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彗星都是以它的发现者的名字来命名的,但哈雷彗星却是个例外。哈雷彗星并不是哈雷发现的。前文说过,早在哈雷出生以前的很长时间里,世界各地许多人已经看到过哈雷彗星。但是,哈雷是准确预测哈雷彗星回归年份的第一人。不仅如此,哈雷还认为,因为其他彗星也都围绕太阳运行,所以它们的回归年份也很容易预测。
你知道哈雷是怎样成为天文学家的吗?
埃德蒙·哈雷,1656年出生。1682年,哈雷观察到一颗大彗星,并做了详细记录。后来,他开始与世界闻名的科学巨匠牛顿通信,切磋各种学术问题。这段友情对日后哈雷重新研究彗星并取得突破性进展,起了重大作用。
哈雷彗星
1684年8月,哈雷去剑桥拜访牛顿,两人就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进行了探讨。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行星、恒星、陨星以及太空中所有其他天体。都彼此吸引,并且吸引力随它们彼此之间的距离缩短而增大。人之所以附着在地上而不会自动升空,抛向空中的物体之所以又落到地面上,都是因为地球对它们有吸引力的缘故。
牛顿告诉哈雷,彗星之所以环绕太阳运行,是因为太阳对彗星产生的巨大引力使彗星逐渐地向太阳靠近,但彗星一般不会“落”到太阳上,因为它距太阳十分遥远,且运行速度极快,所以彗星最后只是沿椭圆形轨道环绕太阳运行。根据牛顿的理论,彗星不是沿着开普勒所说的直线运行的。
牛顿的这个理论启发了哈雷的思维,后来成为哈雷预测彗星何时回归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哈雷从研究24颗已知彗星的记录入手,很快他就发现,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三颗彗星,记录的情形几乎一模一样,轨迹也没有多大差别。但是,彗星出现的时间间隔稍有不同,第一次出现与第二次相隔76年,而第二次与第三次则是75年。哈雷对此一时百思不得其解。但他还是坚信,这三次出现的彗星实际上是同一颗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彗星,每隔一定的周期便返回到人类见得到的地方。
彗星
至于两次间隔时间为什么不一致,哈雷猜想可能是太阳系里最大的行星——木星,对这颗彗星的引力作用,使彗星的行动速度放慢,造成彗星与木星的距离不是固定的.使得彗星运行速度相应地发生变化,所以彗星两次回归的时间间隔也略有差异。
哈雷将自己的计算结果同以往的彗星记录进行了比较,发现1456年出现的那颗大彗星,其运行轨道也和1531年、1607年和1682年的完全一样。以此为依据,哈雷进行了复杂的运算,终于在1705年信心十足地预言:
该彗星将于1758年再次出现。
1742年1月14日,哈雷去世,享年86岁。16年后的圣诞夜,天文爱好者、德国农场主乔兰·乔治·帕利兹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夜空时,突然发现了哈雷预言会于1758年重现的那颗彗星。为了纪念哈雷在天文学方面的巨大成就,因此,这颗彗星被后人命名为哈雷彗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