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洗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第五大部分,突出强调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这一重要内容。对此,笔者拟从“全民守法与法治社会”这一视角谈一下个人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一、法治社会建设的地位与作用
(一)法治社会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重要内容
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对这一目标的具体阐释中提到了“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其中有着对法治社会建设的清晰定位。
(二)法治社会建设是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重要支撑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共同构成了法治中国的核心内容。其中,法治国家强调的是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强调的是依法行政,而法治社会的关键则是“全民守法”。民众学法、懂法、守法、信法是法治中国得以实现的社会基础和环境。因此,法治社会建设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是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建设的依托和支撑。如果忽视法治社会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也将难以实现。
(三)法治社会建设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
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五大原则之一。人民主体地位的最集中体现其实就是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二、全民守法与法治社会建设
法治社会建设涉及的内容点多面广。为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就需抓住重心和关键。笔者认为,法治社会建设的重心就在于“全民守法”这个关键。四中全会《决定》中对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均提出了相应的标准和要求。对应到“守法”问题上突出的则是“全民”二字。这恰恰鲜明的指向了“法治社会”建设。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法治社会建设中的“全民守法”内涵其实特别丰富,绝不能仅仅狭隘的理解为就是“守法”这一个问题。而应从广义概念上来阐释,即涵盖了“学法、用法、守法、信法”四个方面。
(一)全民守法之前提:学法
《管子·禁藏》有云“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四中全会《决定》也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这些均突出强调了“法”的重要性。发挥“法”治国理政的作用,学法是前提。而学法绝不是死记硬背那些枯燥的条文和理论,是要透过法律条文,看到其背后所蕴含的法治理念、法治精神,乃至法治文化。所以,学法首先应善于从这些地方着手。比如:“法”(灋)这个字,就很有讲究:氵、廌、去。而这背后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再深入一点说,其实一切法律问题说到底都是法律(法治)文化问题,而一切法律文化问题说到底又都是从假定人性的善恶开始的。中西法律文化差异也正源于此。因此,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就要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其次,学法要善于抓“大”。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按照四中全会的要求,就要“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
再次,学法要善于抓“小”。普法要从娃娃抓起。按照四中全会的要求,就是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前段时间的人民日报(2014.10.20)着重介绍了“在吉林,有7870所中小学配备兼职法制副校长,占全省中小学的99.44%;聘请法制辅导员8944名,建立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基地3221个”。
最后,普法要善于抓“重点”。按照四中全会的要求,就是要“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近年来,吉林省探索、推广的“群众点菜,法律工作者上菜”的普法形式,增强了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广受好评。
(二)全民守法之关键:懂法
《论语·为政》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法的同时还需懂法。懂法要求善于思考,求甚解,要透过法律现象看本质;懂法要求活学活用,准确适用法律,而非生搬硬套,机械、僵硬运用法律。如,前些年(2009)河南灵宝县政府就因“王帅事件,跨省抓捕”而广受质疑,被批评为”法盲政府、不靠谱的政府”。究其原因:不懂法、学法功夫未到家是根本。
(三)全民守法之核心:守法
《管子·任法》有云“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学法、懂法不是为了规避法律、钻法律漏洞,而是为了更好守法。即懂规则、明权利、知义务。对民众而言,法无明文规定即自由;对政府而言,法无明文授权即禁止。按照四中全会的要求:
首先,要“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各级领导干部模范守法是一个标杆,对全民守法会起到正面的带动和示范效应。
其次,要“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在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要想切实做到全民守法,难度其实不小。看看那些“中国式过马路”以及普遍存在的“法不责众心理”,甚至有时违法违的理直气壮。所以,在中国要做到全民守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自律”和“他律”很好的结合起来。即《决定》中所强调的“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此外,还要“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如,对守法诚信者实行优先办理、减免税款、简化程序等激励措施)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如,对违法失信者要限制其贷款、薪资福利、职务升迁等)”。即守法要赏,违法要罚,赏罚分明。
(四)全民守法之追求:信法
美国著名法学家哈罗德·伯尔曼有一句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四中全会也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信法是学法、懂法、守法的价值追求。也是全民守法的最高层次和最难达到的层次。
一个社会对法律的信仰程度直接检验着这个社会的法治建设程度。很多人都听说过磨坊主状告国王的故事。在这里,无论是那个不畏强权的磨坊主,还是独立审判的法官,乃至最终接受并执行判决的德国皇帝,都是可敬的!法律之所以能得到国王和民众的普遍信仰与遵从,是与当时人们的法治意识分不开的,而法律的权威也正是在人民的拥护和真诚信仰下逐步树立起来的。
所以,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即,信法、守法、护法。但我们知道,树立一种信仰是多么的不容易。有时,我常常在想:什么时候人们对法律的信仰若是能达到像对待宗教信仰那样虔诚,那时法治中国梦也就实现了!
而回到现实,法治中国之路注定是任重而道远。需要全面统筹,稳步推进。对法治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而言,则需不断“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三、深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
《商君书·画策》有云“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使法必行之法”是什么?“使法必行之法其实就是法治精神”,就像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一书中强调的那样:“法治精神就是法治的灵魂。人们没有法治精神、社会没有法治风尚,法治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根之花、无源之水”。所以四中全会指出,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那么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又是什么关系?其实,法治文化最主要的体现形式就是法治精神。法治精神是法治文化的核心内容。而这恰恰就是法国思想家卢梭所说的“慢慢诞生的风尚”以及“最后构成那穹顶上的不可动摇的拱心石”。于是问题来了:法治精神具体又包括哪些内容呢?对于这个问题,专家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尚无定论。从著名法理学家张文显的观点来看,他认为法治精神应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即善治、民主、人权、公正、理性、和谐。
那么法治精神又该如何弘扬呢?党的十八大指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可见,法治精神的弘扬应从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着手。而树立法治理念最好的依托其实就是培养和提高全民的法治思维能力。正如郑成良教授所说:“中国能否步入法治社会,关键要看与法治理念相伴的法治思维方式能否深入人心”。所以,在谈到对法治思维做具体界定时,姜明安教授也指出:“法治思维是指执政者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运用法律规范、原则、精神和逻辑对所遇到或所要处理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形成结论、决定的思想认识活动与过程”。
而培养和提高全民法治思维的关键则在于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按照四中全会的要求,就是“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
总之,法治之路任重道远。四中全会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法治中国的征程需要你、我、他法治观念的快速提升与筑牢。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党一体建设、共同推进。让我们一起努力!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