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黔西南州大山地旅游架构描述

黔西南州大山地旅游架构描述

时间:2023-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黔西南州大山地旅游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山地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根据黔西南州“十三五”发展体系,本章提出构建“大山地旅游”发展格局构想。积极推动旅游景区、项目开发向大山地旅游目的地建设转变。
黔西南州大山地旅游架构描述_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十二五”经济发展专题研究

黔西南州大山地旅游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山地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

“十二五”期间,黔西南州积极发展业旅游,推动文旅、商旅、工旅、农旅、林旅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山地旅游和乡村旅游,在山地旅游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极开展旅游模式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黔西南州“十三五”发展体系,本章提出构建“大山地旅游”发展格局构想。

1.树立大山地旅游资源观

积极推动由过去传统资源观向全域山地资源观转变。梳理资源、理清资源、挖掘资源为旅游所用。

2.树立大山地旅游市场观

积极推动由单一旅游市场向多角度市场转变。细分旅游市场,针对性营销,拓宽客源市场。实行政策倾斜,使单一旅游产品向复合型、产业链转变。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创意策划复合型旅游产品,拉长旅游产业链。

3.树立大山地旅游规划观

积极推动由旅游单一规划向“多规合一”和全域山地旅游规划转变,实现与国民经济、城乡、国土、文化、交通、农业、环保等产业的融合互动,共同发展。

4.树立大山地旅游目的地观

积极推动旅游景区、项目开发向大山地旅游目的地建设转变。加强精品景区建设,以核心精品景区为龙头,带动周边休闲度假等配套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和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建设特色旅游小镇,打造各具特色的大山地旅游目的地,大山地旅游基础设施向便利化、舒适化转变;优化旅游道路、零换乘、汽车租赁、自行车绿道等交通体系,完善集散中心、咨询中心、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智慧旅游建设,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的游览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