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发展综述

经济发展综述

时间:2023-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英国统治下,尽管印度社会经济结构有变化,但国民经济发展缓慢。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印度政府也未放松农业的发展。为促进农业的发展,印度实行了废除中间人制度、改革租佃关系和实施土地最高限额的土地改革。印度政府还采取了一些和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一致的外资利用政策和外贸政策。为消除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印度掀起了经济调整和改革浪潮。
经济发展综述_当代印度

一、独立前的经济状况

在长期殖民统治下,英国极大地改变和破坏了印度原来的社会经济结构,对印度经济造成了深远影响。

英国殖民统治者对印度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掠夺,导致印度财富外流,国家和人民陷于极端贫困化。据统计,在占领印度后的58年间(1757—1815年),英国榨取的财富达10亿英镑。工业革命后,英国把印度变成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进行不等价的交易。发展到帝国主义时代,英国殖民者采用金融资本输出的形式剥削印度。他们投资铁路、港口、海运、公路、采掘、纺织、火柴、烟草、制糖、纸张、金融和种植园。据估计,1911年时,英国在印度的投资额为3.65亿英镑,1929年为5亿英镑,1939年增至10亿英镑。

为确保印度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殖民者在印度推行单一经济制。他们在印度大量投资兴建茶叶、咖啡、黄麻、橡胶、靛蓝、棉花、鸦片等种植园,强迫或诱使印度农村生产单一的经济作物。这促使印度农业开始专业化、商品化程度提高,自给自足的经济发生改变。

为便于英国向印度输出制造品,印度向英国输出原料,殖民者在印度修建了遍布全国的铁路网,还有港口、通信设施。

英国资本家在印度大量投资,建立一大批工矿企业。同时,不少印度富商、高利贷者也开始兴办企业。到20世纪30年代,印度民族工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工厂数目增加,投资领域扩大。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生产总指数从1939—1940年度的110.3上升到1943—1944年度的126.8。

在英国统治下,尽管印度社会经济结构有变化,但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据计算从1860—1945年,印度经济年均只增长了0.5%,几乎陷于停滞状态。在独立前的近半个世纪中,粮食生产减少43%,饥荒频繁。1943年,孟加拉发生一次大饥荒,死亡人数达150~305万之多。按印度经济学家的计算,以货币计,1867—1868年度,印度人均收入为23.5卢比,1895年是31.5卢比,1902年降至30卢比。在近35年中国民收入增长几乎是停滞的。由于经济增长停滞,许多人生活在贫困中。按英印政府官员W.坎特的说法,4000万印度人过着没有足够食物的生活。

二、独立以来的经济发展

独立后,印度政府始终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了许多发展战略、政策和措施。

印度政府实行混合经济政策。它通过工业立法的形式,规定了公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各自发展领域和共同发展领域,以推进工业化进程。公营部门主要经营重工业和基础工业,私营部门主要经营投资少、工期短、获利厚的消费品工业。但是,随着印度经济形势的变化,私营部门实力的增强,从20世纪80年代起,印度政府逐步缩小了公营部门的经营范围,向私营部门开放更多的经营领域。

从20世纪50年代起,印度开始实行经济发展计划。这种计划对私营部门是引导性的。政府通过金融、财政、信贷和税收等宏观调节手段和其他行政手段如工业政策、外贸政策引导私营部门朝着政府希望的方向发展。但是,对公营部门,政府的经济计划是指令性的。不过,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尤其是拉奥执政后,印度政府大大放松了对公营部门的控制和干预,使其转变机制,面向市场。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印度政府大力推进工业化。对重工业和基础工业进行大量投资。工业部门的计划开支,始终维持在总计划开支的23%~26%之间。

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印度政府也未放松农业的发展。从“一五”到“七五”计划,印度政府用于农业和灌溉设施的费用,都在总计划开支的20%以上。为促进农业的发展,印度实行了废除中间人制度、改革租佃关系和实施土地最高限额的土地改革。20世纪60年代中期又开始推行绿色革命,使用高产品种、化肥、农药,增施化肥,以促使农业产量的提高。

