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巢湖的治理

巢湖的治理

时间:2023-01-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治理巢湖,各级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包括:重工业企业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狠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狠抓巢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强化监督检查,坚决防止污染“反弹”等。巢湖的治理工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安徽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将其列入全国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在强化水利设施建设和工业源污染治理的同时,巢湖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亦进入项目调研阶段。
巢湖的治理_湖泊环境治理与生

第一节 巢湖的治理

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6′54″~117°51′46″,北纬30°25′28″~31°43′28″,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图5-1)。巢湖流域属长江水系,流域面积9173 km2,南淝河、柘皋河等主要河流呈向心状分布。

img39

图5-1 巢湖流域水系分布

巢湖多年平均水位为8.37 m,对应的多年平均湖泊面积为789 km2,蓄水量为40亿m3,岸线长155.7 km。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巢湖出现水华,水质开始下降;到80年代,水华程度加剧,出现灾害性水华;90年代后,全湖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大面积蓝藻水华频繁暴发。为治理巢湖,各级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包括:重工业企业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狠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狠抓巢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强化监督检查,坚决防止污染“反弹”等。为对巢湖污染实施综合治理,国家“九五”期间投资23.45亿元,“十五”期间投资50.07亿元,“十一五”期间投资73亿元。经过“九五”期间的大力整治,巢湖水污染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九五”结束后,1999年的巢湖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分布见表5-1,入湖流量分布见表5-2。目前巢湖水体质量趋于稳定,透明度不断提高,溶解氧有所增加,生物多样性上升。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巢湖的蓝藻水华状况依然很严重(图5-2)。

img40

图5-2 2011年巢湖蓝藻水华分布卫星图片

一、巢湖水环境状况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巢湖的污染状况已位居五大淡水湖的首位。巢湖的治理工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安徽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将其列入全国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安徽省政府也将巢湖治理列入了“蓝天碧水工程”。早在1986年,安徽省环保科学研究所就进行了巢湖水域环境生态评价及对策研究,对巢湖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敲响了警钟。1993年,省水利厅委托省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了《巢湖流域防洪规划》。1997年省环保局、计委、水利厅编制了《巢湖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1998年,省环保局拟定了《巢湖流域生态保护“九五”行动计划》。在强化水利设施建设和工业源污染治理的同时,巢湖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亦进入项目调研阶段。1997年,巢湖行署环保局、林业局、计委三部门联合编制了《建设巢湖湿地生态保护区项目建议书》并上报省计委,省计委于1998年7月上报国家计委(计国字[1998]441号)。庐江县人民政府还分别于1995年、1997年先后两次编制了《巢湖沿岸防浪林体系建设项目建议书》。

表5-1 1999年巢湖流域主要污染物入湖流量分布

img41

表5-2 1999年巢湖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分布

img42

巢湖原本是一个物种丰富、结构多样、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生态系统良好的湖泊。但由于环境污染破坏日益严重,鸟类种群和数量锐减,水生动植物急剧减少,鱼类种群数量大幅下降。银鱼、刀鱼、面鱼、白米虾等珍贵品种濒临衰竭。因此,建立湿地生态保护区,恢复鸟类栖息所必需的森林植被,为草食性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提供饵料,营造鱼类产卵“着床”、避敌场所等生存环境,是尽快恢复巢湖生物结构多样化、挽救珍贵鱼类、改善巢湖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由于巢湖沿岸森林植被和湿地挺水植物受破坏,加之水位抬高,使巢湖风大浪高,甚至是“无风三尺浪”,风浪冲刷使堤岸坍塌不止。此外,沿湖丘岗地土壤不断沙化,风浪淘蚀和土壤沙化,导致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加剧了巢湖的淤塞。通过湿地生态保护区的建立,恢复森林植被,营造湿地水生植被建立缓冲带,可有效地保持水土,减缓巢湖淤塞速度。同时,植被可截留、吸收、降解区间径流和直接流入巢湖的氮磷及有机物,使巢湖水质有较大改善。另外,由于湖岸坍塌使沿岸农田损失加大,众多农户被迫后退迁徙。人工构建的湿地水生植被和沿湖防浪林将成为湖堤的一道绿色屏障,抵御洪水风浪侵蚀,增强圩堤抗洪能力,使沿湖人民免受水毁搬迁和溃破圩堤的巨大生命财产损失。

