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年,一艘在大西洋上航行的双桅帆船遇到了一场特大风暴,帆船被巨浪打坏,在汹涌的海面上挣扎了一番以后,漂到比斯开湾的平静岸边,抛锚停泊。水手们利用停航的空隙上岸打猎游玩。回船时,海上又刮起了一阵大风,海面重新动荡起来。为了帆船的安全,水手们在海滩上铲运海沙压舱。铲运了一阵.突然一名水手发现沙层中有一颗黑色的圆球,水手们十分惊奇。大家围拢过来,一看,圆球外表涂满了沥青,再剥开沥青,原来是一颗椰子壳。好奇怪呀!这里是一片荒滩,没有任何树木,更看不到椰子树。那么是谁带来的呢?大家疑惑着。还是一位年长的水手有主意:“劈开看看一于是,另一位水手飞快地从船上拿来斧头,劈开一看,“哇!有一卷书。”水手们齐声喊起来。
“书?!”水手们又惊奇了”。
“是的,一卷书!”
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卷羊皮纸,上面写满古体字。经过一番翻译,才知道这是1498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第二次西航途中给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的一封信,信中报告了与他同行的一艘帆船沉了,另一艘帆船的船员不服从他的命令,反叛了。这份重要报告没有能够送到国王手里,倒是漂到这个荒凉的海滩上,沉睡了358年!
是哪一位“绿衣使者”把这封信送到这海滩上来的呢?
是跳跃不停的海浪,还是涨落的潮流?都不是。它是海洋中的“河流”——海流带来的。长期与海洋打交道的海员和渔民都知道海洋中有海流存在,它们像陆地上的河流,日复一日沿着比较固定的路线流动着,只是河流两岸是陆地,河岸就像是固定的目标可做比照,一望就知道河流是在流动着,海流两边仍然是海水,肉眼很难把它分辨出来,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海流没有被人们发现。只是在远洋航海开展以后,人们才得到点滴的资料和对海流的某些粗浅而片面的认识,其中还夹杂了不少神话般的传说。
人们为了认识海流,从18世纪末期起,便开始利用一种叫漂流瓶的东西进行对海流的观测。在这种漂流瓶里装有一封信,信上写了该瓶的投放者、投放的时间和地点等,并要求拾到者向投放者报告拾到的时间和地点。1899年,人们在阿拉斯外海投放的漂流瓶,经过6年的漂流,漂到与它相距4000多千米的冰岛沿岸。它告诉人们,海水平均每天流过2.8千米。1962年6月,人们又在澳大利亚的佩思附近的海域投放了一批漂流瓶,5年后,其中一些漂流瓶漂到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科学家估计,这些瓶子是从佩思经印度洋过好望角,沿非洲北上,横渡了大西洋,行程约1400千米,平均每小时流过37千米。100多年来,人们总共投放了约15万个漂流瓶,进行着海流的观测研究,从而知道了整个海洋中约有32条海流,其中最大的海流,宽数百千米,长上万千米,规模非常巨大。它们把热带高温的海水带向寒带水域,又把寒带海域的冷水带向热带。就在它们运动中,不断影响着沿途的气候。船员们也就利用这种海流流动的本领进行送信件、递情报,渔民们还利用它测报鱼群的动向,配合渔船捕鱼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