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厄尔尼诺大爆发

厄尔尼诺大爆发

时间:2023-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厄尔尼诺现象不但使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秘鲁出现了特大洪水。一般来说,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地区降雨量会大大增加,造成洪涝灾害,而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太平洋西部地区则干旱无雨。这次厄尔尼诺现象涉及的地区广泛而且来势凶猛,预计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的损失达
厄尔尼诺大爆发_自然灾害可怕

厄尔尼诺,这个原本只在科学家的专著中才能见到的气象学术词语,近年来却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的显著位置,成了妇孺皆知的词语。人们也许还清楚地记得,1997年,全球范围的洪水、干旱、飓风、地震、暴风雪、泥石流、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接踵而来,媒体在报道这些异常现象时,总会把它们与神秘的厄尔尼诺挂上钩,海洋气象学家甚至把多灾多难的1997年称作“厄尔尼诺年”。那么,什么是厄尔尼诺?它的出现对我们的生活又有多大影响呢?

其实,在西班牙语中,“厄尔尼诺”是一个美好动听的词,意思是“圣婴”,即“上帝之子”。因为地球上生态和气候的怪现象常常出现在12月的圣诞节前后,因此人们就取了这样一个名称。但是,事与愿违,“圣婴”给人类带来的却是一系列灾难,这难道真的是上帝归来的预兆吗?

一、鸟岛的衰落

在秘鲁利马以南沿海,有一座风光旖旎的岛屿,它犹如一颗金光灿灿的珍珠,镶嵌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上。岛上栖居着数不清的海鸟,从日出到日落,上百种形态多样、颜色各异的海鸟,密密麻麻地聚集在一起,时而起飞,时而降落,往来不绝,整座岛屿,婉转动听的鸟鸣不绝于耳,仿佛铺上了一层绚丽多变的地毯。有时,秃鹰、兀鹰等猛禽飞来猎食,鸟儿受惊群飞,顿时遮天蔽日,天空中黑压压的一片,成了一道奇特的自然风景线。

年复一年,大量海鸟栖息于此,日积月累,在岛上形成了厚达几十米的鸟类化石层。早在远古时代,印第安人就利用鸟粪来肥田了。如今,这里是南美一个巨大的天然肥料制造厂,鸟粪肥料成了秘鲁的一项重要出口物资。

然而,1972年,这个闻名遐迩的飞禽王国却突然出现了令人惋惜的衰败景象,成群的雏鸟饿死在岛上,许多鸟儿被迫离开这片热土,远走高飞。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在鸟岛周围的海里,生活着大量鳀鱼。它们为岛上的海鸟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物。据估计,每年大约有250万吨鳀鱼成为岛上海鸟的腹中美餐。然而,1972年,秘鲁沿海的鳀鱼却突然大规模莫名失踪,与鳀鱼相依为命的海鸟也因失去了食物而大量死亡,在海滩上留下几千万只海鸟的残骸。

造成这一切的元凶是谁呢?科学家研究发现,秘鲁沿海气候和海流的变化是鳀鱼大量消失的重要原因,这种气候和海流的变化就是神秘的“厄尔尼诺”现象。1972年,秘鲁沿海海域的水温比正常水温高7℃,盐分降低,造成大量鱼类逃离或死亡。海面上满布死鱼,有机物质经过分解变成硫化氢,使海水变色变质气味难闻,甚至把海滩和停泊海港的渔轮外壳都染成了黑色。鱼变少了,以鱼为食的海鸟因为捕猎不易,不是远飞他乡,就是活活饿死,鸟岛也就因此而走向了衰落。

二、“圣婴”的来历

1999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出海的渔民空手而归

卫星数据显示的海洋表面温度异常和太平洋上空的风向

19世纪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当年10月至次年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一般情况下,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海水来自于秘鲁寒流,大量鱼群随着寒流移动,使秘鲁渔场成为世界三大渔场之一,但只要这股暖流一出现,酷爱在冷水中生存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灾。由于这种现象往往在圣诞节前后最为严重,遭受天灾而又无可奈何的渔民便将其称为“厄尔尼诺”,即上帝之子——圣婴。

后来,在科学上,“厄尔尼诺”被用于表示在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千米的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会比常年高出3℃~6℃。

