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8日上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要聚焦发力,首先必须下功夫领会好、领会透。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要深入学习领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这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实现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对我们是一个新的巨大挑战。谋划和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从历史长过程看,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总是在不断形成,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这个长过程的一个阶段。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规律。
习近平强调,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我们在发展中遇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推动我国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指出,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
习近平强调,要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我们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习近平指出,要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习近平强调,要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实践告诉我们,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要不断探索实践,提高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
习近平指出,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习近平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习近平指出,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要深学笃用,通过示范引领让干部群众感受到新发展理念的真理力量,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历史学,多维比较学,联系实际学,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要用好辩证法,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行科学设计和施工,坚持系统的观点,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把握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渐进性和飞跃性、前进性和曲折性,善于把握工作的时度效。要创新手段,善于通过改革和法治推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发挥改革的推动作用、法治的保障作用。要守住底线,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中及时化解矛盾风险,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层层负责、人人担当。
习近平强调,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开展精准化的理论培训、政策培训、科技培训、管理培训、法规培训,增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信心和能力。要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推动广大干部心情舒畅、充满信心,积极作为、敢于担当。要支持和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他们更好带领群众干事创业。
李克强在主持开班式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高度,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问题做了深刻阐述,并对落实好新发展理念提出了明确要求。讲话对深化各级领导干部对新常态下发展规律的认识,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希望同志们深入学习领会,做到认识上更加到位,行动上更加自觉,工作上更加有为。李克强强调,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发展,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汇聚发挥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培育发展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无疑对中国今后改革发展起到了思想先导、政策引领的作用,必将成为中国今后改革发展实践的主线。在这篇重要讲话公布后,人民日报、新华社联合撰写了一篇《担负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任——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侧记》,从战略全局高度阐述了这篇讲话的重要意义,我们不妨阅读一下: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人民日报记者 徐隽 新华社记者 华春雨) 1月18日至21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从战略与全局的高度,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进一步阐释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认真自学、分组讨论、全班交流……4天时间里,186名学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研讨班集中学习、系统研讨。
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彰显着真理的力量,廓清了对一些问题认识上的思想迷雾。各级领导干部以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指导实践,必将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这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再教育。
历经改革开放30多年持续高速发展,中国经济正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
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深刻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这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
“求真务实,理性客观。”步出报告厅,学员们边走边热烈讨论。大家认为,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不能以“好”或“坏”来评价认识,而是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在“十三五”开局关键节点进行的这次集中学习,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驾驭现实、推动发展的再教育,也是对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再动员,对于大家统一思想、增强信心、积极作为,使“十三五”时期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非常及时、十分必要。
当天下午,学员们就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如何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开始认真自学。之后几天,学员又分成十个小组,联系各自实际,进行了集体研讨和交流发言。部分中央领导同志也参与了学员们的分组交流讨论。
通过学习研讨,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学员们心中油然而生,敢挑重担的责任感在学员们心中逐渐增强。
