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晋东南地区城镇的分布特征

晋东南地区城镇的分布特征

时间:2023-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据表2-2,晚清时期,晋东南地区有124个城镇,23400平方公里的面积,分布密度0.005299个/平方公里,和晋西南地区的城镇密度基本相等。从晋东南地区各府、直隶州的城镇密度中,我们可以看出,是以长治和泽州为中心的盆地地区,是城镇分布比较密集的地区;周围山区的城镇分布相对稀疏的地区。晋东南地区泽州府城镇减少的更多。
晋东南地区城镇的分布特征_近代山西城镇地理

四、晋东南地区城镇的分布特征

晋东南地区是山西手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以晋城的制针业为例,“在欧洲的进口货尚未侵入以前,是有几亿的人从凤台县取得铁的供应的。……大阳(晋城大阳镇)的针供应着这个大国的每一个家庭,并且运销中亚一带”(77)。长治荫城镇冶铁业也十分发达,每年都吸引大量客商来荫城购买铁货。“外来的客商主要有关东客(东北三省)、京客(北京、天津)、上府客(太原、大同、内蒙古)、西府客(陕、甘、宁)、山东客(山东)、河南客(河南、湖南)和西南客(云、贵、川)等。这些客商,大多随带各自州、府、县的铁业技术人才会集于荫城,按照需要,订货采购,或是提供图样,让荫城的铁货商根据顾主要求,依图制品,从而进行产销对路的贸易交流,各县定点生产的工匠和荫城铁货店的经销商对顾主认真负责,信守合同,严格保证质量和规格,使荫城铁货的信誉在国内外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地位,铁货生产相当发达。加之荫城在外地开设的铁货店几十家,致使在民国建立前后的兴盛时期,铁货行销全国19个省、市,甚至出口朝鲜、不丹、尼泊尔、波斯等国家”(78)。晋东南地区不仅手工业发达,商业也十分发达。晋东南地区位于中国东南各省通往俄罗斯的商路上,中国对俄罗斯贸易的繁荣,使晋东南地区兴起了很多非常繁荣的商业城镇。如山西榆社“云簇镇集,闾阎鳞次,商贾云集、殆胜于县治”(79)。由于工商业发达,所以晋东南地区城镇分布十分密集。据表2-2,晚清时期,晋东南地区有124个城镇,23400平方公里的面积,分布密度0.005299个/平方公里,和晋西南地区的城镇密度基本相等。

在晋东南地区潞安府、泽州府、沁州3个府、直隶州中,潞安府的城镇密度为0.006556个/平方公里,晋东南地区城镇最密集的地区;泽州府的城镇密度为0.005057个/平方公里,城镇密度仅次于潞安府的地区;沁州0.003684个/平方公里,晋东南地区城镇最稀疏的地区。从晋东南地区各府、直隶州的城镇密度中,我们可以看出,是以长治和泽州为中心的盆地地区,是城镇分布比较密集的地区;周围山区的城镇分布相对稀疏的地区。

近代时期,晋东南周围山区县份地势高峻,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如武乡县“扼上党之咽喉,同号雄区,惟村舍寥落,道路崎岖,山童童而莫供樵菽,水发发而难资灌溉,甚且阳侯一怒,良沃为墟,自昔已然,于今尤烈,地势之困人庸有极乎”(80)。陵川县“地势高寒,动植物均稀”(81)。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所以经济落后,人们十分生活贫困。如武乡县“地瘠民贫,三晋称最,仅恃一夫数亩籍以自给”(82)。民国时期,晋西南周围山区的经济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善,仍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陵川人民除农业外,在外经商者甚少,其在本邑经商者,资本微薄,无甚发达”(83)。武乡县“邑民大都有田产,无田者不过百之四五,为工为商者往往兼理农业,而农民于收获之暇,辄往来于平遥、太谷、和顺、武安等处,以肩挑为小贸易,其任劳耐苦之性,远过他处。邑中无巨富,少所发展,少赤贫资产阶级,不似他处之相悬绝,实为本邑之一大优点,惟人民惮于外出,智识囿于业务商,少所发展,此其缺也”(84)。这样,一方面晋东南地区的手工业和商业呈不断衰弱的趋势,另一方面本地的经济发展又相对缓慢,于是晋东南山区的城镇大面积地处于停滞和衰退状态之中。如襄垣县在晚清时期,有7个镇,民国时期只有5个,减少了2个;武乡县在晚清时期有8个镇,民国时期有6个镇,也减少2个;榆社县在晚清时期有4个镇,民国时期仍还有4个。虽然城镇的数量没有变化,但城镇的衰弱却显而易见,如在清代曾经繁盛一时的云簇镇,在民国时期已衰弱成一个默默无闻的一般城镇。

晋东南地区泽州府城镇减少的更多。晋城在晚清时期,属于是工商业比较兴盛的地区。进入近代以后,晋城工商业迅速衰弱。“晋城县境毗连豫北,在昔交通不便时,凡山东、河北以及陕、甘、宁、青、新各路商贾,悉以此为入豫通衢,输出品以皮金铁货、钢针三项为著名特产,一切货品之输入、输出,全赖行店为枢纽,当时营业之盛,首推店业,工业品以铁货之销路最广,其次为皮金,又其次为钢针,自陇海、平汉两路成,各路商货多改由火车运输,铁货、皮金、钢针等工业品,均墨守成法,出货卑劣,交通开发后,外货充斥,以致销路大缩,虽有煤油、洋货、蛋厂等业相继兴起,然究非旧时各业内容充实可比,故晋城商业之一般现状,实有江河日下之势”(85)。在工商业衰弱的沉重打击下,晋城城镇的数量急剧减少,在晚清时期晋城有14个镇,在民国时期仅有10个镇,从晚清到民国几十年的时间,晋城减少了大约30%的城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