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
一、可持续发展的形成背景
(一)历史背景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孕育了丰富的“天人合一”的发展思想。挖掘和继承古代的发展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大有益处。早在西周初期,《易经》中就指出人要以大地为法:“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此语深刻地揭示出人类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必须坚持天人协调的思想。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就有保护正在怀孕和产卵的鸟兽鱼鳖以利“永续利用”的思想和封山育林定期开禁的法令。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署,以成鱼鳖之长。”(《逸周书·文传解》)春秋时代的齐国相管仲,为了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称雄诸国,非常注意保护山林川泽及其生物资源,反对过度采伐利用。他在《管子·地数》中提到:“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战国时期的荀子也把自然资源的保护置于治国安邦的战略高度,强调遵从生态学的季节规律(时令),重视自然资源的持续保存和永续利用。这些都是古朴而经典的可持续思想。
之后,先秦诸子百家发展和丰富了该思想。孟子在《中庸》中指出:“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体现出儒家的天人相通即“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孟子又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意即对人民要仁爱,对万物要爱护。孟子的“仁民爱物”进一步体现出自然与人、天与人合一的思想。除儒家外,其他先秦诸子学派,如道家也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了比较精辟的解释。老庄学派认为,人与宇宙互不外在,二者相类相协,通为一体。《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天、地、人三者通贯。因此,道家的人生追求不是去征服宇宙,而是“泛爱万物”,感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中发掘出的竹简《田律》中清晰地记载道:“春二月,毋敢伐树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毋……毒鱼鳖,置阱同,到七月而纵之。”这是中国和世界最早的环境法律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明证。
宋代,“天人合一”的思想被进一步发展。宋代大儒学家张载在《正蒙·乾称篇》中曾言:“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其意为,世界上的民众都是我的亲兄弟,天地间的万物都是我的同伴、同类。宋代理学家程领在《河南程氏遗书》中亦曰:“人与天地一物也。”“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他们认为,人与万物是同类、同伴,是平等的,理应和谐相处。
清代画家郑板桥在《郑板桥集·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中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曾经进行了比较深刻的论述。他说:“夫天地生物,化育幼劳,一蚁一虫,皆本阴阳五行之气氰氯而出,上帝亦心心爱念。蛇妩娱蛤豺狼虎豹,虫之最毒者也,然天既生之,我何得而杀之?若心欲尽杀,天地又何必生?亦惟驱之使远,避之使不相害而已……”此语与当今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伦理思想极为一致。
西方早期的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李嘉图和穆勒等的著作中也较早认识到人类消费的物质限制,即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存在着生态边界。
国内外古代和近代的发展思想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通过系统研究这些发展思想,不难看出,其间蕴涵着人与大自然要平衡发展的和谐理念。这种和谐理念主要是指人对于大自然的影响而言的,即人要确立自身行动的限度,不能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资源,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类和自然发展之间的平衡和和谐。这种和谐观的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我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之上。“天人合一”思想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第一,人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第二,人要遵循自然界固有的普遍规律;第三,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因此,“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现实背景
必须承认,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源远流长。然而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源于人们对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的热切关注和对人类未来的希冀。世界人口的爆炸式增长、自然资源的日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是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
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进入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世界各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物质产品大规模扩张,人类沉浸在工业文明所创造的喜悦之中。这种盛行于世的发展观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传统发展观。这种发展观臆想大自然的无限恩赐,总以为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增长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在数量上不会枯竭:自然资源的自净能力具有无限性,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排放所需要的自然环境在容量上也不会降低。
然而,仅仅经过了十几、二十年的“辉煌”,20世纪60年代传统发展模式的“短命”瘤疾就充分爆发出来了。伴随着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的是森林等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水源和大气污染、土地的沙漠化、城市生活质量的全面退化等问题。人类创造美好文明的同时造成了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生态、人口等问题,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现实逼迫人们必须找到一种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全社会整体持续发展为内容的新的发展观,来取代不合时宜的传统发展观。因此,催生了可持续发展观。
