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时间:2023-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表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两部著作中,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作为唯物史观最主要的内容,与后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_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它包括两个“基本规律”,一个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另一个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首次提出社会基本矛盾理论。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自己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生产关系便由先前的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形式。于是,生产关系也必然要随着生产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生产关系构成经济基础。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社会形态就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表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一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一、生产力

(一)生产力的主要内容

人类要生存繁衍,要追求美好的生活,要获得自身的解放,就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问题。因此,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的活动,就成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最根本的活动。它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这也就涉及到了生产力问题。

生产力,是现实生产过程中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物质力量,是人类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自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一个含义精确的科学概念,由“生产”和“力”两个词构成。“生产”表明了现时的生产过程、生产活动,“力”表明了生产过程中诸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物质力量。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两部著作中,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唯物史观的探讨,就是从物质资料的生产,从生产力问题出发的。在马克思看来,为满足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而进行的生产,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活动,并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到基础和决定的作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作为唯物史观最主要的内容,与后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三个方面: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其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的“物的要素”;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人的要素”,它们构成生产力中的“硬件”,与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中的“软件”相对。

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古人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的“器”,指的就是工具,是人们改造自然、生产满足人类所需资料的有利武器,也是劳动者发挥自己力量的必要手段。因此,人类在改造自然,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的能力到底如何,主要取决于生产工具的质量。在古代,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没有先进的生产工具,能使用铁具,并用牛、马等牲畜耕地,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相反,在现代高科技时代,农民可以实现机械化种田,粮食增产丰收,甚至可以坐在家里,只需要电脑上网,就可以把粮食远销海外。机械与电脑,成为现代人们的生产力。没有机器的广泛应用,就没有资本主义,就没有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因此,马克思会把机器称作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在一定意义上,各种生产工具都是人体自然器官的延长。比如,望远镜是眼睛的延长,计算机是人脑的延长,飞机是双臂的延长,机器人是人体各种器官的综合延长,等等。人通过工具延长了自己身体的某些器官,强化并扩大了人类的力量,大大加强了人同自然界斗争的能力。

同时,生产工具也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在马克思看来,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也就是说,使用什么样的工具生产,这反映和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大小。所以,生产工具不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测量器,而且也是赖以从事劳动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石器产生的是原始社会,青铜器、铁器产生的是奴隶社会,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自由资本主义社会。

劳动对象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面对和改造的自然物。它包括两部分: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和以前劳动加工过的劳动对象。前者指的是被人利用而进入生产中的那部分自然物,如在砍伐中的山上树木,在开采中的地下矿石等;后者指的是生产原料,如工业中的钢材、棉花,农业中的种子,建筑中的木板、砖瓦,等等,它们本身已经是劳动产品。一切自然物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这就是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智力水平和实践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我们相信,一切自然物都会逐步纳入到人们的实践中来,成为现实的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是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和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劳动对象不同,往往会影响劳动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例如,两个资本家A和B,开采含金量不同的金矿,冶炼黄金,其中资本家A所开采的矿石含金量特别高,而资本家B所开采出来的矿石含金量却非常低。由于两个资本家所面对的金矿石(劳动资料)的质量不同,在投入相同资本的前提下,他们所生产出来的黄金在量上相差无疑是巨大的。可以设想,等待这两个资本家的,将会是不同的命运——A会赚得盆满钵满,B会关门倒闭破产。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了生产力中物的要素。但仅有物的要素还不能构成生产力,物的要素必须为人所掌握和使用,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这就涉及到生产力中人的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包括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没有与劳动相应的智能和体力,不能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就不是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生产力系统中的主体,对生产力起主要的决定作用。因为劳动者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和使用者,生产工具不过是人的肢体的延长,即使是先进的设备,没有人去掌握和发动,也是一堆废物,毫无用武之地。因此,作为生产资料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只有与劳动者的创造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自身的生产力意义,才能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所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在现代生产中,脑力劳动者的质量和数量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高新技术领域内,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具有直接同一的趋势,这就是说,在这些领域,工作压力和强度都大,如果没有高智能头脑和健康的体魄,是难以胜任工作需要的。

