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灌溉水利经验总结
在长期的农业水利建设过程中,陕南地区还产生了一些总结农业水利技术、经验的水利成果,如《堰塘说》、《修渠说》等。嘉靖《邓州志·陂堰志》记筑堤作堰之法云:“伐石筑堤,以松板铺脚,则松性得水而耐久。以巨石压板,则水头著松而不冲土。两旁高用石护之,中惟平开水门,水大则任其中流,水小则障之入田。择地之高而筑堤,随水之及而为田,”而不能盲目行事。若“两涯无巨石以起斗门,下亦无硬石以安堤脚,惟截河安桩,壅筑浮土,岂能牢固?”(88)《堰塘说》论筑塘云:
平田作渠,引水以资灌溉,计非不善,而天时少旱,水易涸,与无渠等。惟有堰能常蓄涧流。作堰之法,略如筑坝,但坝须留港,此则横截中游,较平田少低数寸,水大则直过其上,水小则停蓄不泄也。
至于塘则两山夹送,其中稍平,开土成丘,如阶而下者,为山田,多苦旱,救之惟以塘。作塘之法,先度地势,于田头之上,当众流所归处,随地宽广,开挖为塘。塘形多上高下卑,其下即以塘土筑横堤,堤脚仍布木桩以防淋卸,堤中留水窦以备启放,此谓头塘。田之中段,亦有旁山归溜处,仿前作之,谓之腰塘。间有开塘得泉者,百中一二。大都全藉山泽、雨溜。塘中必多蓄水草、菱荷、草鱼之类,则经旱不易涸。(89)
严如熤的《汉中修渠说》专门总结了汉中地区堰渠设施的修建技术和经验,亦可供同类地区参考。严说共有六条,分别是择水、择土、修渠身、分筒口、修龙门、拦河坝,并不局限于堰渠技术本身,而是将与稻作相关联的水、土诸因素结合起来加以综合论述。(90)其论择水云:
稻田水宜清、宜眗,浊不宜秋苗,冷则苗不长发而迟熟。
一般说来,向阳之山所出之水、沙中进出之水、石泉之水较暖、较清,并举出陕南之蔍水、ü水、濂水、乌龙江、南沙河等河流以及畿辅等地河流为例。其论择土云:
种稻则宜涂泥……大约种稻之土,泥壤为上,泥多带沙者次之,泥沙相半者次之,黄壤带沙、沙细杂少泥亦可用。
若渠堰修成后才发现土不宜稻,将徒费工本,得不偿失。
其对堰渠取水之渠首设施、引水之渠道线路、分水之设施的规划、选择、技术要求等论述也有很多独到之处。渠首“不能迎水则水不入渠,迎水而太当溜则涨发时有决冲之患”,因此,龙门要选“小阜石确硬土”之处,旁吸河流以辟正溜,且口门必须小于渠身。至于拦水坝之修筑,陕南的长桩乱石坝亦与他地的砌石坝有所不同,乃由水土之特性所定:
南中拦坝,往往用石,石砌断河中流,而萧曹遗制不然,用木桩长四五丈,纵横植水中,磊以乱石,似近乎疏,不知南中土薄,挖数尺即见根,连根砌灰石可坚。西北土厚,挖至数丈不见根,砌以灰石,水遏不得过,搜根冲拽石下,则空而必倾。不如磊以乱石,截其流之大者入渠,而仍听石隙之水下流,则势不急而无搜根之患,此似疏而实密,常法之可久也。
如果遇水涸而水源不足,则用草席等物将漏水之孔挡住,可使水尽归于灌溉。又,引水渠道,地势应高于田,以利自流灌溉。渠水有所来必须要有所归,不然,积水漫漶,渍淹成灾甚或导致盐碱化,所以,“择引水之地,尤必求泄水之地”,或还入本河,或直接汇入大河。
另外,我们还更清楚地看到,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在秦巴山区除河谷平原及山间盆、坪之外的广大山地发展水利是何等的艰难。正如同治《郧县志》所云:
崇山峻岭,水险滩高,农民服田力穑较他处尤为勤苦。开山辟土,专恃人力,理有固然,而水利之难,奚啻倍蓰?近山则渠路易塞,滨河则洪水易刷……
因此,尽管垦殖者用力勤苦,因地制宜地兴修了不少农田水利设施,但难以从总体上改变山区山地多水田少、水利不发达的状况。方志中每见有“地多硗确,刀耕火种,牛力难施。五日雨则低田涝,十日晴则坡地干”(91)之类的记载。
鄂西北归州境内崇山峻岭,在明代是“即山为田,宜豆宜麦而无水稻”(92)。光绪《归州志》则称:“若夫土宜种植,十八乡中惟茅坝、建东两乡稻田居多,其余悉以包谷为本。”而兴山的情况又更甚于此:
兴山农人,地无平畴,坡尽陡立,耕种时皆攀援上下,俯锄涧壑,仰耘烟雾,艰苦之状,倍于东(湖)归(州)。(93)
可知兴山一带食米仰给川东之说,是有客观背景的。
陕南山区许多州县的水田都少得可怜。“镇安、山阳,寸趾皆山,绝少水利。商南、雒南,间有水田,然亦不多。”“銩稨山内数百里,处处峻岭深涧,宁陕厅近城汤平河岸间有水田,不过数百亩。孝义亦复相同。”(94)紫阳县则更是“民所耕以为食者,皆陡坡石碛,旬日不雨则苦旱,久雨则又苦涝”。所谓“戴土之山,先涝而溃,未旱而龟”者(95),加上山高气寒等因素的存在,无不是山区发展稻作、建设水利的天然限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