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纳粹德国大军压境。
但这时,经过大清理,苏联的国防力量受到空前的打击,损失巨大。官方数据表明,大清洗中,被处决的高级军官包括:5名元帅中的3人、4名一级集团军级将领中的3人、12名二级集团军级将领的全部、67名军长中的60人、199名师长中的136人、397名旅长中的221人。其他指挥员和政工干部被枪决的有1万多人,被清理出去的超过4万。曾有人评论说:“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它的高级指挥干部在任何一次战争(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没有受到这样大的损失。甚至全军覆没的结果也不至于如此。就是缴械投降的法西斯德国和帝国主义日本所损失的高级指挥干部也比这少得多。”
1941年6月22日,虽然因为巴尔干地区的战斗让最开始拟订的进攻计划推迟了一段时间,希特勒依然毫无压力,指挥德军加其他盟国组成的190个师的大军,从波罗的海到黑海拉开一线,杂和着天上战机的嘶吼和地面装甲部队的轰鸣声,乌云滚滚,杀奔苏联而去。
德军对苏联的进攻,面向三个方向,北方的目标当然是列宁格勒,中部则长驱直入挺进莫斯科,南部的目标则是基辅和顿河边的罗斯托夫,这里盛产粮食、煤炭和石油。
希特勒是闪电战的高手,比赛长期抢跑,还没等裁判鸣枪,他就大军开进了苏联,让对手防不胜防。之前德国不断地往东线调兵,希特勒释放各种谎言蒙蔽苏联人,都到了6月21日,有人给斯大林发消息说德国人要杀进来了,他还坚决不信德国人会这么快动手。大兵压境,斯大林同志大梦还没觉醒,懵懂不知道如何反应,他失踪了几天,当时所有人都猜想,他是崩溃了。7月3日,斯大林总算找回状态,发表了一篇激昂的广播讲话,号召苏联人民团结抗战。
德军进攻开始那一个月,不管斯大林是清醒还是迷糊,对战局都毫无影响,德军攻伐速度之快,难以想象,第一天,他们就推进了60公里,半个月以后,苏联西部大面积国土被德军占领,被俘虏的苏联红军超过30万!好在苏联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在这种地方长期打架,变数甚多,如果稍遇阻滞,倔强又顽强的斯拉夫人就会凝聚出强大的反抗力量。
第一个让希特勒头痛的地方就是列宁格勒。老希打仗带有强烈的个人情绪,他痛恨共产党,连带恨透了列宁格勒这个十月革命的诞生地。
此时的列宁格勒,是苏联最大的工业中心,也是苏联第二大运输枢纽,大约有十条铁路线经过,连接列宁格勒与莫斯科以及苏联的其他地区,显然它在军事上是战略要地。希特勒认为,只有在保证占领列宁格勒之后,“才能继而打好这场占领莫斯科这个重要交通枢纽和国防工业中心的进攻战”。所以他说,占领列宁格勒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纳粹这一路北方集团军有70万人,飞机大炮都管够,元首的命令是,6月22日出发,7月21日,拿下列宁格勒。
7月初,德军按计划步步推进,果然进入了列宁格勒周边,德军的盟友芬兰也加入战团,从北方和东方向列宁格勒合围。
出乎德军意料,之前一直溃败的红军在列宁格勒城下恢复了神勇,战斗进行到9月,虽然中间老希派兵多次增援,列宁格勒还是没有拿下,最近的时候,德军已经可以看见冬宫的屋顶,距离中心广场不到20公里。
列宁格勒的300万居民,在红军西北方面军司令的领导下,一边积极开工生产,一边修筑防线,让德军的攻城战代价惨痛,不得不在9月底转入防御。城池虽然暂时攻不破,德军基本完成了包围,切断了列宁格勒跟苏联其他地区的联系,只要围困,总会使之屈服。老希因为军队迟迟没有拿下列宁格勒,很冒火,他下令,将列宁格勒围死,投降也不接受,要把这个城市“从地球上抹去”!
