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是我国目前重要的创新型扶贫理念,是符合我国当下贫困现状的扶贫精神,它是针对粗放扶贫而提出的,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优化整合地方扶贫资源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减贫手段。一般而言,精准扶贫就是要根据贫困群众的具体情况,谁贫困就帮扶谁,确保扶贫到村到户[1]。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1月在湘西考察时提出了“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在习总书记明确提出精准扶贫的理念后,中央办公厅在2013年25号文《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作为六项扶贫机制创新之一。国务院扶贫办随后制定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在全国推行精准扶贫工作。2015年1月习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再一次指出“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2]。
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年)、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新世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阶段(自2001年始)。伴随经济的稳步增长以及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推进,中国贫困人口的数量和比例都得到大幅度减少,贫困人口的分布状况也由20世纪80年代的普遍式分布为主转变为相对集中于少数自然条件艰苦的地理片区,以及分散各地的“插花贫困”和社区里的个别贫困为主。随之而来,在贫困对象方面,经历了由大片区到贫困县再到贫困村为单位的变化过程。从扶贫开发工作的方式特征来看,则经历了前期以贴息贷款为主的信贷扶贫计划与区域开发计划相结合,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受多元性、参与性发展话语的影响,更倾向于以人为中心的扶贫方式。
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从本质上反映了我国扶贫政策在面对农村贫困状况的新变化时,从扶贫机制上由主要依赖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到更加注重“靶向性”对目标人群直接加以扶贫干预的动态调整[3]。精准扶贫政策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十分符合我国目前的农村贫困现状,是我国建设好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扶贫新论断: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和精准扶贫.中国经济网. 2016—01—3[引用日期2016—01—3]http://www.ce.cn/xwzx/gnsz/ szyw/201601/03/t20160103_8019081.shtml.
[2] 汪三贵.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48-150.
[3] 左停.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J].贵州社会科学,2015(8):156-16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