事实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可持续发展理论于19世纪末就已经萌芽,当时,先觉的美国林学家本乔特Gifford Pinchot就已经提出了环境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思想。强调公平和效率,强调资源在消费者中应公平分布,现在与将来公平分布。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人们在经济增长、城市化、人口、资源等所形成的环境压力下,对传统发展模式普遍产生了怀疑。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了一部引起很大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作者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造成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会失去“春光明媚的春天”,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在发展观念上的争论。10年后,两位著名美国学者巴巴拉·沃德(Barbara Ward)和雷内·杜博斯(Rene Dubos)的享誉很高的《只有一个地球》问世,把人类生存与环境的认识推向一个新境界,即可持续发展的境界。同年,一个非正式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发表了有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概念。1987年,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但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真正形成是在20世纪90年代,主要标志是以1992年联合国通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蓝图《21世纪议程》。之后,1994年戴维斯(Davis)提出,经济发展要走持续发展的途径,而不是传统的发展途径。他认为人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按照戴维斯的理想,“经济活动不仅在利用资源上是高效率的,而且是社会正义的,并在环境上是与生态可持续的”。1995年伯德(Elizabeth Ann R.Bird etal.)在研究可持续农业问题时,列出了:1.整合农业与自然;2.长期发展目标、持续进化过程,而不是一种已达到的状态;3.减少对农业和农场资源的集中控制,增加自给自足的农场运作者,更加独立于化学输入的市场;4.增加品种,提倡轮作,选择更多的覆盖性作物以防止水土流失,选择更多的改良土壤作物(如豆科作物),减少除草剂的使用;5.整合作物与家畜,提倡家畜在围场间轮换放养,减少对草场的破坏等可持续农场主的战略和哲学,从而使可持续发展理论不断走向具体化、深入化。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在目前的理论研究中,对可持续发展有着许多不尽相同的定义。很多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作了相当宽泛的解释或展开。一些生态学家从生态系统的观点来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环境学家往往从资源环境的角度阐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经济学家则从社会福利和经济的角度来描述可持续发展,而社会学家则往往从需求和发展过程本身谈可持续发展。虽然这些解释和阐述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并无大碍,在本学科领域一般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们不应被视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正宗定义。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SD)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正式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到目前为止,该概念的表述多达近百种。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基本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
“可持续发展”一词,最初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些发达国家的文章和文件中。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将发展界定为“经济和社会的有成效的变革”。至于“可持续发展”,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给出的定义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共识,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但定义并非十全十美。因为,该定义只强调了发展的代际公平,而忽略了同代人之间的公平问题。其概念有着特定的内涵。它是从环境与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而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某一发展进程在时间上的可连续性。它所强调的是环境与自然资源的长期承载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主张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应该体现这样几方面的含义:一是人类向自然的索取与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二是人类为当代的努力与为后代的努力相平衡;三是人类为本地区发展的努力,能够同为其他地区共建共享的努力相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人与自然的平衡和人与人的和谐。核心是指人类自身的繁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保证人类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可持续发展还具有3方面的特性。1.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Fairness)内涵。“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然而,在人类需求方面存在很多不公平因素。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含义是:第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问题来考虑:目前的现实是,占全球人口26%的发达国家消耗的能源、钢铁和纸张等,却占全球的80%。第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性。这一代不要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条件,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2.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Sustainability)内涵。布伦特兰夫人在论述可持续发展“需求”内涵的同时,还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可持续发展不应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大气、水、土等,要求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离开了资源与环境就无从谈起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可持续发展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发展必须有一定的限制。人类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应充分顾及资源的临界性,应以不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为前提。3.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Common)内涵。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的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前言中写道:“今天我们最紧迫的任务也许是要说服各国认识回到多边主义的必要性”,“进一步发展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责任感,这是这个分裂的世界十分需要的”。如果每个人在考虑和安排自己的行动时,都能考虑到这一行动对其他人(包括后代人)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能真诚地按“共同性”原则办事,那么人类内部及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够实现。