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所谓客观现实性,是指劳动者在从事物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所面对和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是现实的、客观的,换言之,劳动者(实践主体)只能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进行物质生产,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马克思的这段话既说明了生产力的客观现实性,同样也体现了生产力的社会历史性。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它总是处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是历史性的、变动性的存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出现,机器代替技工,取代了封建社会的行会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任何先进机器的发明,都是通过对先前的劳动工具的改造和吸收而实现的,不存在没有任何“历史”的东西。因而,现实生产中,要想使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就必须及时把握生产力的水平、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等重要方面,从而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前进。

(二)生产力中的科学技术因素

生产力中还包括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软件”。马克思主义一贯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100多年前,马克思根据19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分析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和科学的关系,最早明确提出自然科学具有生产力的属性,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思想。在《政治经济学大纲》中也指出,一般社会知识正在变成一种直接的生产力。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在1963年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1988年,邓小平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生的巨大变化,鲜明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能够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技发展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提高,使劳动者的智能迅速提高,大大地改变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比例,使劳动力的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这就使得当代的人们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以适应高科技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将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和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由此可见,“科学”不应单指自然科学,它同样包括社会科学。邓小平指出,科学是生产力,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学都设立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即MBA,就是为满足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作出的应对。同时,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必将极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使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生产中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是从生产中产生的。然而,它一经产生,就反过来影响生产,从而成为“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学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是通过它向生产力的转化实现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例如,蒸汽机从1680年发明,到1780年才正式试用,经历了100年的漫长时间;而19世纪,从发展到投产的节奏加快,电话经历了56年(1820—1876年);电子管经历了31年(1884—1915年);汽车经历了27年(1868—1895年)。进入20世纪,从发明到投产的时间越来越短,电视机经历了12年(1922—1934年);晶体管经历了5年(1948—1953年);原子能利用从发现原子核裂变到第一台原子反应堆只有3年(1939年—1942年);激光从实验室发明到工业应用仅用了1年。而进入21世纪,计算机每一代新产品的问世仅仅相继几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所以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二、生产关系

在生产过程中,人们除了同自然发生关系外,彼此间也发生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生产关系。马克思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相互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

但有人会反问,没有“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难道就不能进行“生产”,不能生活了吗?鲁滨孙生活在孤岛上,不也照样生产了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活下来了吗?少年派在大海上漂流200多天,依靠智慧,不也活着上岸了吗?

按照丹尼尔·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的描述,他手中有社会为他提供的枪支,有人们留给他的火药,有从破船上找到的装有刀子、斧子、钉子等各种工具的小箱子。这些都是别人的劳动产品。有了这些,他才能对付野兽,猎取食物,驱走、击毙吃人的生番,砍伐树木,盖起房屋。后来,他已经不是一个人了,而且有了自己的仆人——当地土人“星期五”。他们一起在荒岛上播种庄稼,驯养家畜,战胜大自然和其他外来的威胁。所以,小说中的主人公绝不是与社会完全隔绝的人。

再来看看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主人公派的故事吧。主人公帕特尔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动物园,使得他从小就很了解动物的习性。因为“帕特尔”与“π”(派)音似,小时候同学们都叫他“派”,所以帕特尔也就顺其自然地称自己为“派”了。在派16岁时举家迁往加拿大,与他们同船的还有父亲准备卖掉的动物园里的一些动物。然而货船中途沉没,派的家人全部遇难。他侥幸与理查德·帕克(一只孟加拉虎)生存于救生艇之中。于是他俩开始了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历程。当然,对派来说,首先最关键的是,如何才能不被老虎吃掉,同时要做的是,怎样抗击大自然的侵袭,战胜饥饿、孤独,继续顽强地生活下去,直至得救。显然,派并不是孤独一个人,他还有理查德·帕克陪伴身边,即便它是一只老虎,但在这只虎身上,也有人的影子。如果没有这只给派带来许多麻烦的老虎,不知他还能不能坚持到最后得救。这是人与虎斗智斗勇寻求平衡的共处。同时,救生艇上装有许多食物和淡水,这些都是劳动产品,并且足够派和老虎生活一段时间了。他用船上能找到的简单的工具,终于驯服了老虎。并且派还自制鱼叉用来捕鱼,进行“生产”,使自己和老虎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不至于饿死……最后终于抵达墨西哥湾获救。人与虎从此不再见面。

