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打牢扶贫攻坚的支撑点

打牢扶贫攻坚的支撑点

时间:2023-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本研究中,兰白小片区由兰州、白银和武威市的永登、皋兰、榆中、会宁、靖远、景泰和古浪7个县构成。古浪和皋兰为水资源短缺,但皋兰的短缺较古浪更加严重。其中,临夏市、临夏县和东乡县前三位的关键限制因子的关联度非常接近。考虑到秦巴山区的实际,我们选择耕地、自然灾害和机械化程度作为关键的三项限制因子进行分析。藏区主要由甘南藏族自治州的8个县和武威的天祝县组成。
打牢扶贫攻坚的支撑点_甘肃省扶贫开发实践成就与攻坚对策研究

扶贫的根本在于增加农民的收入,特别是增加农民内生的增收能力。一般而言,农民的收入主要包括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与非贫困地区相比较,甘肃连片贫困地区(包括属于插花型贫困区的小片区)农民的这三类收入既有来源的差异,也有数量的差异:经营性收入主要来源于收益较低的属于种植业的粮食类和少量养殖类的鸡、猪、羊和牛,而不是收益较高的工商业经营收益;数量方面,单位劳动的产出较低,并且没有规模效益;工资性收入主要来源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建筑业和餐饮等服务业,而非技术含量和收益均较高的高端加工和服务业;转移性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政府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补贴,而没有大量的来自本地工商企业的反哺。因此,改善农业生产直接和间接条件、发展富民产业、提升农民素质就成为未来精准扶贫、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

一、精准改善农业生产直接条件

根据第二和第三章的研究结论,甘肃的贫困地区农业产出没有规模效益的原因是劳均产出很低,劳均产出低的原因是各类农业生产限制因子制约了劳动生产率,导致同样的劳动力和劳动量不能获取与其他地区同等数量和质量的农产品,因此,消除限制因子的影响,是改善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劳均产出、增加农产品数量,进而增加农民当期经营性收入的一个首要条件,同时,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也有长期效益。

根据第二章的相关研究结论,直接影响甘肃贫困区农业生产的因子包括耕地数量、水资源、灾害频率、农业机械化程度等多个方面,在现有的条件下,不可能全部同时改善,只能按照“限制因子排序”的原则,优先解决最关键的限制因子。下面,我们根据第二章中用灰色关联度法计算出的结果,逐片区进行分析。

(一)六盘山片区

按照国家划定的连片贫困区的范围,六盘山片区包括了兰州、白银、平凉、定西、庆阳、临夏和天水七个地级市的行政范围,这七个地区在土地、水资源、气候、灾害类型和发生频率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如果笼统地将该片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显然是不准确的。为更加清晰地反映各地的各类差异,防止其对关键限制生产因子的误判,进而影响所提对策的针对性,我们首先按照自然禀赋的差异,将该片区分为几个小片区,然后再分析农业生产限制因子的排序。

1.兰白小片区

在本研究中,兰白小片区由兰州、白银和武威市的永登、皋兰、榆中、会宁、靖远、景泰和古浪7个县构成。片区内各县的限制因子的排序有显著的差异,具体见表4-1。

表4-1 兰白片区各县关键限制生产因子排序表

注:括弧内数据为关联度,下同。

在上表中,永登、靖远和景泰的首要限制因子是自然灾害,这其中尤以旱灾[4]为甚,在这三个县中,靖远的灾害似乎尤为影响大,干旱导致广种薄收,一些旱灾严重的年份,收成甚至收不回籽种,投入的各种成本全部沉没。榆中和会宁为耕地不足,榆中的短缺程度要高过会宁,耕地短缺的主要原因是山区坡地基本上被“禁耕禁牧”,如果坡地梯田化,即可增加大量的耕地。古浪和皋兰为水资源短缺,但皋兰的短缺较古浪更加严重。

2.天水片区小片区

在天水小片区中,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是各类自然灾害(0.7245),耕地限制与此接近(0.7101),水资源限制排在第三(0.6459)。如果以县为单位,则各县区以上三个关键限制因子的排序又有较大的差异,具体见表4-2。

清水、武山两县的三个限制因子中,最主要的是保灌面积不足,其次是自然灾害和耕地限制因子。秦安县的三个限制因子的影响差异不大;甘谷县较为独特,自然灾害的影响最大;麦积区和张家川县的三个因子的影响基本相当,但张家川县耕地不足尤为显著,自然灾害的影响要小于麦积区。

表4-2 天水片区各县关键限制生产因子排序表

3.平庆小片区

平庆片区水资源的影响最大(0.8440),其次是耕地数量(0.8207),第三为自然灾害(0.7551)。考虑到平庆片区在地理上跨度较大,因此,整体测算的关联度不一定完全准确,我们将各县的计算数据列入表4-3中,以县为单位进行具体分析。

表4-3 平庆片区各县关键限制生产因子排序表

在平庆片区中,自然灾害位列第一,并且关联度在0.7以上的是崆峒、静宁和正宁县,水资源限制排在首位的是庆城、宁县和镇远县,环县和合水县尽管水资源关联度排在第一,但其关联度较小,不能列为关键限制因子。另外,泾川、环县、华池及合水的三项指标的关联度均小于0.7,可以视为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区域。

4.定西小片区

定西片区耕地限制(0.72245)与水资源限制(0.721305)几乎并列第一,其次为自然灾害。尽管全地区均属于中部干旱地区,但各县还有一定差异,因此,我们将各县数据整理出表4-4,对比其差异。

表4-4 定西片区各县关键限制生产因子排序表

在定西片区中,耕地不足是陇西、渭源、临洮和漳县四个县的第一限制因子,并且关联度比较高;岷县的关键因子是自然灾害,而水资源限制排在第一的仅为安定区,这与我们以往形成的概念“定西是干旱区的典型代表”有一定的差异,为什么呢?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我们就会发现,定西片区的这三项指标的关联度非常接近,也就是说,这三项因子是共同起作用的。同时,近些年的退耕还林还草,导致耕地急剧减少,被保留下来作为耕地的土地,由于实施梯田改造、集雨补灌等设施的建成,使农业水资源限制得到一定的缓解。

5.临夏小片区

临夏片区最关键的限制因子是各类自然灾害(0.6156),其次为水资源限制(0.5667),第三为耕地限制(0.4968)。但由于关联度均比较小(小于0.70),还需要对各县的具体数据进行比较。具体见表4-5。

该小片区中,广河、东乡和积石山县的第一限制因子为水资源短缺,临夏市和永靖县的为耕地短缺,其中永靖县的尤为突出(关联度为0.8110,超过了0.7的经验数值),自然灾害是临夏县、康乐县及和政县的第一限制因子。其中,临夏市、临夏县和东乡县前三位的关键限制因子的关联度非常接近。

表4-5 临夏片区各县关键限制生产因子排序表

(二)秦巴山区

考虑到秦巴山区的实际,我们选择耕地、自然灾害和机械化程度作为关键的三项限制因子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区域较为一致的限制因子是耕地限制(0.5895)和机械化耕作(0.5698),这与该小片区普遍耕地不足、山大沟深,机械难以发挥作用的自然地理状况是一致的。此外,各县也有一定的差异,具体见表4-6。

表4-6 秦巴山区各县关键限制生产因子排序表

成县、文县、宕昌县、康县、西和县、徽县、两当等县耕地不足是第一限制因子,自然灾害是武都区和礼县的第一限制因子,耕地尽管是文县的第一限制因子,但由于和其他因子的关联度接近,因此,可视为等价的。

(三)藏区片区

藏区主要由甘南藏族自治州的8个县和武威的天祝县组成。从总体上看,各县的差异非常大。其特殊性在于:既有纯牧区,也有农牧混合区,还有农业区,因此,必须按照各县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

表4-7 藏区各县关键限制生产因子排序表

以农区为主的舟曲和迭部县,机械化程度很低,严重地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劳均产出很低;属于农牧交错带的合作、临潭、天祝、夏河和卓尼县,耕地(草场)不足,自然灾害严重。玛曲和碌曲县属于纯牧区,关键限制因子为自然灾害(由于该两县统计数据不全,故在上表中没有进行详细排序)。

以上数据分析表明,各县区的关键限制因子不同,并且各因子的成因不同,因此,在未来的扶贫中,既要根据各县的限制因子施策,更要考虑县域内的差异,因为同一个县内也有显著的差异,以靖远县为例,其北8乡,总体是旱灾为主,但局部地区却是水资源短缺,还有耕地不足问题;东南部的5个乡却是耕地不足和水资源短缺。鉴于本文的分析只是提出一个大的框架和研究思路,各县具体在哪些区域实施哪些项目,应该针对县内各区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显然不能“对症下药”地解决关键限制因子。

六盘山区各县耕地限制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短缺”,而是由于干旱和地形,大量的土质山地不能成为农业用地,只要解决了灌溉和坡地梯田化,既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倍以上的耕地,特别是光热资源较好兰白、天水、定西、临夏和平庆小片区的多数县(区),劳均耕地至少可以再增加2~4倍。因此,解决好上水工程、农田水利设施和兴修梯田,即可以突破耕地短缺的限制。该片区水资源成为限制因子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资源性缺水,主要是位于通渭和陇西县以西、降水在400mm以下的地区,包括定西小片区的部分县和兰白小片区的多数县。二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而导致的结构性缺水,主要是临夏小片区和位于通渭和陇西县以东的、降水量450mm以上的天水和平庆小片区。因此,对资源性缺水地区,只有通过大型水利工程引入外源水方可;而对结构性缺水地区,只需一些小型水利设施,如小水库、小提灌工程即可解决。该片区的灾害主要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导致的旱灾和涝灾,通过水利设施即可有效调节。由此看来,该片区只要解决好“水”的问题,即可一并消除貌似互相交织、协同作用的其他各农业生产限制因子。

秦巴山区各县的耕地限制非常显著,其原因是地质地理方面,即山大沟深的石质山区,加之已有植被覆盖的山区土层极薄,根本不能开垦。因此,耕地数量的限制难以直接突破,只能通过技术变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法,提升单位面积产值的途径,间接改善耕地的限制。该片区农业产业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洪涝、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其原因是过去不当开发导致的,唯有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坡地梯田化才能逐渐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该片区农业机械化程度低所导致的效率损失,由于其地形状况,在短期内尚无改变的可能。

藏区片区由于其严酷的气候和光热条件,耕地和草场不足问题目前尚不能通过扩大开垦等常规方法来解决,只能在有限的耕(牧)地上,通过技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增加单位产出来解决。自然灾害主要是暴风雪和寒(冷)害等高寒地区特殊气候性灾害,这类对农牧业造成严重损失的灾害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避免方法,唯有通过加强预报来减缓。尽管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已经成为限制农业产出效率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其地理环境和农业结构不适合大规模的机械操作,目前还难以改善。

二、培育富民主导产业

地方富民产业对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其增收途径一是农民直接参与带来的经营性收入,如特色农产品的种养业、小型加工业、或参与上下游关联产业带动的各类服务业等;二是农村劳动力在相关产业就业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因此,强大的富民产业既能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也能增加工资性收入。甘肃各地有哪些具有发展前景的特色富民支柱产业?又如何发展呢?我们以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框架,结合甘肃各地的实际,沿“现状——约束条件——发展对策”的思路分析各地的特色富民支柱产业的发展问题。

(一)促进河西走廊“十大产业集群”形成[5]

河西走廊位于丝绸之路中间地带,也是连接祖国内地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战略通道,主要由甘肃兰州市的永登县、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和嘉峪关等地组成。辖区面积28.383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41.43万人[6],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河西走廊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一些产业在甘肃乃至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金昌市是我国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武威、张掖和酒泉三市是中国主要的粮食制种基地,是甘肃的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嘉峪关是西部重要钢铁基地。但是,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较,有很大的差距,仍然处于发展的低层次阶段,经济增长的空间和发展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突出的表现是分散的“小而全”产业,没有产业集群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整体拉动能力很弱。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的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重要演讲中,提出了“创新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发展思路,这对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甘肃河西走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充分利用国家即将出台的金融、税收、补贴、进出口等各项扶持政策,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在增长极的带动下,形成各类产业集群,吸纳当地群众直接参与各产业集群或上下游关联产业,增加当期群众的经营性收入和务工收入,既是河西地区全面建成小康乃至走向富裕的关键,也能够为东部地区发展提供财力支持,是新时期“兴西济中”、全省整体脱贫致富的支撑。

1.河西走廊产业集群形成的有利条件

(1)新的政策机遇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落实,中央各部委肯定会出台一系列扶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快速发展的政策,我们预计,凡纳入该领域的地区和产业、可能会享受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政策支持。①项目审批优先。国家发改委、交通部运输部等会优先安排该区域的能源、道路交通、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大型建设项目。②财政支持。国家财政部门会出台税收减免、补贴、进出口退税等系列财政支持政策。③金融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会在信贷额度、利率、贷款期限等方面出台优惠支持。④进出口支持。海关总署会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制成品出口退税的比率,降低进口关键设备及原材料的税率。

(2)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

与全省其他地区乃至国内一些地区相比较,河西走廊具有如下明显的比较优势。①土地。河西走廊地势开阔平坦、土地肥沃,自古就有“金张掖”、“银武威”、“沃野千里”的美称。五市的人均土地面积在20~50亩之间,人均可利用耕地10~30亩左右,工农业的发展没有土地空间的约束。②气候。河西走廊的绝大多数地区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型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平均气温适宜、极端天气变化很少,极为适合人居和工农业生产。③水资源。河西走廊境内有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内陆河。这些发源于祁连山冰川的河流,污染指数很低,在中上游几乎没有污染,为工农业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难得的洁净水源。④劳动力。河西走廊的五市人口年龄尚没有进入老龄化,18~50岁的劳动力资源总量在340万左右,并且绝大部分分布在传统农业产业,能够为新的产业提供相对充裕的劳动力,加之我国劳动力的流动性很强,未来的产业集群不存在劳动力短缺的约束。⑤地域品牌。自古以来,河西走廊的农产品就因其品质而被省内外称道,具有显著的地域品牌。工业产业方面,已经在有色金属、钢铁材料、白酒类、葡萄酒类、面粉、建材类等领域形成几十个省内外知名品牌;农业产业方面,种子、水果、蔬菜、肉类及其他大宗农产品,具有显著的地标声誉。⑥基础设施。整个河西走廊的基础设施比较完整,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交通方面,具有较为发达的陆路体系,兰新铁路、连霍高速、国道312贯穿河西走廊的全部,此外还有干武铁路、即将开通的兰新复线、省道、县道等纵横交错、网络状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航空线路正在建立;电力设施方面,整个河西走廊已经实现了照明、动力系统全覆盖;农田水利设施方面,渠系配套、浇灌设施齐全。

(3)正在形成的产业增长极

经过多年的发展,河西走廊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经济效益比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这些企业正在成为产业的增长极。①有色金属产业增长极。金川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镍钴铂族金属生产企业和中国第三大铜生产企业,也是我国最大的采、选、冶配套大型有色冶金和化工联合企业之一,近几年年产各类贵重有色金属及加工材料近两百万吨、化工产品近两百万吨;已经形成在业界具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和产品品牌,成为一个重要的有色金属产业增长极。②钢铁产业增长极。酒泉钢铁集团公司是西部最大的采掘、冶炼、轧制钢铁联合公司之一,集团公司铁、钢、材综合产能达到800万吨/年(其中不锈钢60万吨),各类化工产品产能20万吨,一些产品在业内已经形成具有相当声誉的品牌。③农作物制种产业增长极。张掖、酒泉和武威已经有一批玉米、瓜菜花卉、春小麦、啤酒大麦、棉花等专业制种公司和大量的种植户,制种量已经达到全国总量的40%~50%左右[7],产品不但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已经出口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具有显著的品牌优势,是一个快速成长的增长极。④白酒产业增长极。河西走廊有皇台等四家规模较大的白酒生产企业,年产白酒数万吨,产品在甘肃的市场份额50%以上,在西北地区也有一定的份额,已经具有明显的品牌效应。⑤葡萄产业增长极。河西走廊是中国最适宜葡萄种植的区域,境内有莫高等四家规模较大的葡萄酒生产企业,年产葡萄酒数万吨,酿酒葡萄种植面积100多万亩,鲜食葡萄种植面积快速发展。葡萄产业的市场影响正在迅速扩大。⑥旅游文化产业增长极。河西走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以敦煌为首的知名人文、自然旅游景区景点有20多个,在国内外均有显著的品牌效应,正在形成新的产业增长极。⑦有机蔬菜产业增长极。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近几年,随着温室种植技术推广和普及,武威、张掖和酒泉的反季节有机蔬菜种植面积快速增加,成为具有优势地标的产业增长极。⑧禽畜产品产业增长极。近几年,武威、张掖和酒泉出现一批专业养殖公司、合作社和农户,鸡、牛、羊等家禽家畜的养殖规模迅速扩大,禽畜产品加工能力显著提高。禽畜产品产业增长极正在形成。⑨玫瑰产业增长极。永登玫瑰种植历史悠久、玫瑰种植面积较大,玫瑰初加工产业已经形成、精加工产业也已具雏形,具备成为产业增长极的条件。⑩新能源产业增长极。近几年,武威、张掖、酒泉和嘉峪关建立了规模较大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基地,调峰电厂、装备、维修维护等相关产业增长极正在形成。