一位来自东部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学员表示,当前,一些基层干部群众仍把新常态混同于一般的经济波动,寄希望于忍一忍、挺过去,等待经济刺激政策,然后“涛声依旧”,必须着力加深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认识。
“‘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推动我国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学员们说。
——这是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思想理念的再统一。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做了进一步深刻阐释。
“‘五大发展理念’回答了新常态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命题。‘五大发展理念’是完整的体系,必须准确理解把握,坚决贯彻落实。”学员们表示。
在深入研读中升华思想,在讨论交流中启迪互鉴。连日来,学员们结合学习体会和工作实际,畅谈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理解。
“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创新强农、协调惠农、绿色兴农、开放助农、共享富农。”一位来自农业系统的学员说,“十三五”期间,农业发展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为全国人民“搞饭”,为农民朋友“搞钱”,为城市居民“搞绿”,确保农业好形势不逆转、农民增收不徘徊、农村生态有改善。
一位来自环保系统的学员谈到,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的论述,展现出想人民之所想的伟大情怀,其中既有对环境问题的深深担忧,也有解决环境问题的坚定决心。实现全面小康,必须补齐生态建设这块短板,让青山绿水常在。
在讨论“共享”的发展理念时,一位来自西部省份的学员表示,没有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缩小收入差距、贫富差距、东西部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西部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更要增强内生动力。
分组讨论中,插话、争论、询问的情形时常出现;笔记本上,心得体会、发言要点写满一页又一页……研讨班上,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东中西部地区、解放军及武警部队的学员从不同角度谈体会、说认识、讲打算,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碰撞思想中实现学学相长,进一步树立起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增强了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看齐的意识。
——这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的再示范。
“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再次阐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要义。
“总书记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新飞跃,深化了我们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实必然性的认识。”学员们表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大势所趋、形势使然,是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开出的治理良方。
“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总量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供给侧的问题日益凸显”;“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尤其要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措施来实现”;“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转变,为长远发展筑牢根基”……学员们在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热烈讨论中,厘清了思想认识,坚定了改革信心。
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变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战略上要着眼于打好持久战,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致力于打好歼灭战,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既要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韧劲,也要有立说立行、立竿见影的狠劲……”连日来,学员们在学中明确前进的方向,制定行动的计划。
新常态要有新状态,新理念呼唤新作为。
告别为期4天的学习,学员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奔赴各自工作岗位,迎接“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机遇与挑战。
明大势才能谋大事。“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全面认识和把握新常态,需要从空间和时间大角度审视我国发展。从时间上看,我国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再到盛的几个大时期,今天的新常态是这种大时期更替变化的结果。从空间上看,我国出口优势和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模式面临新挑战,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这种变化的体现。可以说,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因此,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地推动发展。
新常态要有新作为,新作为要有新理念。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实现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并不容易,对我们是一个新的巨大挑战。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实践。我们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新理念把握引领新常态,坚持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才能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推动我国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以新理念把握引领新常态,关键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做到“五个着力”: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创新这一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把握“协调”这一决胜全局的制胜要诀,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不断探索实践,提高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贯穿当今乃至今后我国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在这次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定位、依据、目标与施策重点。领会好、领会透这一精神,我们才能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瞄准主攻方向,打好改革攻坚战,培育增长新动能,开创发展新局面。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构成宏观调控的两个基本手段,需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
以供给侧为重点,还是以需求侧为重点,要依据宏观经济形势作出抉择。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问题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比如,一些行业和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再比如,农业发展形势很好,但有些农产品却不能很好适应需求变化,群众不买账。还比如,一些有大量购买力支撑的消费需求在国内得不到有效供给,消费者将大把钞票花费在出境购物、“海淘”购物上。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带来大量“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必须推进供给侧改革。