最惨的围城战开始了,列宁格勒城内工厂不少,可粮食一定要从城外运进来。补给线被切断后,城内只好实行粮食配给,在9月后,连续几次降低配给标准,最低的时候,每人每天只有25克的食物,越来越多的人因为饥饿而死。面对这样的局面,城内外的苏联人都没有绝望,他们知道,列宁格勒因为地理位置的特点,是没有办法被完全围死的。
看地图,列宁格勒东北毗邻一个湖泊,叫拉多加湖,湖中间大约60多里宽的水域,德军的炮火够不着,而这条水域,就成了向列宁格勒运送给养的生命线。
炮火打不着,飞机能打到,而且,湖面,它是会结冰的。进入11月,湖面开始封冻,船只无法运输,只能寄望于雪橇之类的低等运输工具。要向一个300万人口的城市运送补给,雪橇马车比杯水车薪还少。
万般无奈之下,列宁格勒军事委员会决定,在冰上建一条军用公路来运送粮食。冰面上跑重型卡车,不是不行,条件是冰面必须冻得厚实。可拉多加湖不都这么冻,不仅结冰的时间有早晚,结冰的厚度也不一样,很多地方,看起来很瓷实,下面的冰层其实很薄。
这是生命线,无论如何都要试试。冰上军用公路就这样强行通车了。开车的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2吨卡车只敢装几百斤,行驶缓慢而小心,司机们开着车门,以备车辆陷入冰凌时,人可以快速逃离。据说十天运输的粮食还不够列宁格勒两天的需要,可是,有四十多名司机连人带车栽进冰水里。
给列宁格勒输送粮食的运输队,是列宁格勒保卫战最感人的风景,除了掉进冰水里,有时遭遇大风,车辆会在冰面上花样滑冰,很快就失去了踪影;天上,德军飞机鬼魅般时隐时现。跑这样的运输,必须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可就是这么惊险的工作,苏联人没有退避,司机们还展开竞赛,每天连续不断,昼夜不休地奔跑往来,也许他们送出的物资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可是他们带来的这团希望之火一直在列宁格勒人民的心里燃烧到了最后。
从1941年9月8日被围到1944年1月27日,列宁格勒神奇地坚守了872天,创下了世界历史上守城战的奇迹。而为了围死列宁格勒,纳粹的北方集团军重兵和芬兰军队都被牵制在这里,减轻了其他地区的压力。列宁格勒死战不降,也一直振奋着苏联所有人的精神,要知道,苏联的卫国战争,最无敌的,就是精神。
巴巴罗萨计划一启动就是摧枯拉朽,6月22日开工,6月28日,就占领了明斯克,7月16日又拿下了斯摩棱斯克,从地图上看,再跑快点儿,德军就可以直接开进莫斯科了。可就在这时,希特勒踌躇了。
老杨原来说过,希特勒其实挺磨叽的,越是行情好他越是焦虑。此时,他手下古德里安等将领都建议,别浪费时间,直接扑向莫斯科,可希特勒却坚持,大军掉头南下,他要吃掉基辅。按老希的想法,古德里安这帮人脑子太简单,打仗嘛,第一保障就是物资,军事经济那是大学问。趁纳粹军团手气好,火头旺,正应该南下,把俄国西南那些资源粮食产地抓在手里。
纳粹军团接到老大这个命令真挺头痛,因为他们知道,苏联红军西南方面军就在基辅一带,近百万人,是红军序列中最有势力的集团军,这样硬碰上去,就算能赢,也不知道要折损多少兵马,最关键的是,耽误了时间,什么时候才能对莫斯科动手啊?
德军这边,老大和手下发生了意见争拗,苏联那边,红军总参谋长朱可夫也提出了质疑。
面对德军的南下,对基辅步步逼近,朱可夫向斯大林进言,放弃基辅,军队撤到第聂伯河对岸。这种逃跑的主意,说出来就是找骂的。斯大林坚决不同意,朱可夫一再坚持无效,发飙说自己这个参谋长干不了啦,斯大林成全他,让他降职为预备队司令。
9月16日,苏联的西南方面军被德军切割包围,被围困在中间的苏联军队,拼死突围,可不管怎么跑,都还在德军的包围圈里,天晓得德国人围了多大的一个圈子。
真没人知道,因为基辅战役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围歼战。战役维持了两个月,苏德联手演绎了一幕战场神话,苏联军队损失70万人,其中66万被俘虏!