2.河西走廊可能的产业集群

按照“要素禀赋理论”、“增长极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结合河西走廊现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和趋势,在未来强有力的政策和相关措施支持下,该区域最有可能形成的产业集群至少有以下十个。

(1)有色金属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以金昌市和武威市为基地,以金川集团公司为主导,相关产业包括有色金属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专业进出口商、供应商、销售商、金融机构、物流及其他服务性产业。

(2)玫瑰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以兰州市的永登县为主要基地,包括武威的古浪和天祝两县的部分乡镇。主导产业为玫瑰种植,相关产业包括玫瑰新品种繁育、玫瑰粗加工、玫瑰精油、食品添加剂、化妆品中间体及服务业等。

(3)葡萄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以武威、张掖、酒泉和嘉峪关为基地,主导产业为莫高、祁连、石羊河、紫轩等葡萄酒生产企业,相关产业由葡萄种植企业(农户)、苗木繁育、新品种培育、包装、销售、供应、服务等产业构成。

(4)白酒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以武威、张掖、酒泉和嘉峪关为基地,主导产业由武酒、皇台、滨河、汉武御及紫轩等白酒生产企业组成,相关产业包括种植企业(农户)、包装、销售、供应和服务等产业构成。

(5)养殖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以武威、张掖、酒泉为基地,由三市的养殖企业(合作社和农户)、饲料、建材、畜产品加工、销售和服务业等产业构成。

(6)农作物制种产业集群

该产业以武威、张掖、酒泉为基地,由三市的制种企业、种植户(合作社)、销售、供应及其他相关产业构成。

(7)有机蔬菜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以武威、金昌、张掖、酒泉为基地,由蔬菜生产企业、农户、销售、制种、包装、物流、科技和信息服务等产业构成。

(8)钢铁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以嘉峪关为基地、以酒泉钢铁公司为主导,相关产业由金属制成品、进出口、销售、物流、供应及服务等构成。

(9)旅游和文化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以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和敦煌为基地、以现有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为主导产业,以旅行社、旅游产品开发销售、文化产品开发销售、餐饮住宿、旅游服务及其他相关产业构成。

(10)新能源产业集群

该产业以武威、张掖、酒泉和嘉峪关为基地,正在建设的风电、太阳能发电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包括发电设备制造、零部件生产、专业维修(维护)、调峰电厂、服务、物流及其他产业构成。

3.河西走廊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约束

尽管河西已经形成了十个增长极,但要尽快形成产业集群,仍然面临一些约束条件。

(1)资本约束

河西走廊五市的产业结构总体特征是以农业为主,经济行为主体多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自身资本积累能力不强;外来资本稀少;资本市场结构单一,民间融资渠道狭窄;资本短缺成为最重要的约束条件。

(2)水资源约束

河西走廊尽管有三条内陆河,水资源的质量比较好。但水资源总量少,近些年平水年份的地表总径流仅为50亿m3左右,现行产业结构条件下,供需缺口在70%左右。

(3)主导产业的约束

区域已经或正在形成的增长极产业,总体规模小,在全国同类产业中影响还不太大,因此,对相关产业的带动、辐射和影响能力还有待提升。

(4)基础设施约束

河西走廊尽管有省内较完备的基础设施,但与其他省市比较,交通、电力和农田水利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还不能满足未来产业集群的基本要求。

(5)技术约束

区域内的多数企业规模很小,缺乏自己的研发团队,本地缺少发展现代产业集群所需的规模庞大、研发力量较强的研究院所,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横向联系也不紧密,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6)品牌约束

区域内多数企业的产品品牌声誉不高、地域品牌不显著,难以让消费者产生强烈的购买欲;也降低了销售价格。

4.加快河西走廊产业集群形成的对策

为促进河西走廊十大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应该充分发挥现代政府的职能优势,在政府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监督下,集中各类社会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突破当前约束条件,形成产业集群良好发展的局面。

(1)组织保障

参照国家为了推动区域发展先后成立的“西部开发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小组”等模式,在甘肃成立“河西走廊产业集群领导小组”,由省委常委(或副省长)担任主任,省发改委、财政厅、工信委、农牧厅、林业厅、交通厅、水利厅、国税局、人民银行甘肃分行、各商业银行、兰州海关、兰州铁路局等部门及武威、张掖、酒泉、金昌和嘉峪关的地方主要领导担任副主任,委员会下设项目处、财经处、税政处、交通处、水利处、农牧处和研究室等职能部门。专门承担河西走廊产业集群的领导、组织、扶持和协调等工作。

(2)机制保障

首先,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机遇,协调地方与国务院各部委的关系,尽可能地争取国家在立项、配套资金、税收减免、补贴等方面的支持。整合、优化省内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各种资源,优先向产业集聚地集中,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河西走廊的地方政府应该以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今后的工作重点,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提供企业在土地使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使用方面的切实保障,“河西走廊产业集群领导小组”有权按照相关的规定对地方政府职能履行状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结果可以作为官员使用提拔的依据之一。

(3)措施保障

按照促进河西走廊产业集群形成的总体发展目标,制定相关的措施:一是制定发展规划。组织省内外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专业研究团队,尽快制定河西走廊十大产业集群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实施方案,引导社会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二是制定具体的扶持措施。在深入研究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和出台促进各产业集群发展的立项、财政、税收、金融和进出口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经济支持。

(4)重点突破六个约束

①突破资本约束。针对河西走廊民间资本稀缺的现实,一是充分利用国家在项目配套资金、扩大国家在该区域的资金投入;二是制定相对灵活的投融资政策、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和外来资本落户本地;三是利用国家贴息贷款、税收减免、补贴及进出口退税等方面相关优惠政策,减轻现有企业的经济负担,使企业将尽可能多的资金用于扩大产业规模上。②增加水资源供给。利用国家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总体战略,尽快将向河西走廊调水计划纳入国家战略布局,以增加区域水资源总供给:一是扩大从青海的调水量;二是加大引黄工程的调水量和延伸范围。同时,在产业规划上,注重节水型产业的布局,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力度。③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对于已经形成增长极的产业,制定立项、税收、补贴、用地、资源使用、技术支撑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促进其扩张规模,增强核心竞争能力。④改善基础设施。参照发达地区同类产业集聚地的标准,结合未来产业集群的要求,兴建网格化的道路系统、农田水利渠系统、完备的电力系统和通讯系统。⑤加大技术支撑力度。整合省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和研究条件等科研资源,设立专项研究基金,采用课题招标制、组织科研攻关;建立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联系制度;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加强横向联系,及时解决企业的具体技术问题。⑥突破品牌约束。鼓励大型企业建立广告推介制度,由企业自己筹措广告宣传费用,扩大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对中小型企业,由政府出面、建立联合推介基金,定期在权威媒体上发布企业产品信息,加快品牌的形成。对于地标性产品,由政府出面,与中央权威媒体联系,充分利用中央权威媒体的免费广告栏目,扩大地标产品的知名度。

5.展望

河西走廊已经具有形成产业集群的基础条件,党中央有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布局,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各部委的支持下,全省上下齐心协力,释放社会各界经济活力,有可能将河西走廊的独特优势发挥出来,形成对全省经济都有巨大推动作用的十大产业集群。

(二)做强中部地区的马铃薯产业

1.产业的现状

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由于其适宜的气候条件,自1995年以来,马铃薯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一个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的产业。根据张耀宗和王伟(2013),姚乔花和李学文(2007)等人的研究成果,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区马铃薯产业至少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就。

(1)种植基地扩大

根据“围绕龙头、突出特色、依托市场、连片开发”建基地的思路,通过政府推动、科技驱动、企业带动,不断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基本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范化种植、订单化生产的格局。2003—2012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已由19.4万公顷扩大到21.6万公顷,形成了3个特色鲜明的区域化布局生产基地,一是中北部干旱、半干旱区高淀粉薯;二是南部高寒阴湿区优质菜用薯;三是河谷川水区优质早熟菜用薯。2012年仅定西全市就推广黑色全膜双垄沟垄播栽培马铃薯8.1万公顷,落实标准化生产基地17.9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80.0%以上。全市共建立马铃薯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片带221个、10.6万公顷,示范点418个、约5万公顷;实施农业部高产创建基地13个、5000公顷。

(2)良种推广明显加快

近年来,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体系进一步完善,生产能力不断提升。首先,种薯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市原种生产能力提高到3.8亿粒以上,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其次,脱毒种薯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推广应用情况良好,2011年全市建立马铃薯种繁育基地1400公顷,脱毒种薯生产应用面积占到播种总面积的72.5%;第三,品种更新步伐加快,以陇薯为主的高淀粉型品种,种植面积达到14.7万公顷,约占68.2%;以武薯、青薯、定薯为主的优质菜用型品种,种植面积6.7万公顷,约占31.3%;以大西洋、夏波蒂、LK99为主的全粉薯条加工型品种,种植面积1067公顷,约占4.9%。

(3)加工企业发展壮大

截至2013年,定西及周边有各类淀粉加工企业443家,千吨以上加工龙头企业35家,其中20家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万吨以上,精淀粉及其制品生产能力达到35万吨,年实际产量10万吨以上。产品已发展到变性淀粉、全粉、精粉、速冻薯条、粉皮、薯条、薯泥和膨化食品等10多个品种。

(4)市场流通体系完善,外销不断扩大

通过实行“政府+铁路+协会”方式以及“品牌稳定市场占率”的战略部署,已形成物流畅通的运销格局,并建立了马铃薯产品信息中心。已建成6个较大规模的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其中4个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重点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至2013年底,全市共有马铃薯交易市场50多个,参与交易的农贸市场有192个,2100多个收购网点遍布市乡镇村,马铃薯贩运大户达到3156个。形成了以专业市场为主体,中小市场为补充,购销大户为依托,收购网点为基础的马铃薯交易批发购销网络[4]。马铃薯外销总量也稳步上升,自2004年的122万吨上升到2013年的160多万吨。贮藏能力显著增强,根据“百吨级窑窖建设是突破口,千家万户小型贮藏窖建设是根本,千吨级自然通风式贮藏库是重点,恒温贮藏库建设是关键”的原则,定西马铃薯走出一条“深挖窖、广积薯、均上市、保加工、稳价格、增收入”的发展之路。2013年各类贮藏窖(库)93.0万座,贮藏能力已达310.0万吨,较2003年的贮藏窖数量(55.38万座)增加40.5%,贮藏能力提升了64.5%。

(5)马铃薯产业已经成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仅2013年,定西市马铃薯总产值超过40亿元,如果加上周边地区,产值应该在45亿元左右,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①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种植规模的逐步扩大,解决了长期以来资源优势难以形成经济优势的难题,农民人均获得的纯收益从1996年的85元上升到2013年的近1000元。②带动了相关的第二三产业。通过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当地以马铃薯为原料的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薯条、精粉皮等加工产业,形成一批围绕马铃薯加工产业的运输、咨询、仓储、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③为定西等地加速民营经济发展找到了结合点。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锻炼和造就了一批既熟悉市场经济、又懂企业管理的民营经济带头人。④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马铃薯的种植、贩运、销售、加工等环节,都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据不完全统计,定西市从事马铃薯生产、营销、加工的人员达到20多万人。

2.约束条件

根据张耀宗和王伟(2013)等人的研究结果,以定西为中心的马铃薯产业仍然面临一些约束条件。

(1)优良品种推广率低、单产水平低

目前,马铃薯产区虽然有“陇薯”、“渭薯”、“武薯”、“安定薯”等优良品种,但它们主要在近城郊和川区种植,大部分偏远山区仍然种植“李国祥”牌等古老品种,这些品种已栽种多年,种性退化,干物质含量降低,薯形不规则,芽眼深,表皮不光滑等,很难适应加工企业标准化工艺流程,很难受到市场的亲睐,商品率极低。广大偏远山区,薯户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科学的种植观念尤为欠缺。据调查,偏远山区的薯户依然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如:自己留种,低密度种植,少施肥或不施肥,不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等。仅仅依靠传统的经验,落后、粗放的管理办法进行生产,单产量较低,严重制约着定西市优质马铃薯增产潜力的开发。

(2)贮藏能力不足,产后处理和包装发展滞后

近年来,虽然政府加大力度建设马铃薯的贮藏设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截至目前,大多数企业、薯户以及运销户仍然采用传统的窖藏方式贮藏马铃薯。这种传统的贮藏方法不能控制窖内的温度和湿度,随着气温的增加,容易发生烂窖或者长芽,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马铃薯的品质,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益、薯户的经济收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马铃薯在外销过程当中,不按照类型、品种进行分类精装,而是采用塑料网袋统一混装。这种运销方式既不能有效地保护马铃薯产品,增加其经济附加值,更不能突显出定西马铃薯特有的品牌。更重要的是,随着马铃薯销售旺季的到来,各类废弃塑料袋遍地堆放,严重污染了环境。

(3)缺少专业的协会组织

在定西市范围内,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专业协会组织(安定马铃薯经销协会、陇西县马铃薯经销协会、渭源马铃薯协会等)。一些协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并没有与薯户在生产、销售上紧密联系,没有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完整体系。这些协会既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要职能,也没有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的团体,严重影响着薯户的种植积极性,进而制约了定西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4)产业链亟待向高端延伸

定西市70%~75%的马铃薯是用于鲜食、饲料加工或粗加工成粉丝、粉条及淀粉,变性淀粉等高端产品加工能力薄弱,增值空间有待提升。

(5)品牌美誉度不高

近些年来定西市定期举办“中国·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暨经贸洽谈会”,使定西市马铃薯的知名度有了一定的提升,但由于没有在权威媒体上进行过系统的形象宣传,故美誉度不高,销售价格难以提升。

3.加快产业发展的对策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规划、组织、协调、指导和帮助,为了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下,针对以上5个限制因素,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更新和推广优良品种

及时培育和大力引进优质、高产、高效、商品性好的品种推广种植,以取代过去的老品种。特别是在偏远地区设立推广示范点,制定推广计划,建立新品种推广的相关激励政策,提升偏远山区的单产和总产量。

(2)转变马铃薯的栽培管理方式

引进先进管理技术,提高单产水平。要根据马铃薯不同品种的特征,及时转变粗放的栽培管理方式,采用先进的技术。在栽培方面,大量购置先进农具,努力提高马铃薯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改变粗放的栽培管理方式,进行集约化生产。在管理方面,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运用先进管理技术与方法,实现从栽植、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全过程的现代化管理方式。

(3)引进先进的鲜薯贮藏技术

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发达地区先进贮藏技术,以延长鲜薯的保鲜期,延长马铃薯的上市时间,长期发挥马铃薯的应有价值。可以考虑加大分布式的贮藏设施,按照低成本、便利等原则,在主要马铃薯产区,新建、扩建一些贮藏设施。

(4)延伸产业链

采用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一些资金、技术和管理均较为先进的企业,在定西及周边地区建立以马铃薯为原料的高端加工企业,进行鲜食加工、脱水加工、冷冻加工等多种加工模式,增加马铃薯的附加值。

(5)提升产品美誉度

在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上定期进行广告宣传,提升产品的品牌效应。同时,适当提升产品的包装形式,改变过去的产品形象。

(三)加快中部地区的中药材产业发展

以定西为中心的中部地区(包括临夏的康乐、和政等县)自古以来就有“千年药乡”美称,全市现有中药材品种313种,其中植物药289种、动物药19种、矿物药5种,在全国统一普查的363个主要中药材品种中定西就有135种,在中医药常用的130多个品种中定西占到75%,尤其是人工种植的大宗品种有40余种,其中当归、黄(红)芪、党参三大主栽品种占76%。占国内中医药市场份额的70%、30%、35%,已经成为国内当归、黄芪和党参等药材的主产区和价格信息中心。2001年岷县、陇西县和渭源县分别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中国黄芪之乡”和“中国党参之乡”。是甘肃省中药材主产区和全国道地中药材的重要产区之一。1.产业的现状

根据郭凤燕(2007)[8]、滕海燕(2009)[9]和李爱宗(2011)[10]等人的研究成果,自2005年定西地区将中药材作为重要产业加以发展以来,取得了很大成绩。

(1)种植规模迅速扩大

截至2014年,以定西为中心的中部地区,由过去零星种植逐渐发展成规模种植区。中药种植面积达到10万公顷左右,占到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0%以上[11],约占全省中药材面积的50%以上,年产量16万吨。其中当归、党参、黄(红)芪、柴胡、黄芩、大黄、甘草等大宗品种已初步形成基地化种植雏形。主要道地药材的种植逐步向优势区域发展,形成了以岷县和康乐县为中心的当归种植区,以渭源县与和政县为中心的党参种植区,以陇西县为中心的黄芪种植区,以安定区为中心的柴胡种植区,通渭县的甘草、漳县的红芪、临洮县的秦艽种植基地等都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

