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价值观的重要依据之一。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从而在指导思想、理想信念、精神动力、行为规范方面形成了相互联系的、有机配合的体系。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发展,体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当今世界的先进文化,是开放的发展的科学体系,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高度统一的特征,总结和概括了历史上优秀的文化成果和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指导方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应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这就要求我们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觉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自觉做到两个“坚定不移”、两个“不能含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融,价值观念多元化,思想政治领域的矛盾和斗争错综复杂,在这种局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武装人、引导人、教育人和塑造人,坚持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来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意志,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构成广大人民群众的内聚力和凝聚力。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1]理想信念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文化上的凝聚力,是一个团体、一个阶级或阶层、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成员团结起来的精神基础、精神动力。应该注意的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了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们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在涉及国家、集体和个人一系列利益关系问题上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提供了精神武器。”[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离不开人们的共同理想、信念和信仰,其中,信仰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人民价值观的认同,离不开和谐文化以及和谐文化的灵魂——信仰问题。信仰具有多方面的强大的社会功能,包括生活价值的定向功能、社会秩序的控制功能、社会力量的凝聚功能、行为选择的动力功能等。有了共同的信仰,就具有了共同的理想,就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就可以使人们为共同目标努力奋斗。共同的信仰把大家团结起来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有了共同的信仰和理想,人们的热情就会发生会聚作用,而相互激励,不断增强。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升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可以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雒树刚曾提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这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包括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民族优良传统;包括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优良传统;包括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传统;包括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64字创业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优良传统。这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3]
在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同时,也要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根植于波澜壮阔的伟大的现实社会实践之中,同时又成为整个民族的新的社会实践和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时代主体和历史任务,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实践方式,同时便会形成不同的时代精神。”[4]因此,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道德信仰与荣辱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从伦理学层面看,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一定要注重加强人们的道德意识特别是道德信仰的教育和培养。因为荣辱观和道德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其联系至少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信仰和荣辱观有着共同的价值标准