计算机根据卫星数据所绘的1997年1月厄尔尼诺现象初期的海平面和温度变化

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反常气候现象。地球上的海洋面并不是水平的,在正常情况下,太平洋西部亚洲沿岸的海面,比它的东部南美洲沿岸海面要稍高一些,水温也偏高。整个太平洋看起来自西向东倾斜着。这时,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

但是每隔几年,上述情况就倒转一次,这时南美洲沿岸的水温变暖、海面升高,亚洲沿岸的海面则变冷和下降,在发生这种现象的12个月内,水面的高低变化可达1米左右。这种水温和海面的高低变化,导致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不但使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使多雨的地区严重干旱,干燥的地区暴雨成灾,热浪、飓风、火山、森林火灾频繁发生,鱼类大批死亡,海鸟结队迁徙,造成严重的自然生态破坏和社会的经济损失。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由于海水温度的异常增高,导致海洋上空大气层气温升高,破坏了大气环流原来正常的热量、水汽等分布的动态平衡。这一海洋气候变化往往伴随出现全球范围的灾害性天气:冷热反常,阴晴无定,旱涝多发。

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秘鲁出现了特大洪水。图为三位男子正在洪水中救护一位女性。

一般来说,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地区降雨量会大大增加,造成洪涝灾害,而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太平洋西部地区则干旱无雨。在秘鲁沿海气候出现异常增温多雨的同时,澳大利亚森林却因干旱和炎热而大火四起,大地龟裂,牛羊瘦得皮包骨头。当北美饱受水灾之际,南部非洲却遭遇大旱,赤地千里,饥饿的灾民生活在饥寒交迫、水深火热之中。

厄尔尼诺现象一般每隔2~7年出现一次,发生的季节并不固定,持续时间短则半年,长则一两年,强度每次也无规律可循。据初步统计,20世纪出现搅乱全球气候的厄尔尼诺现象有17次之多。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变得格外频繁,20世纪90年代的前5年中有4年处在厄尔尼诺现象的阴影下,只有1995年至1996年没有发生。

三、20世纪厄尔尼诺现象之最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1997年春,许多国家的海洋气象学家监测到了新一轮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形成的种种迹象。紧密跟踪海洋气象变化的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预测中心发出严重警告,20世纪最厉害的一次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向人类袭来。这次厄尔尼诺现象涉及的地区广泛而且来势凶猛,预计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的损失达上百亿美元。

尔后发生的一切证实了这些预测。这次是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前后持续了8个月,严重扰乱了全球的气候。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非洲到拉美,气候变得古怪而不可琢磨——该凉爽的地方却骄阳似火,温暖如春的季节却突然下起大雪来,雨季到来却迟迟滴雨不下,正值旱季却洪水泛滥……在此期间,世界各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致使2100人死亡,造成了近千亿美元的经济和财产损失。

厄尔尼诺现象首先给拉美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997年6月,秘鲁北部帕依塔港一带的海水温度上升,最高时上升9℃,使当地的鳀鱼、鳕鱼纷纷向南方温度低的水域涌去。当地渔业惨遭毁灭性的打击,许多鱼粉加工厂被迫关闭。同时,天气过热使棉桃变小,棉花减产,也使服装业遭受重创,过冬衣服堆积在仓库,经营者损失惨重。

受厄尔尼诺影响,南美和加勒比海地区连续遭受暴雨、飓风、冰雹、大雪的轮番袭击。在秘鲁中南部一个叫圣特莱萨的小镇,还发生了大规模的泥石流,狂风暴雨将树木、电线杆连根拔起,掀走了居民住宅的屋顶,至少造成150人失踪,2000多居民受灾,镇上的铁路和公路交通几乎崩溃。安第斯山区连降大雪,积雪深达1米,最深处达4米,突如其来的大雪使许多旅游者被困在安第斯山口。

在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干旱之后,一位危地马拉农民正准备下地干活。

连降暴雨使智利陷入一片汪洋,4天的雨量竟超过了过去一年降水量的总和。这是20世纪以来智利遭受的最严重的暴风雨和洪涝灾害。滔滔大水冲毁道路和桥梁,使1万多人流离失所,20万人与外界中断联系。全国受灾面积广阔,其中列为重灾区的就有13个省之多。

