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市民文化需求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市民文化需求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时间:2023-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上海已初步形成了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保障,提倡社会多元参与和第三方绩效评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框架,极大地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如何满足上海市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是上海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必须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次调查将市民文化需求的调查内容限定为两部分,一是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需求,二是对市场所提供的文化产品的需求。
市民文化需求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_巨变中的中国社会

当今,文化成为全球关心的话题,城市因经济而强大,因文化而精彩。文化是城市持续发展的灵魂,更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软实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应突出“文化民生”这一核心。一方面,通过文化产品的消费和文化服务的享用,达到改善人们生活品质、增强城市认同感与幸福感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发展需要实现提高人们道德水准、人文关怀和城市综合文明程度的目的,进而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对于“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部分,提出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2011年的工作”部分,把“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作为需要重点抓好的八个方面工作之一,强调要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生产更多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近年来,上海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上海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4—2010)》、《上海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和工作任务,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上海市关于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本市农村文化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十一五”期间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的通知》等文件。2007年,按照《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大都市建设的基本任务,进一步加强了工作力度。目前,上海已初步形成了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保障,提倡社会多元参与和第三方绩效评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框架,极大地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

尽管上海的文化建设业已取得初步成效,但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上海的人口规模急剧增长,人口层次也更趋复杂化。从人口来源的空间分布来看,上海市民可分为三种来源:城市原居民、外来城市居民以及农村转入城市居民。这三种人员都经历了空间的转变和现代化进程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地域空间的转变,更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现代化转变。不同的区域文化身份的群体共存于同一城市空间,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文化需求,形成多样化甚至杂多的城市文化生态圈。如何满足上海市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是上海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必须研究的重要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上海市民的文化需求,发现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与问题,为进一步推进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民意依据,受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委托,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调查中心于2011年1—4月开展了2010年度上海市民文化需求调查。

一、调研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调研内容

本次调查将市民文化需求的调查内容限定为两部分,一是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需求,二是对市场所提供的文化产品的需求。在借鉴文化需求分析和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来调查市民的文化需求:(1)文化生活现状;(2)文化生活的价值偏好;(3)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获得途径;(4)文化消费意愿。在考察市民文化生活现状时,主要设计两类问题:一是描述性问题,旨在了解市民文化需求的内容;二是评价性问题,旨在考察市民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考察市民对政府所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包括:(1)公共文化设施;(2)公共文化资源配送;(3)群众文化活动。第二部分考察市民对市场所提供文化产品的需求。包括:(1)报刊;(2)书籍;(3)电影;(4)电视;(5)文艺演出。第三部分为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居住地、职业、户籍、收入、教育程度和在上海的居住时间8个项目。在正式调查之前,从社会调查中心固定样本框中抽取110位上海市民参与预调查,查漏补缺,再次对调查问卷进行修订完善。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多阶抽样的概率抽样方法,辅之以配额抽样。本次抽样调查总体为在上海生活、工作或学习的市民,年龄为18—65岁。根据上海城市区域地理分布特征,本次调查抽取了浦东新区、长宁、虹口、闸北、嘉定五个区,区域属性覆盖中心城区、郊区、城乡结合部和特殊地区(浦东新区);在抽取样本上,根据上海人口结构特征,按社会职业进行配额抽样。从抽样区域、人口结构上确保样本能够代表上海总体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50份,回收问卷1244份,问卷回收率为99.52%。

样本基本情况如下:

(1)性别:男性45.9%,女性52.0%;

(2)年龄:29岁及以下24.4%,30—39岁22.3%,40—49岁17.4%,50—59岁18.9%,60岁及以上15.9%;

(3)户籍状况:上海户籍82.5%,外地(有居住证)12.2%,外地(无居住证) 3.4%,其他0.2%;

(4)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0.0%,高中、中专、职校或技校30.4%,大专21.3%,本科21.7%,硕士4.6%,博士0.9%,国外求学0.4%;

(5)婚姻状况:未婚18.7%,已婚81.3%;

(6)家庭年收入:2万元以下16.9%,2—4万元24.0%,4—6万元18.5%;6—10万元18.1%,10—20万元14.8%,20万元以上6.8%;

