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群,未来20年将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宁波作为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在新一轮的区域发展中拥有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众多挑战。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明确发展方向,有效发挥自身的优势资源禀赋,进一步增强宁波的城市功能,提升宁波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战略地位,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当前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深刻领会加快长三角地区发展的战略意义
长三角区位得天独厚,自然禀赋优良,交通联系便利,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人口和产业最密集、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加快长三角地区发展,不仅有利于增强该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也有利于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加快长三角地区发展是中央提出的国家战略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及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相邻城市产业联系与经济合作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正不断加快。推进长三角地区健康发展,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作为全国发展条件最好、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具备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有利条件,将在壮大东部地区经济实力,推动长江流域快速崛起,带动中西部加快发展、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引领我国全面参加全球竞争中发挥核心作用。
2.加快长三角地区发展是宁波实现新跨越的迫切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实现了从资源小市到经济大市、从区域内河小港到国际深水大港、从浙东商埠小城到现代化国际港城等一系列的跨越,铸就了独特的宁波活力和实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宁波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刻不容缓、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刻不容缓等问题。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立足宁波又跳出宁波,在不断挖掘自身潜力的同时,紧紧抓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历史机遇,利用好区域资源。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最具创新能力与竞争力的区域之一,集聚着大量的金融、贸易、信息、技术、人才等优势要素资源,区域中心城市的“溢出效应”明显。加快宁波融入长三角发展,对于宁波积极利用优势资源平台、增强创新发展动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水平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长三角地区将进入一个大融合、大发展、大跨越的快速发展时期。面对重大的发展机遇和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宁波要进一步增强创新优势,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加快实现新跨越。
3.加快长三角地区发展是宁波及其他城市的共同责任
2010年5月公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努力建设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引领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国际化发展的先导区。同时,就长三角区域总体功能定位达成共识,提出要把长三角地区建成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中心、以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地区的三大功能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该地区所有城市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对共建长三角功能、推进长三角地区发展具有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必须立足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高,谋划自身的发展,努力推进长三角区域共建共享、共生共荣。
(二)提升宁波城市地位的重要性
宁波在长三角地区发展进程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宁波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努力成为发展质量好、民生服务好、城乡环境好、社会和谐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由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提升宁波的城市地位。
1.长三角地区竞争态势要求提升区域集聚辐射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背景下,以区域化应对全球化、全球化加速区域化、区域化提升全球化的实践和效应不断深化。由于在初始条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政策等方面的不同,长三角的两省一市经济发展各具特色。随着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的大幅提升,大交通网络的基本形成,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劳动力与资本等要素流动的不断加强,长三角地区竞争与合作的动力并存,这既为宁波发挥特色优势、参与区域合作提供机遇,也对宁波应对区域竞争环境、全面融入长三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竞争与合作中,宁波需要进一步提升集聚与辐射能力。
2.新的发展阶段需要调整发展思路
全球增长模式深度调整、外需增长放缓,宁波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兴起、低碳发展成为共识、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以及商务成本上升背景下,宁波依赖资源和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制度先发红利衰退、社会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矛盾集中凸显,宁波重物轻人、重管制轻服务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支持宁波率先发展的环境和基础性因素发生了重要变化,宁波与先进城市的差距拉大,需要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与原因,借鉴吸收典型经验做法、取长补短,重塑发展动力引擎,实现新阶段的科学发展。
3.新的国家战略导向需要重新评估城市地位
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发展经济,国家往往对一些对国家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地区实行特殊的发展政策和发展战略。地区发展的国家战略实际上是获得整合资源、引导资源流入的能力。《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贯彻实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推进,江苏沿海开发的战略部署,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四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加上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和文化强国的战略导向,需要进一步评估宁波的城市地位,谋划宁波的提升路径。宁波要抓住国家战略,充分利用国家战略的导向性,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并聚合发展资源,集成发展的各种能力,做好承接辐射,体现示范作用。
(三)紧抓宁波多维发展的机遇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有着多个纬度空间,宁波发展可以在策应长三角发展过程中发现和获得多维发展机遇,实现国家战略与宁波发展的契合,培育形成宁波新的竞争优势。
1.维度一:经济、社会、文化
长三角地区发展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区际合作,而且是社会、文化等在内的多方面、深层次的合作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在现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经济合作的深层次发展领域,同时全面整合区域内的社会资源,着力推进社会建设和文化交流。强化区域内的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显著提升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障等体系,加快健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区域人力资源市场,健全区域内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全新的文化交流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合作活动,促进长三角区域内文化领域的资源共享和创新发展。
2.维度二:资源、生态、环境