希特勒太高兴了,他说,这是史上最大的战役。战役的结果他也很满意,因为苏联的西南集团军经此一战,可以说损失殆尽;占领基辅,苏联南方石油煤炭等重要产地就在眼前。然而,他不知道,基辅战役的大胜,可以说奠定了他失败的开始。在基辅,德军也损失了十万兵力,最重要的是,失去了进攻莫斯科的大好时机。也就是在基辅包围圈热火朝天的时候,莫斯科重组了城防,预备卫国战争的第一场胜利。
有军事专家评价基辅战争是:德军赢得了战争史上最大的围歼战,却失去了战争史上最大的战争。
希特勒的思维是跳跃的,拿下明斯克后,他就说应该先取得北方战线和南方战线的胜利,以莫斯科战役为压轴,结束这场壮丽的大戏。基辅战役结束后,列宁格勒久攻不下,他又改主意了,又说1941年的工作重点是拿下莫斯科。被他分到北方和南方的中央集团军部分军队赶紧拉回来,预备莫斯科战役。
此时已经是1941年9月底,希特勒虽然没见过,但他也了解过苏联冬季的严寒,而且,如今德军进入苏联这么深,后勤补给线拉得很长,冬战装备一时也送不到前线。老希不怕,他认为,只要速战速决,最冷的冬季到来前完工,一切都不是问题。
对莫斯科的进攻于9月30日开始,代号是“台风”,德军的总指挥是他们中央集团军的司令,博克元帅,他制订的计划就是“钳形攻势”,从南北两个方向卡住莫斯科,攻破并占领它。
计划一开始不错,进入10月,德军又展开了几个包围圈,俘虏了几十万红军,到现在为止,德军俘获的苏军战俘超过百万,要不是他们对战俘很不好,变着法子让他们死得很快,这百万人还真是负担。
莫斯科岌岌可危,斯大林决定动用王牌,基辅战役失败后,他无数次后悔没有听取这张王牌的建议。王牌就是朱可夫,而此时,他已经被调到列宁格勒,组织那里的防御。
10月10日,朱可夫回到莫斯科,如此一来,战争史上最风光的一场大战的两位主角,分别站好了自己的位置。
即使是朱可夫,回到莫斯科,看到北边、西边、南边咄咄逼人的德军,他也不知道莫斯科能不能守得住。这样实力悬殊的抵抗,守军的意志是取胜的关键,而能激励莫斯科市民守军的,还是斯大林的态度。斯大林虽然将政府主要部门撤离到另一个城市,但他自己和苏军的总指挥部坚持留在莫斯科。这段时间里,他经常出现在广场对市民喊话,激励所有人保家卫国,他说他本人一定会留在莫斯科,“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平时懒懒散散的俄国人,这时一点不颓废了,整个“二战”,苏联最牛的,就是永远打不绝、源源不断的军队,男人们一腔热血就想上战场,而女人们也毫不服输,接下了挖战壕等辛苦的工作,“二战”时期,东线的战斗口号嘹亮入云霄:“为祖国和斯大林战斗!”