(7)在沪居住时间:1年及以下2.4%,2—4年5.3%,5—10年8.9%, 11—20年7.6%,21—30年18.1%,31—40年16.0%,41年及以上40.2%;

(8)职业状况: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负责人2.7%,国企、外企和私营企业高中层管理人员8.3%,私营企业主2.4%,专业技术人员8.1%,个体工商户6.4%,下岗失业人员或失业者2.7%,军人0.2%,商业或服务业员工8.4%,工人15.8%,农民1.0%,办事人员13.9%,学生4.6%,离退休人员23.2%,其他职业1.4%。

二、上海市民文化需求的基本特征

(一)市民文化需求多样,以娱乐性文化与知识性文化为主

随着上海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上海市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娱乐性文化和知识性文化成为市民文化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

本次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市民都表示出不同程度的文化需求,且需求类型呈现多样化特征。以市民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使用为例,其需求就包括参加社区学校(7.6%)、使用社区信息苑(7.9%)、观看文艺表演(17.1%)、参观展览陈列室(3.1%)、参加文艺团队活动(9.1%)、参加联谊活动(8.7%)、观赏影视节目(4.8%)、阅读书报(9.6%)、体育健身(13.8%)、听公益讲座(10.4%)等。市民喜欢观看的文艺演出类型,包括了演唱会、话剧、歌剧、芭蕾舞蹈、音乐会、戏曲、魔术马戏、相声小品和海派清口等。其中,演唱会、海派清口和相声小品是最为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类型,分别有74.7%、27.9%和25.2%的市民表示最喜欢观赏此类演出(参见图1)。这说明市民无论是对公共文化服务还是市场提供的文化产品,其需求都是多种多样的。

图1 当前市民喜欢观看的演出类型情况

进一步分析发现,知识性、娱乐性文化在市民生活中有相当程度的发展,目前娱乐性文化在市民的现实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而知识性文化也深受各个群体的喜爱,无论从现在还是将来看,这两种需求必将成为最主要的文化需求类型。数据表明,市民最希望参加的社区文化活动形式主要有:体育锻炼(35.0%)、文娱活动(35.0%)、图书借阅(19.5%)、业余兴趣班(18.6%)和技能培训(18.3%)(参见表1)。这说明,当前上海市民最为热衷的社区文化活动形式是具有娱乐性和学习性功能的活动形式。这表明随着城市文明的提升和科学知识的普及,市民的自我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对于健身体育方面的需求日趋强烈;社区作为市民工作学习之外的主要生活空间,在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由于城市生活节奏快,工作竞争激烈,市民也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增加知识。随着互联网日益成为文化生活的重要媒介,从市民上网的主要目的和活动也可以看出他们的文化需求。调查发现,市民上网的主要目的有查资料(53.1%)、看新闻(46.4%)、打游戏(28.7%)、聊天(22.3%)、浏览论坛或发帖(13.3%)等,查资料和看新闻以压倒性优势排在其他上网活动之前,可见市民在互联网上的活动仍以知识性需求为主。

表1 市民最希望参加的社区文化活动形式

(二)市民满足文化需求渠道多元,对新技术手段接纳度高

本次调查显示,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与市场提供的文化产品都成为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的主要力量。在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市民的文化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

目前,上海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输送,一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二是广场文化活动,三是全市性大型文化活动,都在不同程度上吸引了市民的参与,特别是广场文化活动与全市性大型文化活动,更是深受市民喜爱。在被调查市民中,有近半数市民(48.8%)不同程度地使用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有46.6%的市民参加或观赏过政府开展的“广场音乐会”、“高雅艺术进社区”、“百场文艺汇演”等广场文化活动(见图2)。通常这些形式,政府既为市民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人际交往提供了方便,又为市民欣赏高层次文艺演出提供了机会。同时,近年来上海市政府持续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影响力较大的大型文化活动,也为市民满足自身文化需求提供了诸多选择。本次调查显示,在上海每年举办的各类大型文化活动中,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旅游节、上海国际电视节是对市民吸引力最大的前三项活动,被调查市民中观看或参与上述活动的比例分别达到了45.4%、26.4%和20.5%,此外,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书展、亚洲音乐节、上海艺术博览会等大型文化活动也受到许多市民欢迎。

