息,经过RFID阅读器扫描后进入配送中心的商品管理系统。这样,所有货物的储存位置和数量便一目了然了。

(2)出库。在出库时,货物被直接送上装有RFID阅读器的传送带后,配送中心按照各个零售店面或客户所需要的商品种类与数量进行配货,无需人工调整商品的摆放朝向。

(3)盘点。借助于物联网RFID技术可以避免传统盘点投入大、效率低的弊端。在货物的整个在库过程中,配送中心内的RFID阅读器会实时监控货物的库存量,可以随时得知货物的数量及每件货物所在的货架位置,根本不用清点商品,最多只需要工作人员将货架上混乱的商品进行整理即可。此外,当货物的库存量下降到一定水平时,系统会自动向供应商传送订单需求,实现自动补货。

(二)智慧物流的作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物流企业:智慧物流能大大降低制造业、物流业等各行业的成本,实打实地提高企业的利润,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三方通过智慧物流相互协作,信息共享,物流企业便能更节省成本。其关键技术诸如物体标识及标识追踪、无线定位等新型信息技术应用,能够有效地实现物流的智能调度管理、整合物流核心业务流程,加强物流管理的合理化,降低物流消耗,由此来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费用、增加利润。从而改善备受诟病的高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并且能够提升物流业的规模、内涵和功能,促进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

对于物流行业:智慧物流概念的提出对现实中局部的、零散的物流智能网络技术应用有了一种系统的提升,契合了现代物流的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可视化、实时化的发展趋势,对物流业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因为现代物流业最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

对于生产企业:随着RFID技术与传感器网络的普及,物与物的互联互通,将给企业的物流系统、生产系统、采购系统与销售系统的智能融合打下基础,而网络的融合必将产生智慧生产与智慧供应链的融合,企业物流完全智慧地融入企业经营之中,打破工序、流程界限,打造智慧企业。

对于最终消费者:通过提供货物源头自助查询和跟踪等多种服务,尤其是对食品类货物的源头查询,能够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放心,在增加消费者购买信心的同时促进消费,最终对整体市场产生良性影响。

对于政府部门:可全方位、全程监管食品的生产、运输、销售,大大节省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压力的同时,使监管更彻底更透明。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有助于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精简政府机构,裁汰冗员,从而削减政府开支。

对于地区:智慧物流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智慧物流为切口,有助于当地发展以物联网为基础,赋予各类物品感知功能,使各类物品产生“智慧”为人所用的智慧城市。并依托互联网、电信网、电视网、无线宽带网等多个网组合,建成更全面的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和相互感知,更有效的数据整合,更好的业务协同和更强的创新发展能力的城市。

相较于传统物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市场需求变化更快,竞争环境也日益加速,对组织、地区协作的要求也逐渐增高,对信息的高效可靠传输也提出了要求,所以智慧物流与传统意义的物流相比,需要对上述变化做出相应的适应性变化。

目前,在物联网率先发展的部分省份和城市已经在开始探索构建居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平台,以实现智慧物流,比如,宁波市一直在物流领域尝试推进物联网相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目前已开发应用港口智能闸口系统、智能集卡系统、智能集装箱系统等物联网应用系统,推进了宁波电子口岸、宁波第四方物流信息网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为物流领域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和数据中心建设,为智慧物流体系构建奠定了一定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