长三角发展的过程也是长三角区域资源、生态、环境的共同建设、共同保护和共同治理的过程。长三角区域内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节能减排政策将在实现有效衔接的基础上,完善节能减排统一性法规,通过实施节能降耗重点工程,着力推进节能降耗技术进步,并推行循环经济发展,实现清洁发展;通过实行严格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标准,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区域共建、信息共享和污染综合整治;依托统一的法律法规,加大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力度,加强水土保持清洁型、生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借助区域联动机制,强化地下水资源保护。健全环境违法行为联合惩处机制,加强联合执法检查,完善跨界污染防治的协调和处理机制;通过披露生态和环境信息,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推进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设。宁波的发展,一方面要汲取相关地区先发展后治理的教训,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加大招商选资的力度、严格实施产业准入政策;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与长三角地区的互动合作,将资源、生态、环境的利用、保护与治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充分借鉴相关地区的经验,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着力发展环保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将后发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3.维度三:城市、城镇、乡村
长三角地区发展既包括中心城市为主体的城市群建设,也包括城镇发展和城乡统筹。为此,将强化特大城市的中心地位与国际竞争力,提升大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中小城市的发展实力,加快特色小城镇的发展速度,协调广大乡村的和谐发展,加强城市与城市之间、城镇与城镇之间、乡村与乡村之间以及城市、城镇、乡村之间的统筹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长三角区域要建成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主体,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广大乡村合理发展的网络化城镇乡体系,带动区域整体发展;同时,进一步密切大城市相互间的经济、技术、文化联系,促进要素流动和功能整合,发挥同城效应。两省一市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现代文明等向乡村延伸,全面促进长三角地区的持续、和谐发展。由此可见,作为长三角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发达的地区,宁波在开发与发展过程中,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地区城市、城镇、乡村的联系与交流,创新制度、完善体制、走在前列,既可以在一体化的进程中分享到共同发展的成果,而且能够促进本地的城市发展、城镇建设和城乡统筹,从而为区域共同发展提供坚实的区域载体。
4.维度四:国际、区际、区内
长三角地区发展包含着三个指向:一是以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为主导,在加快提升长三角地区经济国际化进程中,确立本地区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和国际主导力,从而在世界经济中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二是以长三角城市群、港口群、产业群为主体,促进区内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提升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在拉动相对落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长三角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区际互动与共同发展;三是以区域内的政府、行业、企业为主体,在不同层面上合作交流,实现区域内不同地区间的相互支撑与共同发展。因此,从区内来看,宁波发展当然可以在长三角地区发展进程中获得应有的发展机遇,所以上述第三个指向容易得到重视,而长三角发展的国际指向和区际指向则容易被忽略。实际上,宁波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主动融入上海、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才能获得应有的地位、应有的影响和应有的收益;同时,宁波作为港口城市,只有通过延伸服务、扩大辐射,才能通过构建经济腹地而获得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
5.维度五:政府、行业、企业
长三角地区发展区际合作中,存在着双重区际经济联系:一是以各地方政府为利益主体的行政性区际经济联系;二是以地方行业、企业为利益主体的市场性区际经济联系。政府通过协调区域政策、共订发展规划、共建基础设施,可以有效地解决行政屏障所带来的一体化瓶颈问题,行业则可以通过共订行业标准与规范,实行区域分工与合作,来实现互利共赢;企业则可以通过产业转移、纵向合作、横向联系等各种途径,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市场风险。在长三角发展过程中,宁波应在政府、行业、企业等不同层面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既要重视政府间的联系,更要重视行业和企业间的合作,通过加强政府、行业、企业的区际合作,增强区域的发展支撑。
(四)提升宁波城市地位的关键环节
长三角地区城市转型与创新,承担着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自身又好又快发展和对全国城市发展起引领、示范作用的双重使命。在这一具有很强的挑战性的发展历程中,宁波需要认真对待、科学操作,切实抓好一些关键环节:
1.做好规划引领
规划是行动的指南,也是正确前行的保障。要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做好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一是要把握好各个方面的要求,特别是把握好国内外环境变化趋势、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长三角地区城市发展的现实基础;二是要加强同国家总体和区域规划的衔接,特别是加强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已经出台或正在编制的涉及长三角地区的规划文件的衔接,如城镇化发展规划、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等;三是要准确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切实体现主体功能突出、联动作用明显、宜居宜业等基本要求,符合综合承载能力较强、可持续发展基础良好等必要条件。
2.夯实产业基础
产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支撑,而城市的转型与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把夯实产业基础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这方面,一是要着眼于增强国际竞争力,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强自主创新,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和产业园区,培育和发展先进产业,不断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二是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立足现有基础,借助先进技术,做强做大传统优势产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集群;三是要更加主动地推进开放合作,积极建设有效合作平台,灵活运用各类合作杠杆,乘力借势,推进产业结构提升,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3.推进体制创新
城市发展的关键是体制创新,而体制创新既是城市旺盛活力的源泉,也是城市有序发展的保障。城市体制创新涉及方方面面,特别要在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是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规范行政范围,转变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率,着力构建服务政府和法制政府;二是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平等沟通与协商,建立健全社会矛盾调处化解的有效机制,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社会化和法制化;三是要创新工商管理体制,着眼于鼓励发展和增强活力,改进公共服务,调整立法角度,率先建立与国际化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充分体现现阶段发展实际的稳定透明的法制环境。
4.培育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是城市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发展的深层力量源泉。要把培育积极向上、体现人类共同价值标准、中华民族特色和特殊城市品格有机统一的城市精神作为城市转型与创新的重要任务。为此,一是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增强城市文化产品供给,满足城市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要大力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价值观,建立起城市人民群众共同拥有的思想道德基础;三是要大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依靠体制推动、道德约束与法律强制,树立起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环境。
5.推进公平共享
公平共享状况体现着城市管理水平和制度完善的程度,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核心内容。应着眼于城乡统筹,以实现农村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扎实推进保障公平共享的相关制度建设,通过体制创新和法律保障,推进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城市全体人民享有的同权化,使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在内的全体城市居民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社会权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