无论是鲁滨孙,还是少年派,他们都不是孤独一个人、与世隔绝的,他们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生产关系。并且两者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前者在岛上播种庄稼,驯养家畜,战胜大自然和其他外来的威胁,有“星期五”陪伴;后者于孤船上与虎为伴,驯服老虎,捕鱼给食,最终得救。小说和影片中的人物要想在恶境下求得生存,尚且离不开与“社会”的联系,现实中的人们,要想获得生活资料,就不能不结成一定的关系进行生产。生产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条件下,都是社会的生产。生产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生产关系。

所谓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有机体。按照通常的理解,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具体来说,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离开了生产或生产力,就不会有生产关系;既然生产或生产力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也成为所有社会关系当中最基本的关系;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如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民族关系等,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所以是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

所谓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的关系。它是在人对物的关系上表现出来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它表明了人、社会集团对生产资料的地位,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和由谁支配。它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决定着生产过程中人们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例如,在原始社会的公有制中,生产资料归氏族全体成员公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互助合作的关系;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中,占有生产资料阶级总是处在支配、监督的地位,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阶级则总是处在被支配、被奴役的地位,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统治与被统治、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三种私有制社会中,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和资本家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居于统治地位,而与之相对的奴隶、雇农和无产阶级,则只能被剥削和被奴役了。

同时,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由它所决定的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又共同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形式。在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和人们之间的平等互助关系,决定了平均分配产品的形式;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中,生产资料为剥削阶级占有,人们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这就决定了各种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剥削制的分配形式。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归劳动人民所有,产品也就归劳动者所有,“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当然,生产过程由生产(直接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构成,生产关系也就体现为直接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等方面,其中“生产”这一环节是居于主导地位的。不生产出产品来,其他都谈不上。在马克思看来,无论是交换、消费,还是分配,都不能起支配作用。因此,在整个生产关系中,直接生产关系也就处于主导的、决定的地位,而直接生产关系本质上就是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由此可见,在生产关系的多种因素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同时也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它的性质就是由生产关系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来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被资本家占有,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即资本家为追求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的生产方式。既然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决定生产方式的性质,而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社会经济结构、社会形态(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所以,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就成了判定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因素。所谓经济结构,是指多种生产关系的总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经济基础。由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经济结构、经济基础决定着政治结构、观念结构等上层建筑。由此可见,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

当然,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表现在当它们适应所有制性质的要求时,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巩固、发展的作用,反之,就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削弱、瓦解作用。以资本主义产品的分配形式——工资为例,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即机器大工业时期,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加速资本积累,获得更大的利润,资本家一方面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或者增大工人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却又只给工人以维持生活最低水平的工资,对工人进行残酷的剥削,并最终导致工人起来反抗。工人们捣毁机器、烧毁工厂,并提出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资、缩短劳动时间等要求。这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和影响。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了一些改进,如采取缩短劳动时间,提高工人工资,增加福利待遇等措施,以缓解工人与资本家的紧张关系,经济出现了改善和发展,从而暂时巩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如果说生产力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那么,生产关系所体现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中所结成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物,但是却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例如,资本的直接表现形态是生产中物的要素,它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表现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但它实质上是一种生产关系,并不是单纯的物。所以马克思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例如,“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就像黄金本身并不是货币,砂糖并不是砂糖的价格一样。”这表明,分析生产关系必须透过“物”,看到“物”后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才是事物的根本。

