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胜寺旁争水战
广胜寺旁的霍泉水,清澈见底;泉头总是呈“浮雪堆玉”之状。高高的霍山上,怎么竟有了这样一股迷人的泉水呢?多少游人到此,说什么也解不开这个谜。
其实,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的就是霍泉的来历。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霍山是座干山,不长树,连草也难活。当时,山上有座俱芦舍寺(即今广胜寺的前身)。寺里有个老和尚修炼已成,他决心运用法力,使霍山变得山清水秀。一天,他倒洗脸水时,故意让脸盆从手中滑出。这脸盆是个宝物,盛黑面可以变白面,盛脏水能够变清水……有一年老和尚无意将一枚铜钱掉到盆内,转眼工夫,盆里就生出无数的铜钱,随取随生,取之不尽。这脸盆原来埋在西山的山坡上,因为它是宝物,所以埋盆的地表长满鲜嫩的青草;那青草像韭菜一样,割了又长,越割越嫩,越割越旺。老和尚发现这一奇迹后,便在草地上挖啊挖,终于挖出了一个盆。现在,他就想用这宝物,为光秃秃的霍山变出水来。只见他把脸盆往地上一扔,口念咒语,不一会儿,脸盆就在地上变成了一个无底的窟窿,盆中的洗脸水变成了翻银珠吐雪沫的泉水。从此,霍山上便有了霍泉。汹涌的泉水,很快就让光秃秃的霍山披上了绿色的新装,青草铺满山坡,碧树笼罩古寺,风景美极了。
可是,西山的山神却发怒了。当他知道宝盆被霍山上的老和尚挖去变成泉水后,立即赶到俱芦舍寺找宝盆。他刚来到霍泉泉眼边,就碰上了水神派出的巡水夜叉。夜叉一听这山神是捣毁自己老巢的魔鬼,立即向水神报告。水神遂带领虾兵蟹将,与山神打起仗来。边打边骂:“我水神老爷在霍泉悠闲度日,为民谋利,有何不好?你小小山魔,赶快滚去!”山神虽只身一人,但武艺高强,听得骂自己‘山魔’,顿时无名火起,厮杀一场。霎时间,霍山之巅尘土飞扬,天昏地暗;霍泉水面浪击涛涌,雾气蒙蒙。数十回合后,山神终于寡不敌众,败下阵来。水神本想追赶,怕山神搬来救兵,便放山神逃走。山神逃到西山万胜寺,越想越窝火,真不该败于那些喂鱼之物!气恨之中,搭弓张弦,一箭把万胜塔的金顶射歪了。
自那以后,水神的威名大震。霍泉因水神保护,永不干涸,四季长流。人们为了感谢水神,遂在霍泉边修建了“水神庙”(也称龙王庙)。相传农历三月十八日是水神的生日,每年一到此时,洪、赵二县的百姓便杀猪宰羊,到水神庙举行隆重的庆贺。久而久之,三月十八日这一天,便成了广胜寺传统的庙会,一直延续到今天。现在,下寺里的“明应王殿”,就是当年的水神庙。
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虽不能说明霍泉的真正来历,但却为霍泉增加了更加诱人的色彩。
那么,霍泉究竟是怎么产生出来的呢?
据《赵城县志》记载,霍泉发源于沁源县,流至岳阳县南渗入地下,伏流八十里,才从霍山脚下喷涌出来。早在唐贞观年间(公元627年—649年),霍泉就浇灌着洪洞、赵城两县的土地。
由于浇地,使美丽的霍泉也发生了一桩桩辛酸的往事。现在我们看到的“分水亭”,就是辛酸往事的见证。史书上说,洪洞、赵城自从有了霍泉水,便产生了“赵城十之七,洪洞十之三”的分水官司。这事最早发生于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当时,洪洞县有人要求按浇地亩数重新分配泉水,赵城人不同意,双方便争执不下。有人只好建议在泉水旁架设油锅一口,当油沸腾时,向锅内投入十枚铜钱。然后,让洪、赵二县选派代表,赤手从锅中捞钱,捞几枚钱得几分水。结果,洪洞只捞得三枚,而赵城却捞到七枚。于是,泉水便这么三、七分开了。
不了解内情的人,总以为这样分向设渠,为了将莽莽泉水分成两股细流,便于浇地哩。其实,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争水战后,为解决水的争端而采取的一种“调解”措施。
千百年来,在这两条渠和分水亭上,“因分水不均,屡争屡讼”,打架斗殴时常发生,不知淌洒过多少劳动人民的血和汗。据说,每年三月十八日庙会就是打群架的日子。三月十七日,准备第二天打架的人,常常是又剃头,又割肉,整好面容,美餐一顿,准备第二天丧生。由于打架打多了,打惯了,后来在洪、赵二县甚至形成了一个规矩:凡是在南北霍渠上打架的,打死人不偿命。因此,平时因别的事情发生严重争执时,有些人常常说:“要打,咱就到霍渠上去!”
