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海军对不明潜水飞行物的研究

海军对不明潜水飞行物的研究

时间:2023-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76年,按照苏联海军总司令部的命令,苏联科学院海洋委员会负责从事这项工作,领导地球水圈UFO问题方面的科学研究。科研工作报告上报苏联海军情报侦察局。图54:不明潜水飞行物经常同苏联海军发生空中和水下接触事件。该建议指出,关于目击到特异现象的情报有时违背军工工作,不过,这些情报也是来自苏联国防部各部门的军人。
海军对不明潜水飞行物的研究_神秘的水下文明-

苏联海军总司令部情报侦察局得到情报称:美国人非常关注发现UFO的事实。早在1951年,美国五角大楼下达指示,在发现UFO时,对军人的行动进行了一系列规定。该指示规定,当出现不明潜艇、军舰、飞机和UFO时,要使用规定的通信频道进行报告。1954年3月,情报网完备,不明潜水飞行物在情报网上被用特殊符号标定出来:“……关于所有不明物体,包括不明潜水飞行物的资料都应作为一级重要情报上报……”

苏联海军总司令部情报侦察局也收到关于UFO的报告,不过,这些报告都是些零散不完整和偶然事件的资料,因此没有形成总体情况或对其进行分析。于是,决定系统收集关于出现在世界各水域上空和深海的UFO的情报。1976年,按照苏联海军总司令部的命令,苏联科学院海洋委员会负责从事这项工作,领导地球水圈UFO问题方面的科学研究。后来又组建一个临时科学团队,没有资金,不脱产。一年后的1977年,完成了第一阶段工作。科研工作报告上报苏联海军情报侦察局。该科研报告包括对形势的概述和分析,还有一份实施文件《UFO舰船观测细则》。

虽然该细则问世了,但是,它并没有在海军中立刻实施。事实上,要想对其付诸实施还需要有一定胆量,因为当时的形势是,要在海军中实施飞碟观测细则,无论如何也不会用政治观念去进行,因为当时的苏联政治形势是,做任何事情都要用政治观点去对待,更何况对待此类问题了。尽管当时积累了大量关于UFO的高智慧和高机动性表现的报告和书面证据,但官方科学仍旧一味坚持否定这一现象,不能对其进行解释,否则会动摇意思形态基础。任何试图对UFO现象的解释都不会被严肃接受,如果科学家试图对其进行解释,就会遭到诽谤和诬陷,被扣上专业知识肤浅和诋毁科学的“大帽子”。

1977年10月7日,苏联海军总司令部情报侦察局收到北方舰队的报告:这天凌晨,在距离巴伦支海沿岸约370千米的苏联“伏尔加”号潜艇的浮动基地遭遇9个UFO的绕飞侦察,它们像直升机大小,很像是金属制成的圆盘状飞行器。它们在桅杆的水平高度上对浮动基地进行绕飞侦察。18分钟后,这群UFO突然改变航向不见了。浮动基地指挥官、三级大尉塔兰京力图用无线电同北方海军总基地取得联系但未获成功,奇怪的是,通信线路打通了,但对方无人接听,情报无法传达。于是,塔兰京通过舰内对讲机发出紧急特殊命令:“全体艇员,全体人员,要认真牢记、描绘、拍照,返回基地后谁也不能说:你们的指挥官“精神失常”了!”正是这不寻常的命令一下子让UFO飞走了,无线电通信又恢复正常,北莫尔斯克基地也收到无线电报。一小时后,侦察机来了,不寻常的事件已经结束,侦察毫无结果。

alt

图54:不明潜水飞行物经常同苏联海军发生空中和水下接触事件。

在贯彻《UFO舰船观测细则》时还要跟随有各种解释和补充说明,要知道这个研究课题并非寻常,因为官方机关害怕此举会惹出大麻烦,不只是“飞碟”这个术语,甚至连UFO(不明飞行物)这个名称都会惹出麻烦来。因此,所有名词术语都要披上伪装的“外衣”,把它们统称为“特异现象”。给《UFO舰船观测细则》也加上这样一个标题《在海军中对特异物理现象及其对周围环境、生命力和机械设备的影响进行观测的方法说明》。

在该《方法说明》中说:“特异的物理现象或物体(不能等同于已知的现象或物体)在苏联和其他国家,无论事件目击者还是从事专业的专家(天文学家、飞机和舰船乘员以及各个观测站)发现的一切现象都在之列……在一系列真实可信的事件中,所观察到的现象能得到自圆其说解释的尚不存在。目前掌握的情报总体上会让人认为,该问题值得认真研究,同今后的研究任务以及开发和实际利用地球大气层和宇宙空间有直接关系。”

