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时间:2023-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管理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事关人民生活的平安幸福。“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这一战略构想是一个逐步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社会管理内容首次单独成篇,表明其已成为决策者心目中事关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一是社会管理体制发生变化。四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早日实现中国梦。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_中国梦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

王 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的论述,阐明了“中国梦”的核心价值。“中国梦”的承载主体是人,要实现这个梦想就必须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营造有利于追梦的社会环境,这就需要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水平,通过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激发每个人的进取心和创造力,让所有社会成员同心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创新社会管理目的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社会管理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事关人民生活的平安幸福。“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这一战略构想是一个逐步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早在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2011年以来,“社会管理”频繁进入中央的议事日程,其在中国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2011年2月,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主题就锁定“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在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连用多个“必然要求”阐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直言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社会管理内容首次单独成篇,表明其已成为决策者心目中事关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

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报告“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这部分内容中,将社会管理与民生并列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这种战略构想是在近十年的时间中逐步发展和不断完善起来的,而各种与之配套的政策措施也在逐步得到落实,效果逐渐显现。正如胡锦涛同志所强调的“社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要为人民做事,满足人民需要。”

二、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迫切要求创新社会管理,让每个人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目前,中国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是,随着我国逐步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加上日益变化的国际局势的影响,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露,一些新问题不断涌现,对当前的社会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社会管理体制发生变化。我国社会管理原来大多以“单位组织”为基础,出现问题在基层解决。现在,一部分人员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如:私有企业主、各种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社会管理方面出现矛盾和纠纷,就造成政府要直接面对分散的个人,工作量极大增加,而且由于不了解第一手情况,使问题的调解和解决都受到阻碍。所以,如何形成长效机制,把矛盾在基层化解,是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需要解决的难点。

二是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给社会管理带来一系列新问题。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离开农村进入城镇后,在工资、住房、看病、子女上学、养老等方面无法拥有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平等权利,如何使他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迅速完整地融入城市,是当前社会管理的新问题。

三是贫富差距加大和腐败问题,成为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如何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从源头上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对既有的利益格局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建立公开、透明、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调整权力过分集中、缺少监督制衡的制度,从根源上遏制腐败,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成为当前社会管理需要解决的深层问题。

四是公众维权意识与应承担责任意识的变化。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以及法制观念的不断普及,社会各阶层公民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然而我们也发现,有一些人只注重要求平等,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享受权利,却不注重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管理创新需要解决的精神支柱。

三、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为实现“中国梦”筑牢“防火墙”

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合集,它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必然事关民生改善。这就要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管理的根本出发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食品安全、教育、劳动就业、收入差距、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现实问题,以民生和谐促进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使社会管理得以加强和创新。

一要坚持群众路线,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关心的具体问题。要深入基层调研,带着真情实意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感同身受他们的境遇,有针对性地帮扶困难群众解决难点问题。要加强制度建设,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完善通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应急处理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敏捷的安全预警机制等,将各种社会矛盾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不造成大的突发事件和群体事件,从体制及机制上解决社会管理问题,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要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极分化,这是中国社会管理改革的方向。当前,我国贫富差距过大,两极分化严重,要抓紧进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调整垄断行业收入过高的局面,敢于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重新进行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调整,对各利益集团的非法收入要取缔,不断提高低收入劳动者的工资待遇,保障他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凡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让人民监督权力,不断加强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和贪污腐败问题。

三要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从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崛起的历史看,关注国民个人生活,发挥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构成国家梦的基础内容之一。使全体人民公平地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获得广泛的民意支持是我国的社会管理创新需要解决的燃眉之急。所以当前我们要充分发挥群众自主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加强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共事务的公共治理,改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功能,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四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早日实现中国梦。中华复兴,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事关国家的安定团结和民族的兴旺发达。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积极践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晶的雷锋精神。要强化社会责任感,关心公共利益。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发扬诚信敬业、尊老爱幼、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发挥舆论监督在遏制贪污腐败、以权谋私、奢靡之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行为方面的作用,塑造文明进步、见义勇为、甘于奉献、团结互助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

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是单一方面的,而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在内的全方位复兴,这要求我们对新形势、新任务及时准确地回应,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为把“中国梦”转化为现实提供正能量。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