(二)可持续发展含义的相关理解
由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非常庞大,掌握起来极其不容易,特别是针对具体问题来阐述可持续发展时,非常不容易将相关内容描述得十分贴切,为了深入认识可持续发展,也为了将其能够更清晰地应用于不同的研究和不同的领域,因此,就有了大致如下的可持续发展含义的相关理解。
第一,从生态环境角度看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应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土地利用、城市发展、建筑物设计应该整合环境与生物健康,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在1991年国际生态学联合会(INTECOL)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联合举行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题研讨会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能“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的发展。同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可持续性被解释为“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经济发展。其后,巴伯在其著作中把可持续发展界定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表现出明显的生态为先倾向。
第二,从经济角度看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利润应超过或平衡成本,经济活动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利用方式不应伤害环境,不应伤害可再生资源继续发挥作用。经济学家皮尔斯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会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这是比较典型的经济观。另一著名的定义就是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如果发展破坏了人类社会内部的平衡关系,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破坏了自然界内部互相依存的平衡关系,也即当发展破坏了人与自然这个大系统内部平衡关系时,会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或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要求发展能够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致加速人类社会生命进程的发展。该定义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鼓励社会经济发展;二是经济发展应与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三是努力保证各国(各地区、各人)在“发展权”上的公平。可持续发展中的价值理论,只是将那些能增进全社会利益的社会生产和自然活动看做是价值生产的源泉,个别活动是否是价值的源泉,取决于它在给个人带来利益的同时又能增加社会整体的利益,只有那些能增加社会利益的个别活动,才是价值的源泉,而那些即使能给个人或集团带来利益,但会使社会总利益减少的生产活动,不仅不是价值生产的源泉,而且是社会价值的耗费。这意味着,那些不给特定人带来特殊经济利益,但对人类利益关系重大,并会影响到所有个人利益的生态环境,如空气、水及其环流系统、生命支持系统等,都是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三,从科技角度看可持续发展。技术可帮助人类提高利用资源的效率,提高生活标准:新技术应减少能源及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不污染大气、水体和陆地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科技进步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无从谈起。在技术选择上“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以此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尚卫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中国经济问题,2000年第6期)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可以从热力学角度得到解释。世上万物任何系统的发展变化都是有效能量转化(耗散)的过程。而能量是守恒的即宇宙的能量总和是个不变的常数,并且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它总是从有效状态转化为无效状态。人类只能影响其转化的速度,但不能改变其转化的方向。人们把处于无效状态不能做功的能量的总和称作嫡。随着时间的流逝,系统总是朝着总嫡增加的方向变化。这表明,任何系统都有一个生命过程,即它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公效能量以维持自身的低嫡状态,同时排除高嫡废物,继后由于从周围环境中吸取有效能量的难度不断增加,以及自身吸收能力的下降,无法维持自身的低嫡状态而嫡值不断增加,最后寿终正寝。
第四,从社会角度看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性反映了发展与现实社会准则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宗教、传统与习惯、伦理、价值系统、教育、个体与团体行为之上的,而非取决于经济地位。任何系统都有其生命周期,人类社会也毫不例外地会走完自己的生命过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通过人的努力设法延缓人类社会的生命过程。据此以为可持续发展可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致加速人类社会生命过程的发展。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反对传统的唯GDP为中心的发展观提出了以“实质自由”为核心的发展观,强调GDP增长与人民的福利没有必然关系,发展的战略目标不仅仅是追求GDP的增长,其最终目的是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作为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与价值观念的众多方面的综合过程,发展意味着消除贫困、人身束缚、各种歧视性压迫与缺乏法治权利和社会保障的状况。他特别指出在市场经济下,必须注入人道关怀与社会正义,才有可能使“冷酷”的市场变成“温暖”的社会。
(三)可持续发展需要全新的世界观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它的研究对象是包罗万象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人口所构成的巨大系统。因此,孤立地从生态环境角度、经济发展角度、科技进步角度和社会伦理角度来权衡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观点均不足取。而是应该以地球为巨系统的核心,以人类健康发展为根本,树立包括协调化、系统化、平等化、全球化、效率化、不竭化在内的,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系统世界观。