(2)加工业初具规模

现有中药材加工企业600多家,形成了以甘肃扶正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羚制药集团、众友制药有限公司和甘肃岷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等中药生产企业为主,包括一批小型加工企业在内的中药加工产业,占甘肃省中药材加工企业总数的50%以上,年加工中药材5万吨以上,包括精选原药材、中药炮制饮片、切片等,兼有部分中药浸膏和提取物的生产及片、针、丸、颗粒、口服液、大输液、胶囊等中药制剂产品和生化药品种类近千种。贞芪扶正颗粒、当归丸、阿归养血颗粒等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较高的份额,甘肃扶正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输液和中药生产车间通过了国家的GMP认证,中药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3)中药材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近些年,已经形成了以陇西文峰、首阳,渭源会川,岷县城郊四大中药材集中批发市场为骨干,岷县梅川、渭源清源及会川、漳县三岔等72个中药材综合交易市场为纽带,药材产区55处中药材集贸市场为网架,药材购销企业和个体药商为支撑的多层次、覆盖广、遍布全市城乡的中药材市场营销网络体系。一大批外向型中药材流通企业迅速成长,有3万多名活跃在城乡市场的中药材购销商贩和遍布全国28个中药材主要市场的办事机构,把定西市及周边市县的药材集散到全国各地市场和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中药材商品率达90%以上,形成了中药材销售体系。

(4)初步形成了自身品牌

近几年,定西市加大了品牌产品的培育力度,完成了“岷归”、“条宝牌”党参、“陇源牌”黄(红)芪等40多个商品的商标注册和“岷归”、“黄芪”的原产地标识认证工作。甘肃扶正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贞芪牌”扶正胶囊和颗粒被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甘肃岷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岷州牌”浓缩当归丸,也收载国家标准。渭源兴华药材有限公司生产的“德林牌”归芪扶正胶囊获得卫生部保键食品生产许可证书。

(5)产业的辅助体系逐步形成

①中药科研开发有了良好开端。定西市相关部门积极与省内外医科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全方位经济技术合作,在当归、大黄、党参、黄芪的规范化种植(GAP)技术研究和优质分异型选育以及工厂化育苗、新型生物肥料应用、低残留农药筛选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GAP基地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先后对40多个地产野生中药材进行了野生变家种试验,其中12个已成功驯化栽培。由甘肃中医学院在岷县实施的国家科技部当归、大黄规范化种植技术操作规程(SOP)和质量标准研究已通过科技部组织的技术鉴定;甘肃农业大学和渭源县合作的党参规范化种植研究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三九集团和陇西县合作的黄芪规范化种植研究正在进行。制定发布了当归、党参、黄(红)芪、丹参、甘草等中药材的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安全标准9个,发展中药材GAP基地0.48万公顷,无公害中药材基地1.33万公顷。②社会化服务支持系统已具雏形。一是建立健全了以市、县农技服务中心、乡镇农技服务站和村农科服务小组为主体构成的农技服务体系,将技术指导延伸到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二是大力发展中药材专业合作服务组织,成立各类中药材行业协会和合作组织24个,发展会员4556人,成为推动中药材产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三是畅通信息服务渠道,开通了定西农经网站,全力启动“863”电子农业专家系统项目,为定西市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信息交流平台。③科技对产业产生了明显支撑作用。定西市通过实施科技攻关战略,先后完成了多项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及省、市列科研项目。其中“十万亩优质当归栽培基地建设”项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党参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项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甘肃当归提前抽薹防治和新品种研究”、“甘肃当归新品系90-01选育及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甘肃党参新品系92-02选育及研究”、“甘肃黄芪新品系94-01选育及推广”达国内先进水平,“优质当归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定西地区高寒阴湿区粮油药丰收工程”、“定西地区中药资源普查”、“‘十支归’丰产栽培研究”等科研推广项目也通过了鉴定验收。甘肃扶正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导产品大输液剂型已通过GMP认证,是西北省区首家通过大输液认证的企业。中药产品“贞芪扶正胶囊”和“贞芪扶正颗粒”获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并分别获陇货精品和甘肃名牌产品称号。院、企联合开发中药新产品的步伐正在加快,甘肃扶正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湖南、北京、山西等中医药研究机构合作开展“贞芪扶正”软胶囊、黄芪多糖含片、党参多糖含片的研发工作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兰州佛慈制药厂在漳县建立了当归GAP生产基地,“三九”医药集团在陇西县建立黄芪 GAP规范化种植基地。

2.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种植环节的问题

①育苗技术相对滞后。长期以来,定西中药材的育种工作多数未能纳入农作物品种选育推广计划,大多数药农采用自留种子或种苗开展生产,造成品种混杂退化,产苗量和优级苗出成率低,资源浪费较为严重。特别是当归生产中普遍沿用传统落后的垦荒育苗技术,造成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植被减少和水土流失正在加剧,垦荒面积逐渐增大,将会制约中药材产业的再发展。②主要药材病害严重。目前定西市生产的主要中药材如当归、党参、黄芪、甘草根病发病率高达10%~30%,严重地影响了药材的产量、质量和产业经济效益的再提高。

(2)加工环节的问题

①中药材加工技术总体滞后。中药饮片生产由于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规范,多沿袭传统的加工工艺和手段,以手工操作和作坊式生产为主,机械化生产程度很低,导致中药饮片的质量难以控制。多数中药材加工企业生产条件简陋,工艺装备落后,达不到国家强制要求的生产标准,所生产的切片、饮片面临GMP改造和批准文号管理的严重考验。药材产量与加工能力矛盾突出,中药材加工产业的整体规模效益较低。虽然有个别企业已经开始涉足中药标准提取物的生产,因技术条件落后,专业人员匮乏以及研发投入不足等因素制约,目前尚处于起始阶段,还没有形成显著的生产优势。②药材初加工污染问题突出。药材初加工中二次污染问题突出,使用洗衣粉清洗,硫磺液浸泡,硫磺粉熏制等违规加工现象日趋严重,被加工的药材受到严重污染,对定西市中药材知名品牌的地位将会造成不良影响。③产品结构单一,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绝大多数企业生产的剂型仍以传统的丸、片、颗粒、胶囊以及合剂等产品为主,尚没有引进缓释、控释等现代剂型,加之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相对落后,中成药的质量稳定性难以保障。

(3)流通环节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定西及周边地区中药材产业的市场建设设施落后,功能单一。现有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以及产区中药材交易市场普通存在着设施落后、硬件投入不足、服务功能单一、管理手段落后、服务组织和服务体系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等突出问题,电子商务等现代化的交易手段尚未建立,对农民的市场信息服务和指导功能有限。

3.促进产业发展中的主要对策

(1)提升种植质量和效率

①建立种植基地。在道地药材和大宗药材主要产区,建立更多的中药材重点品种规范化生产基地,逐步达到中药材重点品种集约化生产。②建立优良品种选育基地。选择一些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的地区,建立一些优良品种选育基地,从源头上为生产优质中药打好基础。③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在中药材生产基地必须限制使用农药或化肥等有可能导致药材污染的化学物质,以确保生产合格的中药材。④保护好中药资源的基因库。切实建立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加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特别是要建立当归、党参、黄芪、大黄等优良种质资源保护区,积极开展当归、党参、黄芪、大黄和秦艽等品种优良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基因保存研究,建立当归、党参、黄芪、大黄产业化的生态建设示范基地。

(2)提升加工水平和档次

①实施中药现代化战略。提高中药产品技术含量,积极研制适合发挥中药药效和易于被现代社会接受的中药新剂型,研究能够保证中成药生产过程中质量稳定的关键技术及方法;研究中成药指纹图谱的应用,研究应用新的中药生产技术,如超微粉碎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膜分离和浓缩技术等中成药生产技术,加强新型中成药生产设备的应用研究,实现中成药生产程控化、检测自动化、输送管道化、包装机械化,使中成药生产能够形成规模。②加强科技支撑能力。推进院地合作、产学研究结合,实施科技兴药战略。联合或重组定西市的中药产业,组建大型现代化中药企业集团。以实力强、规模大的企业为主体,组织产、学、研相结合的队伍,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实施中药产业全过程中的高技术,使中药产业发展成为以高技术密集型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为基础,具有强大市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选择主要中药品种,对其有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按照国际新药研究规范和惯例,开展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③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提升制药企业竞争实力。定西市现有甘肃扶正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岷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甘肃渭源兴华药材有限责任公司、渭源县永安药材有限责任公司,陇西县有博通、君达、四海中药材有限公司,岷县有华兴、玉良、顺和等一批中成药和中药饮片骨干生产企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已经树立了较好的企业形象,起着龙头作用,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整合市场资源,按照扶优扶强、抓大放小的发展思路,引导鼓励龙头企业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之路,着手组建优势企业联合体,使医药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形成规模效益,更好地带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3)提高流通效率

①进一步抓好中药材专业市场建设。重点将陇西县文峰及首阳、渭源县会川、岷县梅川建成集交易批发、贮藏、加工包装、信息发布、企业运作、餐饮娱乐于一体,功能齐全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并在市场内新建中药材恒温保鲜库。②引导和培育一批中药材购销大户。鼓励发展以农民协会为主体的中介服务组织。尽快在药材主产区的每个村培养一个运销大户,每个乡建立1~2个中药材专业协会,全市新建30个收购网点,扶持发展1000户中药材购销贩运户。③推行现代化营销方式和流通组织形式。积极探索经纪人代理、竟价拍卖、电子统一结算和网上交易等现代营销方式,建设跨区域中介性中药材物流中心,尽快提高定西市中药材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的整体效益。

(四)发展陇南地区的“山珍”产业

陇南是甘肃唯一的亚热带的气候带,降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很高,境内已经具备产业增长极的主要有茶叶、油橄榄、花椒、菌类和旅游等四个领域。下一步发展富民产业应该以此为核心,通过增长极到产业集群,实现全地区的脱贫致富。

1.产业的现状

根据季元祖(2012)[12]、田耀辉等(2009)[13],马君义(2007)等人的研究结果,经过多年的发展,陇南的茶叶、油橄榄、花椒、菌类等特色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正在形成当地农民增收的关键产业。

(1)产业规模正在扩大

①茶叶生产不断壮大。陇南市茶园分布在13个乡(镇)的168个产茶村,2013年茶园面积20多万亩,茶叶产量400万公斤,茶叶质量、效益不断提高,陇南茶区全面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至今已有10万亩茶园通过无公害茶叶地认证,6万亩茶园通过绿色食品认证,2000多亩茶园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康县还被列为全省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②陇南市引种栽培油橄榄工作始于1975年。目前,已形成以武都区为中心,文县、宕昌县等为辅的栽植区,康县、西和县等也有零星分布,品种有“莱星”、“鄂植8号”、“城固32号”、“阿斯”等20余个品种,栽植面积2万多公顷。2011年鲜果产量8000吨,产油1200吨。武都区被国家外国专家局命名为“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被国家质监总局命名为“油橄榄标准化基地”,武都油橄榄获得国家质监总局的地理标志保护。③花椒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一区五片”(武都区、宕昌县沙湾片、文县临江片、康县平洛片、西河县大桥片、礼县下四区片),主产区重点发展的乡(镇)有80个,涉及401个村。到2010年,陇南市花椒栽培面积已达到12.2万公顷,占全国30%;产量2.8万吨,占全国28%;产值达13.6亿元。(4)康县、文县等地的黑木耳等山珍产品传统产业规模扩大。(5)文县、成县等地的旅游产业正在兴起。

(2)产业链已具雏形

①全市已有油橄榄龙头加工企业7户,建立5座油橄榄系列产品加工厂,油橄榄产品以橄榄油主,另有保健油、橄榄丸、化妆品、橄榄茶、橄榄酒等5大类40个产品,并逐步向深层次加工延伸。已注册的商标有“祥宇”、“田园品味”、“世博林”等,形成了种植、加工及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②形成康县的龙神茶业有限公司,文县的御泽春茶业公司、玉兰茶业公司,武都区的仁和茶业公司等一批有实力的茶叶企业。先后有10多个茶叶产品获得国内外各类名茶评比奖项。拥有茶叶加工企业23家,个体加工户486户。加工机械1260台(套)。③武都花椒集团公司,建成了年生产能力3000吨、产值3000万元的花椒液加工厂等8户加工企业;又建成了椒目油脂化工厂,研制出精麻型、保健型、方便型3种系列花椒液产品和以青花椒为主的椒芽菜、盐渍花椒等产品。

(3)有一定的品牌效应

截至目前,已经形成“龙神”系列、“御泽春”系列、“仁和”系列等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茶叶品牌,“武都大红袍花椒”、“礼县大黄”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叫得响的具有陇南特色的名牌产品。通过举办花椒节、茶叶节和核桃节等各种节会,大大促进了农业特色产业的项目研发、技术推动、新产品开发、招商引资和产品推销工作。注册了“六月梅”、“古阶州”等花椒专用商标。武都区、成县、康县分别被全国特产之乡推介委员会命名为“全国花椒之乡”、“全国核桃之乡”、“全国黑木耳之乡”。

(4)电商成为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

2013年6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成县县委书记李祥实名注册微博,在网络上尝试宣传、销售成县核桃,不料引来了众多的“网客”,让成县核桃声名远扬,卖出了好价钱。从这次“偶然”中,市委、市政府看出了“必然”,启动了陇南市以核桃产业为突破口,以帮助农民拓宽销售渠道、减少流通环节、降低销售成本、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增收利益为目标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探索之路。经过全市上下近两年的共同努力,陇南的电子商务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现象到现状,从一般性商务到与脱贫致富相结合的跨越发展和突破,截至2014年底,陇南市电子商务实现销售总额10亿多元,农民人均增收240元,贫困人口减少21万,带动1.7万人就业。电商扶贫效益日益显现,实现了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农增收致富的目的,在发展新型业态中培育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探索出了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陇南模式”。

2.产业成长的关键约束

纵观陇南的五大特色产业,尽管已经具备了增长的初步条件,但距发展成为成熟的产业集群,尚有较大的距离,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尚没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

陇南的各特色产业均发展规模相对较小,原材料供应量低。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地区没有适宜于当地的最佳栽植品种,果园集约化管理水平低,产量低而不稳,生产基地建设滞后。

(2)产业链较短

各特色产业均以原材料或初级产品的形式销售。如油橄榄以生产橄榄油为主要产品,其固有的经济价值并未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油橄榄叶中虽富含多酚、黄酮及橄榄苦苷,提取利用技术仍处于研发中试期,油橄榄果实榨完油之后生产的大量油渣,仅作为饲料的原材料利用。名茶采制时间相对集中,一般只采春茶,夏秋茶大多弃之不采,造成茶园单产低,亩产仅80公斤,造成茶叶资源的极大浪费。陇南作为花椒生产大市,在花椒深加工方面仍存在配套设施落后,开发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增长缓慢等不足,全市加工利用的花椒仅占花椒总产量的20%。一方面,大多数花椒作为初级农产品直接销售。例如运往四川、重庆等地终端市场的花椒有60%都用大包装直接销售。花椒在贮存销售过程中易吸湿、霉变,香气易散失,不易保存,造成损失。陇南市每年废弃的花椒籽就有上万吨,花椒及椒籽在医学保健领域内的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尚无大的突破。

(3)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有待提升

陇南的各个特色产业中,尽管都出现了一些龙头企业,但这些企业总体上规模较小,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较弱,在农产品收购、仓储等方面的规模较小,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共同体联系不紧密,农业产业化各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还不完善,许多企业只解决群众卖难问题,面对如何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建立一种让生产者有利可图,经营者利益合理的分配制度考虑得很少,特别是在农产品销售价格出现较大波动的时候,总有一方为了眼前的利益不顾长远的合作而违约。当市场价格超出合同价格较高时,一些农民将农产品私自卖给其他出价较高的收购商,而扶持农民发展生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却得不到农产品,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当市场价格低于合同价格时,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农民的利益,找借口拒收或以低于合同的价格收购农民的产品,造成农民的利益受损。

(4)品牌有待提升

陇南尽管在茶叶、橄榄油等产业已经出现了一些地标性的品牌,但这些品牌多属于地方性质的或行业性质的,在外地乃至全国仍属于“无名之辈”,没有与其质量相对应的品牌,更没有相应的美誉度,在消费者群体中忠诚度很低,因此,很难索取较高的销售价格。

3.加快产业成长的对策

(1)尽快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①建立优良品种繁育基地。在进行种质和自然条件调查的基础上,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培育适合各类条件的优良品种,并大力推广。②建立规模化的生产基地。选择一些条件适宜的地区,建立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③加强技术指导,提升产量,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④加快培育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民办、民有、民享”原则,积极鼓励发展以农户为基础的专业合作社,不断增强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充分发挥其在组织、服务、示范带动及开拓市场中的重要促进作用。

