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神话般的冰湖
对于未曾攀登太白山的人来说,一定听说过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但似乎只是一个神话的标签,而且名字很是土气,甚至就是关中农村的几个老人,如同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里的五爷庙一样,传统乡野文化的意味很重,你很难有想象。那么,我们只有实际去领略了。
当跋涉者经过超越极限的挑战,终于接近拔仙台的时候,人困马乏,身心疲惫,一般是在夏日高秋这样的季节,暖季高山的气温虽然温凉,正午却也在一泄无余的烈日下,万里湛蓝,飞云如丝,高山石阵反射着耀眼的光芒,草被零落,天地寂静,生命在这样的强烈下感受到莫名的压迫,干渴与饥饿的人儿是何种的心境,困顿,绝望。
太白冰湖
而当忽然发现闪烁着天光,或湛蓝或碧绿,或波光粼粼,或似乎空无如镜,但你靠本能就知道那是水的时候,你的灵魂会忽然飞起来,那一方如大圆智镜一般的水面,让你会顿悟到宗教的无法言说之意境,你会忘记一切,这个就是你会见到的或者是玉皇池,或者是大爷海,或者是其他海子,而绝不是梦幻。
当你越走越近,可以闻见她的清香,可以感到她的清凉,可以触到她的水灵,可以掬起她的寒澈的时候,你无法言说。
山巅谁粼粼,高天何澹澹。天地不知踪,人我何复求。
……
其实,这恍若瑶池的海子,也叫太白天池,也叫湫池,也叫太白明珠,她们一年大部分时间在粉妆玉砌的世界下悄悄隐藏于无形,积雪消融后,露出的湖泊还是冰封状态,处于阴坡的大爷海5月底的时候,冰层厚度还达30多厘米,只有短短一季的时间是消融状态,在游人如织的拜访时段,她才展露那婉约超绝的风姿,大慰众生。
当又进入到现实的时候,你还是需要刨根问底的,这些湖泊是怎么来的,她的真实性没有问题吗?你这样刨根问底的时候,自然会告诉你当初是怎么刨根问底的,冰川的刨根问底作用创造了我们眼前的奇迹。
在太白山顶峰之一的拔仙台南北,分布着6个冰斗、冰蚀湖泊,其中北侧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被世人称为“大爷海”(雅称大太白湖)的山顶湖泊,是我国内地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冰川的冰蚀作用是一种奇异而巨大的作用力,冰能在坚硬的石质山坡上和沟谷中,开凿出规模庞大的冰斗和槽谷。据测定,冰的莫氏硬度在0℃时为1~2,-15℃时为2~3,就是在-40℃时,才是4。冰的硬度低只是一个方面,另外,冰在长期受力状态下易发生流变,0℃冰的抗压强度为每平方厘米2公斤,即22米深处的冰已处于可塑状态。冰的塑性流体遇到岩石突起,只能轻轻绕过。所以,纯粹的冰川,侵蚀力量是很微弱的。那么,冰川刨掘地表的秘密究竟在哪里呢?原来,冰中一旦挟带上岩石碎块,则冰川的侵蚀力量就会变得相当惊人。特别是冰川两侧和底部的石块突出冰外时,就会像铁犁和锉刀一样。棱角愈尖,石块愈硬,则刻蚀力量愈大。冰川运动时,就使用这些“铁犁”和“锉刀”,同时锉磨和刻蚀着冰川谷的两壁和谷底,这种作用就叫做刨蚀作用。在对地表刨蚀的同时,冰川还会把谷壁和谷底上的松动岩块的突出部分与自己冻结在一起,并在前进中把整个岩块掘出带走,这种作用就叫做掘蚀作用。冰斗、槽谷、冰阶、冰坎、冰蚀盆地等冰川地貌,都是在冰川的刨蚀和掘蚀的同时作用下产生的。冰川中所挟带的岩块叫冰碛。因此可以这样说,冰川之所以能侵蚀地表,主要依靠冰碛。像太白山高山区这样的花岗岩区,冰川的侵蚀作用以掘蚀作用为主。在这种作用下,深凹在地下的高山湖泊被挖掘出就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它究竟可以刨蚀多深?也就是大爷海有多深?许多探险者包括外国的探险者进行了多次探索,大多无功而返,还有的殒命在深深的湖底。
大爷海,有人曾经下水21米,还是探不到底,也有老乡说旁边测深也达27米,保护区组织的探险数据是,探得的18米深度只是他们从下潜处到“海底”的垂直距离。至于大爷海最深处有多深,仍然是个谜!
神话说大爷海水直通东海,深不可测,那它到底有多深?
希望给幻想保留空间!