印度政府还采取了一些和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一致的外资利用政策和外贸政策。在“二五”和“三五”计划期间,为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印度较多地利用外资,进口机器设备和必需的原材料。后来,印度减少了对外资的利用。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印度又扩大了外资的利用。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制定了一些吸引利用外资的措施。20世纪50~60年代,印度对出口重视不够,主要实行进口替代政策,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采取了一些出口促进措施。这方面的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一步强化。

印度政府比较重视基础设施的发展。政府投入能源部门的计划开支从未低于总计划开支的10%,从“三五”计划后逐步增加,“七五”计划时达到28.6%。投在交通运输和通信设施方面的计划开支,也从未少于总计划开支的16%。

为消除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印度掀起了经济调整和改革浪潮。调整和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扩大私营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取消大部分工业产业的许可证制度,减少为公营部门企业保留的生产领域,使公营部门企业和私营部门企业一样面对市场竞争。放宽外国投资政策,吸引外资。放宽对外贸易政策,鼓励和刺激出口。改革税制,努力减少财政赤字。目前,经济改革还在深化中,有的改革措施已显示出作用。

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印度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首先,打破了独立前经济增长长期停滞的局面。从1951—1952年度到1993—1994年度,按1980—1981年度的价格计算,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稍高于4%,农业的年均增长率约是2.8%,工业的年均增长率是5.5%。在农业方面,粮食产量由1950—1951年度的5080万吨增加到1993—1994年度的1.82亿吨,小麦产量由650万吨增至5690万吨,稻谷产量由2060万吨增到7400万吨,棉花产量由300万包增为1160万包,甘蔗产量由5710万吨增至1991—1992年度的2.54亿吨。在工业产量方面,化肥产量由1960—1961年度的15万吨增加到1992—1993年度的986万吨,煤炭产量由1950—1951年度的3230万吨增为1991—1992年度的2.44亿吨,发电量由1950—1951年度的51亿度增为1992—1993年度的3014亿度,原油产量由1950—1951年的30万吨增到1989—1990年度的3410万吨,炼油能力由1950—1951年度的30万吨增至1990—1991年度的5180万吨,成钢产量增为1991—1992年度的1433万吨,机床产值由300万卢比增至83.25亿卢比,水泥产量由270万吨增到1991—1992年度的5270万吨,棉布产量由42.2亿平方米增为146.5亿平方米。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在逐年增加。按1980—1981年度的价格计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950—1951年度的1127卢比增加到1990—1991年度的2174卢比,人均年增长率为1.4%。国内储蓄由1950—1951年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2%增加到1991—1992年度的24.3%,总的固定资本形成由9.3%增为22.3%。

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现在,印度的工业结构门类齐全,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有机械、机床、采掘、钢铁、能源、石化、水泥、有色金属、电子、珠宝加工、军工、原子能、航空、黄麻、纺织、食品加工、各种日用消费品生产等工业,改变了独立时轻工业比重大,重工业比重小,工业部门门类不齐全的状况。印度的不少机械产品和资本货物现在不仅能满足国内的需求,而且还有能力出口到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中,印度的工业水平是比较高的。印度已被称为是世界十大工业国之一。

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农业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份额,由计划初的56.4%下降到1989—1990年度的33.9%,工业占的比重则由15%升到27%,工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在工业内部,独立时小企业不论在就业方面还是在产值方面,都占有优势,但现在占优势的已是有组织的现代工业企业。第三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占的比重由28.6%增为39.9%。第三产业中的贸易、运输、通信和金融业发展最快,占净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已从1970—1971年度的17.7%增加到1988—1989年度的21.8%。也就是说,印度的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对外贸易方面,进出口产品结构有了较大变化。独立时,印度不仅要从国外进口资本货物,还要从国外进口粮食和各种日用品。现在,印度进口的主要产品是石油及石油产品、原材料、资本货物。粮食已能自给,日用品的进口大为减少。在出口项目上,独立时印度出口的主要是农业、纺织业等的初级产品,工业制造品的出口不是为零就是微不足道。现在,出口产品多样化,主要有成衣、珠宝、手工艺品、机械产品、皮毛制品、化工产品等。机械产品的出口值由1960—1961年度的2.2亿卢比上升到1990—1991年度的387.7亿卢比。同期,化工产品的出口值由5000万卢比增为254.4亿卢比。