图2 市民参加或观赏广场活动情况

图3 市民对大型文艺活动的喜爱情况

另一方面,文化市场也是丰富居民文化需求的重要渠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满足市民最为基本的文化需求,市民进一步的需求主要通过文化市场这一渠道实现。调查显示,市民获取信息主要渠道是市场化运作的电视、网络和报纸。电视以其低廉的价格、巨大的信息量、生活化的语言、便捷的欣赏渠道等特点,占据了市民文化娱乐方式的大半江山。有68.1%的受访者将“看电视”作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参与的文化娱乐形式。而网络以快捷性、高密度逐渐为中青年群体所欢迎,逐渐取代传统的广播、杂志的地位,成为一部分市民的首选。在青年群体中(40岁以下),过半数人(50.8%)每天上网3—5小时,可见网络已经成为他们学习、娱乐、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调查还发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每天上网超过3小时的人也占了21.4%,还有25.3%的老年人表示自己每天平均上网时间为1—2小时。这充分说明,在信息时代,网络作为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的渠道不仅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并且正在超越年龄限制。此外,报纸仍以其便捷性、广泛的群体适应性、丰富的知识性,继续成为市民不可替代的信息获取方式。

图4 市民每天上网时间(%)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信网、互联网以及广播电视网这三种原本不同的网络正在趋于融合,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为人们的文化需求提供服务。本次调查发现,市民对于数字电视、“三网融合”等新兴技术手段的评价和接受度较高。有约六成(60.5%)的市民家里安装了数字电视,其中22.3%的市民对数字电视的服务感到非常满意,28.9%的市民表示比较满意,而只有不到三成(29.9%)的市民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在接受调查的市民中,有近半数(48.7%)的市民表示数字电视的吸引力在于能收看更多的频道内容,有18.7%的市民“电视收视效果好,画面更清晰”是促使他们愿意安装数字电视的原因,此外,数字电视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能更自由和交互式地选择频道等优势也吸引了部分市民的兴趣(见表2)。目前,国务院已经批准了我国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上海市是其中之一。上海市民对三网融合的期待程度如何?本次调查发现,有32.6%的市民对三网融合表示“非常期待”,有25.5%的市民表示“比较期待”,换言之,近六成市民对于三网融合持肯定和接纳的态度。

表2 居民接受安装数字电视的原因(%)

(三)市民重视文化生活,文化消费意愿较高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海市民文化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文化消费的意愿也较高。

从图书方面看,绝大多数市民都有阅读需求,而其中有36.9%的市民表示会通过购买图书来实现这一需求,约为选择图书馆借阅(18.5%)的市民人数的一倍,这表明图书阅读需求方面,市民更倾向于自己购买而非利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另外,尽管有20.8%的市民选择网络下载或在线阅读,但随着网络市场与版权保护相关法规制度的完善,许多图书都不再能免费阅读或下载,而必须付费才能获得,这也说明市民在图书方面的消费意愿可能更高(见表3)。在报纸杂志方面,有31.2%的市民选择购买,23.2%的市民选择自己订阅,即有超过半数的市民是通过付费来实现读报需求的,而在图书馆借阅的只有13.7%,看单位订阅的报刊的只有13.4%,还有9.0%的市民靠赠阅满足阅读报纸杂志的需求。在电影方面,市民看电影的途径主要是商业电影院、电视、网络和音像制品四大市场化渠道,尤其是商业电影院成为许多市民看电影的首选。数据显示,超过四成(43.0%)的市民选择走进电影院看电影,占22.1%的市民选择通过电视观看电影,17.9%的市民选择网络下载或在线观看,还有9.7%的市民选择购买影碟。其他通过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电影、社区露天电影以及单位组织等形式观看电影的市民人数不到5%(见表3)。这说明,上海市民在满足报刊、图书、电影等文化产品的需求方面,主要不是通过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来获得,而倾向于自己购买,具有较高的消费意愿。

表3 市民满足图书需求和电影需求的主要途径(%)

