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世界城市化历史进程与发展模式
一、世界城市化历史进程
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历程漫长,大致经历了前工业化、工业化和现代三个历史时期。工业革命以前的早期城市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总的特征是城市数目较少,规模不大,且主要分布在水利条件好的地区,如两河流域等。早期的城市主要是行政、宗教、军事或手工业的中心;城市人口数量少、增长十分缓慢,其间经历了5000多年。全球作为一个整体的城市化现象是伴随着工业社会而出现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工业化以来的城市化又分为三个阶段。
1760~1851年,为世界城市化兴起阶段。这一阶段是以1760年英国的产业革命为标志,到1851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基本实现了城市化。当时,世界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5%。正因如此,英国在当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发达的国家。
1851~1950年,为城市化在欧美普及和在发展中国家推广阶段。继英国工业革命以后,欧洲和北美等地区的一些发达国家也重复着它的发展道路,到1950年,这些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其间花了100年的时间。整个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由1850年的4000万增至1950年的4.49亿,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的城市化进程。这个阶段,城市化也波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由1850年的4000万增至1950年的2.68亿。整个世界城市人口由1850年的8000万增加到1950年的6.32亿,占总人口数的28.4%。而英国在1951年的城市化水平为78.9%,进入了高度发达的城市化阶段。
1950年以后,为城市化在全世界的普及和世界城市化的基本实现阶段。这一阶段,世界城市人口增长很快,到1999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47%,各国基本实现城市化。在这个阶段,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快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从1975年的27%上升到2000年的40%,共增加了12亿城市人口。我们可以预测,这种趋势将在未来30年里保持不变,届时,将会再有20亿人口加入到现有的欠发达国家城市人口中。
二、世界城市化发展模式
世界城市化经历了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同步城市化模式,即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这是受经济发展推动的比较合理的城市化道路,它能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和社会经济的适度同步发展。应该指出的是,由于农村人口只有迁居到城市后,才能在城市就业,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地域迁移先于职业转换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大部分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如英国的圈地运动方式、美国的自由迁移方式和德国的容克买办方式等)都具有这一特征。西方一些早期工业化国家主要采取的是这种模式。
二是过度城市化模式,又称超前城市化,即城市化水平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工业和农业发展的基础上,而是主要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市化速度,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农村人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造成严重的“城市病”。过度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二元经济结构下形成的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的不平衡(主要是推力作用大于拉力作用),而政府又没有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采用这种城市化模式。
三是滞后城市化模式,即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市化的发展,结果不仅使城市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和城镇发展无序化等“农村病”现象。它将严重阻碍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及城市文明的普及,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的不合理的城市化模式。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化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四是逆城市化模式。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城区人口郊区化、城市布局分散化的现象,即为逆城市化模式。所谓“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有: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型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区人口的外迁;交通、通信的现代化,大大缩短了城市与郊区的时空距离等。逆城市化不是对城市化的否定,而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城市文明的普及和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它主要发生在20世纪50~70年代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
五是再城市化模式。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并没有在发达国家持续下去;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公共交通的完善、环境治理水平的提高、汽车燃油成本的上升等,特别是金融部门和高级服务业的迅速增长,使得作为金融中心的大城市增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此外,随着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给拥有这些产业的大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郊区人口从市外返回城市正在成为部分发达国家居民生活的新潮流。
六是城乡一体化模式。20世纪末,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城乡一体化模式。其特点表现为:在大都市之间及边沿地区,农业生产活动日益多样化和商品化,外资输入的增长及交通、通信设施的改善,使得城市和乡村的联系更为紧密,两者的传统差别逐渐模糊,在地域组织和空间结构上出现了以农业活动和非农业活动并存且进一步融合的地域类型。这样的地域既非城市亦非农村,同时又表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加拿大地理学家麦基将其称为“desakota”。在Bahasa印度语中,Kota是指城镇,desa指的是乡村;desakota一词指的是城乡混合区,它是麦基通过对印度尼西亚城市化进行长期的研究而归纳出的概念。在亚洲的许多地区,都有desakota的分布。城乡一体化模式的出现,使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表现出不同于西方城市化的特点。
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在发达国家,尤其是在北美和欧洲,城市化已经历了同步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种模式,大城市在经历了六七十年代的低增长甚至负增长后,在八九十年代又开始复苏,人口增长率上升,表现出大城市在当今世界经济潮流中的作用。发展中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遵循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规律,但由于其城市化运动晚于发达国家两百多年,经济、历史、文化的差异和所面临的时代问题也不同于发达国家,因此呈现出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模式。以第三产业为动力的过度城市化模式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模式正成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