(2)延伸产业链

①加强科技攻关。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在立项、经费支持等方面倾斜,鼓励科研部门和大专院校深入研究由原料到高端产品转化中的各类技术难题,为产业链延伸奠定技术基础。②建立龙头企业深加工激励机制。政府采用科技奖励、贴息贷款等形式的激励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发新工艺和新产品,增加陇南特色产业的附加值。

(3)提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①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增加自身的抗风险能力;②建立信誉维护机制,鼓励企业与农户之间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商业环境;③建立保险机制,防止市场大起大落带来的损失。

(4)增加品牌美誉度

①改善包装,适度增加包装层次,改善外观观赏度。②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加强对协会的管理和领导,围绕行业推动各种形式的联合,在行业自律、制定标准、商标管理、品牌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③鼓励企业参加全国性的节会,展览会等形式的产品推介会。④在全国性的权威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

(5)继续发展电商销售模式

除继续扩大淘宝“特色中国·陇南馆”的规模外,要加快阿里巴巴西部地区“千县万村”项目试点县的数量(阿里巴巴“千县万村”于2014年10月启动,将于3至5年内,投资100亿元,在全国建立1000个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县级电子商务营运中心打造“消费品下乡、农村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体系,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主要实现“让农产品卖个高价格”和“把农资品低价买回来”两个目标,让贫困农民双重受益)。同时要大力推进农村网络宽带建设,鼓励电信、移动、联通运营商加快网络发展步伐,努力实现通信、宽带网络行政村全覆盖,为农村网店和城乡的电子商务企业提供网络支撑。在推进网络宽带进村入户的同时,积极引导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解决宽带覆盖不到的问题。

(五)壮大甘南地区的富民产业

1.甘南地区产业的现状

甘南地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要素禀赋及人文特色,具有草业—畜牧业、特色农产品、旅游、矿产等产业。

(1)草业—畜牧业

甘南全州分三个自然类型区[14],南部为岷迭山林区,山大沟深,群峦叠嶂;东部是丘陵山地,高寒阴湿,属半农半牧区域,部分已退耕还牧;西北部为广阔的草甸草原和高寒草甸,是全国六大牧区之一。全州有天然草场可利用面积256.5万公顷,耕地面积679.8万公顷,退耕还草还林面积52万公顷,新增人工种草面积0.34万公顷。2013年全州存栏牲畜500万头(匹、只),牲畜总增率2.91%,出栏率34.81%,商品率29.2%。形成了以华羚、首曲、雪羚、燎原和雪顿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身品牌的畜产品企业。

(2)旅游业

甘南州旅游资源的类型主要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有高原草原风光、青藏高原边缘山地、森林景观、河流湖泊、石林溶洞等。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有安多藏区佛教文化及建筑艺术、藏民族风俗和生活方式等。甘南旅游业具有三大特色,即宗教文化、生态景观、草原风情。具体表现在(陈玉兰、刘音好,2002)[15]:①原始性。因为开发较迟,工业化发展较缓,甘南境内的各旅游景点均未遭到现代化的干扰,工业污染尚未在此留下它的印痕,原始古朴仍是甘南旅游资源的一大亮点。如包括各种名山、蚀余景观、奇特象形山石、各种洞穴及典型地质构造的地文景观类,包括黄河风景河段、湖泊、奇特水域景观等的水域风光类,包括森林、草原、野生动物栖息地等的生物景观类等。②多样性。在辽阔的甘南草原,从黄河首曲风光到舟曲仰韶文化遗址,从桑科草原到拉卜楞寺建筑群,从自然到人文,从山水到建筑,既有葱郁险峻的森林峡谷、壮丽秀美的山河风光,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更有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意义深远的革命历史遗迹等。③神秘性。甘南有着无际的森林草原、无数的峡谷湖泊,有着闻名遐尔的拉卜楞寺,历史悠久的禅定寺,庄严肃穆的高墙佛院,高深莫测的佛教文化,无不以其神秘、悠远及其深厚底蕴吸引着广大游客。

2013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0多万人次,全州国家A级景区数量达到14处,各类宾馆饭店178家(其中星级宾馆31家),接待床位近1.5万张,国内旅行社7家,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生产企业18家,较高档次农(牧、林)家乐600多家,全州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7万人,成为甘南的一项重要产业。

(3)水资源—矿产业

甘南境内有白龙江、黄河、洮河、大夏河等120多条干支流纵横全州,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61万千瓦,可利用215万千瓦,目前已经开发利用7.74万千瓦,出现一批小型水电站。目前发现各类矿产45种,探明储量的矿产24种,发现矿产地270余处,铀、金、铜、铅、锌、锑、铁、汞、砷、泥炭、白云岩、石灰岩、石膏、花岗岩是其优势资源,其中泥炭、黄金资源在甘肃省居首位。已经建立一批中小型矿业企业。

(4)特色农产品

甘南是甘肃唯一出产虫草、人参果、红景天及藏药材的产区。据初步测算,仅虫草采挖一项,2013年的产值就在2亿~3亿元人民币。此外,其他一些生长于高寒山区的中药材如人参果、红景天等产品,已经在省内市场形成一定的美誉度,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2.甘南地区主要产业的关键约束

(1)草业—畜牧业的约束

①草场退化、超载严重、生态失衡。目前全州草原退化面积达217.3万公顷,其中重度退化面积73.3万公项,中度退化136万公项;沙化面积5.4万公顷,鼠害面积85.75万公顷。草场超载过牧严重,形成了抢牧、过牧、重利用轻建设的现象,生态失调,鼠害严重,造成一部分草场退化、沙化、荒漠化的恶性循环,再加上人为因素的破坏,使生态环境失衡,水土流失严重,直接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②牧草品种亟待改良。多数甘南草原的牧草以天然原始品种为主,由于外界压力导致的草原生物群落正在向次一级的生态类型演化,优质牧草的数量锐减,亟待通过人工干预,引进、培育和栽植新的优质品种,提升草原的生产能力。③机械化程度低。在草业生产的牧草播种、管理、收割、仓储等环节,仍然以人工为主,降低了效率。④产品深加工能力薄弱。整个甘南草业和畜牧业,走向市场的仍然以初级产品为主,大量的牲畜屠宰后的内脏、边角料被低价出售,甚至被作为垃圾抛弃,如果具有深加工能力,可生产出大量的生化产品,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2)旅游产业的限制因素

①时空限制。甘南的主要景点主要分布在夏河、玛曲、碌曲、卓尼和临潭各县,景点之间旅途较远、中间缺少连接主要景点之间的相关景点,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同时,由于气候的影响,观光旅游仅限于每年的6、7、8、9这四个月。②交通及基础设施限制。甘南的基础设施总体上比较落后,省会兰州至甘南首府合作的高速公路2015年才贯通,各地旅游景点之间多为省道、甚至县道。多数景点接待能力薄弱,游客的住、行、饮食、医疗等方面的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③旅游项目单一。与国内其他类似地区的旅游项目比较,甘南的旅游项目极为单调,游客的主要活动仅为看看寺庙、山水、草原。没有吸引游客仔细欣赏山水、品尝独特饮食、体会民俗文化、购买民族文化用品的条件。总之,游客来甘南旅游多属于好奇性的观光,没有来此避暑度假的习惯。④没有形成自身品牌。甘南尽管有独特的人文景观,有不亚于九寨沟、黄龙、张家界等地的自然环境,但在省内知名度不高,在国内默默无闻,省外游客鲜有人知,甚至没有列入省外旅行社的推介名单。

(3)水资源—矿产业的发展瓶颈

①开发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现有的水电及矿产企业规模偏小、开采点多,既没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也对资源环境产生极大的压力。②缺乏长远开发规划。甘南的水电和矿产资源由谁开发?如何开发?怎样开发?何时开发?资源开发与环境建设如何同步进行等系列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4)特色农产品的限制因素

甘南的特色农产品目前的发展仍然处于低层次阶段。①没有规模经济效益。尽管有种类繁多的各类畜产品、山珍、虫草及各类药材,但基本上属于“小而全”,既没有规模经济效益,也受到强烈的供给限制。②品牌效益极低。甘南的多数产品,仅在省内有一定的美誉度,但在省外几乎没有丝毫影响,致使销售价格不高、产品推介困难。

3.突破甘南特色产业约束的对策

(1)提升草业—畜牧业发展的对策

①改善草业管理。首先,从源头上引进、推广优质牧草品种。鼓励和支持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培育、引进和改良适合甘南地区的产草量高、蛋白质含量高、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大力推广。其次,大力推行机械化操作模式。对集中连片面积大的地方,适应推广大型播种机、收割机、翻晒机、打捆机等大型机械,建大型草产品加工厂。对草场面积大,但人为或自然分割地块较小的地方,宜推广中型机械,特别是适合千家万户的小型、可移动式农业机械,或者兼用型的农业机械,以减轻劳动强度、节省成本、提高劳动力生产率。第三,建立健全强制性的轮牧制度,减轻草场压力,提高草场可持续发展能力。②延长产业链。分步骤支持安多、雪顿、华羚等规模较大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同时做强燎原、科瑞、雪原等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多方式、多渠道谋划发展一批高新技术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附加值开发上做大文章,形成特色畜产品加工企业群。

(2)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①改善基础设施。尽快筹划甘南至四川的高速公路;建议尽快上马甘南境内各县区之间与首府合作的高速公路,拓展景点之间的省道和县道,实现兰州—合作—主要景点之间2~3小时到达的目标。兴修一批规格高低不等的接待设施,使游客有一个方便、舒适的旅游、餐饮、观赏和休息的环境。②发展辅助产业。大力开发旅游景点、饮食、纪念品、特色食品、藏药品、绿色健康食品等产品,吸引游客的购买欲和回头率。③增强推介力度。除了兴办一些节会外,着重在权威媒体定期做广告,与国内外重要旅行社建立良好协作关系。

(3)适度开发水资源—矿产业

按照提升资源开发效率、但不过度造成资源环境压力的原则,积极引进规模较大、技术水平高、工艺先进的企业,从事境内的水电和矿产资源的开发,杜绝分散的、小规模的、落后企业滥开发,防止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性开发。

(4)突破特色农产品产业的限制因素

①鼓励组建大企业集团,形成规模经济。政府运用财政政策的补贴、贷款贴息、税收等工具,引导组建大型企业,生产加工各类畜产品、山珍、虫草及各类药材产品,尽快形成规模经济优势。②培育藏药产业。依托丰富的藏中药材资源和藏药研究开发优势,加快藏中药的研究开发和精深加工。③提升品牌效益。首先是严把质量关,增加消费者的美誉度和再购买欲。其次,在国内权威媒体定期投放广告,增加知名度。

(六)做强平凉地区的富民产业

1.产业的现状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平凉初步形成四大具备成长为支柱产业的富民产业集群,即草业、养牛业、苹果产业和制种业。

(1)草业产业

根据张斌(2011)[16]、王川(2006)等人的研究成果,平凉全市共有草地面积面积22118万公顷,可利用草场16147万公顷,牧草总产量(干草)196119万吨、农作物秸秆产量(干物)137195万吨、农副产品总量(干物)27191万吨。

平凉有紫花首蓿、红豆草、草木犀、沙打旺、胡枝子、无芒雀麦、扁穗冰草等为主的牧草种质资源21科261种。为优质牧草紫花首蓿的最佳栽培区,且种植历史悠久,长期繁衍形成的陇东紫花首蓿优势品系、产量高、品质优。粗蛋白含量高达17%~23%,被国家种质资源库列为重点保护繁衍的地方牧草品种,其加工首蓿草粉曾经出口日本、韩国等地。

全市建有饲草料加工企业如平凉市天丰饲料有限责任公司、庄浪县大北农饲料和德信饲料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家骨干企业,主要以紫花首蓿、玉米秸秆等优质饲草为原料,加工生产颗粒、草粉、草捆、草块等饲料系列产品。

(2)养牛业

近几年,全市牛饲养量达到100万头左右,出栏商品牛45万头左右。形成以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华亭县为重点区域的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养殖,形成了相对集中的肉牛基地,牛饲养量占全市的90%,出栏量占全市的98%。

近10年以来,平凉市把建立健全肉牛专业市场作为实现肉牛产业化的重要措施来抓,先后采取国家投资、集体筹资、个人入股等多种办法,建起了牲畜交易、肉牛屠宰、肉品批发、皮毛交易等大型专业市场。近5年以来,平均每天上市黄牛500多头,年屠宰量逾30万头,是陇东最大的肉牛专业市场。牛肉远销全国10多个省市。养牛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重要途径。

(3)苹果产业

平凉是我国苹果的优势产区(何志成,2011)[17],在全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根据我们的调查测算,近年来,平凉全市以苹果为主的果品产业历经探索起步、规模扩张、产业化经营、品牌培育四个发展阶段,现已初步形成了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营销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的果产业发展格局。

据统计,2014年全市苹果面积已达150万亩,苹果总产量85万吨,直接产值25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40%。全市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达到7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左右,加上果园劳务、涉果企业用工、果品购销运输以及果品农资经营等方面增加的收入,苹果产业为农民带来的收入人均超过800元。依据平凉果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计划到2015年,全市苹果面积发展到200万亩,实现苹果适宜区基本全覆盖,各类认证基地达到100万亩,苹果总产量达到150万吨,优果率达到75%,苹果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平凉苹果已成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成为全市最具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

截至2014年,平凉已经形成了西部葫芦河流域、东部泾河流域、南部阴湿山区3个果业集中区。按照平凉地方制定的11项“平凉金果”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全面推广了树形改良、测土配方施肥、果实套袋、病虫害综合防治、果园覆盖等实用新技术,引进果树名优品种46个,年果实套袋达到40亿只,年培训果农达到10万多人(次)。全市已认证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80多万亩,中国良好农业规范(CHINA GAP)示范基地8034亩,全球良好农业规范(GLOBAL GAP)示范基地900亩,注册备案出口基地8万亩。

全市现有贮藏量500吨以上的气调、冷藏库200孔,各类砖混简易库1900多孔,年贮藏能力达到50万吨。拥有果品分级、清洗生产线4条,年处理商品果10万吨。建成果汁、果酒、果醋、果仁等加工企业10家,年加工果品20多万吨。建办果袋、纸箱、发泡网等关联企业20多家,从事果品营销的各类企业(公司)200多家,有11家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组建了平凉金果集团,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初步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全市年果品贮藏、加工、营销、运输等关联企业产值6亿多元。登记在册的果品营销经纪人2000名,年中介收入3000万元以上。

“平凉金果”获准注册为知名商标,取得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色食品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认证,被认定为甘肃省著名商标,成为北京奥运会特供产品。注册了“泾龙”、“陇原红”和“紫荆红”三个苹果普通商标。在历次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国际果蔬展览会、中国商标节等大型节会、展会上,“平凉金果”系列产品多次获得金奖和“中华名果”、“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称号,获得中国首届(昌平)苹果擂台赛两项第一,平凉市荣获“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在北京首届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论坛上,“平凉金果”获得了“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称号,品牌价值被评估为31.95亿元。

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服务功能有待于进一步落实。全市市、县、乡三级科技服务网络成功建立,已组建各级果业协会及经济合作组织176个。全市专门从事果业技术服务的管理技术人员500多人。

(4)制种业

平凉既是陇东地区制种基地,也是玉米、高粱、胡麻、大豆、瓜菜及小麦种子的需求大户。据何森林(2011)[18]等人的调查结果,平凉近几年年制种5000多公顷,其中小麦3000公顷、高粱400多公顷、瓜菜500多公顷、其他1000多公顷,处于较为分散、小规模状态,制种基地以村社为单位。全市共有种子经营企业(门店)250多家。其中500万元资质的种子经营企业4家,100万元资质的种子经营企业9家,个体经营门店240多家,主要经营玉米、高粱、胡麻、大豆、瓜菜及小麦种子,平均年销售20多万元,年利润3万多元。

2.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草业产业的制约因素

①产业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现有草资源的加工利用率相对较低。由于封山禁牧,天然草场已全部被禁牧育林,人工种草面积虽然逐步扩大,但缺乏专门从事草业加工的企业,农户种植的牧草多用于家畜的日常饲喂,农作物秸秆青贮不断加大,但秸秆饲草与家畜之间相对出现区域性不平衡。②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够明显。目前,全市仅有3家饲草料加工开发企业,而且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产加销相互脱节,经常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龙头带动作用不够明显。③机械化程度较低。目前的牧草收割加工主要靠人力进行,缺少大型加工设备,致使一些草场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2)养牛业的制约因素

①龙头企业较少。目前,平凉的养牛业比较分散,企业规模比较小,且与农户的关系不密切,还没有形成“公司+农户”的新型产业链关系,企业对养殖户的指导、帮助作用尚不大,导致农户抗风险能力薄弱,影响农户的积极性。②产业链没有形成。目前,平凉多数肉牛是以肉制品走向市场的,相关的皮革、生化制品等产业还没有形成,既浪费了资源,又损失了附加值。

