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历史学者的解读和期盼
近两千多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水资源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从总体趋势来看,这种变迁是退行性的,即逐渐朝着不良的方向改变。尤其是在最近一个世纪,人口快速增长、经济迅猛发展,对淡水、土地、森林和矿产资源的索求急剧增加,导致生态环境的物理性破坏远比农业时代显著。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更给水资源环境造成了过去基本不存在的新问题———水体严重污染,导致有限的淡水资源无法充分利用。
根据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是年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污染达到中度,主要河流中仅珠江、长江水质良好,松花江、黄河、淮河属中度污染,辽河、海河则为重度污染。主要湖泊中,巢湖水质已属五类,太湖和滇池更为劣五类。近两年接连发生的多起恶性事件,如2005年11月由于双苯厂爆炸所引起的松花江严重污染、2007年夏季太湖蓝藻的严重暴发等,表明中国的江河湖泊已进入了生态高危和恶性事件高发期。可以想见,在今后一个时期,淡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将进一步加剧,严重恶性污染事件仍有可能发生,如不迅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应对,将更加严重地影响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常开展,而且可能危及中国政治和社会稳定。
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国家环保部门提出了“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思想,以此为指导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这是非常正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作为一名环境史学者,我愿意就此略陈几点浅见。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
一个历史性的思想与话语转换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人类文明。中华文明肇端于黄河两岸,蕃息于长江南北,尔后分别向南方的珠江流域和东北的黑龙江流域逐渐推进,故就其发展的地域而言,中华文明是一种典型的大河文明。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开始,中国先民在适应、开发、利用和治理水资源环境方面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也取得了举世无双的成就,即使是那些带有明显政治和文化偏见的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此点,有人甚至径直将中国古代社会定性为“治水社会”。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中国古人一直强调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创造了众多用水方式和方法。明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1562—1633年)曾系统地总结了旱地用水的五种基本方式,即“用水之源”、“用水之流”、“用水之潴”、“用水之委”和“作原作潴以用水”,计28种方法。为了防御水旱灾害,中华民族一向重视对江河湖泊的治理,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古人所留给今天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是极其强调水对于生命蕃息、百姓生计和国家兴衰的重要性以及对江河湖泊敬畏式的珍重。早在两千多年前,先哲就已认识到:水是生命的本源,江河湖泊之于大地的重要性有如血脉和肾肺之于人体;众庶万物赖之以生,国家社稷依之以存。《管子·水地篇》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经脉之通流者也。”水是“万物之本源”、“诸生之宗室”,“万物莫不以生”。在古人的观念意识中,江河乃国运之所系,河流枯竭则是亡国之征,故《国语·周语上》说:“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广渚大泽,财货攸积,是国家富强的资本,所以《盐铁论·刺权》称:“今夫越之具区,楚之云梦,宋之钜野,齐之孟诸[1],有国之富而霸王之资也。”不仅如此,在古人看来,江河湖泊是有生命、有灵魂的,是由神灵主宰的“生命场”。正因为如此,古人对于水一直持有十分敬畏的态度,祭祀江河湖泽之神,在传统时代一直受到高度的重视,对“四渎”(即江、河、淮、济)的崇祀更进入了国家礼典,与“五岳”之祭同列。
古人留给当今的另一宝贵遗产,是对江河湖泊生物资源予以严格保护的传统。为了保持环境资源的再生能力、维持经济生产的持续发展,早在先秦时代,一些思想家就提出了“山林泽梁以时禁发”的主张,在植物生长、动物孳蕃之季禁止樵猎采捕。《荀子·王制》云:“鼋、鼍、鱼、鳖、、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又说:“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古代国家往往颁布相当严厉的法规禁令,设立专门的职官,对水产捕捞和苇蒲采伐实施严格的季节限制,“犯禁者执而诛罚之”(《周礼·地官·大司徒》)。
令人遗憾的是,上述生态智慧和观念意识并未很好地得到整理、总结、继承和发扬。由于思想理论偏差,环保意识缺失,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布局严重不合理,政策、法规长期未能健全,更兼地方、单位和个人短期经济利益的强烈驱动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影响,20世纪以来,当工业化、城市化以排山倒海之势猝然来临之时,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发生了严重失衡,尤其是污染物质排放量呈巨额增长,众多曾经十分清澈、灵秀的江河湖泊逐渐变污、变臭、变死,沦为大小企业和城市的“排污沟”与“蓄粪池”,数十年间,生态环境,特别水资源环境破坏的严重程度,超过了以往的数个世纪,乃至上千年。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思想的提出,无疑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它既是对此前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错误思想的匡正,从更深层次上说也是对自西方发端、全球跟进的整个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负面后果的深刻反思。在我看来,它在某种程度上朝中国古老生态智慧和环境意识有所回归。“休养生息”一词本身已经透露了一定信息。
