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市功能定位基本原则
按照南京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南京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又快又好的发展主题,在更高的层次上实施“富民强市、依法治市、科教兴市、文化南京、绿色南京”五大发展战略。为此,在城市功能定位上,我们觉得应该把握“五个争先”的原则:
1.民富优先
城市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载体,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民富”的目标。建设普惠百姓的全面小康,是南京市实现“两个率先”,确保“争先进位”的首要前提。让全体社会成员走上富裕之路,是城市发展的首要目标。
2.发展率先
城市之间的竞争优势,更多的是取决于发展的水平。科学发展的主题是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前提和物质基础是全面发展。全面的发展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仅经济的发展而言,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更包括经济结构优化、经济福利增进、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完善等方面内容。
3.科教创先
科学的发展要求发展的目标、发展路径的选择必须最大限度地符合城市的发展规律。南京是十朝古都,科教发达、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南京发展最大的比较优势,也是南京市在长江流域以及长三角地区集聚先进生产要素的重要载体。
4.协调为先
协调是和谐的重要基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这种协调应该达到更高的水平和要求,即要体现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要有利于改变南京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改变江南、江北发展不同步,有利于改变老城、新区发展不平衡,有利于改变二产、三产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实现速度、效益、结构和质量的协调。
5.制度领先
制度领先的优势是最重要的优势。科学发展首先应该是不断创新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发展。它需要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提供最可靠的保证。
在这样几个原则的指导下,我们认为,南京新的城市发展功能,可以在以下几个定位的基础上择其优者而为之:
1.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角度,可以明确加快“五大中心”发展定位
即以加快建设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全国重要的科教中心,以及东部城市绿色中心,形成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中心城市,从而改变“强市弱中心”的局面。
2.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角度,可以明确建设“江北新市区”定位
即举全市之力加快江北滨江新市区建设,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优良生态居住环境为重点,以高层次教育科研院所集聚为特征的新型市区。这个定位,可以实现几代南京人跨江发展的理想,从而推动南京的发展从“秦淮河时代”走向“扬子江时代”。
3.从彰显城市人文特色的角度,可以明确“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定位
即按照世界历史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先进理念,形成具有人文特征的城市核心竞争力,切实增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化程度,以及形成具有较高层次的城市创新能力。
4.从城市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角度,可以明确“和谐南京”定位
即以“和谐南京”为发展目标,切实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四个文明”建设。使“文明”和“富裕”成为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开发民力的重要旗帜,使体制机制创新成为推动城市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不竭动力。
城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只能解决不同的问题,而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按照我们的初步设想,选择以上任何一种功能定位,不仅可以对原有的城市功能定位进行优化和提升,而且可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形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成效显著、振奋人心的发展导向。
明确这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功能定位,不仅可以把南京建设成为经济总量大、综合效益好、整体素质高、发展后劲足、群众得实惠的经济强市,而且还能够推动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充分融合,形成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先进文化设施、优良文化风尚的世界性的文化名城,从而使南京有更大的力量带动更广阔的区域发展,并且有足够的活力和能力参与世界城市的竞争。
附表:
表5-1 国内部分城市的功能定位
表5-2 南京城市功能定位的有关提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