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土高原开发研究谈地理科学发展(1991年11月7日)
我国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土层最深,发育最典型和开发历史最悠久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文明、东方文明的重要策源地。
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色。黄土性物质堆积深厚,分布广阔;沟壑纵横,原、梁、峁、沟、坡兼有,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温暖干燥,多变的内陆季风气候;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水少沙多,暴涨暴落的河流;严重破坏,残缺不全,岛状分布的天然次生植被;黄土母质,久经侵蚀的幼年土壤。
黄土高原开发利用的简要特征(农林牧业的消长关系)。据历史地理学家的研究:公元前1世纪以前(西汉中期以前)的早期,自然景观为主,很少受到人为影响,其特征是农、林、牧兼宜的交错地区;秦汉时期我国政治修明、汉族文明发展,边墙长城的修筑标志着农业发展到北部边缘;后来,东汉初年以后西北各民族的内徙,黄土高原农业地区又发生了缩小,在农区较大量地出现了较多的畜牧业,大致黄土高原的中部以北均以牧业为主;隋唐时期中原地区又较安定、内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部大部为牧业的格局又发生了变化,农牧地区的分界又向北推移;北宋以后,由于各非农业民族在中原及邻近地区建立政权,于是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又成了农牧交错地区;至明代,今明长城又成了农牧分界限,至今这种界限仍保持在这个地方,甚至于实际上在近40多年来,农业的界限均在向北推移,大体上到了河套平原或大青山下。
黄土高原仍应继续开发与地理学研究。解放前做过一些地区性、行业性研究,但为量少而局部。解放后各地分别进行了大量的专业性研究,尤其国家先后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科学考察(1953—1955年、1986—1990年),取得了大量资料,加深了人们对黄土高原的认识,从而也大大地推动了国家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在这些活动中地理科学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就两次科学考察相隔30多年,在手段上后者优于前者,所获得的资料,看来量上的差别大于质上的差别,就是说,仍然是认识性的考察,只是在深广度和资料补充更新上后者优先于前者。
40年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大量的开发、治理和保护研究,如科学考察、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国土开发、土地管理、土地利用、农业区划、战略研究、土壤改良、农田基建、防护林建设、草原利用、草场建设、河流梯级开发、流域规划及小流域治理等,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对推动区域开发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然,总结实践经验,也有若干教训很值得汲取。
从黄土高原的各项开发治理研究中,可以看到有关地理科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第一,从黄土高原的各项开发治理看,地理科学应加强整体性研究。黄土高原是一个特殊的独立的自然区域。虽然它与周围地区互有影响,但毕竟它是一个独立发展的物质结构和运动体系。这就要求人们在开发治理过程中,首先认识其整体特征及其在整体特征指导下的区域分异。
第二,黄土高原的开发研究要求地理科学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又要重视应用理论研究,还要不能忽视应用技术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地理科学在实践中的整体作用。
第三,围绕光能利用,进行水土保持是地理科学对黄土高原开发利用的有效思维,也是地理科学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重要实践。
第四,在长时期黄土高原的开发利用中,从经验和教训两个方面看地理科学应当充分重视人文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可得出自从人类发生和发展以来,无论自然地理环境或人文地理环境中人类社会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第五,在黄土高原开发利用研究与地理科学分区研究中,同样不能忽视整体研究的方针,地理科学的特征是区域性,而这种区域性的深化研究途径之一就是在区域内按差异性进行分区。即是分区研究也必须重视分区内与各分区间的整体性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分区研究与全区研究的特征和有机联系。
第六,黄土高原开发利用和保护研究中还启迪地理科学要在区域研究中把环境生态学作为其主要的理论基础。这既应当包括传统的生态学内容,更应深入到城市生态学、乡村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工业生态学,以及人类生态学和宇宙生态学等较多方面的环境生态学研究领域。
第七,从黄土高原的生产和科学研究实践中,启迪了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是从定性到定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第八,地理科学研究对象应当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系统。地理科学研究对象是一个空间系统,无论全球或局部均具一定规模,一般都是巨大的。地表整体和局部是一个多因素、多变化、多类型、多分区的复杂巨大系统。其开发放性表现在其物质体系永远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未知范畴,这种研究永远不能终结,夸大某个结论,过分强调某个典型,都是不正确的。
本文原载《高原地理》1992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