(3)苹果产业

①规模经济效益尚需提升。平凉的苹果产业尽管给农民带来了实惠,但产量还没有达到在国内成为重要基地的标准,规模经济效应还没有显现。②管理水平不高。果园标准化管理技术和提质增效措施落实不到位,传统栽培模式尚未改变。目前,全市规范化管理的果园占42%,标准化管理面积仅占23%。由于管理比较粗放,大面积幼树园发枝少、成形慢、适龄不结果,延迟结果现象较为普遍。有的在幼园内种植深根性高杆作物,造成间作物与幼树争肥争水,影响树体生长;有的由于防病灭虫不及时,造成蚜虫类、卷叶蛾、金龟子类、苹果锈病、早期落叶等病虫害蔓延,叶片受害,光合作用受阻,树体营养不够,幼树新梢提前停长,原本生机勃勃的幼树长成小老树(屈凤莲,2010)[19]。③贮藏和加工能力薄弱。目前,平凉的苹果多数集中上市,造成价格波动,农户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果酒、果醋、果酱等相关产品的数量极少,导致产品的附加值难以提升。④品牌约束较为明显。平凉苹果尽管具有国内一流的品质,但由于没有响亮的品牌,在本省以外的市场难以获得应得的价格。

(4)制种业的约束

①没有规模经济效益。平凉的制种多由农户分散制种,且规模很小,多数规模在几十亩至几百亩之间,且小公司与制种农户之间的联系薄弱,农户从公司得到的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帮助较少。②缺乏品牌。据何森林2010年春对平凉市4家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的调查,无一家具有自己品牌产品,年销售农作物品种均为受国内15家种子企业的委托而销售的他人品种。

3.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

(1)草业产业

①加强产业发展的基础,提升草资源的加工利用率。适度放缓封山禁牧范围,可以考虑凡降水量在400mm、且时空较为均匀的地区,将其开辟为可开发的天然草场,增加可利用的草资源数量。②提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大支持力度,鼓励饲草料加工开发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大量生产各类干草制品。③提高机械化程度。政府运用补贴、贴息贷款等形式的扶持政策,鼓励相关机械的运用,提高效率。

(2)养牛业

①鼓励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和帮扶作用。政府考虑运用各类政策,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加强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形成“公司+农户”的新型产业链关系,提高企业对养殖户的指导、帮助作用,增加农户抗风险能力。②延伸产业链。鼓励、引进具有实力的、技术工艺水平较高的企业,来平凉生产加工皮革、生化制品等产品。

(3)苹果产业

①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摸清家底,凡气候、土壤等条件适宜的地方,均考虑种植苹果,实现适宜区全覆盖,使苹果产量达到国内大型优质苹果基地的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益。②培育优质苗木,保证品种优质化。建立规范的良种苗木繁育供应体系,调整结构、合理布局,优化品种结构,早中晚熟品种相结合。③提升管理水平。实施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加大标准示范园建设和管理、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控等技术培训和服务,保证果品丰产优质;重点针对现有100万亩苹果基地,全面落实标准化管理措施,集中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栽培模式创新、果农培训、提质增效等方面下功夫,促使果园管理大转型、大提升。④延伸产业链。改扩建一批贮藏设施,扩大贮藏规模,促使苹果周年上市、均衡上市。加大对现有30户涉果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改造扩能,生产苹果相关的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基地、联农户、拓市场的作用。⑤加快品牌建设。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加大在权威媒体推介力度,积极参加各类博览会,力争在一两年内把平凉金果培育成全国驰名商标。

(4)制种业

①加快制种基地建设。鼓励制种企业建立自己的种子专业生产基地。考虑在庄浪县和静宁县建立小麦、马铃薯、胡麻、小杂粮等种子基地,在崆峒县和灵台县及泾川县建立小麦、玉米、大豆、油菜、小杂粮等种子基地。②加强企业与科研单位的横向联系。制种企业与省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培育和生产适合本地乃至相近地区的大宗农产品品种;企业与农户合作,指导制种农户进行生产,形成自己的品牌。

(七)发展庆阳地区的富民支柱产业

1.产业的现状

(1)养殖业

根据何明渊和高宪儒(2013)等的研究和我们的调查数据,截至2014年,庆阳全市牛饲养量达到65.55万头,存栏53.05万头,出栏12.50万头;羊饲养量达到336.08万只,存栏261.34万只,出栏74.74万只;猪饲养量达到75.05万头,其中能繁母猪达到4.52万头,出栏育肥猪31.81万头;鸡饲养量达到561.01万只,存栏460.56万只,出栏100.53万只。①规模经济具备雏形。全市建成规模养殖场(区)695个,有4家养殖场被评为省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9家养殖场被评为市级示范场。注册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528个,养殖户7.27万户。有14家规模养殖场和合作社畜产品被认证为庆阳市无公害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拓宽服务渠道,为广大农户提供信息、技术、农资、资金、销售等方面服务,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初步实现了“建一个合作社、兴一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标。(2)“企业+农户”合作机制初步建立。全市共有各类畜产品加工企业21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9家,市级11家,2012年畜产品净利润达到6011万元,带动农户2.3万户,帮助农牧民人均增收280元。其中肉类加工企业8个,年屠宰加工肉牛能力1万头,屠宰加工肉羊能力10万只,屠宰加工肉猪能力30万头,冷藏库容能力达到5000吨;草产品加工企业10家,年加工能力15万吨,有牧草种子经营门店及企业63家(户),外销企业3家,主要分布在环县的曲子、木钵等乡(镇),庆城县的驿马、白马等乡(镇);乳品加工企业4家,日加工处理鲜奶能力30吨。特别是宁县兴旺牧业集团有限公司、甘肃正行德工贸集团鑫龙肉类加工厂、镇原泰兴畜牧公司、合水古象奶业公司等11家企业评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品牌意识正在加强。全市畜牧业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14个,产地规模均在1万头以上;无公害产品认证8个,总产量2万吨左右;产品、产地分布在庆阳市西峰区春满园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庆城县驿兴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宁县宏兴养殖专业合作社等7个合作社和庆阳市新绿园种猪场、庆阳沃得利畜牧有限公司等9个养殖场。“早胜牛”、“庆阳驴”、“陇东黑山羊”、“环县滩羊”由庆阳市农牧局组织申报,获得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早胜牛”和“陇东黑山羊”农产品商标成功注册。通过推行畜产品标准化生产、产品认证和商标注册,产品质量、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得到了迅速提升。

(2)旅游产业

根据马永祥(2012)、毛粉兰(2009)等人的研究,近几年,庆阳初步形成了包括历史文化遗存、高原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红色革命旧址在内的四类旅游主打项目,旅游景点和设施得到快速发展,建成了和谐广场、农耕民俗文化村、周祖陵国家森林公园、岐伯胜景、双塔森林公园、秦直山庄、夏家沟森林公园、潜夫山公园等一批旅游景点,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数量和档次明显提升,道路、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餐饮、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等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吸纳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3)民俗文化产业

香包、剪纸等产品是庆阳独特的民俗产品,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自2002年首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在庆阳市西峰区成功举办以来,香包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市香包刺绣加工产业已发展到7万多户,从业人员102698人,分别占全市总农户和农村成年妇女总人数的14.6%和11.8%。其中有一定生产规模和一定生产能力的专业户8070户,加工制作人员25796人。根据孙永生和张彦喜(2006)等人对90个香包制作重点户的调查,在这些农户中年收入1000~5000元的33户,5000~10000元的17户,1万元以上的13户,其中8户达到了2万元以上,香包收入已占这些家庭总收入的一半。特别是节会期间,革命老前辈薄一波的题词“庆阳香包甲天下”,使庆阳香包名声大震,庆阳市也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香包刺绣之乡”。

(4)种植业

庆阳的黄花菜、烤烟种植具有很长的历史,也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自1996年以来,庆阳市黄花菜和烤烟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特别是近几年,庆阳市把黄花菜和烤烟作为重点特色农产品进行规模化生产。2012年庆阳市黄花菜栽植面积达到5万多公顷,干菜总产量3.1万吨,烤烟3.47万亩,产量8536吨。已建成黄花菜生产基地乡(镇)17个、基地村52个,黄花菜总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97%,占全国总产量的30%以上;建成加工企业32个,黄花菜年加工能力可达到3.87万吨。早在1984年,庆阳市出口的黄花菜被外贸部誉为“蓓蕾牌特级金针菜”,1996年庆阳蓓蕾金菜公司、合水蓓蕾金菜公司申报的“蓓蕾牌”干制金针菜已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产品远销欧美、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和我国港澳地区。

2.产业的限制因素

(1)养殖业

根据何明渊和高宪儒(2013)等的研究结论,庆阳养殖产业的关键限制因素是:①产业基地发展不平衡。目前,庆阳市畜禽养殖仍然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和部分农户适度规模养殖为主,有些地方规模养殖比重还不高,没有形成规模优势。②龙头企业不强,竞争乏力。在庆阳市的各类畜产品加工企业中,无国家级龙头企业,大多为市级企业,普遍存在仅从事简单的屠宰加工和梳绒洗毛等原材料初加工,缺乏大型畜禽屠宰、精深加工、冷藏企业。③产业链条较短,带动能力不强。绝大部分畜产品未形成从生产到加工、包装、储运、销售、服务的完整产业链。产业链条短,流通脱节,生产缺乏企业带动,中介组织发展滞后,利润流失多,产业综合效益不高。④发展机制滞后,利益联结不紧。畜牧产业化各要素之间的配置不合理,“订单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发挥作用不够,“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建立。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会员之间只有信息、技术联系的松散联合,互利互惠的机制没有建立。

(2)旅游产业

综合马永祥(2012)[20]、毛粉兰(2009)[21]等人的观点,制约庆阳旅游产业的关键因素有:①旅游业缺乏统筹规划与综合发展。庆阳的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在地域分布上比较分散,加之黄土高原梁、峁、沟壑的天然地形地貌特色,很难集中开发旅游景点。目前,旅游资源开发多属于各县自主的投资开发,各自为政,零散杂乱,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设计,出现了各地自我为主的发展意识,有些县区就开发旅游资源而开发,没有和其他的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缺乏整体统筹规划,杂乱无章。②旅游产业品牌意识淡漠。庆阳旅游产品开发滞后,资源特色挖掘不够,品牌意识薄弱。旅游产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审美和愉悦的需要而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和。庆阳旅游资源开发严重滞后,表现出有旅游资源基础而没有开发,或开发只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这与庆阳大的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化相比,显得极不协调,产品结构单一,不能满足现代旅游者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主要是森林公园、古文化遗址和南梁红色旅游等景点的建设,其他的民俗文化、特色旅游资源未得到开发利用。即使已经开发的旅游资源,产品质量较低,还未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品牌产品,在甘肃省乃至全国缺乏一定的影响力。质量较低,并且宣传促销手段落后,缺乏品牌意识。③投入不足与配套设施欠缺。庆阳旅游资源开发目前仍处于自然发展阶段,对于旅游设施与相关配套项目的投入极为微薄。一方面是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只靠国家专项资金投资,地方配套资金跟不上,民间资金不能进入旅游资源开发阵地。另一方面,旅游资源开发缺乏规划,只是效仿其他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不能立足本地实际,缺乏从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规划设计建设项目,部分旅游资源虽然已经开发利用,但道路、住宿餐饮等相关的配套设施滞后,对游客的接纳能力有限,阻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④旅游组织及从业人员素质低。庆阳的旅行社资质不高,基本上都是一些小型的旅游组织,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和高资质的从业人员,开发观念落后,服务质量不高。旅游业以服务为主,要求旅行社及其从业人员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的意识,从业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文化素养,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的需要。而庆阳旅游组织(旅行社)和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比较低,不能充分认识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缺乏主动开发市场的积极性,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只注重目前的旅游需要,未从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旅游组织建设和人才储备,旅行社服务能力不佳,高级管理人才缺乏。

(3)民俗文化产业

孙永生和张彦喜等人(2006)[22]认为,庆阳民俗文化产业没有迅速壮大起来的原因在于:①珍贵的民间技艺、民俗文化年久失传。由于认识上、资金上、管理上等各方面原因,大量优秀而珍贵的民间民俗文化得不到保护和传承,正在迅速消失,例如,民间年画皮影、剪纸、传世刺绣、面塑等经典民间艺术随其生存土壤与环境的破坏而日渐衰微;大片风格各异的古老民俗及其蕴涵的历史文化精华正在被推土机推倒铲除。②市场空间非常狭小。香包作为当地一个民俗文化产业还很幼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香包作为商品在市场上的定位仍很模糊,市场容量有待进一步开拓。③对香包产业的长远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目前,市内外香包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多数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公司没有长远规划,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营销机制、信息机制和管理机制,大多企业没有注册商标,更无品牌可言。④香包生产规模小,质量不容乐观。目前制作香包的大军是农村妇女,没有文化和质量意识,生产的香包参差不齐,质量不能保证。甚至有些农村妇女为了增加数量,降低成本,在香包里面塞烂棉絮,潮湿发霉后又脏又臭,这不仅与香包的文化内涵格格不入,甚至连一般商品最起码的使用价值都达不到。

(4)种植业

拜仓定(2009)[23]等认为,制约庆阳种植业的关键因素主要为:①基地化生产发展进程缓慢。庆阳市黄花菜基地化生产虽有发展,但部分农户零星栽植、粗放管理的方式没有得到改变,专业化生产程度不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带。烤烟主要集中在正宁县,且以农户个人种植为主,其他县几乎没有生产。②生产加工落后。黄花菜栽培过程中的旱作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进程缓慢,如春季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补灌,而6月下旬到8月初的采摘期降水和阴雨天增多,快速制干技术落后,易霉变,同时采摘阶段与夏收相冲突,劳力分散,零星的栽培方式加大了生产管理难度,影响黄花菜产业的发展。绝大多数黄花菜以原料方式销售,市场价位不高,特色农业的市场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③市场运作机制尚不规范。庆阳市黄花菜产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加工企业规模小、工艺落后,能够外联市场、内联农户的大型黄花菜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的力度不大,不能形成集约化经营,产业链条脱节,市场直销份额低下。

3.加快产业发展的对策

(1)养殖业

综合何明渊和高宪儒(2013)等人的观点,加快庆阳养殖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突出重点,强化优势产业。坚持走“漫山遍野种草、牧场大户养畜、龙头企业带动、精深加工增值”的路子。壮大发展草产业,建设优质饲草饲料基地,不断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壮大牛、羊、驴优势产业。通过壮大龙头企业,新建规模养殖场(区),培育规模养殖村和养殖户,发展经济合作组织,增加畜禽饲养量,突出优势产业,培育“早胜牛”、“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庆阳驴”等地方名优品种,全面促进畜牧产业化发展。②创新机制,密切企农利益关系。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畜产品“产(养)+加+销”一条龙,实现各市场主体间的利益一体化。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之间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不断完善“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和“协会+农户”等利益联结形式,大力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委托生产、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利益联结机制,发展畜产品运销经营大户,建设交易市场,开展农超对接,让农民通过稳定的市场销售从种养环节获得稳定收益。③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技术指导,完善基层农技服务网络体系,健全乡(镇)农技、兽医、农机等站(所),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推广设施养殖、暖棚养畜、秸秆青贮、配合饲料等高效养殖技术。实施技术培训工程,利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等平台,切实加强畜牧业技术培训,提高农(牧)民生产、经营、管理等综合素质。围绕强优势产业建设,加快农产品良种培育和品种改良,提升全市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④加大财政支持。在继续落实惠农信贷政策的同时,运用财政贴息、补助等方式,加强政策引导,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畜牧业生产、加工、流通的贷款规模和授信额度,担保基金和担保公司为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场(户)及经济合作社融资提供服务,拓宽畜牧业融资渠道,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在深入实施畜牧良种补贴、能繁母畜补贴、畜禽养殖和牧草生产机械购置补贴的基础上,每年列支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产业基地规模扩大、龙头企业培育、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以及农民科技培训等工作。