194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胜利24周年,斯大林宣布,每年十月例行的红场阅兵照常进行。当天,斯大林好整以暇地出现在红场,表情坚毅而镇定地检阅了部队,这些部队中,有来自远东的军队,他们本来是防御日本人的,为保卫首都,他们也只能被拉回来。苏联红军荷枪实弹全副武装从红场穿过,带着斯大林的坚定信念和苏联老百姓的真诚祈祷直接冲上抗德前线。
来自远东的军队最大的长处就是冬战,他们长期驻在西伯利亚一带,过冬的装备齐全。这段时间,英法两国为了支援东线,还想尽办法发来了不少过冬的物资。反观那些英俊飒爽的纳粹军人们,还都没换上冬装呢,更不要说其他冬战装备了。
11月27日,冻得瑟瑟发抖的德军没有丧失希望,因为这一天,他们突进到了距莫斯科20公里的位置,从望远镜里,几乎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宫的塔尖。就是在这个位置,德军又遭遇了苏军的殊死抵抗,德军再次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没有取得预想的结果。
进入12月,莫斯科附近零下20℃,枪械装甲全都冻成废物,趁着德军没有完全被冻死,苏军开始反攻。1942年初,德军不得不败退,后撤了二百多公里。莫斯科保卫战胜利了,首都保住了,整个苏联保住了。
分析德军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一般都会先提到苏军的两个重要帮手,一个是雨,一个是雪。10月,德军最气势如虹的时候,遭遇大雨,苏联人不好好修路,一下雨到处成为泥潭,德国的坦克根本无法前进。博克元帅一边咒骂这破天,这破路,一边希望早日霜降,让泥泞的道路冻结;可他没想到,道路被冻结实了,油箱也冻结实了,坦克还是跑不动。如果仅仅将莫斯科战役的功绩归结于老天爷,是不公平的,战役4个月,70多万苏军伤亡,不是斯拉夫子弟们前仆后继的牺牲,以纳粹的军事素质,顶风冒雪一样能攻无不克。
进攻莫斯科失败,希特勒心情很恶劣。好在德军的优势还在,隆美尔刚刚在北非战果辉煌,帝国的潜艇让英国的舰艇很慌张,德意志依然掌控一切。既然莫斯科打不下来,元首就继续他的军事经济思路,将主攻方向回归到西南部,他看到了那个叫斯大林格勒的城市。
斯大林格勒原名察里津,是斯大林在苏俄内战时的龙兴之地。它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伏尔加河是苏联最重要的内河航线,斯大林格勒不仅是这条重要河道的重要港口,还是南方的铁路交通枢纽,更重要的,它是重要工业城市,拥有大型的军工厂。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是广阔富饶的顿河下游流域和高加索地区,是苏联粮食、石油和煤炭的重要产区。
在即将发动攻势之前,希特勒曾对第六集团军司令保卢斯将军说:“如果我拿不到迈科普和格罗兹尼的石油,那么我就必须结束这场战争。”应该说,不论对斯大林还是希特勒,这片宝地都是战争能否持续的重要保障。
德军已经占领乌克兰,集合大军南下很顺利,1942年夏天,大军抵近了斯大林格勒,导致整个“二战”局面逆转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开幕了。
斯大林格勒这座城市呈带状,一长条沿伏尔加河右岸排开,基本没有有利的防御地形和防御工事。这样的城市一看就是很容易被攻破,德军还隆重地派出了40个师,1000多架战机,向这个长条地带投掷了超过100万枚炸弹,整个城市几乎夷为平地。
希特勒志在必得,斯大林死不放手,7月28日,斯大林颁布了最著名的国防委员会227号命令,中心思想只有一句话:“不许后退一步。”要求斯大林格勒的守军,不要想撤退,更不能想投降,不管发生什么事,要跟德国人死磕到底。
军令如山,苏军真的就没有退,即使德军已经陆续攻入城内。苏军化整为零,构筑街垒,以街道建筑为工事,与德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巷战。虽然此前大部分平民已经被转移,但留在城内的平民也都选择了跟士兵们共同战斗。