(四)市民文化偏好具本地特色,对“三俗”文化评价包容

作为全国经济前沿和国际化的大都市,从人口构成而言,上海已经具有明显的移民城市特征。如何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保持本土特色,促进上海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和谐与融合,是上海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次调查发现,无论是拥有上海户籍的居民,还是拥有外地户籍的居民,无论是刚在上海安家落户的“新上海人”,还是在上海居住了30、40年的“老上海人”,他们的文化偏好都具有上海特色,具体表现在对上海本地的新闻媒体(如电视台、报纸等)较为偏爱,对上海文化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等大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判断。例如,在问及“您平常喜欢收看哪个电视台的节目”时,有546位市民都回答了包括东方卫视、新闻综合频道、第一财经、星尚等在内的上海本地传媒,约占受调查者总数的43.4%。在“喜欢看的电视栏目”方面,“新老娘舅”、“阿庆讲故事”、“相约星期六”等颇具上海特色的栏目也广受市民欢迎。市民最爱看的报刊中,新民晚报、解放日报、新闻晨报排列前三位。此外,对于上海文化的代表作和代表人物,市民们也各抒己见。64.9%的市民认为在文学、影视、戏剧、音乐、美术等领域中,目前存在能代表上海文化的作品,尤其是海派清口、沪剧被许多市民认为是上海文化的代表。有65.5%的市民认为在包括作家、演员、音乐家、画家等各个文化领域的人物中,目前存在能代表上海文化的创作者或表演者,最受市民认同的代表人物包括周立波、廖昌永、韩寒、尚长荣、黄豆豆等。

近期,一些真人秀相亲类电视节目(如“非诚勿扰”、“为爱向前冲”等)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低俗文化的议论。我们对上海市民对此类节目的评价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上海市民基本上能客观看待低俗文化,但同时也对低俗文化表现出比较包容的态度。有37.9%的市民严厉批评这些电视节目“内容虚假,情趣低俗,道德缺失”,有28.9%的市民认为其“比较庸俗,但尚能接受”,有21.9%的市民认为其“娱乐性强,部分内容有待规范”,只有5.1%的市民对其持肯定态度,认为节目“机智幽默,反映现实,充满创意”。当面对低俗文化时,约四成(39.3%)市民表示“十分厌恶,主动抵制”,有17.3%的市民表示“反对低俗,但也偶尔参与”,31.0%的市民认为“低俗文化可有可无,与我没有多大关系”,还有8.8%的市民承认自己“经常消费低俗文化”。这说明大多数市民的文化价值取向还是正面的,他们能对低俗文化做出客观的评价,但在实际生活中对负面的文化现象也比较包容。

三、满足市民文化需求存在的障碍与问题

(一)文化信息获取渠道不畅,社区文化活动与市民生活联系不紧密

根据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信息的完备与畅通是促成产品供求双方调整生产和消费倾向,实现供需平衡的重要条件。但本次调查发现,目前市民获取文化产品或服务信息的渠道并不畅通,由此给市民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带来了障碍,这在政府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特别明显。以市民身边的社区文化服务为例,目前市民获取社区内的文化活动及文化服务项目的相关信息,主要来自居委会上门告知(39.6%)和海报传单(11.6%)。这两种渠道中,居委会上门告知的受众面非常狭窄,无法很好地覆盖全体居民(特别是上班族),而海报传单属于被动的宣传方式,信息传递的效率相当低。调查发现,有35.1%的市民甚至表示,没有任何渠道获取社区内的文化信息(见图5)。这表明,文化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相当严重。受此影响,一些市民对于身边可以获取的文化资源的了解和利用非常缺乏。本次调查中,半数(50.3%)市民都从未去过自己所在街道(镇)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而不去的原因主要有不清楚活动安排(33.2%)和不知道活动中心地点(23.6%)。

