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原始公社解体

原始公社解体

时间:2023-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交换是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同时又推动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并促进了原始公社的解体和奴隶制社会的出现。相传尧、舜、禹是中国父系氏族社会末期的有名人物,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圣王”。这标志着我国历史由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此时已有了军队、阶级,国家已正式产生了。夏朝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开端。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所津津乐道、连绵不断,反复讨论天人关系的认识论根源和政治原因所在。
原始公社解体_奴隶社会初期的认识论_中国认识论史

随着经济的发展,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开了,产生了以直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交换是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同时又推动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并促进了原始公社的解体和奴隶制社会的出现。

在我国,从父系氏族制度向奴隶社会的过渡,大约从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开始,经过尧、舜、禹,到夏代前期。这一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氏族部落内部财产的差别和因阶级分化而出现的氏族显贵,形成了各个部落间的共同利益,也形成了各个部落间的矛盾与冲突”。[33]经过部落之间的长期斗争和联合,最后出现了以尧、舜、禹为首领的强大部落联盟,进而演变为国家。相传尧、舜、禹是中国父系氏族社会末期的有名人物,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圣王”。他们的许多事迹虽然被后世人理想化、神圣化了,但他们的时代却已走近文明时代的边缘,阶级社会的边缘,国家出现的前夜。

尧、舜、禹的部落首领的职位是经过选举而“禅让”的。到了禹时,他首先打破了“禅让”制,而把首领的地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启,开创了世袭制。这标志着我国历史由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此时已有了军队、阶级,国家已正式产生了。夏朝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开端。

夏朝的建立,是社会长期发展、人类不断进化的必然结果;夏朝的巩固,促进奴隶制的发展,使我国进入了文明社会。《礼记·礼运篇》把禹以前称为“大同”社会,即没有私有制、没有国家、没有阶级的原始共产制社会;禹以后称为“小康”社会,即有了私有制、国家、阶级的社会。所描绘的“大同”和“小康”图景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伴随社会制度的转变,人的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认识能力也发生了突变。

从墓葬中可见到夏代人的意识变化。不同历史时期的墓葬,各有其自己的制度和习俗,反映人的思想认识。原始社会,人死了埋葬在一个公共墓地,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没有多大的差别。进入阶级社会后,贫者和富者,被剥削者和剥削者,在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显著的不同。从夏代的墓葬中,就可以看出私有制、贫富悬殊、阶级压迫的情况。如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所发掘的夏代墓葬中,有一座墓竟有21件随葬品,其中有觚、爵、等专用酒器和贝、玉、绿松石等。而在另外一些墓葬中,仅有一两件简陋的陶器,以至有的连一件随葬品也没有。这种墓葬的差别,说明了阶级的存在和认识的变化。

从夏代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所划刻的许多符号看,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推测夏朝已有原始的文字,这不是没有理由和根据的。据李民在《夏代文化》中说:“夏代文化决不会没有文字,而且晚于夏代的殷商甲骨文,既然已经有了完备的文字体系,那么它也决不会是无源之水。夏代的文字至今还是一个难解的谜。但是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许多刻划符号,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在一些大口尊及其他器物上,共发现有20多种刻画符号,如:迄今我们尚不了解这些符号的意义。不过要是用其中的一些符号与几百年以后的甲骨文相对照,也会发现一些饶有趣味的现象。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接近之处。我们之所以称之为刻划符号,是由于还认不出它们的意义,其实要称之为原始文字,也并不夸张。”[34]我认为,这个见解是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的,是公允而有根据的。如果我们确认夏代的这些刻划符号为原始文字,而文字的发明则标志着人类社会由野蛮时代转到文明时代,那么我们就有根据、有理由说,人类的认识又有了新的突破、飞跃。

中国社会从夏代进入文明社会后,到殷周则有了文字的记载,从此中国社会有了巨大的发展,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人类的文明古国之一。在哲学思想的发展上,更有其光辉灿烂的贡献。

为了集中地探讨中华民族的认识发展史,下面我们将按照认识的发展过程,分为专题来研究。这种研究,也许会出现某些偏颇之处,但我想不妨作点尝试,以待时贤们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

【注释】

[1]《哲学笔记》,《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90页。

[2]《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页边注①。

[3]《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8页。

[4]《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8页。

[5]《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2页。

[6]《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文物出版社1961年版,第3页。

[7]《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09页。

[8]《韩非子·五蠹》。

[9]《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4~35页。

[10]《庄子·马蹄》。

[11]《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4页。

[12]《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9页。

[13]参见周国兴著:《人怎样认识自己的起源》上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年版,第8~10页。

[14]《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9~220页。

[15]《诗经·商颂·玄鸟》。

[16]参见周国兴著:《人怎样认识自己的起源》上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年版,第16~17页。

[17]参见马学良、今旦译注《苗族史诗》,《蝴蝶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18]《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

[19]《阿细的先基》,《阿细民间史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20]《〈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3页。

[21]《太平御览》卷二引,又见《艺文类聚》卷一引。

[22]《述异记》卷上。

[23]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3页。

[24]《山海经·大荒西经》。

[25]《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上古三代文》辑《归藏·户筮》。

[26]《淮南子·览冥训》。

[27]《列子·汤问》。

[28]《论衡·谈天》。

[29]《苗族史诗》,《制造天地》,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30]《白族民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31]《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0页。

[32]《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0页。

[33]郭沫若:《中国史稿》第1册,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67页。

[34]《中国历史的童年》,《夏代文化》,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57页。

[35]《观堂集林》卷六《释天》,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8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