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牢中国梦基石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牢中国梦基石

时间:2023-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道德文化教育,提高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养,势在必行。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目标任务同步。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健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尽快把实践中、改革中形成的有效措施和有益经验上升为法律,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走上法治管理的轨道。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牢中国梦基石_中国梦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

张 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让绿色更多,青山更美,空气更清新。而这些,也正是群众的呼唤、时代的要求,更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一)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孕育

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完整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立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和初步形成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代表会报告,这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和初步形成。

(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1.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定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任务,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2.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内涵。

3.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它与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两型社会”和十七大提出的“生态良好”小康社会重要目标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升华。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破解我国改革开放中的种种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收益分配差距过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唯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综合治理,方能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

近些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广大群众心中。我国生态环境恶化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着直接的关系。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道德文化教育,提高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养,势在必行。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目标任务同步。然而,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亟须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建设步伐。否则,势必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实现。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重要保障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只有建设好生态文明,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才能为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要想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一)加快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加快建设强大的“天然碳汇生态屏障”。切实增强海洋、森林、草原和湿地碳汇意识,从宏观上构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天然碳汇生态屏障”。积极发展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大力推进发展模式的绿色化,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产业的规模化,努力提高产业结构的科学化水平,形成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信息业—生态服务业“四位一体”的生态产业结构。

(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要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PM2.5、PM10)、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大污染治理和减排力度,推动全民治理。加强综合整治,使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三)转变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

大力提倡绿色低碳出行,践行“光盘行动”,引导规范绿色产品生产,畅通绿色产品流通渠道,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低碳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节能省地型住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制过度包装,真正推动消费方式的转变。

(四)加快政策机制创新

1.强化责任考核。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根据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评价考核制度,淡化GDP考核。建立领导干部任期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责任制和问责制。

2.加强法治建设。健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尽快把实践中、改革中形成的有效措施和有益经验上升为法律,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走上法治管理的轨道。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准体系,加强法律监督、行政监察、舆论和公众监督。强化执法监督,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解决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问题。

3.完善经济政策。“十一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十二五”时期,要继续用好这些政策,并不断整合和完善这些经济政策。

(五)推行市场化机制

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应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节能增效减碳的长效机制,以最小化成本实现节能减碳目标,同时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实现伟大中国梦,需要我们一步一步攻坚克难,需要我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白城市行政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