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城市基础设施的美化
(一)城市交通系统工程的美化
1.道路美化
道路是一个城市的橱窗和走廊,也是人们最直观的认识城市面貌和城市个性的主要视觉和感觉场所。
道路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空间主要分为交通空间、建筑空间和开放空间三大部分,各个空间的组成要素对城市环境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道路的带状环境特点使得它在反映一个城市的面貌的时候更为突出。建设一个既满足交通功能需求,又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的绿化景观道路,会为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带来一种整洁清新的感觉,焕发了城市自身的生命力。
(1)城市道路平面美化。以上海为例,为配合高速增长的经济,路网建设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而作为上海市交通重要网络组成部分的环线高架路,因其全封闭、全立交、快速、安全的特点而愈来愈受到重视。上海市道路的美化设计可以说是典型的从平面构成的角度出发进行的美化。
在上海中环线的景观设计中,值得一提的便是其充分考虑到了以人为本。高架道路为全封闭的快速车道,司乘人员在其上行驶时,高架下的地面沿线景观相对于司乘人员快速通过,所以只能展现出其连续的视觉画面。因此,在长达70公里的中环线上,绿化景观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在每一个路口之间采取不同的设计样式,在富有变化的同时又使整个中环线有统一的基调。在不断的过渡与变化中强调各个路口立交之间的不同景观的演变,使高架上的人们能够清楚地识别不同的高架路段,增强了高架路的形象识别功能。这样,所有的景观都在中环线的串联下,形成以中环为轴线的动态、连续、多变的城市系列景观带。规划中的大型绿地、道路立交及一些重要景点等也都作为中环线上的景观节点而进行重点设计,这也是中环线上系列景观的高潮部分。
上海中环线道路系统
①道路斑马线美化。1951年10月31日,世界上第一条斑马线在英国南部伯克郡斯劳镇诞生。为了起到更好的效果,很多城市都美化了斑马线,在起到提醒作用的同时还成为一道城市美化的风景。
立体斑马线:立体斑马线由浙江台州最先实行推出,用了白、蓝、黄三种颜色涂料,看起来不仅有立体效果,且十分漂亮醒目。涂料还添加了玻璃粉,即便晚上也能清楚看见,三维的感觉能增加司机对于马路交叉点的缓存。后来在不少城市推广,既增加了城市美化也提高了安全指数。
爱心斑马线:爱心斑马线,是杭州为警示“70码”事件在杭州多个路段设立的特殊斑马线。首条爱心斑马线2009年5月18日正式启用,设在莫干山路密渡桥路口。原先的白色线条改为黄底白条相间,长为14米,宽度由4米增加到了7米,斑马线的中间印有大大小小的红色爱心图案,写着“爱心路上,有我有你”的温馨标语。
爱心斑马线
脸谱斑马线:2009年7月7日,西安市曲江芙蓉园街区,两条文化韵味浓厚,创意独特的秦腔戏曲脸谱、关中皮影斑马线亮相街头,吸引了众多市民注意。
脸谱斑马线
②道路井盖美化。一些道路的细节处理会影响道路的美感。例如道路上的井盖,如若处理得当,不仅不会影响道路美化的整体效果,反而还会为城市道路增添一抹亮色。
以日本为例,井盖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井盖上面的图案会告诉你所在的城市什么东西最著名,哪些地方最好玩,或者这座城市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例如大阪是赏樱花的胜地,大阪的井盖上描绘的就是樱花盛开时的场景;静冈县位于富士山脚下,那里的井盖上面描绘图案则大多以富士山风景为主题;长野县有一条富有北国风情的街道,被评为古建筑保护群,他们的井盖上绘制的内容就是小桥流水、古楼林立;京都和奈良是千年古都,井盖则大多以寺庙、神社为题材。
日本各地方井盖
(2)道路沿街立面美化。人们对城市道路直观感受的来源,除道路布局的调整,对于沿街立面的美化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沿街立面的美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道路沿街立面的涂刷、铺贴美化。墙体表面涂装是在我国应用最广泛的墙面美化方法之一。台北基隆河岸旁由瓷砖制造厂商赞助的堤防墙面美化工程,墙面上砌的是来自各行各业男女老少的笑脸,希望让世界多欢喜。
墙体表面涂装图
台北基隆墙面美化工程
