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立财政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增强投入的公平性

建立财政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增强投入的公平性

时间:2023-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是建立对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投入的常态监测机制,加强问责,督促地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
建立财政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增强投入的公平性_改善收入分配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教育投入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基于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教育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既是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也是我国历史与国情所决定的。其中,义务教育应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实行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级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投入体制,非义务教育可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多种渠道筹集经费的投入机制。2012年实现了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4%的目标,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里程碑,来之不易,未来中国发展教育事业,仍然需要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推动教育经费筹集和管理朝着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建立财政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一是要切实落实《教育法》有关规定,各地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保证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二是制定好各级各类教育投入标准,标准是投入的依据,要研究制定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制定和完善各级各类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并建立稳定增长机制。三是建立对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投入的常态监测机制,加强问责,督促地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