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黑子活动之谜
1610年,伽利略发现了太阳黑子现象。从此,人类开始了对太阳黑子活动的探索。
1926年,德国的天文爱好者施瓦贝用一架小型天文望远镜观测太阳,并仔细计算每天在日面上出现的黑子数目,并绘出太阳黑子图,他发现每经过约11年,太阳活动就很激烈,黑于数目增加。也很多,有时可以看到四五群黑子,这时称作“黑子极大”;接着衰弱,到极衰弱,到后来太阳几乎没有一个黑子。因此,每经过11年,就称作一个“太阳黑子周”。
为了更准确地研究太阳黑子活动的规律,国际天文学界为黑于变化周期进行了排序,从1755年开始的那个11年称作第一个黑子周,1998年进入第23个黑子周。
1861年,德国天文学家施珀雷尔发现,在每一黑子周,黑子出现是遵从一定规律的:每个周期开始,黑子与赤道有段距离,然后向低纬度区发展,每个周期终了时,新的黑子又出现在高纬区,新的周期也就开始了。
20世纪初,美国天文学家海耳研究黑子的磁性,发现磁性由强到弱直至消失的周期恰好是黑子周期的2倍,即22年。人们将这个周期称作磁周期或海耳周期。
但也有人对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持续的时间提出异议。19世纪80年代,德国天文学家斯波勒发现1645一1715年里,人们很少看到太阳黑子活动,紧接着,英国天文学家蒙德尔指出,这70年太阳活动一直处于极低水平,太阳黑子平均数比通常11年周期中黑子极少的年份还要少,有时连续多年竟连一个黑子也没有。被称为“蒙德尔极小期”。
关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问题,争论一直在继续,新观点不断涌现,有人提出22年的变化周期,有人提出80年的变化周期,甚至有人提出了200年、800年的周期。总的说来,太阳黑子活动是有一定规律的,但又是复杂多变的,就目前的科学研究水平来看还很难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