印度在科学技术发展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印度的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电脑软件开发应用等,已达很高水平,位于世界前列。印度还能向中东和非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出口技术。印度还培养了一大批素质较高的科技队伍,人数达200多万,自称世界第三科技大国。

三、经济体制

独立后,印度政府领导人认为,要促进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公正,尽可能地增进大众的福利,防止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国家必须参与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同时,由于国内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他们追求的是利润,无力也不愿意在基础工业、重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政府有必要担负起国家工业发展进而担负起整个经济发展的责任。因此,印度政府决定在印度建立混合经济体制。简单地讲,这种混合经济就是在政府大力发展公营经济成分的同时,允许、鼓励和刺激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它的性质是资本主义的,是在新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中形成的传统资本主义的变异物,是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

在1948年4月印度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工业政策决议中,采取了双向性的工业发展战略,一是在公营部门正在经营的领域和其他新的生产领域中发展公营企业,二是在适当的引导和管制下,允许私营部门的存在和扩大。决议还对公营部门和私营部门的经营范围作了划分,即军事工业、原子能工业、铁路运输部门由政府垄断。煤炭、钢铁、飞机制造、电话、电报和无线电仪器、造船、矿产油六个项目,允许现有的私营企业继续存在,但只有政府有建立新企业的权力。汽车、重化学、重型机器、机床、化肥、电子机械、制糖、水泥、棉毛纺织等18个生产项目,全由私营部门经营,但政府要加以指导和管制。上述工业以外的所有其他工业,也全部向私营部门开放。1956年,印度政府又颁布了一个新的工业政策决议。该决议重新划分了公私营部门的经营范围,共分3类。第一类包括17种工业,属于国防工业、重工业、采矿业、铁路运输和通信业、动力工业。其中武器生产、原子能、铁路运输和空中运输完全由政府垄断。其他13种工业中,只有政府有开办新企业的权力,既存的私人企业允许存在和扩大。第一类的17种工业列入表A中。列入表B的第二类的12种工业属公私营企业混合经营的部门,它们是除列如表A外的其他矿产业、公路运输、海洋运输、机床、铁合金和机器用钢材、化学工业的基础产品和中间产品、化肥、人造橡胶、化学纸浆、煤炭炭化物、铅和其他不包括在第一类中的有色金属。第三类是除第一、二类外的其他全部工业产业,它们完全由私营部门经营。可见,1956年的决议进一步强调了公营部门。在以后的30多年中,印度的公私营工业企业基本上是在上述工业政策的框架中发展的。

几十年来,印度政府对公营企业进行了大量投资,除“七五”计划外的投资额都超过了私营部门。中央政府所属的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企业数由1951年的5家增至1993年3月底的245家。公营企业的总投资额由1951年的2.9亿卢比增加到1991年3月底的11323.4亿卢比。投资最多的部门是电力、钢铁、煤炭、石油、矿产和金属、化肥和机械。公营部门的就业人员由1971年的710万上升到1989年的1852万,占公私营企业就业总人数的71.3%。公营部门企业的产值,从1950—1951年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增加到1987—1988年度的15.3%。就公营部门企业经营领域的重要性讲,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占据“控制高度”,地位极其重要。

公营企业的另一种形式是各邦拥有的企业。据估计,目前各邦政府所属的企业有1100家,资本投资额约为5000亿卢比。

由于存在分量不轻的公营经济,印度政府相应地实行了经济计划。到目前为止,印度已执行完7个五年计划,第8个五年计划正在执行中。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1951年4月开始实行的。“三五”计划结束后,由于种种经济困难,印度政府实行了3个年度计划,1969年4月后,又恢复实施五年计划。计划的总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实现自力更生,解决就业问题,减少收入分配不平均,解决贫困问题,实现现代化。不过,不同时期的计划强调的重点不同。初期的计划更多地强调经济增长,后面几个计划更注重自力更生、增加就业和缓解贫困。经济计划对印度的公营经济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在经济计划下,印度经济持续增长,粮食实现了自给,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对外依赖减弱。但是,经济计划未能解决贫困、失业、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除第一、第六、第七这3个五年计划外,其他几个五年计划规定的主要经济指标都没能达到。

