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丝绸之路上,曾经活跃着一个高度文明的古代王国——楼兰。作为西汉三十六国之一,它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公元4世纪以后,这个王国突然神秘失踪,成为“城郭巍然,人物断绝”的不毛之地。昔日名城沉于流沙之下,通往楼兰的古道也被沙漠湮没,留给人们的只是无限的悲凉与悬念。围绕楼兰古城兴衰的一系列问题遂成千古之谜。
楼兰绿洲是怎样消失的?楼兰古城是如何兴衰的?楼兰人又是如何生产生活的?千余年来,这些疑团始终牵动着人们的心扉。
楼兰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东部边缘。这里地势险峻,沙丘遍野。风蚀而成的“雅丹”地形如同此起彼伏的波涛。四周没有任何植物,全然一片浅黄和浅灰,是一个没有生命的荒凉、寂寞的世界。古往今来,不计其数的商贩、香客、僧人、盗墓贼、探险家在此迷路丧生,楼兰因而有了“沙漠百慕大”之称。
东晋僧人法显赴印度取经曾途经此地,他在游记中形容这里的自然景观:“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13世纪初,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从欧洲到中国也途经楼兰。他形容说:“这片沙漠是许多罪恶与幽灵出没的场所,它戏弄往来的旅客,使他们产生一种幻觉,陷入毁灭的深渊。”
19世纪以前,人们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带的古代文明几乎闻所未闻,这里只有极少数来自邻近地方的盗墓贼问津。他们把沙漠古城中发现的文物带到和田及喀什集市上交易,引起了欧洲旅行家极大的注意。
1895年2月,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首先闯入罗布泊地区,打破了沙漠的沉寂。在考察过程中,由于突遇暴风沙,斯文·赫定险些丧命。幸亏一只水鸟将他引至一小水潭边,他才免于一场灾难。
楼兰是汉代西域一个强悍的部族,居住在罗布泊的西北缘,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楼兰古城是楼兰人的首都,如今的楼兰古国已经湮没在这片茫茫的沙漠之中了。
斯文·赫定的第二次塔克拉玛干之行则充满了戏剧性。1899年9月,斯文·赫定在瑞典国王奥斯卡和百万富翁贝尔的资助下,开始了对塔克拉玛干的第二次探险。斯文·赫定一行驾小舟沿叶尔羌河进入塔里木河,抵达若羌绿洲。1900年2月,他又组织一班人马向罗布泊荒原进发,3月29日深入到罗布泊西北岸。在准备宿营时,他发现铁铲不慎遗失在昨天停留的地方。茫茫沙漠,水是性命枚关的源泉,而铲又是他们唯一的挖水工具。斯文·赫定不得不命令向导奥尔德克回去寻找。
奥尔德克强忍饥渴立即出发,顺利地找到了这把铁铲。就在他返回途中,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打在脸上使他无法睁眼,他迷失在了沙漠之中。风暴停息后,奥尔德克面前出现了一些高大的泥塔和房址,起初他以为这是千年难遇的“海市蜃楼”,走近一看才发现这是一座被风沙半埋的古城。当奥尔德克带着古城中的木雕回到宿营地,并将所遇的一切告诉斯文·赫定时,斯文·赫定欣喜万分。在日记中他记录了自己当时激动的心情:“这些精巧的蜗卷文和草叶文雕刻使我眼花缭乱了,我打算再回去,但是这想法太愚蠢!我们只有两天的用水,于是我决定明年冬天做好准备,无论如何也要回到那座古城去。”
第二年初春,斯文·赫定就重返沙漠中那座神秘的古城。在泥塔底下支搭帐篷,无休止地挖了一个多星期,共掘获了150件魏晋时期的汉文木简残纸、少量怯卢文书、大批汉朝和唐朝的古币及各类精美的丝织品、雕刻品。回国以后,斯文·赫定根据古城出土的怯卢文简牍上的“Kroraina”一词,认定这座古城正是中国古代史籍所记载的楼兰。消息一经传出,立即轰动世界。此后,楼兰便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著名的考古圣地之一,楼兰古物也成为各国冒险家冒险争夺的对象。
继斯文·赫定之后,更多的西方“探险者”来到楼兰古国。1906年和1914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先后两次对楼兰及周围遗址进行盗掘,出土的各类古物包括汉代丝织品、建筑构件以及大批汉文、怯卢文、粟特文的木简残纸,皆被他席卷而去,其中有不少珍品至今还保存在大英博物馆里。
紧随而至的是日本人桔瑞超,他在楼兰掘获了大批魏晋时期的汉文、怯卢文木简残纸。著名的《李柏文书》就是他发现的。李柏其人见于《晋书·张骏传》,前凉时期任西域长史。这件文书的发现为了解前凉如何经营西域,提供了更加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但桔瑞超未能准确记录文书的出土地点,以至关于这批文书的发现地点之争至今仍没有定论。
1910年,桔瑞超经俄国进入新疆,重访罗布泊西岸,再次获得大批楼兰古物。与此同时,俄国人也趁火打劫加入争夺楼兰古物的行列。1909年,俄国人奥登堡来中亚考察,1910年2月下旬抵达罗布泊地区。据说,奥登堡在楼兰曾与德国考察队的格伦威尔相遇,但是,至今没有见到他们在楼兰考察的报道,无人知晓他们究竟掠走了多少楼兰古物。