二、巢湖水质污染及富营养化主要成因

1. 富含磷地层自然径流污染

巢湖龟山附近的二叠纪孤峰层内有1 m厚的磷质结核层,含P2O5为6.95%~28.4%;在肥东县与巢湖市交界处的桥头集至西山驿一带,分布着约有40 km2的含磷古老变质岩系。巢湖沿岸的各时代地层中,很多层位都不同程度地含磷。由于地质构造和地貌的影响,源于磷矿区和含磷层出露区地表径流补给的河流大部分汇入巢湖。

对沿湖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自然本地的调查表明,地表径流的总磷浓度为0.05 mg/L,矿区及其周围地区的地下水本底中含磷总量为0.04 mg/L。如此高的自然本底磷浓度,使巢湖具备了富营养化的地质背景。

2. 人为污染

人为污染是造成巢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包括工业点源污染和农业和生活污水面源污染。从点源污染看,2004年,工业污水排放量为8823万t,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排放量分别为14256 t、2065 t和207 t;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7740万t,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排放量分别为51172 t、5205 t和575 t。工业废水排放量小于生活污水排放量,但工业废水的危害大。从面源来看,农田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而化肥利用率很低。大量泥沙、土壤有机质、残留的化肥农药、人畜粪便、城市废弃物等污染物被暴雨径流冲入湖泊。初步估算,每年全流域农田流失的化肥为27~30万t,按流域土壤背景下限值计算,至少每年携带氮6000 t,磷2800 t。可见,半封闭型的巢湖水域接纳了大量城市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而湖体水动力学条件限制了巢湖水体自净能力,外源污染进一步加剧了内源恶化。

3. 内源污染

巢湖富磷的特殊地质本底,使有些地方湖底的磷含量高达44%。就是说,将所有使巢湖产生富营养化的外界因素全部排除,依然会出现富营养化现象。巢湖多年沉积的底泥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盐,在风浪作用下底泥受扰动而悬浮,促使氮和磷的释放,据估算由沉积物向湖水释放的总磷每年约228 t,总氮每年约2100 t。

4. 闸坝阻隔

巢湖闸坝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于1961年,它为城市供水、航运、农业灌溉、防洪抗旱等创造了良好条件,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利益。但同时也给巢湖水生态系统带来了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水生植物退化、渔业资源减少、淤积速率加快等。建闸后,巢湖水位常年维持在8.0 m左右,使占湖面积20%左右的湖滩失去晒滩条件,影响高等水生植物的季节性生长,限制了湿地的脱氮效应。一望无际的高水位造成风大浪高,湖水混浊,土岸崩塌,岸线后移,生态退化非常严重。巢湖闸虽有鱼类洄游道,但过鱼效果不佳,造成巢湖鱼群结构简单化。巢湖在东口门建闸之前属于过水性吞吐湖,流域形成的径流量平均为30.3亿m3,长江经裕溪河入巢湖的交换水量平均为13.6亿m3,二者比值为1/0.45。建闸后,巢湖变为人工控制水量的半封闭型水体,与长江的交换水量减少了88.24%,几乎丧失了原来的自然吞吐能力。流域形成的径流量与入湖交换水量的比值为1/0.05。而且,巢湖通过裕溪河向长江输沙量减少了26.9%,导致湖内每年增加淤积量30万t左右。巢湖的交换水量减少,换水周期延长,污染物质滞留湖内,水体环境容量降低。

巢湖水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开展较早,但基础性与系统性研究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亟待解决。从“六五”开始到“七五”,有关部门开始了巢湖水环境问题的研究,获得了巢湖及其流域的生态环境、湖泊淤积、污染状况、富营养化状况、陆源污染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为巢湖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随后,安徽省政府在制定环境保护“八五”计划和安徽省“碧水蓝天工程计划”(1991~1995)时都把巢湖的富营养化防治作为重点内容。“九五”期间,国家又将巢湖列入“三湖三河”重点水污染治理项目。二十年来的研究取得了大量基础资料,一些研究成果在巢湖的污染防治中得到应用,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巢湖水质改观并不明显。从“八五”以来,巢湖水污染治理主要集中在巢湖富营养化防治项目的建设和融资上,基础性专项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综合分析,其科学研究与技术方面的主要问题为:

(1)早期的研究基于当时的问题和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科学研究的深入,流域经济结构、水生态系统和水环境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开展的研究成果已经不能满足巢湖水生态与水环境问题彻底根治的需求,严重威胁水生态安全与饮用水安全。

(2)对湖本体的技术基础研究尚存许多空白,如巢湖地质构造富磷层分布及释磷规律与水体富营养化的相关性研究、河湖与地下水互换及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湖周边湿地生态功能研究水源地保护、微污染水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等,技术基础研究不足致使污染治理技术措施针对性不强或治标不治本。

(3)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协调不够,人力、物力与财力投入严重缺乏。没有形成科学的系统性强、技术经济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实施方案。已有的研究多按政府职能分别立项,将水域的系统性综合问题分离研究,河道整治、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实施相脱离;以流域为对象的一体化系统研究不足,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不够深入,技术集成与成果转化率低,致使水环境污染总体没有明显改观,且有局部恶化趋势。

过去,由于巢湖跨合肥、巢湖两个地级市,没有统一的流域管理机构,治理和保护难度很大。2011年8月,巢湖流域行政区划得到优化整合,巢湖全部水域和主要流域集中于合肥市管辖,可以解决流域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为巢湖治理打下坚实基础,实现对巢湖的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管护,有力地促进巢湖流域的污染管理和生态保护。

三、巢湖综合治理建议

1. 加强水污染控制

(1)重点污染控制区为西半湖北区和东半湖湖口区。到2005年,合肥市、巢湖市、肥东县、肥西县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其中合肥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湖滨旅游设施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所有新建、扩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具有除磷脱氮工艺的二级或二级强化处理工艺。加快农村改水改厕工程进度,强化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临湖乡镇污水得到处理,城市垃圾基本得到无害化处置。

(2)加强巢湖流域船舶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航行巢湖流域的船舶设置固体废弃物的收集装置,客船和旅游船设置生活污水收集装置,座舱机船配备油水分离器等防污设备,挂桨机船安装防油污托盘。城市垃圾和污水系统的建设一并考虑船舶废弃物和污水的接收处理设施,保证船舶固体废弃物和生活污水集中上岸处理,实行船舶废弃物收集使用登记制度。

(3)削减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利用率,扩大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量,巢湖环湖5 km范围内限制农药化肥的使用,在流域内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建设配肥站平衡施肥,推广面积达到总播种面积的90%,氮肥利用率提高10%,实施有机肥产业化项目。

(4)加大巢湖水体的水量交换,加快引江济淮工程的前期工作进度,改善巢湖水体富营养化状况。

2. 坚持以控源污染源和湖泊生态修复相结合、治理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点源治理与面源治理相结合

建设流域内生态林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分别在山区丘陵和沿湖平原造林,新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生态经济林共13.3万hm2;封山育林新增7.3万hm2;新增农田林网10万hm2;逐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沿湖种植和封育水生植物1万hm2。加快山坡退耕还林步伐,建立983 km2以上的自然保护区,将使巢湖流域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20%提高到25%,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面积的比例由目前的19%减少到12%。

3.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的科学性

巢湖流域109家重点排污企业安装在线监控仪,巢湖湖区及主要支流入湖排污口每年进行1~2次污染物排放量实测,湖区饮用水源地及重要支流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跟踪水质变化情况。开展巢湖流域畜禽养殖业及第三产业(旅游、餐饮等)排污状况调查,对巢湖湖区及主要支流水环境容量、面源污染状况、污染物迁移量进行规划,完善总量控制。

4. 建立有效的水污染防治投资、运营、价格机制

(1)在实施工程项目时统筹考虑资金筹措、运行机制、成本效益等问题,把工程建设同管理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在实施水污染防治项目同时制定并实施筹资管理运行的改革计划。

(2)制定合理的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加大征收和管理力度,逐步改变现行城镇污水处理收费仍然较低的现象,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加以提高,保证污水处理企业的正常运转,加快完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政策,逐步建立合理的收费机制。

(3)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资金投入水污染防治,推进污染治理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进程。

(4)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研究制定水价方案,促进农业、工业、城镇生活中节水措施的落实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