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至乐无乐也

至乐无乐也

时间:2023-01-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黑格尔认为,辩证法是由正题、反题与合题组成的。由黑格尔的“正反合”又使我们自然地联想起老庄的“大音希声”、“至乐无乐”。老子的“大音希声”即是“天乐无声”,何谓“天乐”?它就是源于“有”而又高于“有”的“无”,就是一种依托以人的本能为内核的生命自然,对社会公德的一种高度的自觉遵守而又能自我发展的教育。
至乐无乐也_生态学校文化的构

四、正反合:至乐无乐也

“正反合”是黑格尔辩证法的精髓。黑格尔认为,辩证法是由正题、反题与合题组成的。所谓“正题”、“反题”、“合题”其实是绝对精神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正题必然地派生出它的对立面——反题,并且和反题构成“对立”,最终二者都被扬弃而达到“统一”的合题。所以,辩证法就是绝对精神不断流动,展开的一个历史过程,任何事物都是这个过程中的客观存在。

黑格尔的这一命题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三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中后两条规律是相一致的。我们可以从宇宙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全过程推证这一规律。当构成宇宙的空间存在物质与时间消亡绝对相等时,时间消亡物质刚好能控制空间物质的产生,这时的宇宙绝无任何的物质存在(我们可把这一过程称为是正题)。当构成宇宙的空间存在物质发展速度大于时间消亡物质的发展速度时,这时的宇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整个宇宙逐渐形成一个巨大的物质宇宙(这一过程可称为反题)。当构成宇宙的时间消亡物质速度又大于空间存在物质的发展速度,而发展到极限的巨大物质宇宙重新走向消亡,形成宇宙的时间消亡物质与空间存在物质再次相等时,宇宙又变成了绝无任何物质的宇宙(这一过程是合题)。

为了使人们透彻地理解这一规律,黑格尔曾经作过这样的一个比喻,来说明他的“正反合”的哲学思想。他说,一颗麦粒,一开始它只是一颗麦粒(正题),但它实际上已经包含了突破自己,否定自己的因素——这就是要长成一株麦苗。当它真的长成一株麦苗时,它就不再是一颗麦粒了,而是达到与麦粒的对立面(反题)。麦苗最后还是会成熟结种,自己死去而产生新的麦粒。新的麦粒既不是麦苗,也不同于原来作为种子的麦粒,而是两者综合的产物(合题)。从这个比喻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黑格尔的“正反合”:一种事物、一个东西,蕴含并产生了它的对立面(否定物)。为此,我们在考虑任何事物时不能不同时设想到它的对立面,比如“无限”相对于“有限”,“无序”相对于“有序”,“无招”相对于“有招”等。但它的对立面(否定物)依然含有片面的因素,最终必然地遭到再次否定,走向两者的综合,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产生一个更接近于完美的事物(或东西)。

由黑格尔的“正反合”又使我们自然地联想起老庄的“大音希声”、“至乐无乐”。老子的“大音希声”即是“天乐无声”,何谓“天乐”?用当今的音乐行话来说,它是以日月星辰为音符,以天体的客观运行规律为调式,以四季轮回不息为曲式结构,从而形成一部永恒、和谐的庞大的“交响”织体。庄子讲“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庄子·至乐》),他的“至乐无乐”与老子的“大音希声”在这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天运篇》记有皇帝对北门成谈《咸池》之乐,说其作为“天乐”,是“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齐物论》中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无成与亏,故昭氏不鼓琴也”。对这句话,郭象有很好的解释:“夫声不可胜举也。故吹管操弦,虽有繁手,遗声多矣。而执口鸣弦者,欲以彰声也,彰声而遗,不彰声而声全。故欲成而亏之者,昭文之鼓琴也;不成而无亏者,昭文之不鼓琴也。”(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第160页)可见“不彰声而声全”,无声之乐,乃是“至乐”。这里,老子与庄子谈的是音乐,而寄寓在其中的道理却是“天道”。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庄子的“无”中生“有”、“有”中存“无”讲的都是朴素的辩证法,而“至乐”的境界更是黑格尔所讲的“正反合”中的“合”的境界也。

那么,在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管理中,能否也提倡一些用“无乐”、“无序”,使我们的学校教育达到“至乐”的境界呢?

先从德育的层面看,老子曾说过,“圣人而孩子”,意思是说,圣人与常人的不同之处是,圣人总会像儿童一样处于前功利状态,疏离功利。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说,如果要让学生学会真诚、纯洁,最好的办法,莫不过让学生回归到儿童年代,想什么就说什么,不矫饰、不推诿。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位母亲第一次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当孩子回家后,妈妈连忙问她,“幼儿园好不好啊?”这位孩子的回答竟是,“幼儿园好,就是老师不好,老师中午要让我睡觉。”童言纯真,童稚无邪!其实,这就是一个人的道德的自然状态,朴素、纯真。遵循这种道德的自然生成,就是一种“无”,无教育。这个“无”用黑格尔的“正反合”来解释,即是“正命题”。孩子到了学校之后,老师首先要教导他们的是怎样做一个好孩子。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呢?那就是要遵循社会公德,为此,老师必须要用许多的条文来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比如,幼儿园的孩子中午必须午休两个小时,不能影响其他小朋友的睡觉等。其目的就是让他们学会遵守公共秩序,今后能成为一个社会人,成为我们教育理想中的“人才”、“接班人”。所以孩子经过学校教育、培养后,他们有了自己的道德标准,懂得了怎样做人。用黑格尔的“正反合”来解释,就是说“人”已从“无”教育的阶段(正题)进入到“有”教育的阶段(反题)。当我们的学校教育用同一种思想、同一个内容、同一种方式来塑造千千万万不同特性的“人”的时候,我们又会感觉到我们的初衷与结果尚有这么一段距离,于是,打破现有的教育秩序,创设更接近于真理、接近于完美的教育境界,又成为了新一代教育者的“梦”,这个“梦”是什么呢?它就是源于“有”而又高于“有”的“无”,就是一种依托以人的本能为内核的生命自然,对社会公德的一种高度的自觉遵守而又能自我发展的教育。这里的“无”,已同于庄子“至乐无乐”中的“无”,正是黑格尔所谓的“合题”。