生产关系在历史发展中具有不同的类型。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人们在生产中处于平等地位,产品分配上不存在剥削。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劳动者占有很少或根本没有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人与人的关系包含剥削关系。除了上述两种基本类型外,还有劳动者自己占有生产资料的个体小生产的生产关系。但这种生产关系不能成为独立的经济形态,常作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的附庸形式。例如,无论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这种个体小生产者的生产关系都始终存在,但只能作为占统治地位的私有制或公有制的补充而发挥作用。例如,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之相适应,我国现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今,非公有制经济、私营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成为社会就业和再就业的主要渠道,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拿就业这一点来说,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个体私营企业平均每年净增500万至600万个工作岗位,占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3/4以上。2003年我国个体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已达1.5亿多人,占非农就业人数近40%。由此可见,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关系作为一种物质交往关系,它同生产力一样,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和历史性。每一代人开始生产的时候,遇到的都是现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们不能任意地选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是由当时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的,有其固有的运动规律,人们不能人为地改变或违抗它,不然只能受到规律的惩罚。同样,生产关系是在不断地发展的,一种生产关系往往可以在三种社会形态中分别以萌芽状态、成熟状态和残余状态而存在。例如,封建制度在奴隶社会萌芽,在封建社会成熟,在资本主义社会衰败。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有机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体现着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两重关系:生产力是人对自然的关系,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或矛盾运动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过程的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过程的形式。内容离不开形式,形式也离不开内容。作为形式的生产关系,只能在生产力的基础上产生,而不可能凭空任意产生,所以说,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同样,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发展形式,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建立起来的。这就是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说,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内容决定形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历史上的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在使用简陋的石器工具的情况下,个人无力单独同自然界相抗衡,只能共同劳动,产生集体的原始公有制的生产关系。以金属工具为主的较为进步的生产力,导致了有限的剩余产品的出现,使剥削他人的劳动成为可能,出现了私有制,从而奴隶制生产关系得以产生。由于金属工具的改进,特别是冶铁技术的进步,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使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的农民,比集体劳动、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能提供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于是,封建制生产关系取代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由于生产力的继续发展,从使用手工工具逐步过渡到机器生产,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标志。由此可见,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生产工具)是社会关系的“指示器”。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总是处在经常的、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生活,就要不断地同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不断地积累和增长生产经验和技能,并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劳动资料的科技含量,使其适应和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这种不断进步的趋势,就为生产关系的变革带来可能性和必然性。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产物,只有当它为生产力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时才能存在。所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原本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其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的空间会越来越小,也就是说,生产关系会由先前的适合逐渐向不适合的方向发展,或者说由新变旧,从而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绊脚石。“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这就是说,当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人们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替代封建制生产关系就是历史的必然。这种变革,也许是在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不变的条件下对既有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和改变,也许是根本变革旧的经济制度而建立起全新的生产关系。比如,我国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就属于前一种情况。通过改革,去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形式,为生产力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固然有决定作用,但生产关系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它又反作用于生产力。不同的生产关系,提供了不同的生产目的。生产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社会和人的需要,需要是生产的直接目的。但并不是社会和人的需要在任何生产关系的条件下,都能构成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发展生产的动机。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有时会把大量的小麦烧掉,把牛奶倒入大海,而并不会顾及那些迫切需要这些生活资料的人们的需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资本家发展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当某种产品不能给他带来利润时,他就不仅要停止生产,为了创造获得利润的条件,甚至不惜把产品毁掉。这种情况在经济危机时表现尤为突出。不同的生产方式有不同的生产目的和不同的经济运动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就成了生产的目的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原因。可以说,不论何种生产关系都使生产服从于自己的特殊目的。生产关系规定的社会生产的目的,成为发展生产的原因,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就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合时,它就会阻碍甚至束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的实际过程和情形,是十分复杂的。一般来说,当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出现时,由于作为新事物,它具有了适应新的生产力的结构和功能,所以总体上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因素,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所以,即便新的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也并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不适合生产力状况而对生产力起阻碍作用的可能。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比,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但由于生产力的不稳定性和活跃性,总处在不断发展之中,这样,本来与之相适合的生产关系就会由新到旧,由适合到不适合,所以说,旧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当然,“基本不适合”并不意味着一定完全不适合,并不意味着旧的生产关系必须完全抛弃,这就是说,可能通过对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的调整和改变,可以暂时地、局部地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和羁绊,则必须要对生产关系进行彻底的革命,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正如毛泽东所说:“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作用。”但是,如果生产关系仍然对生产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却盲目地人为地“拔高”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的水平,这无疑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实行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民集体劳动,实行吃饭不要钱的供给制的分配制度,有的地方还要求农民都在食堂吃饭。这是在生产关系方面急于过渡的一次典型实践,具有浓厚的平均主义和军事共产主义色彩,严重脱离了中国农村的实际,并严重阻碍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总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最本质的方面,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人类社会的生产就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所以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对现实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唯心主义历史观对人类历史本质的错误理解,坚持用物质因素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马克思明确指出,判定一个社会变革时代不能以该时代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正是根据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理论,马克思主义正确阐释了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及其历史正当性,为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提供了基本观点和方法。其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自觉认识并把握这一规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地修改、制定各种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从而扫除生产力发展的各种障碍,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