1.可持续发展的协调观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点就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是生态与经济相协调。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资源的永续利用,一方面,必须解决好资源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合理配置,既要保证当代人的合理需求,又不为后代人留下较恶劣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另一方面,应重视资源在各地区、各部门和每个人之间的合理分配问题,重点要解决贫困,贫困落后是造成资源闲置或浪费的根本原因。发展应当十分注意扩大自下而上的空间,保证生存基础,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存质量。要控制人口和消费水平,提倡人口与资源条件相适应,反对无节制的超前消费;采用能耗少和物耗小的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行资源及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实行无废料生产;对可再生生物资源,在开发利用的同时,采用人工措施促使其增值;尽量采用替代资源,以减少稀缺资源的消耗。同时,保持和促进经济发展能力和物质基础,保证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免遭破坏。
2.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
可持续发展把当代人类接触以生存的地球及区域环境看成是由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这种系统论的观点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并为人与资源问题的分析提供了整体框架。环境与发展矛盾的实质,在于如何推定人与这一复杂系统中其他各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有赖于资源持续供给的能力,有赖于其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的协调,有赖于社会的宏观调控能力,部门之间的协调行为,以及民众的监督与参与意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功能的削弱或增强都会影响其他组成因素甚至持续发展进程。所以,在考虑可持续发展战略时,需要树立系统观,从全局着眼,按照系统的要求,进行综合平衡。
3.可持续发展社会平等观
一个社会或一个团体的发展,不应以牺牲另一个社团的利益为代价;同样,一个国家的发展,不应以牺牲另一个国家的利益为代价。这种平等既表现在当代人与人、国家与国家、社团与社团间的关系,又表现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上。持续发展主张人与人之间、当代与后代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互相尊重,互相平等。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的时候,也不应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当发展能够保证一个团体、一个国家的福利增加的时候,也不应使其他团体和国家的福利减少,可持续发展思想明确地阻止当代人获得利益却把成本强加给后代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获利却把成本强加给其他团体和国家的行为。
4.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观
人类共同居住在一个家园,地球只有一个,说明了全球是一个整体的道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环境问题,都可能对全球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解决全球性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全球伙伴关系,需要全球的人类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并通过全球人类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地践行这种思想,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5.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观
可持续发展与资源保护相统一的生态经济观,为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理论上结束了长期以来把发展经济和保护资源相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并明确指出二者应是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的。发展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它需要以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忽视了对资源的保护,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限制,没有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特别是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满足,也就无从谈到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因为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贫困、饥饿和生产停滞的基础上。因此,一个资源管理系统所追求的,应该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并把系统的整体效应放在首位。
6.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
可持续发展强调对不同属性的资源,要采取不同的对策。如对矿物、油、气和煤等非可更新、不可再生资源,要提高其利用率,加强循环利用,尽可能用可更新和可再生资源代替,以延长其使用的寿命。对可更新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要限制在其再生产的承载力限度内,同时采用人工措施促进可更新和可再生资源的再生产。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生命的支持系统,保证可更新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不竭的资源支撑。
四、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点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社会伦理学基础
可持续发展理论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伦理学基础。它突出体现了各代人都有权利充分利用各种已有资源造福社会的代际公平观。当今天应用崭新科技从资源利用中获取巨大利益时,我们自然会首先感谢先辈将这些资源保存下来。从理论上推断,在人类的任何一代人中都存在“代际无知之幕”。所谓“代际无知之幕”是假定人们不知道自己所处的代际、资源在代际间的分配情况和自己应用资源的能力等特殊情况,但清楚资源利用对人类福利的影响和科技进步可以使资源潜在价值不断开发出来的一般规律。在这种状况中所有人处境是相似的,没有任何一代人能够设计出有利于自己特殊情况的资源利用原则。因此当处在“代际无知之幕”中,人类一般会选择可持续的资源利用原则,能够体现代际公平,可以保证任何一代人都不会因代际不同这样的偶然性因素得利或受害。这种“代际无知之幕”所带来的代际公平观为人类不断扩大资源利用范围提供了伦理约束基础。
但是,资源存在本身就有巨大潜在价值的事实。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可以预期同样一种资源将来肯定会得到比现在更有效率的利用即用同样数量和品质的资源,预期将来能够生产出比现在更多更好的最终物品和服务。这种预期将来资源利用价值与现实的差距就称为潜在价值。某种资源的灭绝会使人类未来丧失这种潜在价值。由于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无法准确预测未来不同时间资源的潜在价值。那么,资源的潜在价值就有可能被大大低估,资源利用的私人(或社会)优化选择就可能会有过多的“最优灭绝”,这就会给“未来人”带来难以估计的使用者成本(即非持续方式造成资源灭绝的损失)。为了避免和降低使用者成本出现的风险,就需要拥有一种可持续利用的伦理约束弥补人类的理性不足。