图5 市民获取社区文化活动信息的主要渠道

(二)市民闲暇时间不足,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不充分

充分的闲暇时间是人们消费文化产品及服务从而实现文化需求的最基本条件。本次调查反映出,许多市民认为闲暇时间不足,妨碍了其文化需求的实现。在不去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市民中,有36.0%的市民明确表示不去的原因是因为个人闲暇时间不够(见表4)。近年来,为促进公共文化资源的普遍共享,上海市陆续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但本次调查发现,市民不去参观这些场馆的主要原因是可支配的闲暇不足。有38.0%的市民表示因为闲暇时间不足而不去博物馆,同样,有29.6%的市民表示自己没有时间去美术馆,而因为票价太高不去美术馆的只占3.7%。这种情况在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等重点文化设施也类似。闲暇时间的不足导致公共文化设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数据显示,“基本不去”各大公共文化场馆的人数比例分别是:图书馆(52.7%)、体育馆(53.8%)、博物馆(59.2%)、文化馆(64.7%)、美术馆(64.9%),这说明,超过半数的市民几乎完全没有利用过这些公共文化设施。上海的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及服务水平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拥有设施堪称一流的大剧院、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科技馆等,但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更应看到,目前上海市的许多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实际上与许多市民的文化生活绝缘。

表4 市民不去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主要原因(多选)

(三)优质文化产品缺乏,市民对文化产品的满意度不高

目前,上海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呈现出较好较快的发展形势,2010年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经济比重超过10%。与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相比,优秀文化产品匮乏的状况就更加凸显。从本次调查得出的数据看出,居民普遍对目前市场供给的文化产品满意度不高。在报刊方面,44.9%的受调查市民认为优秀报刊非常稀缺,认为优秀图书稀缺的市民也达到了43.2%,认为优秀的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文艺演出非常稀缺的人数比例分别占39.1%、42.1%、39.0%、39.9%。还有占相当比例的市民认为优秀文化产品比较少,只有不足三成的市民认为优秀文化产品供给充足(见图6)。优秀文化产品的缺乏,还会使市民在无形之中被动地接纳一些负面文化。一些受调查者认为,当前低俗文化的甚嚣尘上,部分原因正是因为主流文化产品不吸引人,观众只能“被低俗”。

图6 市民对目前市场供给优秀文化产品的评价

(四)文化产品价格较高,超过市民经济承受力和心理预期

价格是影响居民实现其文化需求的重要因素。目前,上海文化市场所提供的文化产品价格与居民的经济能力和期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本次调查显示,有11.7%的市民表示完全难以承受目前的图书价格,23.6%的市民觉得有些承受不起,认为完全可以承受、基本可以承受的分别占5.5%、23.2%。上海电影院新上映的电影票价一般在80—120元之间,但九成以上(92.1%)的市民却表示自己所能承受电影票价不超过80元,有超过六成(61.3%)市民能接受的电影票价不超过30元。由于供给价格与市民收入的不匹配,导致许多市民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半数(50.7%)市民在过去一年中从未到电影院看过电影。对于文艺演出的价位,54.7%的市民所能接受的演出票价不超过50元,但在上海买一张演唱会门票通常至少要花180元,买一张话剧或歌剧的门票至少要花120元,各类音乐会、魔术杂技表演门票也在80元以上,远远超过了市民的期望价格(见图7)。过高的票价将许多收入较低的观众拒之门外,也导致了一些标志性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很低。在过去一年中,近3/4的受调查者从未去过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上海音乐厅等处观赏文艺演出,而他们大多数是低收入人群。调查数据显示(见表5),在家庭年收入低于2万元的市民群体中,有70.8%的市民所能承受的文艺演出票价不超过50元,79.1%的市民所能承受的电影票价不超过30元,而他们中有73.3%的人在过去一年中从未去电影院看过电影,过去一年中未去过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等处观赏文艺演出的比例更是高达85.5%。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这些地方所提供的大多数文化产品与服务价格脱离了大众的消费能力,致使看演出成为了一种贵族消费,低收入市民只能敬而远之。

图7 市民所能承受的电影与文艺演出票价

表5 不同收入水平的市民所能承受的电影和演出票价(%)

四、进一步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的思路与对策

当前,上海正向世界级大城市迈进,文化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国家宏观战略部署为上海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十二五”规划对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出了纲领性要求。上海要抓住2010年世博会举办和长三角文化产业带建设的契机,从上海市民的文化需求现状出发,积极创新文化建设的思路与体制,保障市民基本的文化权利,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利