几十年来,私营经济也得到较大发展。1957年3月,印度非政府公司的数目为29283家,到1988年12月,增为170428家,增加5.8倍。同期,非政府公司的已缴资本额由100.5亿卢比上升到1071.6亿卢比。私人垄断资本和经济力量集中的现象日渐严重。据印度经济监督中心的统计,1989年时,1664家大公司中,184家拥有的资产价值为5201亿卢比,占这些公司资产总额的61%,另据《经济时报》载,在1990—1991年度,150家资本最雄厚的公司的总资产额为5909.9亿卢比,该年的总销售额为6196.2亿卢比。到1990年3月,78家大工业公司的资产额为4925.4亿卢比,其中20家顶端公司的资产额就达到3391.9亿卢比。资产额最多的是比尔拉公司,为697.4亿卢比,其次是塔塔公司,为662.1亿卢比。光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10年中,20家最大公司的资产就增加376%。

几乎整个农业及其附属产业都控制在私人手中,完全由私人经营。这些产业包括农业、渔业、畜牧业、家禽饲养业。在农业中,大农的经济实力日益加强,农村中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目前,私营部门创造的产值占印度国民生产总值的75%,在私营部门中就业的劳动力人数占总劳动力人数的90%以上。

在印度的混合经济体制中,还存在公私合营经济。1956年的工业政策决议指出,在第二类工业产业中,私人可以独资的形式,也可和政府一起合资经营。在第三类工业产业中,政府可以以股份资本、债券等资金援助方式参与私营部门的生产。此后,印度政府以出卖部分股份的形式,和外国私人资本合作,创立了一些公司。1969年后,又有一批合营企业在许多工业领域建立起来。据印度经济监督中心的统计,1985—1986年度,公私合营部门的生产资本为923.4亿卢比,增值价值为259.8亿卢比,在公私合营部门中就业的职工人数为53.1万人。其生产资本占全部公司部门(公营、私营、公私合营部门的总和)生产资本的10.4%,就业人员占7.1%。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印度的混合经济体制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这就是私营部门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发展速度加快。反之,公营部门的作用开始削弱,生产领域缩小。拉吉夫·甘地执政时,放松了工业许可证制度,解除了对私营部门的许多控制和管制。拉奥政府上台后,在新工业政策中,把为公营部门保留的工业生产领域由原来的17类减到8类,废除了除18种有关国家安全、战略和生态环境等产业外的所有工业产业的生产许可证。政府减少对一些公营企业的投资,出售其49%以下的股份,实行私有化。按七五计划和八五计划的文献,私营部门得到的投资一反以往,超过了公营部门得到的。

四、产业结构

40多年来,各产业创造的生产总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份额已发生较大变化。1950—1951年度,第一产业(由农业、渔业、畜牧业、林业、采矿业、家禽饲养业组成)创造的生产总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为56.4%,其中农业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95%。以后,第一产业占的比重逐年下降,1970—1971年度占45.8%,1980—1981年度降至39.6%,1989—1990年度进一步减到33.9%。

与第一产业的情况不同,第二、三产业创造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份额却在逐年上升。1950—1951年度,第二产业(由制造业、建筑业、电力部门、天然气供应和水供应部门组成)创造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0%,1970—1971年度上升到22.3%,1989—1990年度又上升到27%。同期,第三产业创造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分量为28.6%、31.6%和39.9%。而且,二、三产业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喜人的变化。在第二产业内,现代化的注册工厂企业在制造业中占的产量已从1950—1951年度的约1/3强增加到20世纪80年代的2/3,小型工业和乡村工业在制造业产量中的比重则由约3/5降至1/3。在第三产业中,运输、通信、能源、银行和保险业创造的产值有较大增加,加上贸易额,它们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在1988—1989年度已达21.8%。这反映出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印度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表明印度的工业化程度已有很大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印度的产业结构正朝着现代化经济的方向变化。但是,考虑到目前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的总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农业生产活动对工业生产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影响的强烈程度,第三产业对一、二产业的依赖,再和工业化国家比较,可以说,印度经济仍是农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按世界银行的报告,1988年,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农业产值只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0%。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生产总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这和印度的情况是很不相同的。