从供给侧发力,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当前世界经济结构正在深刻调整,国际市场有效需求急剧萎缩,迫切需要我们找准在世界供给市场上的定位。国内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等,这些问题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供给结构错配问题突出。因此,必须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新跃升。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一次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一次次生产力提升,创造着难以想象的供给能力。当今时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突出特点,就是供给侧一旦实现了飞跃性创新,市场就会以波澜壮阔的交易生成进行回应。因此,推进供给侧改革,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让科技的飞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人民的福祉,说到底要靠生产力的进步与跃升。深化认识、下定决心,动真碰硬地干下去,我们就能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以上可以看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和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
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项目“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hina Quarterly Macroeconomic Model,简称CQMM)定期系列研究成果之一《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2016年春季报告》指出,为应对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实施了以“四万亿”投资计划为代表的庞大的财政刺激政策,然而仅仅时隔两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就从回升再度掉头向下,持续下行至今。沉重的现实促使决策高层全面反思自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以总量需求为主导,侧重需求面,“大水漫灌”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缺陷,以及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却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症结;并于2015年末提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重在改善有效供给能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政,明确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重点任务以及“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宏观调控总体政策思路,坚定了从供给侧着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巨大潜能的战略方向,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政的提出是本届政府对过去数年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三期叠加”和“新常态”判断的进一步探索和升华,是最高决策层基于当前经济形势全面深刻认识,针对现实经济中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问题,提出的治理方略。对于一个具备广阔内部市场的国家而言,在借助外部市场和工业化顺利跨越贫困增长阶段之后,其维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早已转向国内,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症结是非均衡发展下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而非周期性和外部性冲击。产能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是目前中国经济的典型特征。
因此,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清楚地认识需求结构及其基本发展变化趋势。适应中等偏上收入向发达经济过渡阶段的需求结构转换,解决供给结构无法适应需求结构转换而适时调整的各种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市场机制将比看得见的手更快、更好、更彻底地实现供给结构调整。
首先,过去20多年来,随着中国顺利地由一个低收入国家升级为中等偏上收入的经济体,居民的消费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居民消费支出中的食品、衣着及家庭设备支出比重大幅度降低,住房、交通等重型消费的支出比重迅速上升。1992—2014年,中国城镇居民的食品、衣着及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约下降了31个百分点,而居住和交通通信支出比重则提高了27.1个百分点。与之相应,中国逐渐形成以房地产、交通等产业为核心的投资架构。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等其他交通设备制造业占总投资的比重约为27.3%,如果再加上与之配套的道路运输业和铁路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到33.7%,超过同期全部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占比(33.3%)。
然而,伴随着经济增长,中国逐渐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向发达经济过渡的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出现了新一轮的升级转换迹象,以住房交通和食品衣着等实物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逐渐转变为服务消费与实物消费并重的消费结构。2014年,中国城镇居民的食品、衣着及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占比约为44.37%,居住和交通通信支出占比为35.69%,分别比2013年下降了0.27和0.11个百分点,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以及其他商品与服务支出占比约为19.94%,比2013年提高了0.38个百分点。根据发达国家的转型升级经验看,新的需求有可能很快替代高速增长了近20年的住房交通消费需求,成为未来10—20年之内,中国经济的主要新增消费需求动力。
与居民消费结构正在悄然升级的趋势相悖的是,投资结构却并未随之发生明显的结构性改变。服务业中,教育、卫生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分别由2004年的3.05%和0.71%降为2013年的1.24%和0.60%,远远落后于房地产业、交通业的投资;文体、体育和娱乐业的投资占比2013年也仅为1.12%。
投资和消费需求结构相悖使得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同时并存。一方面,1999—2015年,所有工业行业的产品库存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2.1%,其中与房地产业、交通业息息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如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6.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3.7%)、黑色金属矿采选业(22.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7.2%)、家具制造业(15.0%),甚至是一些关联程度不大但相对行业竞争性较强的行业,如食品制造业(13.0%)、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4.0%)、农副食品加工业(15.9%)、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5.9%)等,均呈现出更高的产品库存年增长率。另一方面,现代服务业产品,尤其是与过渡阶段居民消费升级方向相关的医疗、教育方面的产品供给却严重不足。2014年,全国中小学在校师生比、每万人拥有医院数和病床数分别为0.066、0.189和36.27,约为1978年的1.67、1.96和3.17倍,同期实际人均GDP的增长却高达19.78倍。中小学上学难、就医难、养老难已经成为全国性问题。