一是要改进现有的公共文化信息发布方式。可以借鉴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定期向全体社区居民寄送社区文化服务项目“菜单”、活动参与征询回函卡等,拓宽居民获取文化信息的途径。同时,积极利用信息化媒介,通过电子邮件、BBS、网站公告等手段,扩大信息覆盖面,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二是优化调整文化产品的供给时间和输送方式。根据需求和服务对象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延长公共文化设施的开放时间。推进以“三网融合”为重点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文化信息服务的便捷性。同时,以基层社区为重点,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加快建设电子图书、艺术、知识讲座和影视节目等数字资源库,通过远程技术和数字化方式,缩短市民获取文化资源的时空距离,弥补市民无暇使用公共文化设施的缺憾。

三是文化服务从“计划分配”向“按需选择”转变。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方式,帮助、支持社会群众组织,把文化活动与社会群众组织结合起来,把专业的演出与群众的自娱自乐结合起来,一方面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发挥文化的凝聚力和团结力,坚持基层文化活动的经常化、阵地化,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利用群文团队贴近生活的优势,开发与利用优秀本土文化资源,及时了解群众需要,使文化服务供需之间实现无缝对接,真正满足了群众内在的文化需求。

(二)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丰富市民文化选择

一是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对文化产业所提供的经营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价格进行规范。应逐步打破某些文化机构在产品、渠道等方面的垄断地位,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价格理性回归。同时,要减少政府不必要的规制,加快推进新闻出版、演出审批等制度改革,压缩中间环节,降低流通和管理成本。此外,还要发挥文化行业协会及文化中介组织作用,促进文化领域专业化服务外包,降低文化产品生产成本。

二是繁荣文化市场和健全文化产品流通渠道。要针对目前文化市场发展存在的体系不完善、结构不合理以及文化产品的形式、内容、数量和艺术性还不能满足群众需要等问题,认真研究文化市场的布局,调整文化市场的进入门槛,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来推动上海市文化产业的升级换代,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速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注重文化生产要素市场、文化产品流通市场和文化消费市场的建设和协调发展,培育和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鼓励和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推动文化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三是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予以特别的关注。通过文化产业创新,从满足市民需要转向开发和引导市民新的文化需求。要结合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传媒、动漫游戏等新兴、优势产业门类,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搭建推进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台,加大对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支持力度,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重点支持现代传媒、动漫游戏、文化演艺、文化博览、出版业、现代印刷业等领域骨干企业的发展,鼓励智力成果的创作,规范智力成果的使用,保护和支持原创,开发培育文化出口项目,努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三)创作先进文化作品,提升市民文化品位

一是要以实施“精品工程”为抓手,增加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和生产。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艺术精品创作规划,按照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要求,创新“精品工程”的创作、生产、营销、管理机制,加大对重点题材的扶持力度,鼓励创作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其次,要把文化人才建设作为文化发展的关键举措,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创新文化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加快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人才集聚度高、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文化团队。最后,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坚决扫除反动、淫秽、色情的文化产品,打击非法文化经营活动,抵制低级庸俗的文化经营活动,鼓励和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经营活动,用先进文化占领文化市场。

二是加强媒体和出版物的监管。针对一些媒体存在宣传导向低俗化问题,政府部门要加强管理,加强行风评议和监督,切实做好对媒体和出版物的监管工作,保证导向的正确。另外还要重视并加强对媒体传播有效性的研究。因为一方面,媒体传播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审美的嬗变及科技的发展而变化,另一方面,高雅的、庸俗的,先进的、落后的,都有可能通过媒体得以传播,因此,如果不去深入研究有效的文化传播方式和途径,主流媒体就无从拥有文化传播的优势,其引领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功能也将无从谈起。

三是大力普及高雅艺术。在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等机构举办系列大众文化普及活动,市民只花很低的费用就可欣赏一场高雅文艺演出。除每月推出低票价的市民音乐会外,还可以推出“免费参观日”活动,在免费参观艺术场所设施的同时,向广大市民普及高雅艺术,宣传音乐专业常识以及礼仪修养,全面提升广大市民的艺术欣赏水平与综合审美品位。努力将社会对高雅艺术的欣赏需求,逐渐培养成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休闲方式和审美习惯。

(2012年)

[1] 本研究系本书作者主持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年度课题之最终报告(2011年)。由杨雄研究员、何芳博士撰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