如今要是去伏尔加格勒,那是红色旅游,因为城区内有许多留有当时印记和纪念这场伟大巷战的遗址,最著名的就是巴甫洛夫大楼。这栋大楼作为当时一个很重要的火力点被苏军死守,叫巴甫洛夫的中士带着24名来自苏联各种族的士兵们,还有30多名留下帮助他们的老百姓,面对数倍于己方的德军以及对方强大的重型火力,将这栋大楼守了整整58天。战后,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战士,苏联重建了这幢六层高的建筑,命名为“巴甫洛夫大楼”。
德军已经进入了斯大林格勒,街道和建筑都能看得见摸得着,可就是不能实现占领,每次看到苏军不论消耗多少性命都要争夺一条街道或者一幢房屋,德国人不得不承认,这座城池,既在眼前,又在天边。
战役继续了半年,在这让人绝望而胶着的战场上,苏德两军的士兵偶尔抬头,会在废墟、残骸、硝烟之外看到一簇白色的百合怒放在空中。不过,这朵百合能让苏联士兵更振奋,让德国士兵更绝望。
上面说到,苏联的妇女很多也加入军队参战了。进入1941年,斯大林要求没有孩子的女人们跟男人一样负起责任。别的国家的女人,参加战争也就是做做后勤保障,最神勇也就是前线医疗队。而苏联的女人进入军队可是分布在各种单位,挖战壕能看见她们,开货车能看见她们,操作大炮也能看见她们,她们还组建了纯娘子军的战斗机编队。
1942年9月,两架德国战斗机被一架苏联战机击落,这架苏联战机的两翼画着白色的百合,通过机舱玻璃看去,操纵战机的居然是一位大眼睛的金发女郎。她叫莉莉娅,苏联空军的女王牌,因为她的名字在俄语中类似“百合花”,所以她将自己的战机画上了两簇百合。德国人分不清花的种类,况且在天上相遇,哪里有时间研究人家战机的装潢呢,所以他们就认定那是白玫瑰,莉莉娅因此有个外号叫“斯大林格勒上空的白玫瑰”。
莉莉娅是史上第一个击落了敌机的女飞行员,到1943年,这位漂亮的女飞行员共起飞参战168次,单独击落敌机12架。其中有一次,她击落了德军的一个王牌,有35次空战胜利纪录的德国人被俘虏后,强烈要求知道自己是败在哪位高人手里。当他看到一个娇小玲珑的姑娘向他娓娓诉说当时击落他的经过时,德国人很傻眼。
1943年8月1日,莉莉娅在空中遭遇8架德军战机的围堵,此时的她已经在德国空军挂了号了,都认识这架战机,而且,还看到她插在飞机侧翼的一束野花。德国战机没对这个小姑娘客气,莉莉娅在击落一架敌机后,被打中,白玫瑰凋零在空中,这时距她22岁生日,还有17天。根据她的战友回忆,看到8架战机冲她飞来,莉莉娅果断地选择了掉转方向,和德国人正面交锋。
一个20出头的小姑娘,爱美爱笑还有很多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可她毅然投入这场残酷的战争,并付出年轻的生命。从莉莉娅和巴甫洛夫这些军人身上,我们了解了当时当地苏联人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士气,对德国人来说,看到这样的苏军,心理上恐怕多少总有些压力吧。
从开战以来,一直是苏联人被德军切割包围,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进入到11月后,因为德国第六集团军过于突前,终于被苏军包围在斯大林格勒的市区里。攻防逆转,德军是客场,据守城池的难度更高,因为没有人给送给养。被围困几个月后,万般无奈的德国元帅保卢斯带着23名将官和91000多名饥寒交迫的德国士兵投降(详见《德意志是铁打的》第四十五)。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人类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199天的鏖战,到底死了多少人,根本无法明确统计,大致估计,德国连死带伤损失了150万人,整个东线战场,纳粹失去了四分之一的军事力量。苏联呢?更不好估计,因为他们的秘密太多了。后来有行家计算,也有100万以上的伤亡,而德军入城后,杀死的平民人数就更不能统计了。
这场战役的意义不用说了,所有人都知道,此战之后,德军永远失去了东线战场的主动权。
跟“一战”一样,德国人在东线不管怎么杀人都杀不干净,苏联这种奢侈的人海战术再次将德军拖垮。这几年仗打下来,精锐的纳粹战士越打越少,渐渐地,帝国军队里越来越多是各盟国各小弟国家的士兵,像罗马尼亚这样的军团,根本不能指望他们在战场上有纳粹军队的风采。苏联不一样,虽然军队的素质一茬茬没有质的提高,可指挥官成长了。有丰富经验的指挥官战前被斯大林清洗,新成长的指挥官几乎是在战争中学会了打仗,尤其是碰上德国人这么好的老师。所以,战争后期,苏德的军队在质量上的差距越来越小。