(2)旅游产业

结合马永祥(2012)、毛粉兰(2009)等人的观点,加快庆阳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主要有:①科学定位,统筹规划。庆阳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科学开发、有效保护、市场导向、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防止低档次开发和重复建设,有效制止开发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庆阳地处陕甘宁交汇处,南接旅游胜地西安、咸阳,东临革命圣地延安,北距宁夏沙湖、西北影视城等旅游景点距离也不是太远。从空间位置来看,庆阳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应当定位在建立与咸阳、西安和延安相对接的环状旅游网络,依托周边城市发展庆阳旅游产业,形成线路相连、景区互补、客源共享、互利双赢。同时建立以市府所在地西峰为中心向各县区延伸辐射的市内旅游网络,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发展本市休闲旅游。充分发挥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的地理优势,主动参与西安、咸阳、延安等市旅游产业的分工和布局,构建以周祖农耕文化旅游为龙头,以民俗文化为核心,以黄土风情旅游、红色旅游、度假旅游、观光农业为特色的庆阳旅游产业格局。要把旅游基础设施、旅游重点项目、城市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保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旅游服务业在科学的指导下同步推进,快速发展。②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庆阳的旅游资源开发应立足资源实际,围绕农耕民俗文化、红色革命旅游、黄土风情旅游等特色旅游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庆阳旅游品牌。庆阳旅游产业应逐渐形成以南梁红色革命圣地旅游、子午岭天然氧吧森林公园旅游、周祖文化拜祭旅游、陇东民俗农耕文化旅游为特色品牌的旅游线路,逐渐提高规模和档次,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庆阳旅游。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形成以香包、民间刺绣、剪纸、皮影等为主,具有鲜明地方民俗特色的高品质旅游纪念产品。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各旅游企业都要宣传促销,宣传庆阳的旅游资源,树立庆阳旅游的整体形象,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升级,拓宽旅游市场。③建立联动开发机制。庆阳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应该与本市社会经济发展同步,与其他产业发展协调,建立行之有效的联动开发机制。庆阳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经济增速强劲,作为甘肃新的经济增长极、国家大型能源化工基地、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核心地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建立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各产业发展与旅游产业发展联动协调的发展机制,形成互动式发展、带动式发展、联动式发展,形成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趋势。④建立多元化投资开发机制。政府在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基础上,市、县财政每年都应拿出一定资金支持旅游业发展。农、林等部门在农业开发、生态建设方面,应兼顾与重点旅游城镇和重点旅游景点景区相配套的旅游观光农业项目和生态旅游项目。坚持走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及外商投资建设、经营旅游景区(点)和旅游设施。落实省政府对旅游发展资金的征收制度,旅游主管及税务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旅游发展资金征管工作,确保征得上来,用得合理。与此同时,庆阳市政府还要积极推进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与旅游相关的交通设施建设,加快改善旅游景点的食宿基本条件,提高服务质量,方便游客往来,满足游客的旅游需要。⑤加强旅游组织及人员管理。庆阳市政府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旅游行业管理规范制度和措施,整顿旅游产业市场,消除旅游市场混乱现象。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业规范的旅游管理体制,把景点开发建设、服务质量规范、投诉处理等工作切实纳入统一有效的管理之中,加强监督监管力度,依法保护好旅游资源的开发,规范旅游市场,保障游客和旅游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要不断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旅游专业培训机构,采取委培、进修、短训、现场培训指导等方式,加强旅游行业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促进庆阳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达到规范运作、服务质量高、游客满意的目标,赢得人心,获得市场,取得效益,促进庆阳旅游产业快速稳步发展。

(3)民俗文化产业

结合孙永生和张彦喜等人的观点,加快庆阳民俗产业的重点在于:①植入文化底蕴,体现商品理念。香包首先是一种包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品,同时也是具有一定实用性的商品,香包的市场定位除了店堂装饰、美化生活而外,更重要的是在追忆历史、继承传统、祈盼吉祥、尊崇信仰等方面,通过香包刺绣的合理包装,迎合人们的审美情趣,从而开发市场需求。②制定香包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制定香包产业发展的地位关系、市场研究、发展规模、奋斗目标、实施措施等,要设立专门研究机构,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既保持香包原有特色,留住源和根,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逐步形成有庆阳特色的香包品牌。③加强工艺技术研究,推广规范化生产,提高生产质量。加强工艺技术研究,制定规范和标准,生产出质量好、品位高的香包刺绣品来。④加强香包设计、生产、营销等专业人才培训。具体途径包括:通过挖掘民间的刺绣能手、刺绣大师等人才,让她们口传心授,广带徒弟,培养人才;有计划地选拔一些民间美术专业人才到高等工艺院校学习深造;请一些专家、学者及能人大师举办学术讲座,进行短期培训;在职业中学开设香包刺绣专业,吸纳一些初中毕业生学习相关技术。培养产品营销人才及企业管理人才。⑤实施品牌战略。办好香包节,扩大知名度;尽可能地将已有的或正在开发的产品在国家商标局注册。

(4)种植业

结合拜仓定(2009)等人的观点,加快庆阳种植业的对策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庆阳市黄花菜栽植区域广泛,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便于田间生产管理,从当地的生产环境和生态条件出发,尽可能在无环境污染的源地或川台地上进行规模化生产;二是便于采摘、运输和加工,围绕加工企业进行栽植,尽可能减少从采摘到加工的周期,防止中途霉变;三是注重农民科技素质,应在农村科技水平和生产积极性较高的村组优先发展,通过示范带动,稳步推进。②加强种苗繁殖基地建设。按照产业规划布局,组织技术力量,加强技术服务和指导,建立重点种苗繁育基地,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优质种苗。③进行企业重组和技术改造。对现有的加工企业进行优化重组,形成生产工艺先进、加工能力强、带动效应大的大型加工龙头企业;同时应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根据企业和农户的不同需要,引进和研制方便、灵活的快速干制设备和速冻保鲜技术,解决采摘期集中、霉雨天气较多所带来的问题。④开展新产品的开发和研究。积极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开发新产品,提高黄花菜鲜叶、根和花等废弃物的利用,提高附加值。

(八)天水地区的富民产业

1.产业的现状

(1)果品蔬菜产业

目前,天水已经形成了以渭河、籍河、葫芦河主干流为中心的花牛苹果基地;以秦安县为主的鲜食桃和花椒基地;以麦积区为主的葡萄基地;以秦州区为主的早酥梨和大樱桃基地;以清水县为主的高酸苹果和核桃基地。现有苹果种植面积96.03万亩,其中元帅系的花牛苹果51.7万亩,金冠系的黄苹果5.7万亩,红富士39.63万亩,大樱桃8万亩。天水生产的花牛苹果,无论是硬度、含糖量还是色泽风味等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国标准,以其外形美观、肉质细嫩、香味浓郁、货架期长而享誉海内外,在国内外各类果品展销会中屡获殊荣。多次获全国优质农产品金奖称号;2004年在首届中国(深圳)国际水果及技术展览会上,花牛苹果荣获水果状元、“最受深港地区消费者喜爱的系列水果品牌”、“2004-SFT推荐十大果品品牌”等桂冠。2006年在北京举办的“2008北京奥运推荐果品评选活动”中,花牛苹果系列中的栽培二号、阿斯、超首红和天汪一号4个品种位居榜首,获得4个一等奖,并荣获“中华名果”称号。2007年在全国优质苹果评选活动中,天水市花牛苹果荣获6项大奖;“花牛”牌苹果荣获中国苹果著名品牌奖,俄矮2号、首红、新红星、瓦里短枝等4个苹果品种荣获中国优质苹果金奖,天汪一号荣获中国苹果新优品种奖。2007年12月,在2008北京奥运推荐果品活动中,天水市的秦富1号富士苹果荣获全国3个苹果一等奖的第一名;2002年下曲葡萄被认定为A级绿色品,同年11月,在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主办的全国首届贮藏葡萄评比会上,因其色、香、味俱佳,营养丰富而荣获金奖。花牛苹果、大地湾蜜桃、下曲葡萄已成为我国水果知名品牌(路元才等,2010)。现有市、县两级果树推广科研机构9个,科技人员230名,基层果农协会180多个,有31395名农民技术员,其中达到技师职称的3937人,达到技术员职称的27458人[24]

2014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105.5万亩,总产量250万吨,实现产值32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9%;农民人均蔬菜收入62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9%。蔬菜种植范围涉及全市五县两区54个乡镇、1291个村,分别占全市总乡镇、村数的47.8%和42.9%,受益农户22.6万户,占总农户的32.5%。早在2004年,甘谷、武山、秦州、麦积4县(区)被列为省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秦安被列为省级无公害果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大宗农产品生产逐步走上生产规模化、管理标准化轨道,共有秦州区太京大蒜、甜玉米,麦积区下曲葡萄、蒜薹等23个产品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有机食品2个,品牌24个,注册商标12个。2013年天水市蔬菜面积达到6.50万公顷,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4万公顷。已建成蔬菜商品基地3.33万公顷,其中塑料大棚蔬菜1.46万公顷,日光温室0.18万公顷;建成蔬菜专业村70多个,20公顷以上蔬菜绿色A级产品和无公害蔬菜特色生产基地33个。武山、甘谷2县通过实施上山进沟、西移南进战略,形成横跨2县的20多个乡镇、300多个村、全长40多千米、面积1.33多万公顷的产业带。建成巫山脱水蔬菜、甘肃莱茵、陇梅公司、清水新华山野菜等加工企业7家;各类流通企业和运销大户96家,年加工、外销各类蔬菜60万吨;有各类蔬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69个、会员8450人、营销大户297户、运销人员3400人。新建改大小蔬菜批发市场118处,其中秦州瀛池果蔬批发市场、武山洛门蔬菜批发市场、秦安北大果蔬菜批发市场、麦积东部、甘谷冀城被确定为国家定点批发市场。

(2)养殖业

2014年,全市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847万头只,较2005年增长104.8%,其中猪、家禽、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300万头、1393万只、75万头、79万只。肉、蛋、奶量分别到6.0万吨、3.07万吨、1.43万吨。全市牧业总产值达到21.69亿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876元。全市累计建设规模养殖小区353个,新建或扩建龙头企业累计达到77个,发展各类养殖协会和养殖合作社81个,创建农业部标准化示范场3个,建立市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场)25个,申报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26个,绿色产品1个和有机食品3个,注册“伊味思”牛肉等一批畜产品品牌。全市规模养殖场累计达到1033个,养殖专业村达到644个,规模饲养量占全市总饲养量的57%以上。全市建成了清水秦源种鸡场、甘谷丰裕公司种猪场、天水嘉信公司奶牛场等100个种畜禽繁育场。其中,省级重点种畜禽场5个,市级重点种畜禽场52个。建立和完善了人工授精改良网点,引进推广了一批优良畜禽品种和新技术。

(3)旅游业

旅游业是天水的一项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天水市的旅游资源和线路的开发以秦城北道两区为中心,以古丝绸之路为主线,以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为龙头,依托五县旅游资源,形成了一定的旅游线路和客源市场。目前,天水已列入国家“丝绸之路”的专线游,“麦积山—炳灵寺—莫高窟”三大石窟专线游和“伏羲庙—卦台山—大地湾”以及祭祀活动寻根访祖游。天水市也重点推出了四条特色旅游线路。一是石窟走廊线:麦积山石窟—甘谷大像山—武山水帘洞、拉稍寺、木梯寺石窟。二是宗教艺术线:秦城南郭寺、玉泉观—甘谷大像山—武山水帘洞—秦安兴国寺—清水轩辕谷。三是三国古迹线:街亭遗址—诸葛军垒—木门道—天水关—祁山堡—武侯祠—姜维墓。四是麦积山自然风光线:麦积山植物园—仙人崖—仙人湖—曲溪—石门。景区建设重点以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为主,对伏羲庙、南郭寺、净土寺、兴国寺、仙人崖、卦台山等景点进行了深度挖掘和基础服务设施的改造完善,新建了邓宝珊纪念馆、马跑泉水上公园和北山公园等一批新景点,改造和兴建了一批宾馆、饭店,增加了星级宾馆和标准客房、床位,同时加强了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了旅游综合服务功能(伏春兰,2001;李泉,2003)[25]

2.产业的关键制约因素

(1)果品和蔬菜产业

①种植潜力尚需挖掘。天水的580万亩耕地中,适宜种果树的面积有350万亩,适宜种植蔬菜的50多万亩。②规模经营程度低。生产经营普遍分散,蔬菜主产区的多数农户仍然是“小而全”的生产格局,土地零散,产品杂多;土地集约程度不高,生产基地还不能进行适度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发挥。③龙头企业和农民利益衔接不紧,与基地不配套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服务能力差,在产业化中指导农户、联结市场和解决各类利益冲突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不能适应市场农业发展的要求,难以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④品牌和农业标准化意识不强。农业生产标准的制定、规范、应用推广缓慢,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难以控制,检测体系不健全,农业标准化队伍和机构薄弱,部分蔬菜、水果农药含量超标,形不成商品规模优势,有品牌而形不成商品规模,使品牌很难成为名牌,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⑤农产品加工能力不够。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率平均在70%以上,有的高达90%,而天水的果品、蔬菜,除了残次果制成果汁外,农产品均作为原料出售,降低了产品的附加值。

(2)养殖业

邵红梅(2012)认为[26],天水畜牧产业的主要限制因素有:①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不高,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动,深加工企业规模小,大部分以活畜向外销售,总体效益不高。②草食畜牧业发展缓慢,秸秆利用率不高。体现在牛羊养殖户仍以分户散养和放牧为主,规模经营量小,基础母畜比例低,总量增长缓慢,饲草料加工滞后。③养殖业发展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仍不宽畅。一些畜禽养殖企业(户)流动资金短缺,由于缺乏有效抵押担保物,获得贷款比较困难。

(3)旅游业

①缺乏知名度。天水尽管有悠久的历史、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和大量的人文景点,现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旅游小区47个,景点228个。现存古石窟6处,古建筑50多处,古遗址86处,古墓葬10处,古树百余棵,古战场多处。但在国内外游客中的知名度很低,难以吸引游客前来观光。②交通运输设施严重的制约了旅游业。没有民航班机、没有始发列车、没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景点与景点间的旅游专线公路也不完备。③景点分散、旅程漫长。已有的景点分散在不同的县区,其中秦城区的伏羲庙、李广墓、玉泉观、南郭寺,北道区的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植物园、温泉、曲溪、豆积寺、交龙寺、净土寺、龙头沟、香积山溶洞、卦台山;甘谷县的大像山、蔡家寺、姜维墓、华盖寺;武山县的水帘洞、木梯寺、温泉;秦安县的大地湾遗址、泰山庙、兴国寺、文庙、街亭古战场;清水县的赵充国墓、李虎墓;张家川的清真寺等。加之道路设施落后,常使旅游者因畏途而退缩。④旅游产业不配套。旅行社、宾馆、饭店、交通、商店、娱乐等行业间联系松散,关系不顺,难以发挥系统经济的聚合效应。旅游商品品种单调,质量低下,游客的二次消费严重不足,大量旅游资源白白浪费。

3.加快产业发展的对策

(1)果品和蔬菜产业

①扩大种植面积。在川水地区、交通便利、耕地适宜的地区,扩大苹果、蔬菜优质品种的种植面积,提高总产量。②提高规模经营程度。果品和蔬菜主产区加快土地集约化程度,加快生产基地建设,实现连片集中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服务,达到规模化经营目标。③密切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的联系。加强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对农户的服务,发挥其指导农户、联结市场和解决各类利益冲突的作用。④加强品牌和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参与各类会展,提升知名度;加快农业生产标准的制定、规范、应用推广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⑤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制定各类激励机制,引导企业从事果品蔬菜的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2)养殖业

①提高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程度。组建、激励大型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制定产业的标准、提升养殖业的标准化程度。②加快饲草饲料基地建设。鼓励企业开展秸秆、青储及饲料等方面技术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现有的秸秆等各类资源。增加集约化养殖规模,提高基础母畜比例。③增加养殖业发展资金,拓展融资渠道。

(3)旅游产业

①提高知名度。在国家重要媒体上定期做广告宣传,积极参与各类旅游项目推介会,提升天水旅游景点、旅游项目的知名度,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加强对旅游行业的管理,防止宰客,提升天水旅游项目在心目中的美誉度。②改善交通运输设施。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建设项目,增加旅游的便捷程度。③适当建设一些过渡景点,提升旅游的趣味程度,深度开发现有的旅游景点。④加快旅游产业配套功能。旅行社、宾馆、饭店、交通、商店、娱乐等行业加强联系,增加旅游商品品种,提高游客的二次消费。

4.倡导发展电商销售模式

如前所述,天水具有特色产品和旅游资源,具有通过电商营销的潜力,因此一是与淘宝、阿里巴巴西部地区“千县万村”项目协作,争取尽快将主要县区,如麦积区、秦安、武山、甘谷、清水等各县等纳入项目实施对象。同时要大力推进农村网络宽带建设,鼓励电信、移动、联通运营商加快网络发展步伐,努力实现通信、宽带网络行政村全覆盖,为农村网店和城乡的电子商务企业提供网络支撑。

(九)临夏地区的富民支柱产业

1.产业的现状

(1)养殖业

临夏州的养殖业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养殖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成为当地农户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新建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100个,培育和发展规模养殖户800户,畜禽饲养总量增长8%,牛、羊、猪、鸡存栏分别达到27.5万头、130万只、25.7万头、195万只,全州天然草场415.95万亩,可利用面积369.74万亩,人工种草面积大约53.5万亩,为养殖业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畜牧业龙头企业有康美牛业、八坊清河源、康兴羊业、华夏乳品、龙头企业加工生产线的相继建成,全州畜牧业生产能力持续提高,在农业、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加。