②道路沿街立面的雕塑感美化。AlexandreFarto的作品组《在威尼斯的街道》,作者利用腐蚀酸和漂白剂,使用锤子、凿子和风钻等工具,以建筑外墙面本身作为画板,“建造出”了一组画作,并以这种艺术手段来改造其所在的环境,使其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和历史韵味。下面就是他们的几个墙面美化作品。
德国柏林
俄国莫斯科
俄国莫斯科
中国上海
③道路沿街立面的绿化美化。随着近年来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一些新的立面美化方案随之出现。与单纯的装饰手法相比,墙面绿化显得更加符合现在低碳时代的发展趋势,墙面绿化是指将植物(主要是草本类、灌木类)种植于墙面之上。由于城市土地有限,城市土地绿化成本相对高昂,为此就要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在建筑外墙、围墙、桥住、阳台、窗台等处进行绿化,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通常,城市墙面、路面的反射甚为强烈,进行墙面的垂直绿化,墙面温度可降低2至7摄氏度,特别是朝西的墙面绿化覆盖后降温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墙面、棚面绿化覆盖后,空气湿度还可提高10%至20%,这在炎热夏季大大有利于人们消除疲劳、增加舒适感。
2.桥梁美化
一座城市桥梁的建成,就应该成为这个城市的一道风景,甚至是城市的标志。桥梁设计在考虑结合自身城市特点同时,运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以创造多形态生态景观环境为目的,使桥梁形体,环境空间组成多层次的景观。很多城市,桥梁的绿化、美化,在整个城市的美化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下图是一组台北市基隆河上的桥梁美化案例。
台北著名的“麦帅大桥”
跨越基隆河的“彩虹桥”
台北的防洪墙
台北的“大直桥”
“麦帅大桥”曾经是台湾第一条高速公路的起点,早期是水泥桥,现在已改建为台湾第一座纽尔逊式提篮型钢拱桥。“彩虹桥”系专为行人及自行车所建,两端各有自行车引道及无障碍设施,方便两岸的行人及自行车通行。台北防洪墙的高度约在4米至9米,对整体景观较具冲击,以彩绘艺术美化河岸堤防,成为舒适的视觉空间及优质休闲游憩环境。“大直桥”是台北市首座钓竿式斜张桥,全长823米,夜间桥体照明,色彩缤纷夺目,衬托出基隆河美丽的景致。
3.站台美化
(1)公路休息站。国内绝大多数收费站,休息区仅仅是满足了使用功能,设计缺乏特色,对长途旅行者很难产生触动。在这方面,国外对于高速公路上的某些休息站的设计更具新意。例如坐落于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共和国之间高速公路上,由世界著名建筑事务所J.M AYER H.设计的一组休息站,拥有自己独特的建筑语言和设计风格。除去一些基本的功能,如加油站、卫生间、超市等,它同时也是一个农贸市场和文化空间。多种多样的功能利用独特的建筑语言综合起来,形成了一组堪称工艺品的建筑序列,如下图。
(2)公交站亭美化。公交站亭美化是很多发达国家美化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地铁站台美化。城市内的交通方式除了地上交通之外,地下交通也是我们城市交通中的一项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论是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广场,还是地下通道,其出入口都要设置在道路之上。那么这些部分如何与道路相协调一致,给人以美的感受,可以说是我们对于地下交通部分美化的很重要的一点。
休息站
以卡洛斯三世大街(CarlosIIIAvenue)为例,在对其进行的美化设计中,设计师将一组通向地下的入口规则排列,利用方形的,模式化的入口设计的有序排列达到了一种简单,纯粹的视觉效果。体性的美化之外,一些易于实现的小的改变也可以使得地铁站台给人的感受更加人性化。例如由瑞典设计师TaniaRuiz设计的地铁站台中对LED电视屏幕的使用,在美化站台的同时也使得乘客在等待期间更加愉快。
来自西班牙设计工作室的Bilbao-basedBABELstudio在塞巴斯蒂安的作品Eleva则更讲求地下入口与环境的完美融合。设计吸取了极简主义的做法。
地铁站台
4.交通工具美化
(1)公共汽车美化。公交车是城市一道流动的风景,如果他美丽的身躯能给我们带来视觉享受,成为彰显城市文化特色的使者,为何我们不好好装扮一下呢?