巴拿马在这次厄尔尼诺现象中也难以幸免,全国牛奶减产,玉米失收,农牧业损失达8000万美元。举世闻名的巴拿马运河是一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国际运河,全长81.3千米,宽152~304米,最高处高出海平面25米。运河上设船闸6座,雨水是运河和船闸用水的唯一来源。由于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巴拿马运河流域气候一反常态,降雨量大减,严重的旱情造成运河水位急剧下降,过往船只的吃水深度自1997年3月起从39.5英尺减少到34英尺,持续了8个月。

哥伦比亚的加勒比海沿岸的气候也明显反常,或连降暴雨,或持续高温。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北部沿海地区平均气温连续数日保持在40℃以上,这在哥伦比亚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持续高温导致森林火灾频繁发生,仅1997年7月就发生了600多起森林大火,使900多公顷森林遭焚烧。

委内瑞拉在1997年7月的头几天,大雨不断,仅梅里达州在两天内,洪水就冲垮了4座桥梁,造成大面积的泥土滑坡。长途汽车站和飞机场被大水淹没,许多地区停水、停电,通信中断。

厄瓜多尔是拉美受厄尔尼诺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1997年7~11月,厄瓜多尔沿海地区连降暴雨,引发山洪,大片农田被淹,道路桥梁被毁,10个省份遭灾,造成67人死亡,近万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经济损失高达7亿美元。

南美大国巴西也难逃这次厄尔尼诺的袭击,水灾加上旱灾,使粮食作物大幅度减产,仅小麦便减产80%。在持续干旱中,亚马孙地区森林火灾不断发生,大片森林被大火烧毁。

在这次厄尔尼诺的袭击中,大多数拉美国家的农牧业、捕捞业和居民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严重影响。中美洲的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和巴拿马等国由于遭受旱涝灾害,水稻、玉米、豆类等粮食作物以及富有特色的咖啡生产都蒙受严重损失。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由于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1997年这一地区国家的农业收成平均减少15%以上。

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原本缺雨少水的索马里竟然一片汪洋。

四、全球性影响

位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不可避免地成了这次厄尔尼诺的直接受害者,澳大利亚四面环海,但在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下,其气候也变得相当异常,持续的干旱使森林火灾接连不断。1997年9月,一场大火横扫澳大利亚西部。这场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大的森林火灾使广阔的森林、牧场一下子化为灰烬。由于火势凶猛,只能任其自燃自灭,过火面积相当于一个英国。两个月后,处于夏季的澳大利亚又在厄尔尼诺现象的作用下,遭遇了一场罕见的热浪袭击。首都堪培拉的气温达到38.9℃,为50多年来所罕见。黑德兰港与曼多拉镇11月25日的最高气温达到46℃。同时,干旱对澳大利亚的农业生产也带来了十分不利影响,有6个州的农业区降水都低于正常水平,影响了全国大部分农作物,每个州的小麦、大麦和燕麦均减产严重,农业在1997—1998财政年度损失13.5亿美元。

1997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更让非洲人心惊胆战。非洲东北部的索马里本来地处缺雨少水的半沙漠地区,一个多月来的暴风骤雨使河流决堤,山洪暴发。南部两条主要河流朱巴河和谢贝利河,河水犹如脱疆的野马,把成千公顷的农田瞬间变成了一片汪洋,仅在南部地区就淹没了大约150平方千米的土地。对于这个自1991年以来就内战不断,一直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国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一个多月来的洪灾夺走了1300多条人命,两大河流的决堤又引发了疟疾、痢疾等传染病的蔓延。

横扫澳大利亚西部的大火,主要应归咎于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

东非的另一个国家乌干达也受到了厄尔尼诺现象的戏弄,本来该于7月开始的小雨季,整整迟到了一个月。可是到了9月中旬,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暴雨不断,最终洪水泛滥成灾。

就在非洲一些国家暴雨不断、洪水成灾,饱受洪害之苦时,另一些国家却遭受着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干旱煎熬。地处东非高原的坦桑尼亚,1996年底的小雨季,偏偏就是不见降雨。1997年初对农作物生长举足轻重的大雨季内,也没有得到老天的多少恩赐,降雨极少,粮食供应出现危机。从埃塞俄比亚、苏丹,到坦桑尼亚、赞比亚、肯尼亚,1997年都受到了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9月份,南非出现了十几次40℃的高温天气。厄尔尼诺现象使非洲本来就十分脆弱的农业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

厄尔尼诺现象使印度尼西亚婆罗州多处地方发生了火灾

五、一场“国际大灾难”