具有代际公平的伦理是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未来人”在权利制衡中缺位时,“当代人”必须要接受自身伦理的约束才能履行代际公平的理念。可持续发展作为伦理范畴,是人类对环境与发展问题反思的结果,人类这种崭新的意识蕴含着丰富的层次内涵。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伦理包含着知识、态度和行动三个层次。在这三个层次中,可持续发展知识层次是指可持续发展及其有关问题的各种经验和基本理论,它是可持续发展伦理中的最基本因素,是其他层次的活动背景。可持续发展态度是第二层次,它来自于可持续发展知识层次,又明显地高于知识层次,它是对可持续发展知识的运用,也是对可持续发展及其有关问题的判断与评价,以及主动参与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动机与意向。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层次则是知识和态度的外在表现,是指利用有关技能,参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行为习惯和途径,是外化了的伦理层次。作为可持续发展伦理三个层次之一的态度层次与其他层次相比,更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伦理的深层内涵,这种深层内涵不仅是态度层次本身的蕴意,也是知识层次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要求,而且是可持续发展行动的具体体现。在此把这种深层内涵概括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可持续发展的道德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法制理念。
1.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评定不仅是以人类为尺度,而且是以更深层次的人类—自然系统为尺度:不仅是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而且是以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在价值观念上,既承认自然界对于人类的各种价值,也承认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价值,即它对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具有的存在价值,对于生命和自然界可持续生存的价值。既然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和有价的,就必须珍惜保护、有偿使用。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重在追求效率与公平,避免浪费和破坏。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建立,将决定公众的态度及行为取向,是公众参与的动力源泉。
2.可持续发展的道德理念。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对当代人行为的重新规范。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具有高度的文化水平和道德责任感,明白自身的活动对于自然、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长远影响和后果,认识自己对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崇高责任,并能自觉地为社会的长远利益而牺牲一些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人们应当改变不加节制地消费、炫耀富裕、奢侈浪费、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及以牺牲环境来换取高额利润的各种不道德行为。人类不但要对自己讲道德,而且要对自然环境讲道德。不应为自身的利益而损害自然环境。道德调节的范围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扩展到人类、社会和与自然界的关系。这种道德观的目标是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协调。
3.可持续发展的法制理念。可持续发展伦理道德可以调节人类的行为,具有普遍的影响。然而,人们有时出于无知或者出于私利,不顾自然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损害了他人和后代人的利益。因而,必须借助社会法律形式,对可持续发展的各方面进行权利义务结构之间的重组和调整,迫使人们正视法律责任,强制人们的活动遵循自然生态、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重视公正公平和可持续性原则,调节和解决人们在发展过程中发生的种种矛盾,有效地维护正常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秩序。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经济学基础
可持续发展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人口膨胀等问题的治理。这几方面都是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这些负面效应说明经济发展是有代价的。经济发展结果是由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的转变,在经济发展的结果得到实现的过程中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必须不断地同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人类的选择必然会对自然的选择产生干预行为,这种干预行为必然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必然会带来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便是经济发展的成本。
如前文所述,传统经济学只关心如何最大化、高效率地配置和利用现有稀缺性资源,而不从源头上关心是否永远有足够的稀缺性资源可供配置和利用,更不会面向未来前瞻性地去关心我们子孙后代的资源配置问题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单纯地追求GDP的增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们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使经济发展成本过高,甚至超过了发展的收益,从而形成不可持续性的发展。所以,即使现在世界上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单位的资源,他仍然可能被市场机制这架精巧的机器以最大化的法则进行配置而不问其他。正如赫尔曼、戴利、肯尼思·汤森所指出:“微观的分配问题类似于在一条船中对于给定的负载如何进行最佳分配……但是,即使一条船的负载是最佳分配的,随着绝对负载量增加,它的水位线最终也会到达负载线。超出负荷的最佳装载的船也会沉没——尽管它们将以最佳的方式沉没!”正是这一先天性理论缺陷决定了传统经济学根本就不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经济学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有与其相适应的经济学基础,而现有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又不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经济学基础。因此,必须重新树立新的能够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适应的经济学理论。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含义,传统经济学明显地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念,所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基础与传统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基础应该有着天壤之别。