1927年春,德国汉莎航空公司计划开辟柏林—北平—上海的航线,委托斯文·赫定再次对楼兰地区进行考察,遭到中国学术界的强烈反对,德国人的计划一度搁浅。后经刘复等人以中国学术团体协会的名义出面交涉,于同年4月26日中德双方联合组成西北科学考察团。合作双方协定,各项经费由斯文·赫定负担,考察标本须交中国方面保存,考察报告也要在中国出版,后来虽未完全执行这份合作协议,但中国学者抵制外来文化掠夺的爱国精神仍值得后人称道。实地考察从1927年5月开始,一直持续到1933年。这次考古的主要收获是在楼兰东郊发掘了一批汉代墓葬。
新中国成立后,楼兰曾一度被列为考古禁区。20世纪70年代末,中央电视台开拍“丝绸之路”电视系列片,为楼兰考古创造了新的契机。随着中国学者对楼兰古国研究的日益深入,楼兰古城逐渐露出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1979年,受中央电视台的邀请,新疆考古研究所组织了楼兰考古队,开始对楼兰古城、古道进行调查和实地考察。在通向楼兰道路的孔雀河下游,考古队发现了大批古墓。其中几座墓葬外表奇特而壮观:围绕墓穴是一层套一层共七层由细而粗的圆木,圈外又有呈放射状四面展开的列木。整个外形像一个大太阳,不由得让人产生种种神秘的联想。它的含义究竟如何,目前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木棺中还保存了几具较为完好的楼兰女尸。这些“楼兰美女”脸庞不大,下颏尖圆,鼻梁高,眼睛大,双眸微闭,体态安详,她们的头发浓密微卷,散披肩后,充满了青春气息。头上戴有素色小毡帽,帽缘缀红色毛线,帽边插几支色彩斑斓的雉翎。墓中出土了木器、骨器、角器、石器、草编器等器物。木器有盆、碗、杯和锯齿形刻木。有5件木雕半身人像,其中4件具有明显的女性形象,双乳丰隆,臀部肥大。这批墓葬标本,经碳14测定其年代距今约4000年,相当于中原夏商时期,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楼兰人墓地。
1980年3月,楼兰考古队再次进入楼兰,对楼兰古城又一次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与发掘,这是一场规模空前、声势浩大的沙漠考古。考古队的到来,打破了这座禁锢于沙漠与世隔绝千年之久的古代城堡的宁静。面对扑面而来的黄沙,大家首要的任务是搞清楼兰古城的全貌,工作人员决定从寻找古城墙开始展开工作,但楼兰的城墙在哪儿呢?
经过近10天艰苦细致的工作,他们发现这是一座大致呈方形的古城:东西长约335米,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根据古城所在的实际位置,工作人员核定:它位于东经89°55′22",北纬40°29′55",纠正了斯文·赫定和斯坦因测定的错误数据。城墙采用夯筑法建造,在厚度80厘米的夯土中夹压芦苇和红柳枝。这是一种典型的汉代筑墙方式,敦煌附近的汉长城亦如此。在南北城墙的中段各有一个缺口,专家推测这可能是城门的位置;在西城墙的中部也有一个缺口,缺口两侧还有两个突出的土台,可能是城门及附属建筑,但因风蚀严重,已无法判定其本来面目。
睫毛仍然清晰可见的“楼兰美女”
在楼兰城中,有一条东西走向、穿城而过的石砌渠道遗迹,与城外的河道相连。渠道上残留有许多水螺壳,这表明古渠道曾是淡水通道。以古渠为中轴线,古城被分割成东北和西南两大部分。
东北部以佛塔为标志,西南部以土块垒砌的3间房为重点,散布着一些大小宅院。佛塔残高10.4米,是城中最高的建筑物。它的塔基为方形,每边长约19.5米,塔身为八角形,用土坯夹木料垒砌而成,中间填土充实。塔顶为圆形,直径约6.3米。塔身的木方外缘残留雕刻纹饰。在塔基与塔身之间,南侧有供攀登的土坯阶梯,宽约0.3米。整个外形如同覆钵,与古代印度的佛塔相似。
一个楼兰人生死相依的家园,却在公元4世纪以后,突然人去楼空,成了一处黄沙覆埋的废墟。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不得不离开自己美丽的家园呢?
说法最多的是生态环境被破坏导致河水改道,城内没有水源,人去“楼”空。水源是沙漠中的命脉。由于过度开垦,大量砍伐树木和芦苇建造城堡、房屋和墓地,致使这里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森林覆盖率降低,土地沙漠化严重。
当时楼兰的统治者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并颁布了法律来维护绿洲,治理沙漠。楼兰出土的文书中有记载:“连根砍树者,不管谁都罚马一匹。”“在树木生长时期,应防止砍伐。如果砍伐树木大枝,则罚牝牛一头。”这应该算是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法了。可以看出当时的绿色植被已经是多么稀缺、珍贵。但是,觉悟仿佛永远赶不上灾难的脚步。沙漠不断扩大致使流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下游河床被风沙淤塞,塔里木河被迫改道。流经楼兰城的孔雀河也在上游改道,这样楼兰地区的绿洲无法得到灌溉,逐渐变成了荒漠。楼兰逐渐无地可垦,无水可饮,人们纷纷离开此地。漫漫黄沙遮盖了昔日绿洲上的城市,一个辉煌了近千年的文明就这样永远地消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