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留学生资源源源不断增长

我国留学生资源源源不断增长

时间:2023-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据了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在建立向周边和沿线国家新闻出版“走出去”项目库,制定重点项目清单,做到启动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远近结合,滚动实施。要加快向沿线国家“走出去”步伐,亟须做好人才培养、储备工作。一要考虑到沿线国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接受程度。推动融合发展“走出去”,能够提高文化的传播力、表现力,使文化产品更有力地影响世界、造福人类。
对策与建议_2016~2016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

我国出版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走出去”是一项政策性非常强的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是主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则起着战略引领和服务保障的作用,二者应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一)政府层面

1.加强顶层设计,合理布局引导

在宏观层面要制定具有系统性、长期性和前瞻性的出版业“一带一路”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按照市场导向、政府支持、企业自愿的原则,组织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一方面,加强政府对“走出去”企业的支持力度和统筹协调,支持和鼓励企业探索“走出去”的多种发展模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企业结合各自发展特点与资源优势错位发展、良性竞争;另一方面,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认真总结和推广“走出去”的成功经验,鼓励并重点扶持一批外向型出版骨干企业。通过政策和项目引导,优化版权输出结构,丰富版权输出品种。

2.营造良好氛围,强化“走出去”服务

要把企业的对外投资上升到国家间合作的层面,签订投资保护协议,建立行业主管部门交流合作机制,为双边或多边合作营造良好的氛围,提供有利的环境。要强化“走出去”的服务和保障性的工作,首先,要建设“走出去”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国别地区合作信息和指南、市场供求、版权贸易、政策咨询、法律服务、翻译信息等全方位信息服务;其次,要建立境外投资风险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风险评估与保障体系,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帮助企业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顺利实现本土化生存发展;再次,要加强对沿线国家的文化市场、出版产业政策、重点出版企业等信息的采集、分析、整理和综合研究,扩大对信息成果的共享和运用;最后,着力打造系列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高端出版交流平台,组织出版企业参加沿线国家举办的国际书展,推动有实力的重点企业单独组团参展、办展。

3.进行项目布局,强化项目管理

要站在高屋建瓴的位置为“走出去”项目布局,选择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的项目为突破口先行启动。据了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在建立向周边和沿线国家新闻出版“走出去”项目库,制定重点项目清单,做到启动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远近结合,滚动实施。要鼓励主管单位、地方政府对项目的实施单位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要做好项目评审工作,严把评审标准,提升评审质量,在源头上评选出既能展示中国良好形象又具有国际推广潜质的项目。要加强已立项项目的管理,组织专家及时跟进项目进展情况,尤其是对图书翻译进展进行全程跟踪,确保翻译质量。

4.整合人才资源,加强人才培养

要加快向沿线国家“走出去”步伐,亟须做好人才培养、储备工作。一方面,要整合人才资源,充分利用好已有的国际人才,短期内解决人才缺乏问题。政府应创造引才、用才的有利环境,吸引海外汉学家、出版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本土化人才、我国在沿线国家的留学生资源和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应制定出版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制定沿线国家新闻出版行业人才的培养计划,整合国内教学资源和科研平台,构建支撑出版“走出去”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搭建持续推进出版“走出去”的人才“蓄水池”。依托重点出版企业,培育和发展国外译者、作者、出版人参与中国图书翻译出版和创作。同时,结合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利用各种合作形式,为沿线国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打下长期合作的人脉基础和人才基础。

(二)企业层面

1.分国别策略

出版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对沿线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策略。一要考虑到沿线国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接受程度。针对那些与我国已有较好合作关系的沿线国家,要在文化产品与传播形式上加大创新力度,做出细致安排,形成特色;针对那些对我国文化认知不全面的沿线国家,重点要肃清西方不公开舆论的影响,增强我国文化的感染力;针对那些对我国文化了解较少的沿线国家,重点要填补文化交流空白。二要考虑到沿线国家的购买力。对那些经济发达、购买力强的国家,应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对那些经济相对落后、购买力低的国家,应侧重非贸易方式。三要考虑到沿线国家对内容产品的不同需求。中东欧国家如波兰、捷克是世界文学重镇,对中国文学有很大兴趣,出版企业要相对侧重于体现国家意志、展现国家形象的文学作品;越南每年引进上千种的中国图书,主要以流行小说为主,在图书产品走出去的同时也要加强影视产品的出口。