(2)清真食品业

临夏州穆斯林人口近110万人,其衣食住行和生活方式都严格体现了伊斯兰文化认同的规范特点,在衣着、饮食、婚丧嫁娶、节庆礼仪等物质、文化生活和喜好、风尚、禁忌等方面,都保持着较为完整的伊斯兰风格。清真品牌是一个具有特色、具有强势竞争力的资源,对于在临夏生产、加工、经营的清真食品,被全国各地穆斯林同胞予以高度信任,是中国其他地方清真食品所没有的优势。2012年,临夏州从事清真食品加工企业达到2250家,牛羊肉的屠宰加工能力在西北地区位居前列,有3家企业因屠宰加工环境符合国际GMP标准,取得了国家HACCP认证和国家“出口肉品加工企业”资质;2家企业通过ISO9001,IS0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清真食品从业人员6.5万人,完成增加值29亿元(郑艳华、马定波,2011)。

(3)蔬菜产业

临夏的沿河川水地区自古就有蔬菜种植传统,2012年,全州蔬菜种植面积16.38万亩,总产量高达312500.66吨,除本地自用外,产品还销往甘南、兰州、青海等周边地区。蔬菜大棚近20万亩,其中日光温室20000座,面积5000多亩。自2003年起,先后制定了无公害黄瓜、韭菜、番瓜、茄子、绿萝卜的生产标准,至2010年建成无公害蔬菜示范区10个,示范面积1000多亩,示范达标蔬菜21种。20000多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取得甘肃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无公害西葫芦、黄瓜、绿萝卜获特色产品认证。蔬菜占农业产值的30%左右,蔬菜产业已成为该市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穆廷光和石光农,2010)[27]

(4)文化产业

临夏境内有22个民族共196万人口,其中回族在临夏州境内的总人口约61万,而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等,占全州人口的56.4%,保安族、东乡族是临夏州独有的两个民族。形成了极其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根据马东平(2009)[28]的研究,临夏的文化产业或具备发展成文化产业的文化资源主要有:①临夏市八坊文化中的特色回坊文化。八坊是一片浓缩穆斯林建筑、文化、社会和经济特点的商业、饮食、民俗历史的回族聚居区。八坊内部的民居院落以传统的四合院居多,,既有中国古典建筑的庄重,也有当代建筑的气魄。八坊是中国清真寺最密集的地区,是清真寺文化的大观园。几乎每条巷道中,甚至在百米之内都有巍峨的清真寺,每座清真寺的建筑风格各异;在八坊感受最浓郁的回族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社会组织民俗、节日民俗、服饰民俗、回族的商业文化等。②保安族文化。保安族主要聚居在临夏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保安三庄中。保安族的饮食习俗、居住习俗、婚嫁习俗都是丰富而多彩的。而且保安族有着高超的制刀技艺,保安腰刀的锻造技艺已经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保护。保安腰刀是保安族民族民俗旅游的最佳的纪念产品。③东乡族文化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也是临夏州又一个独有的民族。东乡人有丰富的群众娱乐活动和民间口头文学,竞技活动主要有赛马、摔跤、打土块等。“花儿”是东乡族喜欢的歌舞形式。东乡人的乐器有四弦子、笛子和泥制吹器等。④“花儿”是临夏民族文化的一张名片。“花儿”发源于临夏回族自治州,这里素有“花儿的故乡”之美称。2004年4月和10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临夏回族自治州“中国花儿之乡”称号,同时,临夏的康乐县、和政县分别命名为“中国花儿保护基地”、“中国花儿传承基地”,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永靖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民歌考察采录地”。2006年5月20日,“花儿”被批准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临夏砖雕作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⑤以古动物化石、彩陶和齐家遗址、炳灵寺为主的古文化资源。临夏州是古动物化石蕴藏丰富的地区,所辖7县1市都有古动物化石,分布面积达3250平方公里,迄今为止已发现的出露点达48处。临夏州出土古动物化石数量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保存之完好,在中国十分罕见。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一座古脊椎动物化石博物馆,是继四川自贡恐龙化石博物馆、西安半坡民族社会遗址之后兴建的全国为数不多的中国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之一。积石山县的三坪遗址是彩陶王的出土地。临夏的广河县、东乡县等地还拥有大量的马家窑文化遗址和文物。

(5)育苗产业

临夏的康乐县、和政县、临夏县和临夏市是重要的苗木培育基地。育苗农户5万多户,苗木面积高达15万亩左右,云杉、油松、落叶松、花卉等每年出苗高达数千万株。产品除本地外,还销往本省其他地区和青海、内蒙西等省区,既为荒山育林、园林绿化提供了大量的苗木,也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方面。

2.产业的约束

(1)养殖业

①总量小、规模化程度较低。按照人均计算,临夏全州的人均数量远低于国内的内蒙西、宁夏等省区,且养殖户多是分散养殖,规模化养殖相对较少,导致养殖成本高,经济效益不显著。②饲草饲料不足。临夏州耕地面积不足,加之退耕还林、封山等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使养殖业的饲草饲料受到限制。③畜产品深加工有待提升。临夏的畜产品主要以肉类销往市场,皮革、生化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几乎空白,影响了畜产品价值提升。

(2)清真食品业

①清真牛羊肉供给能力有限。临夏地区加工清真食品的原料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本地企业规模化养殖和农户散养的育肥牛羊;二是甘南牧区的牛羊。本地来源的牛每年出栏不足10万头,羊不足60万只,来自甘南的牛不足10万头,羊不足30万只,难以满足加工需要。②精细化加工环节薄弱。临夏的牛羊加工以大宗排酸牛羊肉屠宰产品为主,各类熟食品、小包装、精细包装产品很少。③产品主要以牛羊肉原料供给清真餐饮业,还没有进入高端市场,如旅游、航空、外贸等领域。④清真食品生产中无证经营和假冒经营情况比较严重,这对于清真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3)蔬菜产业

①没有规模经济。现有的蔬菜种植以本地消费为主,已有的生产地主导产品不突出,且存在种植的盲目性,没有真正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价格忽高忽低。②产品质量档次不高。菜农的质量意识不强,只追求数量,忽视了产品质量;由于个别农户对老品种的偏爱,影响了名优新品种的推广,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一些新建日光温室的菜农不能按照标准化技术要求进行建造、管理和生产,生产的产品质量缺乏市场竞争力。③贮藏、加工增值环节薄弱。没有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缺少贮藏、加工增值能力、蔬菜运销和经纪人,致使旺季贱卖、淡季无货,农民增收不显著。除临夏市外,其他各地蔬菜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多低于15%。

(4)文化产业

马东平(2009)等认为,临夏州发展民族文化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观念传统落后。长期以来,临夏经济开发主要还是以农业为主。对于文化,很多人仅仅把它看成是精神产品,忽视了文化也是生产力。少有从产业化角度来谋求文化发展。②文化产业发展极不平衡。临夏旅游业也有所发展,但其他文化产业门类还未能真正进入发展的正轨。在强调自然生态景观开发利用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忽视了民族文化资源在景区文化内涵打造上的作用,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未能紧密结合,显得枯燥乏味,开发层次总体偏低。③许多文化资源保护力度不够,濒临危机。在临夏,由于文化保护意识的缺失,许多的文化产业资源濒临危机。例如临夏市的八坊古老民居几乎就消失殆尽了。随着我国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和转型,“花儿”受到了很大冲击,由于人们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削弱了“花儿”的地位。此外,大量青年农民外出打工,学会唱流行歌曲,“花儿”演唱队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临夏州财政困难,加之在投资方向和融资共享渠道上存在一些问题,政府投入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的资金较少,远远不能适应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④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才资源稀缺。民族文化产业人才规模跟不上产业形势发展需要。临夏州目前缺乏一支规模较大的民族文化产业研究、开发、经营和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尤其是缺乏既熟谙临夏民族文化又懂策划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民族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素质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现有一些民族文化研究者、开发者、经营者和管理者不适应文化产业化的要求,民族文化产业传承后继乏人现象严重。

(5)育苗产业

①缺乏规模经营能力。现有的育苗农户个人经营,坐等客户上门。既缺乏市场信息,也不具备开拓市场的能力。②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现有的农户育苗规模普遍较小,户均3~5亩,多数运用传统技术生产。少量的合作组织在技术、管理和院校方面对农户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很弱。③苗木生产周期较长,市场风险较大。

3.加快产业发展的对策

(1)养殖业

①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对牛羊大县建设,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村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饲草饲料种植、青贮氨化,畜产品加工、销售、仓储等龙头企业和活畜交易市场等草食畜牧业产业链各个方面的信贷支持。进一步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多渠道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引导,金融贷款、吸引社会投资、引进外资、农民和企业投资相结合的多元化畜牧业投融资体系(郑艳华和马定波,2011)[29]。②加强基地规模化建设。建立规模化、专业化的养殖小区,加快标准化养殖。分户喂养,集中机械化管理,集中挤奶,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防疫,整体提高小区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以“抓小区、带农户、壮大畜牧产业”为目标,加快规范化、标准化、效益化养殖小区建设步伐。③强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在饲料、选育良种、畜禽保护、科技信息等方面,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品种改良体系,增加品种改良网点,加大品种改良力度,进一步优化畜禽品种结构,注重结构调整;完善科技服务体系,采取科技下乡、办班学习以及现场指导等形式,加强同农业科技部门等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有效地促进畜牧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建立健全规范的防疫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新的疫病防治服务形式和运行机制,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2)清真食品业

①扩大养殖规模,增加牛羊肉供给能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支持农户增加养殖规模,逐步扩大自产数量,增加牛羊牲畜的供给量。②做好清真食品产业国际认证。进一步加快与国际“哈俩里”清真认证中心对接机构的设立和运转,并争取国际“哈俩里”清真认证中心中国分中心在临夏设立。同时,开拓性地制定能在全国予以认可的清真食品管理法规,将临夏打造成为我国清真食品产业质量认证体系的中心,提升临夏州清真食品产业软实力。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大做强清真食品企业。针对当前数量众多、规模偏小、质量不高的清真食品企业,率先在全国建立清真食品工业园。一是各级政府应以超前的眼光进行规划,将清真食品产业企业进行整合,建设清真食品工业园,尝试建立清真食品产业保税区。二是做好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清真食品产业,努力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解决好弱、散、小的问题,逐渐形成集聚规模,提高清真食品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三是搞好产品结构调整,在清真食品开发上择优发展,挖掘传统工艺,创新独特工艺,开发高附加值的深细加工产品,努力实现产品品种的扩张和资源性产品的延伸、增值。四是逐渐改变企业管理“家族式”的旧模式,实行投资者授权经营机制,建立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集团经营等现代企业管理经营模式,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④加强品牌建设,强化产业集聚效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临夏相关清真食品的品牌知名度。采取多项措施,将全国清真食品生产的资源集聚到临夏州清真食品生产的链条之中,并逐渐形成全国性生产组织中心。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际清真产品企业在临夏州建立生产基地,争取建成临夏州清真食品自由贸易区或者保税区。要以“政策洼地”效应强化清真食品产业集聚,促使产业集群向规模化、专门化、协作化的方向发展,进而提高整个产业的市场竞争力。⑤开发系列深加工产品。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饮食习惯进行针对性的研制开发,拓展市场、提升附加值。⑥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积极与国家民委、宗教局、中国伊协、各穆斯林国家驻中国使领馆、穆斯林跨国公司、国外伊斯兰银行中国办事机构等清真产业的相关利益方主动衔接联系,利用穆斯林节庆日开展慰问、在北京召开临夏州清真产业推介会或邀请到临夏参观考察,以此让更多的外商了解临夏州发展清真产业的优势,同时也让本州清真产业发展部门和企业了解国外穆斯林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明确临夏州清真产业发展方向。⑦扶持清真餐饮业。借鉴福建沙县的经验,为具备餐饮资质的人员提供必要的财政扶持,鼓励他们到外地创办清真餐饮业,提升临夏的地方知名度,吸纳就业。

(3)蔬菜产业

①发展规模经济。按照“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的发展思路,引导各地发展具有独特地域或品质优势的蔬菜产品,扩大蔬菜示范和推广基地。在每个县增加5个以上面积在1000亩左右的专业示范推广基地,引导农户安排生产,增加规模效益和地标知名度。②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加大地方科技部门对菜农的技术和管理指导,给菜农灌输质量意识,逐步提高产品质量。③增加贮藏和加工增值能力。用财政和金融手段,鼓励和支持大企业、有实力的运销户和本地及外地能人投资办蔬菜加工厂,经营蔬菜市场,全面提升市场集散功能和企业加工能力。建立协会联合基地,市场加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加快蔬菜产业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尽快成立各种蔬菜服务协会,动员农民专家、蔬菜经纪人和市农业局农技干部参加。对新扩建的蔬菜冷藏保鲜库、净菜加工车间、信息检测系统和农药检测系统等项目给予优惠扶持,发挥市场对蔬菜生产的引导作用,防止蔬菜淡旺季价格过度波动。

(4)文化产业

马东平(2009)等认为,加快临夏文化产业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转变观念,提高文化产业意识。关键是让普通穆斯林群众和清真寺中以开学阿訇为首的教务系统和以学董为首的寺务系统对文化产品和产业有一个新的概念观念。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如组织全州相关人员学习认识,或组织到其他穆斯林相对文化产业发达的地区(西安回坊、宁夏银川等地)学习考察等形式,把穆斯林群众的思想工作任务移交到临夏各哲麻尔提中去。这样就能从上到下解放并统一对文化产业认识思想,为临夏文化产业的发展解除思想上的羁绊。②加大政府层面的宏观引导统筹。从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经验来看,发展文化产业首先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因此,发展临夏特色文化产业,需要临夏州政府和县、市各级政府站在战略高度,对临夏州特色文化产业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通过制定相关的倾斜政策,为临夏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培育良好的发展环境。③合理开发文化资源,保护文化生态。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应依循科学发展的原则,遵循艺术生产和市场经济规律,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合理、有序的开发。而且还应该建立一套文化资源的评价体系,将可资开发的文化资源进行评估,甄别出可优先投资、盈利的文化资源,从而可更合理地开展开发指导,避免一哄而上。④培养多元市场主体。临夏地区文化产业,首先应鼓励多渠道资金进入,尝试文化机构与企业的重组和联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以公司行为的方式进行运作,探索文化企业的新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对于临夏地区的文化企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偏小、底子薄的问题,建议从资金、财政税收等政策到人才配给给予一定倾斜。并且应该选择具有潜力的文化企业重点扶持,以培育规模化、集团化的大型文化企业,形成示范带动效应。⑤树立文化品牌意识。集中力量重点推出能代表临夏州民族文化的一两个宣传品牌,重点办好一两个对外宣传的风情节,加强民族文化研究成果在国内外的宣传力度,扩大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在国内外的展演,争取一些全国性、国际性的民族文化活动和学术会议在临夏举办,让临夏州民族文化和文化产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⑥培养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创新人才。一是加大基础教育投入,为临夏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准备后备人才;二是在临夏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中逐步培养民族文化的开发者、经营者和管理者。

(5)育苗产业

①扩大规模经营能力。可以考虑土地流转、租赁等形式的集中,扩大户均种植面积,并在补贴等方面提高额度,鼓励农户进行规模育苗。②发挥大企业优势。鼓励企业积极从事苗木的生产和营销,带动农户发展。③积极推广新技术。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开展广泛合作,为农户提供育苗和管理方面的技术和知识,提高苗木的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缩短育苗周期,增加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精准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广义的农村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道路、水利设施、通信、电力乃至住宅、人畜饮水、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内容。基础设施对农民增收通过三种机制起作用:其一是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总产出实现增收,如农田水利、电力设施等;其二是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而实现增收,如道路、通信等设施;其三是通过改善人的素质而间接提高劳均产出,实现增收。

在“1+17”中明确制定了各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和实施步骤,其中,农村道路建设方面,安排204亿元资金,2015年至2020年建设农村公路5万公里,其中建制村通畅3万公里、“千村美丽”示范村村组道路建设工程1万公里、农村路网改善工程1万公里。在电网覆盖方面,提出用两年时间全面解决尚未通电的891个贫困村、2404个贫困自然村动力电覆盖问题。通信方面,截至2017年,全省95%以上的行政村通固定和移动宽带、绝大多数贫困村宽带网络全覆盖。

贫困区农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确很有必要,但贫困区往往也具有山大沟深、村落分散、各自然村(行政村)人口稀少、且人口外迁比例很高的特点。前者说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收益低,直观的表现为每万人投资数量为人口中等稠密地区的5~10倍以上;后者预示着当前用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可能会有一部分会随着农村的萎缩而浪费。这方面有一个深刻的教训: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动员各种力量,历时10多年,在广大农村建成了大量的建制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和希望小学,2000年以来,随着就读学生数量锐减,一大部分当年建设的这类学校已经废弃[30],仅2000—2006年,湖北全省农村小核六年减少7843所,甘肃尽管没有权威的统计资料,但据我们在兰州、白银、武威、定西等市做的零星调查结果表明,也有大量的小学消失,造成了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同时,贫困地区地方财政极度困难,难以足额配套建设资金,有可能为了完成数量要求而降低标准。为了全面准确地落实省委省政府“1+17”文件中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精神和具体安排,我们认为,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考虑以下几点。