(2)出租车美化。作为现代化大都市的形象代表之一,出租车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品位,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
2004年9月,北京市交通委采纳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设计的以尊黄为基色的《中华北京》系列方案。黄色是中央土的象征,是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中最尊贵的颜色,以此为基色,选用四方的八种色,代表祖国的四面八方。
除与当地文化相适应之外,有特色的出租车本身也可以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墨西哥清一色使用甲壳虫作为出租车的景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城市给排水系统工程的美化
多功能雨水调蓄池从功能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利用低凹地、池塘、湿地、人工池塘等收集调蓄雨水。雨水汇入调蓄池之前应该进行必要的截污处理,再充分利用调蓄池内的水生植物和其他生物资源对积蓄的雨水进行净化处理,防止水质恶化,保持水体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二是将其建成与市民生活相关的设施,如利用凹地建成城市小公园、绿地、停车场、网球场、儿童游乐场和市民休闲锻炼场所等,这些场所的底部一般都采用渗水的材料,当暴雨来临时可以暂时将高峰流量贮存在其中,并作为一种渗透塘,暴雨过后,雨水继续下渗或外排,并且设计在一定时间(比如48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完全放空,这种雨水调蓄设施多数时间处于无水状态,可以用作多功能场所。从整个水循环系统看,它还可以有效地削减水土的流失,补充地下水。如下图中,日本多功能雨水调蓄池,平时一个为网球场等运动场地,一个为儿童游戏场;苏州河梦清园段,两边建筑为中远两湾城居住区,中间绿地为梦清园活水公园,绿地下面是一个总体积3万立方米的初期雨水调蓄池。
日本水景建筑与雨洪调节
日本多功能雨水调蓄池
日本多功能雨水调蓄池
苏州河梦清园段
(三)城市能源系统工程的美化
1.变电站、变电箱的美化
变电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城市能源系统基础设施。箱式变电站称箱变,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它是否也可以穿上新衣,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呢?
变电箱美化造型
2.太阳能利用设施的美化
太阳能路灯既为了美化城市,也符合节能减排形势发展需要。
此外,由于使用功能的原因,太阳能收集装置必须暴露在外面,这也为太阳能设施的美化增添了一定的难度。于是利用太阳能收集装置表面的纹理制作景观就成了太阳能设施美化的一个新的思路。
(四)城市通信系统工程的美化
1.天线美化
将各种天线进行符合现场环境的美化,将天线产品与铁塔配件完美结合,可达到与环境自然和谐统一。
现在的技术可以设计并实现如下造型:圆型天线美化造型、方型天线美化造型、水罐型天线美化造型、空调型天线美化造型、墙饰型美化造型、烟囱型美化造型、仿生树型美化造型、景观灯杆美化造型、三角形广告牌美化造型、徽标型美化造型、葡萄架型美化造型、仿真墙体型美化造型、路灯广告牌型美化造型等。
葡萄架型美化造型
景观灯杆美化天线
烟囱型美化造型
水罐型天线美化造型
2.交通信号箱美化
在我们的印象中那些电信箱都是乳白色的铁皮盒子,试想如果我们对其“外衣”进行艺术创作,是否会让我们赏心悦目?下图就是某个国外城市进行城市美化时将这些不起眼的箱子美化一番的效果。
交通信号箱美化
交通信号箱美化
3.邮筒美化
邮筒在国人的印象中,大多是设在路旁供寄信和收信用的柱墩状的绿色圆筒。在日本街头,同样随处可见的邮筒却有着拥有各自特点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成为路旁精巧的点缀和饰物。
邮筒在满足使用功能之外,其装饰性可以挖掘的潜力很大。一个好的邮筒设计能够体现该区域的地域风格,文化底蕴。
日本青森县出苹果,所以邮筒上也放了个苹果
4.报刊亭美化
报刊亭作为一种在公共场合售卖报纸杂志的小型活动房屋,除了要足够醒目且拥有足够的展示空间之外,与周围道路的气质相符,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融为一体也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的图片是德国设计师Thomas在伦敦的街头为报刊亭设计的。
(五)城市环境系统工程的美化
垃圾桶是城市设施中的重要成员,当人们想随手乱扔垃圾时,如果惊喜地发现有如此美妙的分类垃圾设施,是否会驻足欣赏并将垃圾送入它的怀抱?
获伊比利亚城市设备奖项的垃圾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