到底孰强孰弱,还是要决战一场才知道,地点就定在库尔斯克,别再拼人命了,飞机坦克都亮出来,打一场机械化大会战,赢家,就是最后的胜者。
这一仗是机械会战,机械的能力,全靠人的大脑。所以,苏德双方都出动了最强的大脑,德军方面的指挥官是曼斯坦因元帅,而苏联方面当然是派出朱可夫应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苏军乘胜推进。而对德军来说,他们欢迎苏军推进,将战线拉长,找到地方,德军会反手一击报了斯大林格勒的仇。当苏军进入库尔斯克的突出部分时,曼斯坦因感觉,时机到了。
库尔斯克是一片平整的草原,打装甲战得天独厚的舞台,曼斯坦因本人更是一个闪电战的宗师,所以,看到这样的战场,曼斯坦因自信满满。
曼斯坦因是悲剧英雄,虽然公认他是古往今来人类战史上最优秀的将领之一,可是他没有赶上好时候。曼斯坦因出身普鲁士贵族,这个出身使其一直得不到希特勒的充分信任。实际上,希特勒这位老大除了他自己,谁也不信。
曼斯坦因自信没用,希特勒老大没自信,他听说苏联T-34坦克很厉害,所以他认为,如果德国没有更好更牛的坦克,就不要随便动手。更好的坦克德国真有,大炮改装的,一种叫88的防空炮,德国人发现,这种炮如果不用来打飞机,而是降低高度打阵地,可以打到2000米外。炮是好用,可是它很重,装卸运输都非常麻烦。德国人一想,这好办,给加个装甲再安上履带,方便多了。不过,整容之后,它已经不是88炮了,它是一种新型坦克,叫虎式坦克,不论是装甲强度还是火力程度都是战场上的顶级杀手。
闪电战的要点是快,根据之前的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教训,被苏联人缠住打消耗战就是地狱了,而且曼斯坦因早就知道,对面那个叫朱可夫的苏联人,打仗从来不吝惜生命和装备,如果被他粘上,德国人真耗不起。
让曼斯坦因郁闷的是,希特勒对此很不以为然,少安毋躁,等新坦克上了战场才准开始。这一等,就是三个月。这三个月朱可夫可不闲着,他在周遭挖出八条战壕,将平整的土地挖得乱七八糟,还埋下了大量的反坦克地雷。
即使是朱可夫准备充分,德军基本还是一开打就攻破了对手的第一道防线。经过一周的艰苦战斗,互有损失。7月13日,史上最大的坦克对决在普罗霍罗夫卡爆发。两边的装甲主力正面纠结在一起,坦克的肉搏战:几百甚至上千辆坦克挤在一起对射,中间夹杂着冲锋的步兵,随时有坦克剧烈地爆炸,侥幸从坦克中爬出来的坦克手,拿起枪加入步兵的战斗。这是真正的炼狱,不过,坦克带起的漫天尘埃会让这种被炸得血肉横飞或者被烧得皮焦肉烂的画面稍微掩饰一点儿。
不管是T-34还是虎式,坦克这样绞在一起,科技的高下已经不起作用,基本上都是些同归于尽的打法。而苏联更胜一筹的是,他们不仅人多,坦克也多,这就是朱可夫最希望看到的消耗战。
曼斯坦因不会这样消耗德军,经过一轮混战后,他预备发起一轮猛攻,终结苏联人的车轮战。然而,他这个猛攻的计划永远没机会知道是否会奏效了,因为他主子又露怯了。
盟军于这个夏天成功地在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危殆。希特勒的老心更加脆弱不堪,回想东线战场这几场硬仗,他忍不住肝颤了。他不想再跟苏联人纠结了,这帮人太狠了,太倔了,太不要命了。现在他想的,就是尽快从东线战场脱身,全力防备来自帝国下腹部的威胁。
希特勒撤走了部分库尔斯克的装甲部队,本来就势均力敌,德军撤走部分军力,这仗也就不用打了。苏联人开始反攻,再次取得了胜利。
苏联人说自己取得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其实不算名正言顺,实际上,如果仔细核算战损,不论是人员还是装备,德军的损失最多也就是苏军的四分之一。可是苏联损失得起,除了全国上下一心开足马力军工生产,盟军的支援也一直源源不绝。
库尔斯克的胜利让大局确定,德军在东线再无像样的进攻,现在轮到苏联发力了,1944年,苏军组织了连续十次进攻,不仅收复全部国土,还反攻进入了德国的境内。
1945年1月,苏军进入了德国境内,4月,进军中的苏军和美国大兵在莱比锡附近会师,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5月9日,第三帝国向盟军投降,“二战”的欧洲战场落幕,苏联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