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重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一时间,“史上最严党纪”的声音不绝于耳。人们常把纪律比作“底线”,所谓“底线”,顾名思义就是党纪国法不可逾越的最低界限。这是共产党员理当坚守的。但是仅仅守住“底线”就可以了吗?大量事实和案例告诉我们,仅仅坚守“底线”,不但不能做成事,而且容易滑向违纪的深渊。
守住“底线”只能保证不出事,不能保证能干事。现实中,有些党员认为追求高标准“太难”“太空泛”,守住“底线”就可以了。然而,党员如果只讲守住“底线”,满足于不出事,那是低标准、低层次的表现。党的十八大后,中央从作风建设入手,从反腐败发力,在短时间内取得扭转党风和反腐败斗争的阶段性成果。但与此同时,一些党员也发出这样的感叹:宁可不作为,也不要犯错误;宁可少干事,也不要出事;不让我出事,我就不干事。一时间“为官不易”“为官不为”等言论甚嚣尘上。在工作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少数党员对自己的要求是小错不断,大错不犯。虽然没有突破纪律底线,但他们距离优秀党员的标准、距离人民群众的期盼都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当前我们正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行,前面的道路并不平坦,艰难险阻常常相伴并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加需要一批又一批理想信念坚定、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共产党员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要勇做精神家园的守望者、社会价值的风向标、道德航船的压舱石,只有擦亮共产党人的道德星空,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持久不衰的精神能量。
没有“高线”的引领,“底线”最终也会失守。古语有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无所得矣。”意思是说,一个人取上等为准则,最后可能只达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取中等为目标,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水平;而取下等为标准,结果可能是一无所得。每一名共产党员在坚守“底线”的同时,必须追求和坚持“高线”。这就如同打仗一样,进攻是最积极的防御。“高线”也是真正守住“底线”的根本保证。只有对自身处处严格要求,底线才能得以不断加固。如果不以党员的高标准严格地要求和约束自己,消极防守,“底线”最终也是很难守住的。可以想象,一个经常徘徊在“底线”上的人,其抵御能力定是十分脆弱的,一旦遭受冲击,难免不阵前失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打虎”“拍蝇”的案例来看,一些贪腐的官员之所以守不住“底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放弃了“高线”。许多违纪落马的党员干部不是不知道贪腐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伤害,不是不明白违纪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后果,只是因为长期理想信念淡薄、党性意识动摇、道德修养缺失,随着职务升迁、权力增大、欲求增多,自励、自省、自控能力并未随之提升,最终“底线”失守,为金钱、美色所俘获。这些人没有了时刻瞄准“高线”的精神追求,没有始终拧紧“总开关”的高度自觉,内心缺少敬畏、信仰和责任,难免无所顾忌、忘乎所以。有的忘记了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自己当作官老爷;有的搞“一户两制”或“一家两国”,早就为自己想好了退路;有的“爱惜羽毛”,甘当“太平绅士”,对一些诋毁党的奇谈怪论不敢“亮剑”;还有的不信真理信金钱,不信马列信鬼神,不问苍生问“大师”。这些人远离了“高线”,自然守不住“底线”。
由此可见,从本质上说,“高线”和“底线”是辩证统一的。“底线”是堤坝,起基础作用;“高线”则是灯塔,起引领作用。古人说:“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只有始终坚持“高线”,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保持思想纯洁、灵魂净洁,才能真正守住“底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