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年,也是“十三五”规划制定的关键年。201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中国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引发了关于出版业“十三五”规划的讨论。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龚曙光对出版业“十三五”规划,从宏观形势判断和目标任务两个方面对进行了研究:从宏观形势看,“十三五”时期新闻出版业有基础、有机遇、有变局,将是传统新闻出版的盛衰分水岭。“十三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总体上依然是转型升级阶段、融合发展阶段、深度调整阶段。“十三五”时期新闻出版业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数字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导致以青少年为受众主体的阅读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接下来的五年这种改变将更加彻底和更加整体;BAT类的大平台和三大移动运营平台对传统出版业的挤压将更加强烈;传统出版业在新技术运用、融合发展、并购重组、走出去等方面的探索尚未形成成功模式,高层次复合性出版人才依然缺乏。“十三五”时期的总体目标是“一个主旨、五个更加”。“一个主旨”即致力建设文化强国、出版强国;“五个更加”指到“十三五”末,新闻出版阵地更加巩固,新闻出版创造活力更加旺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闻出版产品更加丰富,新闻出版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弘扬中华文化的成效更加显著。[13]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冯宏声将新闻出版业的科技体系建设分解为“四大体系、七项任务”,期待形成面向行业的“三大支撑”,建设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六大机构”。“四大体系”建设包括:科技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基础科技环境体系建设、前沿技术跟踪研发体系建设、科技应用体系建设。“七项任务”可以分解为:行业科技支撑状况跟踪与发展趋势研究,科技需求调研与提炼,科技发展规划,科技发展适配政策与适配法律法规的研究,行业科技服务机构建设,科技工程项目设计、策划与实施,科技成果管理与推广。科技应用体系建设应形成的“三个支撑”是:生产支撑,即生产营销的工具支撑体系;服务支撑,即知识资源管理与服务技术支撑体系;数据支撑,及数据管理与增值服务技术支撑体系。从完整的行业科技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出发,可以考虑六个行业科技服务机构的建设:新闻出版云中心、新闻出版科技研发孵化中心、新闻出版科技人力资源中心、生产技术服务中心、知识资源服务中心、行业数据服务中心等。[14]
中国传媒大学蔡翔、刘大年总结了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以来,大学出版社在“十二五”期间所取得的成绩:市场主体地位初步确立;保持了较高的经济总量与品种数量;数字出版渐入佳境;“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在此基础上,对“十三五”期间大学出版社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大学出版社应根植大学,增强服务教学科研的能力;积极探索“后改制时代”的体制改革路径;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与结构转型;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特色化发展之路。[15]
吴江文提出: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已经临近尾声,媒体融合将是强势动力,以此推动产业融合、技术创新、市场重构。这要求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必须在尊重这一现实的基础上,实现顶层设计和基层方案的有效契合。在顶层设计方面要注重对地方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整合,放大地方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优势,实现产业整体的系统高效发展。地方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规划必须尊重产业发展的规律,认清当前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形势,在合理定位的基础上兼顾发挥内容对数字技术的引导作用,在体制机制的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培育方面做好文章。[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