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基础不但把相对稀缺性而且更多地把绝对稀缺性作为自己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还要重新审视和界定人和自然、个人与社会、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关系,从意识上审视人类的行为特别是经济行为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反思时间因素的存在及其在可持续经济学中的影响,必须把人类经济活动放到时间的长河中加以把握,而不能抽象出一个没有时间因素存在的所谓纯经济世界;重新确定主体,进一步认识资源,重新审视判断资源优化的准则,强调如何更好地共享资源。但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提出并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经济发展成本,而只能将经济发展成本降低在一定的范围内,即,在生态系统自身能得到恢复的前提下,使发展收益大于发展成本,符合成本—收益法则。因此,经济发展成本就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经济发展成本的分析亦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然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成本经济学是包含了环境、生态、文明在内的泛成本经济学。从这一理论基础出发,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治理环境污染,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地利用资源,控制人口的过分膨胀,使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损害所形成的发展成本达到最小状态。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只将能增进全社会利益的社会生产和自然活动看做是价值生产的源泉。个别活动是否是价值源泉,取决于它能否在给个人带来利益的同时又能增加社会整体的利益,能则是;反之,不仅不是价值生产源泉,而且是社会价值的耗费。这意味着,在可持续发展价值理论中,一定社会生产活动所形成的社会价值总量,并非传统价值中所有个体生产或所得价值量的简单相加,它还要在此基础上,加上这些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外部经济价值,同时减去该过程造成的外部不经济价值耗费,即加上生产活动所产生经济效益以外的社会和生态效益,减去相应的社会和生态损失。同时,在可持续发展价值理论中,那些不给特定人带来特殊经济利益,但对人类利益关系重大,并会影响到整个人类利益的生态环境,如空气、水及其环流系统、生命支持系统等,都是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是从再生产的全过程来考察它对人们福利的影响。如某种产品的生产,其对社会创造的价值,不仅包括该产品的直接消费者从中所得福利的这部分价值,而且包括它消耗资源而减少的这部分负价值存量,该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净影响所形成或减少的这部分(负)价值,它在消费及其残物处理过程中所造成的外部影响等方面所造成的(负)价值变化,也就是说,它不像传统价值理论那样,只是从狭隘的生产和消费来看待一定经济活动的效率和价值生产,而是从再生产全过程来看待一定经济活动的效率和价值生产。如目前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塑料包装产品,但从再生产的全过程看,它们却是效率极低甚至是无效率的,如它们造成的遍及城乡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令各国棘手的,并会贻害子孙的严重公害,它们对环境所造成的损害及其对它们的治理费用,可能要远远大于它们的市场交换价值。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价值理论中的资源配置优化标准,不再是看一定量生产是否给当事人带来最大的经济利益,而是看它能否给社会整体带来最大利益,同时不是看该活动是否能给当代人带来最大利益,而是看它能否给人类长期发展带来最大的长期利益。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不仅关心当代人的利益,而且关心不同代人或后代人的利益以及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生态学基础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另一重要基础是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生态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起源于生态学的经济理论问题,在生态学家的启发与引导之下,人们才开始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复合系统的角度来思考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它应用生态学的概念、理论与方法研究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即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并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形成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生产力,提高生态文明程度,形成稳定协调的人工生命系统。这里所讲的生态文明,不仅包括有机生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还包括有机生命之间、有机生命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协调关系,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有机整体。生态文明反对人类的绝对中心论,生态文明反对人类不顾环境和生态平衡单纯地追逐经济利益,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致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用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文明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且也用生态文明来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调节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可见,可持续发展是在更高层次上对“以人为本”的一种肯定。虽然可持续发展的着眼点在于保护自然,但最终所关怀的还是人的生存与发展,不仅仅关怀人类现实的利益和发展,更关怀人类未来的利益和发展,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要求逆转人类生态与自然生态的退化趋势,恢复人和自然的生态关系,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生态观念和生态秩序,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际和代际之间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是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演变的生态轨迹,贯穿的是能量转化、物质循环、信息控制和生态平衡的生态规律。因此,从维系人与自然的共生、自生和再生的活力出发,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际和代际之间的公平性、共同性和持续性的原则出发,从社会的和谐共生和全面发展出发,从文明的延续、文明的转型和价值重铸的角度来认识,让生态文明最终超越工业文明。