其次,以史为鉴,前一个阶段顺利跨越贫困陷阱、实现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与供给结构的匹配,主要动力来自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居民消费支出逐渐转向住房、交通支出为主,我国在房地产行业实行了市场化改革,在交通行业尤其是汽车行业较早地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合资经营,极大地释放了住房、汽车等相关产品的供给能力,满足了居民消费需求的升级变迁,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率使用。而现阶段,由于教育、医疗等产业长期以事业单位的反市场形式存在,缺乏运用看不见的手进行调节,热衷于看得见的手进行管制。一方面,由于资源垄断限制供给,使得产品供给能力严重不足,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又通过政府行政手段实现价格管制,扼杀价格对垄断行为的制约作用,进一步放大需求,造成更为严重的供需不匹配。因此,可以判断,尽管当前中国经济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但这并不是总需求不足,而是供给结构不能满足需求结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而造成供给结构无法匹配消费需求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制改革滞后、政府垄断严重。
第三,要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在调节供给结构方面的作用,下一个阶段必须围绕未来5—10年、10—20年的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趋势变化,借助于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市场开放等相关措施,淘汰落后产能,构建能够满足新消费结构的产品和现代服务供给体系,形成有效供给,重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这既有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和乘法操作,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明晰供给侧结构调整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同时,也可避免过剩产能问题的循环出现,使得新形成的供给能力与消费需求相适应,实现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新需求推动新消费、新消费倒逼新产业产生的创造性破坏的良性产业演进过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放松管制、释放供给活力、让市场看不见的手发挥更大作用,提高投资有效性。
另外,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变趋势分析,《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2016年春季报告》指出,过去2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顺利突破贫困障碍,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呈现出以下两个特征:
第一,食品衣着类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由原先近七成以上,逐渐降到五成以下。与此同时,交通通信和住房的支出大幅提高,逐渐成为消费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消费结构的演变,基本符合发展经济学的理论预期,也与以往的国际发展经验相一致。当一个国家由贫穷向中等收入过渡时,随着资本财富的积累,消费者会逐渐降低对食品、衣着等满足最基本生存物品的消费,而逐渐提高对更高层次的实物消费比重。这就从需求层面解释了中国的汽车和房地产业在过去20年间的高速增长。可以说,恰恰是因为居民对交通和住房的强烈需求,使得一旦制约这两大产品供给的体制障碍被突破,两个产业很快就发展起来,并迅速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第二,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产品的支出比重较低,不及全部支出的20%。并且,从趋势上看,自2002年以来,这两类支出的占比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其中,一方面是由于住房、交通通信等现阶段居民主要消费项目占比提高带来的挤压;另一方面,也与这些服务产品本身的供给机制不畅、价格高企息息相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现有的消费结构出发,未来5—20年,中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将会进一步演变。理论上,随着一个国家经济由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的过渡,居民消费的结构将开始由以实物消费为主转变为服务消费与高质量的实物消费并重,渐趋服务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对比韩国的转型发展经验,这一判断基本成立。在今后10年之内,随着中国从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向高收入经济体(“十三五”期间人均名义GDP将突破10000美元)过渡,中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将出现新一轮的升级转换。以住房交通和食品衣着等实物消费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服务消费与高质量的实物消费并重。它将逐步替代已高速增长了近20年的住房交通消费需求,成为未来10—20年之内,中国经济的主要新增消费需求动力。
事实上,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接近或达到高收入国家的水平,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明显改变。实物产品消费中住房汽车比重大幅度上升,服务消费需求,包括健康、便捷的生活,优质的教育、娱乐、文体产品等等随之扩张,由此也触发了近些年来健身、娱乐、旅游、智能设备、互联网以及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在实物消费方面,居民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往对于淘宝等网购网站的评价多集中在价格便宜,而现在则开始关注产品质量的好坏、是否为假货等等;以往出国购物的品种,多以奢侈品为主,而现在出国购物已经逐渐铺开到日常用品,充分说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部分居民的需求偏好已向发达国家的普通居民趋近,由此,对产品的品质要求也在提升。
然而,与消费结构正在悄然升级的趋势相悖的是,当前中国经济供给结构的一大特征是实物产品的产能大部分过剩甚至严重过剩。其中,既包括一般消费品产能,也包括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产能,也包括为近20年的住房消费所刺激起来的房地产产能,以及服务于它们的上游产业产能。
如果我们从经济发展导致需求结构转换的角度观察这一问题,我们会发现:这些产业,不仅要去库存,而且必须去产能。因为,随着需求结构的转换,这些产业的需求将无可挽回地走向萎缩。不可能指望挺过严冬就是春天。
以房地产为例。从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看,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就已达到32.9平方米,进一步增长的空间有限。2015年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约为9.60万亿元,同比2014年仅名义增长1%,预计201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将呈现下降趋势。
一般消费品产业、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的上游产业也面临着壮士断腕式的去产能。问题是:如果只有单纯地去库存、去杠杆、去产能,经济只会因此而螺旋形下滑。因此,在去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加。在需求结构转换的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另一个关键是根据需求结构发展变化的趋势,增加有效产能,开辟投资新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