荣辱观就是关于什么是光荣、荣誉和什么是耻辱、羞耻的价值观,“荣”是指光荣、荣誉,“辱”是指耻辱、羞耻。一个有道德信仰的人总是把符合自己价值理想和价值标准的行为和品质认为是光荣的,而把那些违背自己价值理想和价值标准的行为和品质认为是可耻的。无论是荣辱观还是道德信仰,都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统一,都涉及人们对人的本质以及人在宇宙中地位的审度,涉及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人生道路和人生态度的思考。二者都内含着“什么应该做”和“什么不应该做”的道德价值标准和道德评价体系,都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
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和法律规范、政治规范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由国家政权制定的,也不是依靠国家政权强制推行的,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往往带有鲜明的自发性,道德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是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无论是传统习惯、社会舆论,还是道德信念,它们之所以能够对人们的价值选择发挥作用,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对人们荣辱观的影响,进而影响人们的人格尊严和人生价值。反过来也一样,人们之所以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人们具有良知,具有道德信仰。一个不明善恶的人难以真正知荣辱,一个没有荣辱观的人也难以从善弃恶、扬善抑恶。孔子曾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靠政治手段来引导,靠法律惩罚来统一人们的行为,人们尽管可以免于犯罪,却没有羞耻之心;而运用道德方式来引导,通过礼教来统一人们的行为,人们不仅可以遵守社会规范,而且具有羞耻之心。可见,荣辱感与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德信仰与荣辱观有着共同的价值标准。
2.道德信仰和荣辱观有着共同的情感基础
荣辱观内含着人们的情感因素,并以人们的情感为基础。如果一个人做了坏事而没有产生悔恨、忏悔、自责等情感,做了好事而没有自豪感、高尚感和自我满足感,那么,就很难说这个人有荣辱感。而那些情感麻木、缺乏自我尊严、没有羞耻感、该耻不耻甚至以耻为荣的人,是没有道德信仰的。
道德信仰也离不开人们的道德情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道德信仰就是人们对道德信仰对象笃信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敬重和畏惧的强烈的情感。敬重表明信仰主体把所信仰的道德当做了安身立命的价值指南,并把它放在了自己人生中的崇高地位;畏惧则是信仰主体惟恐违背了所信仰的道德,因为这种违背会严重地损害自己的尊严和做人的意义。美国思想家本尼迪克特曾说:“在一个荣誉意味着无愧于自己心目中的自我形象的民族中,一个人即使在无人知晓自己的不端行为的情况下,也会为罪恶所烦恼,而且他的罪恶感确实可以通过供认其罪恶得到减轻。”[6]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是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就是心中的道德律。
信仰并不是一般的相信,它还带有人的强烈的情感,这种强烈的情感就是“敬”。“敬”包含着“敬仰”、“敬重”、“敬畏”、“崇敬”、“敬爱”等多重含义。在中国伦理思想上,对“敬”很重视。“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7]意思是说,“敬”是“礼”的车子,礼要靠敬才能得以实行,外在的道德规范、礼节要靠内心的敬重等情感才能真正达到目的。如果没有人内心的敬重等情感,道德要求是不可能得到真正落实的。“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8]这里的“敬”更明显地带有道德信仰的性质。“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9]意思是说,君子应当以“敬”来促使内心达到正直,用“义”来规范自己的外在行为,从而使一切行为都合乎道德。与道德信仰紧密相连的是人的羞耻感,就是因为自己违背了道德而感到羞愧、惭愧、耻辱。这是一种很大的情感力量,促使人改过,弃恶从善。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智、仁、勇,“知耻近乎勇”[10]。勇是敢于付诸道德实践的人,有羞耻感是有道德责任感的一种表现。管子把礼、义、廉、耻当做“国之四维”,甚至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11]。没有羞耻感的人肯定缺乏道德情感,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12]
荣辱感扭曲实质上就是道德标准和道德情感的扭曲。或者说,善恶混淆和道德情感的扭曲必然引发荣辱感的扭曲。再如,一些人见了不道德的人或事,只要与己无关便置若罔闻,避而远之。对那些以不正当手段暴富者,不是谴责和鄙视,而是羡慕乃至效法之。对于那些以权谋私的行为不是勇敢地去揭露和批判,而是想自己如何也能如此去荣华富贵一番。若自己做了不德之事,不是感到内疚、羞愧和自我谴责,而是只要不被发现和制裁就暗自庆幸。为了获取财富,各种非人性化和反人性化行为也不断产生。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和关爱以及人被物化、工具化、非人化(不把人当人)等非道德现象也十分普遍。
3.道德信仰和荣辱观的贯彻都需要道德意志