印度经济的农业经济性质,从经济结构的劳动力产业部门分布模式看,就显得更为突出了。按世界银行的报告,到1986年时,印度在农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仍占其总劳动力的70%,在工业部门中就业的为13%,在服务业中就业的占17%。按1991年印度政府的人口统计,该年在农村地区工作的劳动力占全印总劳动力的79.2%。总之,农业部门是印度劳动力的最大吸收者。

五、存在问题

印度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时也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尽管独立以来印度经济一直保持着增长势头,但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比较慢。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只处于中下水平。从1950—1980年,按不变价格计算,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3.5%,但其他发展中国家却达4.9%。20世纪80年代,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提高到5.5%,但也低于东亚、东南亚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方面,同期发展中国家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7%,印度只有1.2%。工业产量方面,印度的年均增长率是4.1%,发展中国家是6.3%。在出口项目上,印度年均增长率是1.4%,发展中国家是4.4%,在进口项目上,相应的数字分别是1.7%和4.7%。上述数据表明,与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相比,印度的发展速度是比较慢的。

第二,相当多的人口还生活在贫困线之下。1972—1973年度,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竟占全印人口的51.5%。此后,经过印度政府的努力,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人口比率虽有很大减少,但按官方的统计,1987—1988年度时仍高达29.9%,其中农村为33.4%,城市为20.1%。由于收入分配不均,独立以来,处在社会最底层的许多人的生活水平几乎没有得到提高,少数人的生活状况甚至恶化了。据研究,1967—1968年度,在农村中,最底层的10%的家庭得到的收入仅是全部农村家庭总收入的1.8%。可处在最顶层的10%的家庭得到的收入却占36.1%。城市中相应的数字是2.0%和36.9%。

第三,失业问题也较严重。由于政府在经济计划中没有很好地把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结合起来,工业发展中长期重视的又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小型企业和家庭手工业、乡村工业扶持不够,其结果是就业增加的速度和经济增长的速度未能保持同步。从1951—1969年,工业生产以年均7%的混合增长率增长,年均就业增长率却不足3%。从20世纪70~80年代,在主要产业部门中,与增长相联系的就业弹性处于下降中,由1972—1973年度至1977—1978年度间的0.61降至1983—1988年度的0.38。根据印度政府的第43轮抽样调查,到1987—1988年度,失业率是9.36%,经常状态的失业人数为1243万,周状态失业人数为1530万,日状态失业人数为1895万。根据计划委员会的估计,到1990年4月,全印经常状态失业的人数为1309万,周状态的失业人数为1588万,日状态的为1990万。在“八五”计划期间,需要就业的人数将达6500万。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既是对国家人力资源的浪费,给经济发展背上沉重负担,又不利于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第四,沉重的内外债负担也是印度经济发展目前面对的一个严重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国内建设资金不足,贸易赤字和国际收支状态恶化,印度政府一直靠从国内外举债,实行财政赤字政策筹措发展资金,其结果是内外债负担变得越来越沉重。1961年3月底,印度的内债额为397.5亿卢比,1981年3月底增至3086.4亿卢比,1991年3月底剧增为15103.7亿卢比。债务大幅度增加进一步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带来潜在的通货膨胀危险,有可能威胁到整个国民经济。1980—1981年度,印度的外债是235亿美元,到1990—1991年度增为839.6亿美元,1993年底已达904亿美元。印度政府已面临“债务陷阱”问题。

第五,多年来,印度的经济发展还受到僵化的工业政策、贸易政策等的限制。公营部门企业受到的政治干预较多,经营活动不能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造成许多企业亏损严重,靠政府财政支持生存。印度工业效益低,成本高,技术落后,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当然,经济体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可能会在目前还在进行的经济改革中逐步得到克服。

第六,印度的能源生产一直落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农村的社会经济结构不很合理,还存在一些封建的、半封建的生产关系残余,经济力量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公司、家族和个人手中。这些因素也对经济发展起着制约作用。社会的、历史的、宗教的、政治的一些因素,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所有这些问题,使印度经济的发展面对着种种困难。可以预见,印度经济要进入起飞阶段,保持持续的、较快的增长速度,困难较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