2.提升本土化水平

在出版物选题策划、编辑、印刷、发行、物流等环节,要与国外出版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合资、合作、参股、控股等方式,实施本土化战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本土化企业,提高出版运营能力,提升海外发展整体实力。一方面,要实现人员本土化,在确保内容主导权的基础上,大胆使用当地人才,建立本土化运营团队,发挥人才优势。另一方面,要加强出版和销售本土化,深入研究所在国不同受众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和阅读心理,差异化、精准化地定位内容产品,以赢得更多的读者,占有更大的市场。

3.加强交流合作,培育翻译力量

要充分利用沿线各国书展这一有效平台,在展出图书、洽谈出版的同时,更要以国家文化为主题进行集中展示活动,树立良好国际形象,加强国际交流。与沿线各国的出版界人士、版权代理机构保持密切联系,与学术团体、社会组织、汉学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要积极搭建翻译论坛等交流平台,把国外优秀的汉学家请过来,再通过他们把优秀的作品介绍出去。建立出版企业内部的海外汉学家和翻译家资源库,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

4.推动融合发展“走出去”

当今社会的很多文化变革、文化创新往往是技术发展和突破所带来的。推动融合发展“走出去”,能够提高文化的传播力、表现力,使文化产品更有力地影响世界、造福人类。出版企业要整合内容资源,生产外向型数字出版产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要把握自身的技术优势,坚持“平台为王”和“内容为王”并举,积极抢占战略制高点,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动漫、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实现内容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的升级融合,实现传播的便捷化、多元化、立体化;要创新海外运营模式,加强与国外技术服务商合作,重视利用技术资源,优化用户体验,实现按需服务、精准推送产品。

(息慧娇 中国出版网)

【注释】

[1]2015上半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分析报告.[EB/OL].(2015-08-27)[2016-03-22].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827/20/17132703_495246107.shtml.

[2]全国“扫黄打非”办2015年收缴非法出版物超1500万件[EB/OL].(2016-1-16)[2016-2-5].Http://www.chinanews.com/sh/2016/01-16/7718820.shtml.

[3]此处数据根据中国博士后网站公布的有关数据整理得出。

[4]夏晓勤.国家治理现代化原则下的中国出版人才发展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出版,2015(11).

[5]陆昱.互联网+出版:挑战、对策与前景[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5(11).

[6]李建周.“互联网+”时代出版编辑能力素养[J].传播与版权,2015(11).

[7]匡文波,童文杰.论“互联网+出版”的发展策略[J].出版发行研究,2015(6).

[8]谢誉元,冯炜.“互联网+”对出版行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编辑之友,2015(10).

[9]陆昱.互联网+出版:挑战、对策与前景[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5(11).

[10]秦艳华,路英勇.媒体融合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出版,2015(7).

[11]郝阳.浅谈大众健康科普出版数字化转型中的“融合观”[J].中国出版,2015(9).

[12]莫林虎.善用财政支持手段促进出版融合发展[J].中国出版,2015(10).

[13]龚曙光.关于新闻出版业十三五规划的思考[J].出版发行研究,2015(10).

[14]冯宏声.关于“十三五”新闻出版业科技体系建设的思考[J].科技与出版,2015(6).

[15]蔡翔,刘大年.学术理想与市场理念[J].科技与出版,2015(6).

[16]吴文江.融合·创新·重构[J].科技与出版,2015(9).

[17]徐同亮.国外阅读领域立法分类探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5(11).

[18]徐同亮.我国全民阅读活动发展现状及改进路径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5(4).

[19]魏玉山.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需要建立考核评估体系[J].出版发行研究,2015(9).

[20]魏玉山.关于开展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考核评估的思考[J].现代出版,2015(3).

[21]方卿,许洁.论出版的价值引导功能[J].出版科学,2015(4).

[22]童兵.中国新闻传媒改革的重大课题[J].当代传播,2015(6).

[23]李洁,王文姬.传媒企业如何与资本共舞[J].出版广角,2015(11).

[24]杨荣.试论出版上市公司资本运营策略的选择[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5(2).

[25]孙海燕,林睿.我国出版企业金融资本管理现状与对策[J].出版广角,2015(8).

[26]王壮.“双品牌”出版战略与“一带一路”国际汉语推广[J].出版参考,2015(8).

[27]徐幼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图书出版合作项目的三大特色 [J].全国新书目,2015(5).

[28]姚宝权.“一带一路”视域下出版走出去的问题、优势与路径选择 [J].中国出版,2015(9).

[29]刘亚.七大亮点接轨国际促升级[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6-06-14.

[30]何明星.“一带一路”国家、地区中国图书翻译出版的现状与应对[J].出版广角,2015(10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