如所周知,“休养生息”(又称“与民休息”),本是战乱后的新建王朝所采取的重要国策,其基本精神是通过“轻徭薄赋”,减轻百姓的负担,使之摆脱困境,重获生机,恢复经济和人口再生产能力,从而实现农业复苏、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将“休养生息”一词移植于江河湖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表明这一思想的提出者主张将江河湖泊视为一种生命系统,倡导像珍惜人的生命那样珍惜江河湖泊。具体而言是主张通过控制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减轻江河湖泊已经不堪重荷的净污、排污负担,使之重获自我修复能力,重现勃勃生机。
当然,“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思想与古代江河湖泊观念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虽然两者都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但“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思想的基石是现代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理性,古代江河湖泊观念则是古代先民直觉经验的产物。由于历史时代的局限,古代先民无法摆脱原始“万物有灵”思维的窠臼,因此迷信和神秘色彩浓厚。当代环境工作者基于科学理性、针对现实难题提出“休养生息”的思想主张,则是深入开展科学研究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对祖国江河湖泊的人文关怀。
二让江河湖泊重归水清鱼跃:
一位历史学者的热切期盼
在古代历史上,中国曾经拥有相当良好的水资源环境,南北各地到处都是河川密布、湖泊星列,成千上万年以来,不断滋养着炎黄子孙,承载着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在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中,保留着无数有关江河湖泊的名篇佳作,它们记录了祖国江河湖泊曾经的清澈、灵秀和万类竞生的勃勃生机。三千多年前,黄河岸边的人们曾用“河水清且涟猗”、“河水清且直猗”和“河水清且沦猗”(《诗经·国风·魏风》)等等质朴的诗句描绘这条“母亲河”。“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的江南风景。关于八百里洞庭胜境,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有如下描绘:“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清人孙髯翁《大观楼长联》所述“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又是怎样一幅充满生机、令人神往的图画!东北地区的松花江流域,由于经济开发晚,直到半个世纪以前依旧是“棒打狍子,瓢舀鱼”的自然生态。被誉为“江南明珠”的太湖,水域辽阔,神秀所钟,烟波浩渺,樯帆如云,菱荷飘香,飞鸟翔集,鱼虾如积;万顷苇荡,千里柳堤,与太湖碧波共舞,随节序转换易色,远接弥望无际的稻田和桑园。一曲《太湖美》,是那样令人魂牵梦绕,遐思不已!
古贤的名篇依然在传诵,《太湖美》的旋律依然在缭绕。然而现实景象与它们之间的反差竟是如此之强烈,令人怅然不乐乃至触目惊心!现代工业文明与良好生态环境之间难道真的水火不容吗?!作为历史学者,我希望,并且更愿意做出否定的回答。因为经济发达国家的某些历史经验,证明两者之间存在着彼此相容的可能性。
且以近两个多世纪以来英国泰晤士河的变迁为例。18世纪末,英国率先踏上工业化进程,泰晤士河沿岸迅速兴起了大量工厂和企业,伦敦的人口随之迅猛增加。伴随着工业发展和城市扩大而来的是空气和水体严重污染。进入19世纪以后,伦敦逐渐成为举世闻名的“雾都”,大量倾泻的工业和生活污染物使泰晤士河水逐渐污浊,20世纪中期,河水已然恶臭不堪,鱼类和鸟类几乎绝迹,濒河居民的患病率不断增高。1964年,英国政府开始对泰晤士河进行全面治理,通过严格的立法控制污染物排放,投资重建城市下水道、设立453家污水处理厂,构建了完整的城市污水和废物处理系统。经过三十多年的治理,泰晤士河的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重新恢复了往昔的清澈与生机。
诚然,目前我国江河湖泊乃至整个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危机是极其严重的,不少地方可能并不亚于当年的泰晤士河,并且一些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在短期内仍难根本扼止。但是,中央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重要理论的提出,对于解决中国环境危机无疑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思想的提出和相关政策、法规的陆续出台,则可以视为净化江河湖泊、恢复“水清鱼跃”良好生态的具体行动方针。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事业,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未来的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的永续发展,必须上下一心,举国动员,全民出力———不仅要从政府部门的每项具体工作决策和事务管理做起,而且要从大众日常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做起。
我们相信: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保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持续繁荣发展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亦将不断取得重大进步。有朝一日,我们的后代将能像古代先贤那样悠然徜徉于风景秀丽的湖滨江畔,尽情地享受芳香的空气和水天一色间的鱼鸟之乐,他们在吟诵先贤的诗文时,将不再怅然而叹息。
我们热切地期盼着!
〔原载《环境保护》2007年第7期(B)〕
【注释】
[1]所举均为古代著名湖泊。其中,“具区”即今太湖;“云梦”即云梦泽,是对湘鄂之间庞大湖泽群的统称;“巨野”和“孟诸”曾是华北平原上的两大著名湖泊,均早已先后淤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