为了说明荣辱观和道德信仰的贯彻都需要道德意志,我们首先从荀子谈起。荀子明确区分了“义荣”和“势荣”、“义辱”和“势辱”,他说:“君子可以有势辱而不可以有义辱,小人可以有势荣而不可以有义荣。有势辱无害为尧,有势荣无害为桀。”[13]因为德行好而得到的荣誉叫“义荣”,因为权势大、地位高而得到的荣誉叫“势荣”;由于违背道德而受到的侮辱叫“义辱”,由于受到权势排挤、打击而受到的侮辱叫“势辱”。荀子认为,对君子来说,没有“势荣”乃至受到“势辱”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受到“义辱”、缺乏“义荣”。儒家认为贫穷和地位低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丧失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严、气节。道德在人生价值中处于核心地位,没有道德的人就不是真正的人。孔子说:“仁人志士,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4]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5]“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16]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的荣辱观,也是中国人的道德信仰。这是千百年来仁人志士所崇尚的人生信条。它成为激励人们重视精神生活、精神情操的强大动力。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生在世要讲求志节,做人要有原则。意志是一种坚定而顽强的志向,是人们克服一切困难、始终如一地朝着一个目标前进的决心、勇气和精神。人和动物的区别,可以表现在认知方面,也可以表现在情感方面,但更明显地表现在意志方面。意志既表现在人的行为选择中价值取向的一贯性,也表现在道德品质或人格上的稳定性。
可是,在金钱与商品交换的喧嚣声中,在物欲的滚滚洪流中,在“很精彩”又“很无奈”的外在世界的诱惑下,一些人迷失了自己,一些人的道德意志的堤坝被冲得荡然无存,人像决堤的洪水冲垮了道德的底线,人格尊严和道德价值在人生价值中被挤到了边缘的地方。不少人宁愿过没有道德却很快乐的日子,不愿过有道德却穷困潦倒的生活。只要能升官发财,违背道德算得了什么,别人的埋怨、社会舆论的谴责又算得了什么?不少人为了升官发财正在活学活用“厚黑学”。金钱对于生活的主宰作用空前高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也大为泛滥,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信仰的确立,离不开人们道德意志的培养和巩固。
4.道德信仰和荣辱观都与人的尊严密切相关
荣辱观与人的尊严、自尊密切相关。感到光荣就是感到有尊严,得到荣誉也使人活着有尊严。受到侮辱,“丢了面子”,被人看不起,感到耻辱、羞耻,就会感到活着没有尊严、没有自尊。中国人自古就重视“脸面”,“不要脸”、“脸皮厚”是对一个人的行为和人格的否定评价;“丢人”、“没有脸面见人”是人对自己行为和品格的否定评价。而这些都与道德有关,都是具有道德意义的评价即道德评价。荣辱、尊严和道德三者密切相关。没有道德很难以获得尊严,没有尊严很难感到光荣。这些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是道德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保障。在青少年道德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认识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尊严是人的需要,没有人天生愿意没有尊严地活着。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自尊需要看做人的高级需要。那么,怎样才能获得尊严和自尊呢?马斯洛认为:“最稳定、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来自他人的当之无愧的尊敬之上,而不是外在的名声、声望及无根据的奉承之上。”[17]尊严和自尊都不是自封的,很难想象一个人在万人唾骂之下仍然感到自己活得很有尊严。康德曾说,人们对达官贵人可能身体鞠躬,但心里并不鞠躬;而对道德上的崇高者,对人格高尚的人,我们是从内心鞠躬的。只有高尚的道德人格才使人们敬仰,人格的魅力是无穷的,道德使人活得有尊严。使人高贵的不是金钱、地位或权力,而是道德。康德认为,绝不是身外之物使人与动物有区别,只有道德才使人成为人,失去道德,人将变成动物。一个丧尽天良的人,无论他多么显贵,只不过是衣冠禽兽而已。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及其道德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为“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八荣八耻”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对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
很多学者在论述核心价值体系时都提出了若干核心价值概念。如有学者(侯才等人)提出民主、富强、公正、和谐、自由;有学者(李忠杰)提出发展、富裕、民主、文明、公平、正义、友爱、互助、安定、和谐;有学者(林尚立)提出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法为基、以公为善、以劳为美、以家为安;有学者(戴木才等)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还有学者(辛向阳)提出人民至上、公平正义、劳动优先等。由于考虑问题的角度有差异,所提炼的基本价值概念也是不相同的。这实际就提出了一个如何提炼价值概念的问题。从以上这些价值概念来看,目前提炼的侧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围绕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提炼;二是注重涵盖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价值诉求;三是侧重体现和谐社会的价值要求;四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显然,这些开创性的研究各有所长。但在提炼价值概念时应当注意的是:第一,提炼核心价值概念的目的是为了建设和谐文化,并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第二,四个基本内容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其文化的本质要求,应当是提炼核心价值概念的共同平台;第三,在提炼核心价值概念时应注意它的层次性和可操作性。[18]
我们认为,根据上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推出,和谐社会的道德内涵至少包括:热爱祖国、集体主义、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