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管理主要是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按照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基层党组织、基层政府、各种社会组织和公众构成了基层社会管理的基本格局,它们是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
由于我国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建设相对来说比较滞后,在社会管理尤其是基层社会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阻碍着基层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创新社会管理的认识不清,定位不准。一部分干部把社会管理简单地理解为加强社会控制,忽视了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激发社会活力等基本任务,没有把服务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社会权利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涵和任务。部分基层干部主动创新意识还有所欠缺,仍然停留在用老眼光看事,用老办法干事的简单工作态度,缺乏创新。二是没有形成合力。由于受长期的集权化的政治体制影响和社会组织发育水平较低的历史影响,在我国基层社会组织管理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社会管理领域的政府一元化核心地位的强化。在这种政府作为基层社会管理单一主体的一元化单向管理模式之下,政府成为各项社会管理事务的唯一主体。这种单一管理主体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管理的多元化需求。另外,部分基层政府或组织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建设、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特别是基层社区自治组织,承担着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几十项行政职能,有限的人员应付日常工作都比较吃力,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搞服务。社会公众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认知度还不高,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社会管理的各主体还形不成合力。三是社会管理机构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将在更深层次上触及各方利益,社会问题不断增多,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社会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基层社会管理力量不足。拿城市社区居委会来说,各种行政事务、社会事务繁多,但人员编制很少,为补充人员的不足,只能采取聘任的办法,但由于待遇低,多是一些4050人员,难以吸引高层次的人才。由于基层社会管理缺乏人才,经费紧缺,个别地方或领域的社会管理工作甚至陷入无人办事、无能力办事、无钱办事的窘境,严重阻碍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由于社会管理的重点难点在基层,加强创新基层的社会管理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加强我国社会管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迫切需要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基层社会管理能力建设。
1.基层社会管理能力建设是我国加强社会管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我国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点在基层,只有打牢基层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实现。在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和农村村民自治组织是完善社会管理的最基础环节,城乡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细胞,社区管理和服务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突破口。城乡社区管理的成败,关系到政府角色的有效转变与公民社会的发展,关系到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进步。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是我国社会管理体系与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管理体系是由党委、政府、社会组织、群团组织与企事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公众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多元共治体系。通过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推行参与式、合作式治理,可以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特别是社区管理创造便利条件。
2.基层社会管理能力建设是解决各类社会矛盾与问题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矛盾不断增多,公共安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污染、物业管理、干群关系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持续多发态势。这些问题和社会矛盾,集中发生在基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加快向“社会人”、“社区人”转变,大量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和民办机构在街道社区落户,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大量涌入社区,社区汇集了各种利益关系和各种社会矛盾,社区成了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基层社会的稳定直接取决于城乡社区的稳定,社区是维护稳定的源头,是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把矛盾解决在基层,问题就不会积累起来甚至爆发。加强社会管理,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把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社区,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从而为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打牢坚实基础。
3.基层社会管理能力建设是改变社会管理薄弱状况的迫切要求。从中央到地方,从地方到基层,我国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基层。首先是我国基层社会管理主体不健全,基层党政组织社会管理职能有待提高,群众组织、社区组织建设滞后,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责任不清,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渠道不畅。其次是基层还普遍面临资源匮乏,配套支持难以满足基层社会治理需要的问题。另外,社会管理还没有实现全覆盖,一些地方如城市商务楼宇、集体宿舍、城乡家庭出租屋及城乡结合部仍然存在着管理盲区。提升基层社会管理能力,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在基层构建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体系,可以消除社会管理的盲点和薄弱环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