(一)精准预测农村人口的变迁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既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更是我国农村人口大量减少的历史时期。甘肃与全国一样,也在经历快速城镇化进程,按户籍人口资料,全省农村人口由1978年的1600.01万人、占总人口的85.59%,到2014年减少至1510.94万人,占总人口的58.32%[31]。如果按照国外通行的“工作生活地”标准,则农村实际人口可能更低。根据我们在甘肃省内的兰州、白银、武威和定西等市农村实地调查数据,实际留守人口占户籍人口数量的均值不超过50%,并且越是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户籍人口与实际留守人口的差异越大,在部分极端的例子中,这一比例不足三分之一。如果用50%的均值估算,甘肃全省真正在农村居留人口仅为700~800万人。这说明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实际居留人口在快速下降,人口变迁的趋势是人口减少。

1.农村人口减少的原因

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甘肃可以归结为“空巢化”和“老龄化”两种。(1)空巢化。造成农村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空巢化的原因主要是四种力量导致的人口外迁:其一是青壮年就业地变化及其引致效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发达地区和城市与落后农村地区在就业机会、收入、发展空间、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源自农村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原居住地到城市就业、生活,子女及部分年迈的父母也离开农村,随迁至外地。二是城镇化进程的集聚效应。自2000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以增长极为中心,产业由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扩散运动,特别是上下游关联产业的下移,城镇为周边农村人口提高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较好的受教育机会、医疗卫生条件和其他公共服务,农村迁往中小城镇的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2005年以来,政府主导的城镇化进程,更是加快了这种进程。三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异地搬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甘肃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移民,贫困区特别是连片贫困区,已有数十万人口移往他乡。在此次省委省政府制定的“1+17”扶贫攻坚实施计划中,今后三至五年还要外移85.1万人。长期大量的人口外迁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空巢村和空巢家庭。根据周天勇的调查[32],有些自然村的居民仅为数人,在东北、河南等省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一个人村庄”,一些家庭人去院空。(2)老龄化。进入21世纪以来,甘肃农村与全国其他省份的农村一样,逐渐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越是偏僻的农村,老龄化问题越突出。根据我们在六盘山、秦巴山和藏区片区一些县的实地调研,长期在农村从事生产生活的多数是老人,50~65岁的老人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50岁以下劳动力的不足全部的20%(藏区农村的较高,约50%左右)。按照中国各地人口的平均寿命,可以预见10~15年后,这批劳动力将步入自然死亡期,农村人口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减少浪潮。

2.人口变迁的后果

农村人口减少的趋势,会导致村庄消失和“退化”。根据周天勇的研究数据[33],近10年全国减少了90万个村庄。还有一部分村庄正在趋于消失,特别是那些偏远地区,人口数人至数十人的自然村可能会在5~10年内消失。一些现在规模在数百人以下的行政村有可能在20年内消失或“退化”为数十人的自然村。

从投资效率的角度看,即将消失或者规模大大缩小的村庄会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带来深刻的影响。按照技术经济学的测算方法,假设一个当前数十户、人口为500人左右的村庄,投资500万元修(扩)建公路、通动力电和敷设电信网络,如果该村庄10年后消失,考虑到资金的等值效应和建成后的维修费用,则基础设施的年均折旧高达70万元,人均1400元/年,如果20年后消失,则分别为35万元和700元。如果该村庄10年后退化成50人的小村庄,并且再存在10年,则前10年的折旧费35万元左右,人均为1000元左右,后十年的分别为35万元和7000元。如果该村庄长期存在下去,并且人口以年1%的增长率增加,则用无限迭代模型(为简明期间,我们以公路设计寿命为期限,如果考虑电力电信设备寿命,则结果会稍微发生变化,但数值偏差不会太大,因为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公路占的比重高达90%以上)可以估算出年折旧不足10万元,人均年200~300元左右。显然,前者如此高昂的投资代价,是我们甘肃这样的贫困省份难以承受的,从效率的角度看,此类投资也是没有必要的。

3.预测人口变迁的几种可行方法

截至目前,可能用于预测人口变迁的研究方法较多,最有可能用于预测贫困区人口变迁的方法至少有: (1)常规趋势法。“常规趋势法”又被称为“直接推算法”,这是最简单的一种算法。其常用的计算公式可以表达为:Pn=P0(1+k)n,k>-1(Pn为预测年份n年的人口数,P0为基期的人口数量,k为预测期内的年增长率),如果-1<k<0,则预测期人口增长呈下降趋势,如果0<k<1,则人口呈增长趋势,如果-1<k<1,则根据k值的变化区间具体判断。该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只要能预测到k值,即可算出某地某年人口数量,但是该方法中的k值只能根据过去的经验获得或者要用别的方法进行估算,这增加了该方法出现系统性误差的可能性。(2)多元回归法。多元回归法是假定人口发展过程近似于某种函数,如直线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等,并且影响因子比较多。在用历史数据测算出常数项的数值后,得出经验函数式,再以该函数式为依据,测算未来的人口数值。其函数有有三种(其中,a、b、c、d和e为常数项,可以是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生育观念、城镇化进程、死亡率等各项因子,ε为白噪音)。其中直线函数假定人口的变化是线性的,按照一定的比例(斜率)匀速增长;指数函数假定人口发展过程近似于指数状态,前一段时间内发展缓慢,越往后人口增长越快;幕函数法假设人口随时间变化曲线前部分斜率大,以后逐渐减少。该方法的特点是简明,易于计算。但其缺点是对未来经济、政策等各种要素的影响状况难以做出确定性的预测,只能通过测算其概率密度函数的区间来判断,特别是对一些新政策带来的影响,往往作为白噪音处理了,这显然是不准确的。(3)时间序列法。时间序列预测法是一种重要的预测方法,其基本原理为:用一个现象的过去行为来预测该现象的未来变化,即通过时间序列的历史数据揭示现象随时间变化规律,将这种规律延伸到未来,从而对该现象的未来做出预测。时间序列在随机过程理论中就是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或准平稳性,准平稳性是指时间序列经过某种数据处理后变为平稳的性质。时间序列有四种变动因素:一是长期趋势,即在整个预测期内事物呈现出渐增或渐减的总倾向;二是周期变动,以某一时间间隔为周期的周期性变动,如危机和复苏的交替;三是季节变动,以一年为周期的周期变动;四是偶然变动,即不规则变动,又称随机变动。这四种因素的综合模式有加法模式、乘法模式和混合模式。对四种变动因素有侧重地进行预处理可以派生出剔除季节变动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自回归法、时间函数拟合法等具体预测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对资料的要求比较单一,只需要本身的历史数据。但对数据的完整性及样本数量要求比较高。(4)BP神经网络法。人口增长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而BP神经网络是一种由多个神经元以某种规则连接而形成的层次网络结构,通过向环境学习获取知识并改进自身性能,即通过对输入样本的学习训练建立输入与输出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利用神经网络预测是把已知的一个序列作为输入值,把要预测的值作为输出值,对该序列进行学习训练,构造网络建立非线性映射来逼近该序列的实际变化规律,对输出结果进行预测。该方法属于隐式数学处理方法,无需建立数学模型,其特点是利用BP神经网络很强的自学习性和自适应能力,克服某些人口预测方法中的人为随机因素,只需将处理过的数据输入训练好的网络中,通过相应的数学工具即可得出结果,评价过程更为方便、快捷。同时,由于该方法不需要人为地确定权重,这就大大降低了由于评价过程中的主观因素所导致的结果失真,使评价结果更为有效、客观和可靠。

在实际运用中具体用哪种方法预测,要结合资料的可得性和完整性进行选择。

4.预测人口变迁需注意的问题

为了使预测更加准确,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注重预测单元的层次性。各地应该以县为主,从县和乡镇两个层面测算,市级仅作为汇总单元。因为甘肃的贫困区既有各市之间的差异,也有县之间、乡镇之间的巨大差异。二是注重理论与实地调研的结合。既使有一个完善的理论和方法,但如果没有可靠的数据,也不能得出准确的计算结果,因此,既要多方筛选试错,找到一种或几种好的计算方法,也要进行扎实的实地调查。三是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和前瞻性。不可否认的是,此前一些基层上报的数据有掺水现象,应该挤干水分,对一些重要的数据重新调查;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国家、省和市制定的各类规划方案对未来人口变迁的影响,如移民搬迁计划、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和大型建设项目计划等。

(二)进一步减少贫困地区的地方配套资金比例

贫困地区的地方财政往往非常困难,一些地方县级政府财政收入仅为财政支出的20%~30%,个别民族地区县的甚至在15%以下,仅依靠自身收入,多数县的财政收入甚至远少于全县公职人员的工资总额,县级财政支出的绝大部分来自中央和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项目转移支付和一般转移支付),按照我国的财政制度,来自上级部门的财政资金必须遵守“专款专用、严禁挪用”的原则,地方政府既没有配套相关项目的自身财政能力,也不能将上级财政的下拨资金挪作配套资金,所以,以往一些上级要求地方政府按照比例配套的“带帽”项目,使地方政府处于两难境地。我们在甘南、临夏、陇南、定西等地调查发现,为了完成国家下达的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在没有地方财政配套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只能降低修建标准,尽管通过了上级的工程验收,但实际质量较低,使用一段时间后,损毁严重,有些甚至很快报废,造成极大的浪费。鉴于此,今后凡用于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央和省级财政至少应该投资在90%以上,个别地区的应该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全额支付,不再要求地方资金配套比例。

(三)要预先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

质量是基础设施的生命线,农村地区由于其技术、施工组织管理乃至质量标准都难以完全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实施,应该建立事先、事中和事后三道质量监控程序,确保每个环节都不出质量问题。也要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凡由于腐败、马虎等原因造成的质量标准降低或事故,要予以严惩;对施工进度快、质量好的项目实施人员和单位,予以奖励。

四、用好财政和金融政策

如前所述贫困地区地方财政极为困难,其金融扶贫能力也极为薄弱,多数地区既没有雄厚的地方金融机构,也没有民间金融互助组织,农村居民的金融基础极为脆弱。据我们委托部分县(乡)扶贫办人员的实地调查,甘肃连片贫困区农户储蓄极为稀少,多数家庭的近几年人均储蓄不足数百元,甚至一些乡的人均储蓄不足100元(见表4-8),在商业银行模式下,农户根本无力依靠自身的力量获得生产经营所需的金融支撑,亟待政府建立金融保障机制,以支持贫困区农民获得生产经营所需的金融条件。

表4-8 2010—2014年部分乡农民储蓄均值(人民币/元)

为了切实解决贫困地区扶贫资金和金融支撑问题,在此次的“1+17”文件中,省委省政府对资金投入和金融支持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根据省委书记王三运和省长刘伟平的讲话精神,2015年省级财政已经整合资金389亿元,以切块方式下拨到县[34];到2020年实施17个专项方案总共需要投入财政资金1563亿元,这些财政资金投入进去保守估计可撬动银行贷款3400亿元,带动群众自筹和其他社会资金1400多亿元[35]。财政资金的投入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专项项目资金,主要包括贫困区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设施;二是以切块形式下拨到县的切块资金,主要用于贫困地区县域内的一些具体项目。财政扶贫资金的来源主要为中央和省级财政预算。财政资金的具体使用方式也有两种类型:一是以省级各职能部门为实施主体,以专项的形式,投入一些影响较大、涉及范围较广的项目;二是以县级财政为实施主体,投入县域内的一些项目。如此大规模的密集财政扶贫投入,这在甘肃历史上尚属首次。

在金融保障方面,根据省委书记王三运的讲话精神[36],由金融部门实施总规模400亿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为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基准利率、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信贷支持,由省级财政按基准利率全额贴息,建立贫困户风险补偿基金,从2015年开始,按照贷款数量的3%左右,由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按7∶3的比例逐年建立贫困户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发生贷款损失时由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负担。

如何全面准确落实财政和金融政策呢?既要实施“1+17”文件中的相关项目,也要在具体操作中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财政资金的项目切忌“撒胡椒面”,向关键项目和大项目倾斜、向中心城镇或交通流、信息流汇集的大型自然村倾斜、向经营能人倾斜,集中发挥资本的效应(这部分的具体分析论证见本章第四节)。二是要规范操作,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以防财政扶贫资金和银行贷款被误用、滥用,最后出现资金枯竭、群众返贫的后果。

五、加快提升农民整体素质

如前所述,贫困地区的农村劳动力由于受教育程度、文化素质、卫生和健康状况等均较为低下,严重地制约了其获取较高收入的能力,据我们的调查,贫困地区的劳动力主要从事的是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的建筑工地小工、服务业体力型岗位,同等劳动强度和数量所获得的收入为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收入的50%~70%左右,即使在兰州等地的劳务市场,来自贫困地区的农村劳动力也位居“打小工”、“临工”等低端位置。因此,只要劳动力的素质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使其从事的职业位置提升一个档次,如由建筑工地“小工”上升至“技工”,其收入即可得到明显增加,因此,提高劳动力素质是改变贫困面貌的一个主要途径。在此次“1+17”精准扶贫措施中,明确提出了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具体措施。

(一)加快职业培训

根据《省教育厅省扶贫办关于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推进职业教育进一步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倾斜。到2017年,加大职业教育免费力度,提高中职助学金标准,每年有约8万名贫困家庭中职生和约4.6万名贫困家庭高职(专科)学生接受免费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比例大体相当。逐步打通中高职有机衔接的上升通道,面向就读中职的贫困家庭学生加大高职单独招生和注册入学比例,扩大贫困家庭学生进入职业院校的覆盖面。到2020年,在每个市(州)重点办好1~2所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县(市、区)重点建设1所有特色的职业技术学校(职教中心),优先实现贫困县(市、区)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毕业生接收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40%,通过多种途径确保贫困家庭的适龄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学习,掌握专业技能,提高脱贫致富能力[37]

为了进一步推动贫困地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劳动力转移,“1+17”精准扶贫措施拟定开工建设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尽快建成一批社会有需求、办学有质量、就业有保证的特色专业,建设面向全省特别是贫困地区学生的公共实训基地,最大范围吸纳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从2015年起,每年组织6万名以上贫困家庭的“两后生”接受免费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20万名以上青壮年劳动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在专业设置上,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培育要求,在贫困地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开办涉农专业教学点,全省形成8所“农”字头职业院校为龙头、80所县级职教中心涉农专业教学点为补充的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网络,每年开展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培训和劳务品牌培训20万人(次)以上,实现“输出一人、脱贫一户”[38]

(二)提高健康水平

健康的体魄是获得较高劳均产出、减少医疗费用的基础条件,也是减缓贫困的先决条件之一。如前所述,贫困地区由于医疗水平较低,导致劳动力健康水平不尽人意,加之过去常发生的“小病拖、大病扛”及医疗费用高昂等各种因素,人均寿命不高,因病致贫现象屡见不鲜。为改变这种状况,在近些年普遍实施“新农合”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出台的“1+17”文件中一系列改善农村医疗水平和新农合补助措施,对防止贫困地区人民“小病拖成大病”、“因病致贫”具有划时代意义。

按照《省卫生计生委省扶贫办关于精准扶贫卫生支持计划实施方案》的要求,到2016年完成2965个贫困村卫生室建设,每个村新建卫生室中央和省级财政共补助10万元,实现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强化乡村医生培育培训,到2017年贫困村村医全部具备乡村医生执业资格以上标准。充实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到2017年,实现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配备全科医生3名以上,2020年达到5名。到2017年完成58个贫困县(市、区)县级医院116个重点专科建设。2015年起,建立引导医疗卫生人员到贫困区工作的政策机制,每年选派3000名左右的省市级医院副主任以上医师、6000名左右的县级医院医师到贫困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2015年起,贫困人口新农合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2016年起,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由5000元降至3000元,使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可以预计,随着以上各项具体措施的落实,贫困地区的医疗水平必然会大幅度提升,劳动力的身体素质肯定会稳步提高,劳均收入提高和“因病致贫”现象均会显著改善。

(三)改善文化设施

文化设施对提高农村劳动力收入水平也有显著影响。其作用机理为:劳动力通过与文化设施的结合,定期获得知识、信息,进而逐步积累人力资本,最终通过人力资本途径获得较高的劳均收入。鉴于此,在“1+17”文件中也有明确的措施。

按照《省文化厅省扶贫办关于精准扶贫贫困乡村文化建设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规定,对目前尚未达标的63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按照建筑面积300平米以上标准进行建设。县级财政拨款0.5万元以上的工作经费;配备专职工作人员2人以上,年度综合型大型文化活动不少于1次,举办单项文体活动不少于2次。建成表演戏台及文化广场、篮球场、农家书屋(含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文化宣传科普长廊等各类文化设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