在冰川冰蚀作用下的冰斗是一种三面为陡崖环绕,一面向山下敞开的圈椅形洼地,开口处为一高起的岩槛,称冰坎。冰斗多形成于雪线附近。一般把山地多年积雪区的下限叫雪线。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消融量,只有在雪线以上才会有多年积雪。雪线附近降雪充沛,温度常徘徊在0℃上下,利于降雪堆积和冻结,又利于冻融作用的频繁进行,因而地表岩石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冰川的掘蚀和刨蚀作用下,雪线附近的山坡上易于积雪的平缓处,便被逐渐刨掘成一个个冰斗。冰斗底部低洼,冰川消退后往往积水,形成冰斗湖。
两个冰湖
大太白海冰斗和二太白海冰斗,目前是太白山保存完整的两个典型冰斗。大太白池,为黑河源头;二太白池在山南,亦为黑河源头。
大太白海冰斗,位于拔仙台西北,东、南、西三面为崖壁环绕,开口向北;冰流溢出在开口处形成一背向开口倾斜的冰坎,下与冰川槽谷相连。冰川消退后,冰斗底部集水成湖,称作大太白海或大爷海。
大太白海形似椭圆,面积近5 000平方米,湖面高程为海拔3 590米,开口处冰坎高出湖面约15米,湖水从冰坎西边缺口流出,并顺着冰斗下端之槽谷流下。湖水清澈碧绿,冰冷刺骨。湖面景色多变,平静时崖影倒垂,坠日沉月,绮丽动人。据《眉县志》记载:“大太白海三十余亩,清鉴毛发,无寸草点尘,无诸水族……”多年来,湖水日益减少,湖面不断降低,后来,由于人工筑堤,湖面才有所抬升。大太白海冰斗内布满大大小小的块砾,其粒径多在0.2~2.0米之间,表面呈浅灰色,风化不显著。块砾间碎屑泥质物极少,仅有少量小砾石和砂粒。冰斗后壁崩塌所形成的倒石堆和一些大块落石不断充填着冰斗底部,使冰斗内部逐渐变小。
二太白海冰斗,位于拔仙台西南,斗口朝南,其规模远比大太白海冰斗大。二太白海冰斗湖称作二太白海或二爷海,湖面高程为海拔3 650米,比大太白海湖面还高60米,它是我国内地最高的高山湖泊。二太白海冰斗的特点与大太白海冰斗相似,只是二太白海湖面缩小、湖水变浅的幅度比大太白海要大一些。
冰川消退后,在槽谷每一冰阶的冰蚀盆地内,常常集水成湖,这种湖叫做冰蚀湖。
三太白海位于二太白海槽谷的第二级冰阶内,又叫三爷海,是一个受断层影响的冰蚀湖。湖面高程为海拔3 485米。以前三太白海的面积在70 000平方米以上,而现在大部分已被冰碛和冰缘堆积所充填,湖水已退缩到冰坎附近,湖面越来越小。三太白池亦在山南,为石头河源头。
玉皇池位于二太白海槽谷的第三级冰阶内,它是太白山目前湖面最大的一个冰蚀湖,面积约90 000平方米,湖面高程为海拔3 350米,湖前有一残存之终碛堤。这种地貌组合形态和其他一些特征都说明:稍早的一次冰川向下运动时,侵蚀作用较强,在此刨掘出一冰蚀盆地。后来的一次小冰川只运动到这里,冰舌一度在此停留,冰川中的大量冰碛在前面堆积而形成一道终碛堤。随着小冰川的消退,冰蚀盆地中集水便产生了玉皇池。
位于二太白海槽谷末端的三清池,是一冰碛湖,它的前面是终碛堤。由这里向下,冰川遗迹已经消失,因此这里可能是太白山稍早的那次冰川活动所达到的最低位置。冰舌在此停留时形成终碛堤,冰川消退后,终碛堤堵水而形成冰碛湖三清池。目前,三清池已被各类沉积物填满,而终碛堤上的蓄水池,为后来人工所挖。
二太白海、三太白海、玉皇池、三清池,四湖连成一线,形似串珠。碧波荡漾,怪石重叠,湖光山色,引人入胜。
神奇的大爷海湖面平静,碧波荡漾,清澈凛冽,洁净无杂,印月映日,如此清澈据说还有一种神鸟的功劳。它被人们称为“净水童子”,而实际上这种鸟叫做白顶溪鸲,专门以捕食湖中的这种“小虾”为生。白顶溪鸲,大若燕子,背黑胸红褐,头顶有白色斑纹,鸣声“啾啾”,飞行敏捷,或贴水飞行,或伫立湖边石块上,见人不惧,逗人喜爱。民间称此鸟为“净水童子”,日夜守护在池旁。池中一有落叶,它立即衔走,使得池水无寸草点尘,清鉴毛发。更有趣的是,当一只鸟衔不动杂物时,往往是两只鸟衔着抬出水面。
呜呼,鸟也如此,何况人乎,当自深思。
近日,在太白山保护区也出现了一支“净水鸟”队伍,他们是环保志愿者。穿着环保服,提着垃圾袋,不但与“净水童子”一道清洁大爷海等高山湖泊的杂物,他们更把手伸到岩石的缝隙收集那些不文明的来者抛撒的生活垃圾,也到杂草灌丛中捡拾垃圾,他们比“净水童子”活动的范围更大,他们净化着被污染破坏的太白山。
他们的眼眸里,都有一个干净纯洁的湖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