历史上,洪、赵二县因水纠纷,大型的争斗先后发生过四次。第一次发生于宋开宝年间;第二次发生于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第三次发生于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第四次发生于雍正三年。前三次争斗,经州县衙门调停,每次都暂时平息一段,但过上一些年矛盾又再次激化。平息时间最短的就是第三次,仅仅平静了一年,第二年便又闹将起来。这一次,官司打到平阳府,清政府派平阳知府刘登庸前去制止武斗。刘登庸吸取历次处理争水纠纷的教训,接受任务后,先到南、北二渠上作了一些调查,认为:问题的要害是两县百姓“彼此怀私逞强。”但他也感到:“古制立二渠以分水,恐未尽善也。”于是,刘登庸在一篇报告中写道:南、北二渠“广狭虽有尺寸,而两渠界限不分,则水数仍无定准。南渠虽立限石于渠底,而北渠仍无;则浅深仍无相等。立拦石以障水,湍急之势、润下之性,未必涓滴不淆。且六尺,二尺石,既小而易于弃置、碎烂、毁败,不能垂久。”由此,他得出结论:如果依照古制,“民之争讼终无已时。”
针对这些弊病,刘登庸提出了一种新办法:
在渠口上留一丈许的地方,仿照栅门之样,“铸铁柱十一根,分为十洞,洪三赵七,则广狭有准矣。铁柱上下横贯铁梁,使十一柱相连为一,则水底如画,平衡不爽矣。栅之西面,自南至北,第四根铁柱界以石墙,约长数丈,迤逦斜下,使南渠之口,不致水势陡断。两渠彼此顺流。且升栅使高,令水下如建瓴,则缓急疾徐亦无不相同矣。”
刘登庸的这个设立分水栅的办法,上报清政府后,宪台大人批示曰:“设立水栅,永杜争端,甚为允协。”不久,便施工修建,“秋七月起工,四年丙午春告竣。”我们今天看到的分水亭下的栅栏基本上保持着当年的样子。水栅建立后,在广胜寺立碑一幢,“刻文碑面,勒图碑阴,使久可考。”此碑至今仍屹立于广胜寺。
不过,自设栅之后,争水之战并未停息,流血事件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夕。深入考察争端不能“永杜”的原因,并不是洪、赵二县百姓“彼此怀私逞强”,而是因为掌握着土地大权的贪官污吏和地主豪绅们暗中挑动——他们把土地交给贫苦农民耕种,天旱缺水时,粮食歉收,农民交不够租子,地主就不饶恕他们。所以,一到缺雨季节,两县的地主们便鼓动农民闹争水。每次武斗,总是以“流农民的血,满地主的仓”为结果。
解放后,洪、赵二县合并,土地归人民所有,争水之战这才真正出现了“永杜”的局面。洪赵人民团结相处,畔靠畔地耕作,渠接渠的用水,互相体谅,彼此关心,谱写了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让水欢歌。早在一九五五年,洪赵人民就联合开挖新渠百余里,后又并肩修建了曲亭水库,从而使霍泉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水浇地面积一下猛增十余万亩。
现在,美丽的霍泉不仅继续为洪赵人民浇地、发电,而且还以她迷人的姿色,为身旁的古刹广胜寺,招徕更多的游客!
(张崇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