在厄尔尼诺的肆虐中,亚洲国家自然也无法幸免。印度尼西亚及其周边国家是亚洲受这次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最大的地区。原本雨水充足的印尼遭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农作物产量骤减并导致了水荒,数百人死于因缺乏纯净饮用水而引起的霍乱和饥荒。

1997年8月初,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的170多家种植园和经营单位按惯例进行烧荒垦地,结果引起1000多处森林大火。过去每到烧荒季节,常有大雨降临,一般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森林火灾。而1997年的雨季姗姗来迟,使森林大火肆无忌惮地蔓延,被烧毁的森林接近100万公顷,人们形容这里的森林地区好像是一个“火盆子”。森林大火引起的烟雾不仅笼罩了这个千岛之国,还殃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等邻国。连续几个月的大火与烟雾,使东南亚各国饱受厄尔尼诺带来的痛苦。这些国家的大部分地区上空烟雾缭绕,经久不熄,呼吸道和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患者数量剧增。受到烟雾的影响,中午的太阳也像黄昏时一样黯然无光,汽车在大白天必须开灯才能行驶。9月26日,印尼一架空客A300型客机在苏门答腊首府棉兰附近坠毁,机上234人无一生还。失事原因就是因为烟尘弥漫,能见度过低。马六甲海峡也在烟雾的笼罩之下,撞船事件时常发生。生态学家称这是一场“国际大灾难”。据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的估计,1997年的森林大火给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3国的旅游、航运与捕捞业造成的损失近14亿美元。

不幸的是,1997年大火的阴霾尚未消失,1998年,印尼的加里曼丹和马来西亚沙捞越的森林大火又卷土重来,而且火势蔓延迅速,至少烧掉300万公顷的森林。

同前几次一样,1997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也影响到中国。最明显的是出现了南方暴雨成灾、北方旱象严重的反常现象。6~8月,北方地区普遍出现异常高温,北京这一时期天气闷热异常,使得空调器的销售供不应求。中国往年夏季高温所在地区长江中下游一带,重庆、武汉、南昌、南京四大“火炉”却有两个“熄火”。地处北方的山东等省份因持续高温,出现了罕见的旱灾,黄河山东利津水文站断流达222天。与此同时,南方许多地区的雨量大大高于往年。据报道,澳门1997年全年前8个月的降雨量超过了过去40年的年平均降雨量,香港的降雨量也打破了有史以来的降雨纪录。

厄尔尼诺强大的影响力一直持续至1998年上半年。1998年,中国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六、脱离厄尔尼诺怪圈

厄尔尼诺现象带给人类的并非都是灾难,它也给一些地方带来福音。1997年冬季,在东亚北部出现了温暖如春的天气。12月13~27日,韩国的汉城(即“首尔”)、釜山等7个城市的平均气温比常年高出5℃。一般地说,冬天气温每上升1℃,取暖用能就可节省1.8%。也就是说,仅12月,韩国就节省能源开支3500亿韩元。加上冬装及呼吸道病人的减少、农业增产等,共获益9900多亿韩元。厄尔尼诺现象也给智利干旱的土地带来了非常难得的生态繁荣。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在雨水浇灌下,出现了250多种鲜花争奇斗艳的奇丽景观。

气象科学家在对世界各地的气象变化进行密切监视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厄尔尼诺现象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目前,对厄尔尼诺现象的研究已广泛使用了气象卫星、海洋调查船、浮标机器人等先进手段。还有一些科学家转向地质研究,即从一些沿海河口淤泥现象来分析在遥远的过去所发生的厄尔尼诺遗迹。

不久前,欧洲科学家研制出一套计算机模型,这套模型是由来自欧洲各国的11个科研小组联合研制的。借助于超级计算机,该模型能提前半年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在预测厄尔尼诺现象方面,人类已取得了非常乐观的进步。不少因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灾害得到了较为准确和及时的预测,使人类能够未雨绸缪。

从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周期逐渐缩短这一事实,科学家们认为,厄尔尼诺现象的泛滥与人类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有关,是地球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全球变暖的直接结果,与人类向大自然过多索取而不注意环境保护关系密切,是人类用自己的双手,助长了“圣婴”作恶。因此,人类未来能否最终彻底走出厄尔尼诺怪圈,完全就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的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