有学者认为,生态利益是人类的最高利益。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的利益不外乎三个层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三个层次的效益在人类的利益结合作中各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生态效益是指在满足大多数人需要的同时保护和优化生态系统,保持生产力的可持续运行能力,以满足全人类的整体和长远需要的效益。由于生态效益代表的是全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因而它必然也是人类最高层次的压倒一切的根本利益。因此,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态经济学就成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又一重要基础。
认为生态生产力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元始地位—生态系统不仅孕育了生产力系统本身,而且决定着生产力系统能否继续存在和以什么状态存在和运行的质量;以至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生态是生产力之父”。优化的生态系统不仅孕育了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从而创造了生产力系统而且提供了生产力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甚至优化的生态本身就是巨大的生态生产力,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因而保护和优化生态系统就是保护和优化生产力。优化的生态系统要求系统内的各种循环都是按最优的自然法则进行的,自然界的各种物质、能量能够达到最优的动态平衡,各种自然资源的再生与循环按自然固有的法则顺利进行。相反,劣化的生态系统是指生态系统的局部或大部由于人格化而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以至于整个生态系统或其子系统不能按自然的法则进行循环,丧失了天然的运行规律,内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受阻。劣化的生态系统必然破坏生产力系统的运行环境,削弱直至吞噬生产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甚至劣化的生态本身就是巨大的负态生产力使人类陷入可怕的生存危机。因而,破坏生态系统就是破坏生产力。
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天人合一”的朴素哲学思想,提出人类要效法自然法则,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的观点。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认为世间万物是一体的,人是自然万物的一部分。朱熹提出了“天人一理”“天地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观点,将儒家伦理观从人际之间向人与自然之间拓展,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作为人的最高目的。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并未真正贯彻这一伟大的思想,以往人类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悲壮的天人“斗争史”,将人与自然相对立,视自然为敌,人类经常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人类通过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获取物质资料。认为发展是人类向自然单向索取的运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正式终结了长期以来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对立起来的错误观念,明确指出它们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要科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如果为了满足无穷的欲望,而毫无顾忌地掠夺和征服自然,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就不可避免,发展的健康性和持续性就失去了根基。保护生态环境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人的经济活动要在经济系统中进行,同时存在于生态系统的运行中,既要受经济规律的制约,也要受生态规律的制约。环境与经济之间进行着两种相互交替的生产过程,即由环境支撑的经济生产过程和环境本身的再生产过程。所以说,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从系统观点看,可持续发展的对象是由经济、人口、资源、环境所组成的复杂的人类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了不同的亚系统,在各亚系统内部、亚系统之间,进行着不停顿的能量转化、物质循环和信息控制,从而使系统的各部分处于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之中,保持着系统的平衡。由于能量的投入与转化,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得以生存和发展;由于物质在系统内外的循环,生态系统得以活化和再生;由于信息的传递和控制,生态系统得以有序的建立和延续。按照能量转化、物质循环、信息控制和生态平衡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合理调控“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从而维护系统的稳定性,实现整个系统的良性循环。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三大支撑体系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有三大支撑体系:一是现代化的社会伦理学原理,二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原理,三是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态学原理。但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相互融合的复杂的巨系统。可持续发展强调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的整合发展理念,从大的方面来说,应该包括经济、社会(包括人口)环境、(包括资源)三个方面。联合国机构和一些国家政府已把这称之为新的发展三角形。传统分析性研究把发展解释为单纯的经济问题、或单纯的社会问题、或单纯的环境问题,都没有覆盖发展的全部内涵。三个向度的整合发展体现了人类新的发展观,成为工业革命以来的第二次飞跃。经过第二次飞跃,人类开始从自然支撑系统对于人类发展的承载力出发,强调人类社会需要追求长期稳定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整合成为具有很大包容性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明确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个限度(或阂值),人类活动如果超越这一限度,就会造成种种环境问题。环境承载力可以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环境协调程度的判断依据之一。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承认环境是有价值的。环境之所以能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需求,首先是因为它具有响应需求的价值属性。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突出强调了发展与环境的“调适”和“匹配”。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还昭示了生态文明应该代表了人类未来文明的发展方向,同农业文明取代原始文明和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历史必然一样,生态文明也将会取代工业文明,因为人类的生态利益是高于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最根本利益。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在空间上优化、时间上无限的、“天人合一”的崭新的发展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