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镇化发展对农村社会的积极影响

城镇化发展对农村社会的积极影响

时间:2023-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也逐渐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年度综合数据,从2004年到2010年,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每年超过10%。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年度公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耕地总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2.68%,农村人口则占全国总人口的54.32%。
城镇化发展对农村社会的积极影响_中国城市化发展与反思

第一节 城镇化发展对农村社会的积极影响

一、城镇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城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促使生产要素、人口向中心城镇集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也逐渐加快。1978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17.9%左右;2009年,城镇化率已达到46.6%,城镇人口为6.2亿[1];而到2010年,城镇化率则提高到了47.5%[2];预计到2015年,城镇化率将达到51.5%。在这一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镇并在其中发展。农村劳动力进城或进入非农行业,无论对于从农村转移出去的农民,还是对于留在农村的农民,都能不同程度地增加收入,扩大他们的消费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其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进城的农民工一旦在城市和非农产业就业,其收入明显提高。受耕地等农业资源的稀缺性限制,农业收入增长潜力不大,并且很不稳定;而农民在城市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工作,收入明显比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时高。城镇化能够带来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也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使农民“入城”、“入厂”,获得更多的非农业性收入。我国农民收入的增长,将越来越依靠非农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国家统计局网站年度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在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非农业收入所占的比重已达到70%,其中,工资性收入比重为39%。因此,今后要保障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就必须发展非农产业和提高城镇化,必须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必须有计划地减少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第二,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留在农村的农民人均耕种的土地面积就会增加。这有利于对农村富余土地进行集约耕种、规模发展,创造更大的农业产能,也可以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享有土地合理流转所带来的收益。也就是说,农村人均收入提高的有效途径是现在的农民大多数脱离农村进入城镇,从而进入“地少人更少,收入逐渐提高”的阶段。城镇化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功能是毋庸置疑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年度综合数据,从2004年到2010年,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每年超过10%。

第三,农民增收,有利于扩大内需。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雄厚的潜力所在,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中国最广大、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在农村,在于农民的消费能力提高。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在2002年的研究表明,每1%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将使GDP增加0.50%~0.85%;每1%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将使全国居民消费额提高0.19%~0.34%。国家要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必须稳步推进城镇化,开拓农村市场,繁荣农村经济,保证农民持续增收,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农民具备而且不断提高消费能力。

因此扩大内需是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和农民增收的契机。目前我国农民增收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村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而城镇化在拉动消费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刺激投资需求,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增加对住房、装修、娱乐、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诉求,带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向市民转变,会持续刺激农村市场、城镇市场的发展、繁荣。

二、城镇化促进农村土地集中经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耕地数量的有限性,这就对农作物的产量有了无形的限制。受此影响,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将主要依靠耕地利用的效率及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当前阶段,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实现这一提高及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推进城镇化。

从国际社会的发展经验来看,推进城镇化可以促使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城镇转移。这既解放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又有利于实现耕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而耕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则是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年度公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耕地总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2.68%,农村人口则占全国总人口的54.32%。而同期美国占总人口20%的农业人口耕种着占其国土面积20%的耕地[3],完全实现了耕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农业产值比较落后,农业基础薄弱,科技含量较少,现代化水平较低,投入大而产出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农业产值在我国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只有11.3%,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重为39.6%。在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收入的比重为30%。这一现状不但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保障能力,更对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农村人口的共富设置了诸多障碍。我国社会是以和谐为本质属性的社会主义社会,合理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从我国社会建设的经验来看,要突破农村社会发展这一瓶颈,就必须坚持走城镇化之路,最终将越来越多的农业富余人口解放出来,农民逐渐向“中心村”和城镇集中。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和使用质量。

温家宝同志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城镇化要同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这是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将我国发展的成果、先进的科技文明及诸多的惠民措施共享于农村社会,将会提升国家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同时也有力地引导了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从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增强农业的综合产出能力,也必将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加快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而农业的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也会促进城镇化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三、城镇化促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农村城镇化不仅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也是城市文明、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过程。我国自1998年以来实施的“村村通”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农村社会改造工程,包括农村通公路、通电力、通广播电视、通自来水、通电话和互联网等工程,耗资上万亿元人民币。通过努力,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到2010年年底,农村公路里程达345万千米,全国96%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十二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既要关注数量,还要更多地关注质量。[4]在“村村通”工程的带动下,我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从1997年的86.02%和87.68%提高到2009年的96.31%和97.23%。[5]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关于实施2011年通信“村村通”工程的意见》,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大力实施通信“村村通”工程。第一,行政村通宽带的比例将达到83%;第二,自然村通电话的比例将达到94.5%;第三,全国70%以上的乡镇开展信息下乡活动。“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农村封闭落后的状况,促进了城乡生产要素的交流,对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社会延伸,也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被逐步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农民的教育水平、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也相应提高。与此同时,农村与城市在居民收入水平、享受的社会福利待遇和教育机会,乃至在政治和社会权利方面存在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正在向逐渐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方向迈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