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长江流域人地关系演变的阶段性

长江流域人地关系演变的阶段性

时间:2023-01-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长江流域人地关系演变的阶段性关于长江流域人地关系演变的阶段如何划分,引发了学术界的争论。武仙竹研究长江流域环境人地关系演化的阶段性特征,认为宋代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向负面转变的临界点,明清时期人类活动加剧了本地区环境的恶化。[47]张建民、鲁西奇研究长江中游人地关系演变特点,认为明中叶是长江中游生态环境转变的临界点,从明中叶至民国时期,长江中游人地关系进入全面紧张状态。
长江流域人地关系演变的阶段性_历史时期长江中游

(一)长江流域人地关系演变的阶段性

关于长江流域人地关系演变的阶段如何划分,引发了学术界的争论。武仙竹研究长江流域环境人地关系演化的阶段性特征,认为宋代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向负面转变的临界点,明清时期人类活动加剧了本地区环境的恶化。[44]张迪祥根据人口活动与植被变迁的关系,分春秋战国至六朝、隋唐至五代、北宋至明中叶、明中叶至民国四个阶段考察长江流域人地关系,认为北宋至明中叶长江流域人口与环境关系日渐紧张,明中叶耕作技术的改变和清中叶人口激增导致长江流域人口与环境关系严重恶化。[45]张莉红研究长江上游古蜀、秦汉、两宋、清代四次大规模开发历程,分析不同历史阶段开发的特点,并论及不同的开发政策对环境造成的不同影响。[46]郭声波提出,闭塞的地理环境导致四川农业发展史上的三次高峰均滞后于全国。[47]张建民、鲁西奇研究长江中游人地关系演变特点,认为明中叶是长江中游生态环境转变的临界点,从明中叶至民国时期,长江中游人地关系进入全面紧张状态。杨果、陈曦亦赞同此说,提出宋元时期,江汉平原的人地关系相对和谐,明中叶后,江汉平原人类改造活动造成人地关系日渐失调。[48]邹逸麟认为长江下游人地关系经历了秦汉时期、六朝至唐初、唐后期至宋元、明清时期从“地广人稀——人地和谐——人地矛盾——矛盾尖锐化”演化的过程。[49]高蒙河主张用文理交叉手段研究长江下游人地关系,认为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异,造成长江下游文明早期呈现出一种断续演变模式。[50]由于长江流域内各地域存在自然环境差异和开发方式及程度的差异,因此各地域的人地关系演化的进程不可能存在一致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