再从教学的层面看,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寻找课堂教学最优化的过程,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从理论上说,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就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什么是科学性,科学性是课堂教学结构内在的规律性,这个规律性规定了教师在这节课中应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哪些知识应该先讲,哪些应该后讲,哪些知识要重点突出,哪些知识不易忽视但又必须点到。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对所讲内容作一个科学合理的安排,这样的安排就是我们所说的“有序”。什么是艺术性,艺术性是课堂教学的创造性的外延,它要求课堂教学具有可变的活动性。众所周知,课堂教学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的过程,它面对着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其中出现的许多不定的教学因素,将会是教师意想不到的并难以把握的。为此课堂教学的这个动态生成过程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无序状态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所以,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就体现在如何把课堂教学的“有序”转化为一个更高层次的“无序”。当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这样的“无序”的境界时,它已同于庄子的“无乐”的境界,亦合乎黑格尔“合题”了。可见,学校教育的极致境界在哪里,还是取决于“无”。

如今,老师们常常感叹学生学习欠勤奋,不如80年代、90年代的学生读书用功。如果我们的教师还在学生面前喋喋不休地讲匡衡凿壁、车胤囊萤、孙敬悬梁、苏秦刺股的故事,可能要被学生们称为是老古董了。为什么学校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管理水平越来越高,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不浓,学习的激情反而不高呢?这里当然有学校外部环境的原因,但是学校内部方面的原因呢?现在,学校的发展讲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学校的管理讲制度化、程序化、模式化,在这样一种高效、科学、严谨的工作氛围的背后,可想而知,轻松活泼的文体活动少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少了,新鲜有趣的学术交流活动也少了,剩下的就是天下熙熙,皆为“书”来,天下攘攘,皆为“书”往。当人们把学习变成了一种模式、一种程序、一种机械,变成了学生背上的一个沉重包袱的时候,又怎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管理中有一句行话叫做“对事不对人”,此语的真谛是说明办事要公正、客观,但学校的教育、管理对象是人而非物,我们需要的是多见“人”而少见物,多谈“人”而少讲“事”。引述一个2008年刊登在《中国教育报》上的真实的故事:题目是《画学校,画出了震惊》。有48位校长参加北京清华大学“现代教育管理”校长培训班。培训结束时,人人踌躇满志,个个觉得学到了很多东西,心想回到学校一定要好好干一场。这时,他们的教授组织了一项考试:教授让每个校长拿出一张纸,用简笔画,画自己未来的学校,让大家互相学习。校长们没有异议,埋头作画,很快作画完毕。教授把校长们的画认真看了一遍,什么也没有说,当时只提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画里有人的请举手?48位校长中只有12位举手,大多数校长画的是学校的大楼、树木、花坛、设备等,就是没有人。接着,教授问第二个问题:画出了学生的请举手?只有4人举手,其中有一位校长在画中画了两排人。他解释说:第一排画的是学校领导,第二排画的是老师,但没有画学生。

可见,在现代学校校长们的心目中,能真正做到“见人”的尚不多,他们所见的往往是物、事、制度。学校教育需要的是我们的教育管理者、我们的教师多见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感受到人的心理需求,才能体会到人性之本能,才能去追求人人都向往之的“无”的极致境界。

当代印度哲学家、思想家奥修有句名言:“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脚被忘记了,说明脚已处于一种“忘我”的工作状态,也可以说,已处于一种“无”的状态之中,这时,走路也好,跑步也罢,脚已经丝毫没有脚的负担,这样它就会轻松自如地尽自己的职责之能。教育者的职责,就是要向学生提供这样的一双“鞋”,让这双“鞋”适合于他们的“脚”,并使他们能忘我地进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这双“鞋”是什么?这双“鞋”就是人的内部生成的自然状态,也就是一种“无”。只要我们能提供给学生这样的一个学习环境,相信他们是能进入“忘我”的境界,发挥他们最大的学习效益的。

生态学校文化倡导“以人为本”的文化观,讲究管理中的柔性化和无形化,注重激发人之为人的一种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发展的动力机制。如果说,音乐的旋律是以大自然为蓝本而创作的,那么,蓝本必定胜于模本,自然美终究胜过人为美。我们期待着教育的“无序”境界的到来,相信,它终将会胜于人为的“有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