《UFO舰船观测细则》中对特异现象和特异运动物体的性质作了简要阐释,并指出“这些特异现象和特异运动物体的出现和发展的特点是,能随机改变几何形状,沿各种轨迹运动,进行机动性运动,能产生光效应,具有电磁场,可能还具有能对周围环境、生命体、电气设备、无线电技术设备及其他设备产生影响的某些其他种类的辐射。”

苏联海军总司令部情报侦察局前工作人员、一级大尉伊·米·巴尔克莱回忆说:“在我们下发给各舰队的指示中,明确而强令规定:无论电子设备、空军的对抗演习、军舰、核潜艇都不得有任何攻击行为。如果发现水面不明运动物体,不得对其采取任何行动,不得对这些不明运动物体进行挑衅迫使他们作出回应。要撤离到便于观察的安全距离内。”

所有这些事件均发生在激起对UFO问题浓厚兴趣的背景下。某些UFO事件的大事年纪中记载了诸多UFO事件。

1977年,苏联国防部和科学院开启UFO问题的研究。所谓“彼得罗扎沃茨克事件”成为推动这一研究事业的关键性推动力:

1977年9月20日,夜幕刚落,苏联西北部地区众多居民在几分钟内都亲眼目睹一起非同寻常的大规模发光现象的发展。即便不想关注或试图直接摆脱这起无可争辩的事件都是不可能的。俄罗斯科学院院长阿·普·亚历山德罗夫向苏联政府副主席兼苏联军工委员会主席勒·斯米尔诺夫发去一封函电。函电中说:“苏联科学院再也不能没有反应了,同样,对1977年9月20日发生在彼得罗扎沃茨克的特异现象事件再也不能不作出解释了。因此,请邀请苏联国防部和军事工业综合体各单位参与对该特异现象的综合研究。”

alt

图55:尽管科学家再三警告军方不要对飞碟动武,但还有国家空军和海军仍在同飞碟近距离接触,甚至向飞碟发起攻击,最终结果是:机毁人亡或舰艇神秘消失。

1977年10月,在苏联军事工业综合体的科学技术协会的会议上,俄罗斯科学院院长阿·普·亚历山德罗夫提出的建议受到普遍支持。该建议指出,关于目击到特异现象的情报有时违背军工工作,不过,这些情报也是来自苏联国防部各部门的军人。根据苏联军事工业综合体科学技术协会的介绍,最近,在对现行国防科研工作五年计划修改时,把对特异现象研究的两个研究课题纳入计划,在1978年-1980年期间执行:

●“国防部猎网计划”-研究大气层和宇宙空间的特异现象及其对军事装备功能的发挥和人员身心状况的影响;

●“科学院猎网计划”-研究大气层和宇宙空间的特异现象发展的物理性质和机理。

可见,苏联军事工业综合体决定在国内实际上组建两个UFO研究中心——苏联国防部研究中心和苏联科学院研究中心。苏联国防部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搞清UFO对技术装备功能的发挥和人员身心状况的可能影响。苏联科学院面临的任务是,研究特异现象的物理性质,即模拟效应的目视表现和消失的发生过程及其同周围环境中物理条件和对自然界可能的人为性影响的关系。

1978年1月20日,苏联海军总司令部副司令、海军中将尤·伊万诺夫致函苏联科学院海洋委员会副主席。信中说:“在著名飞碟学家阿扎扎领导下制定的《UFO舰船观测细则》计划在整个苏联海军中被应用在舰船上对UFO的观测。”

1978年,联合国举行第33届格林纳达会议,再度提出对UFO进行国际性研究的问题。在联合国社会政治委员会的会议上放映了一个录像片,给人留下更深刻印象的UFO映入镜头。在美国的压制下,关于UFO研究问题的审议再度搁浅,从而导致向联合国和平利用宇宙空间委员会呼吁并报告关于观测UFO的议案。美国政府领导人试图顽固坚持不准对UFO问题进行研究,然而,涉及到各国切身利益的各个国家看出美国企图削弱这一问题在国际舆论眼目中的意义,旨在确保美国在这一领域里的垄断和私利。而且还提出一种意图,应向美国高端军政领导全面报告关于这些UFO的性质,不想让全世界广泛得知这一信息。

1979年,苏联科学院普通物理学和天文学研究所,向已具有观测网站或已在野外条件下进行研究的各单位和各部门下发了对大气层和宇宙空间的特异现象进行观测和它们可能对周围环境、生命体和技术设备产生可能影响的方法细则。该方法细则是根据苏联海军的上述文件制定的。所有各单位有义务负责组织对特异现象观测情报的收集,并指出提供情报的程序。

1980年1月,苏联最高苏维埃总司令部司令向苏军各部队下达命令,命令中包括对实施特异现象研究计划的指示。下达该命令是为了能利用苏联军队所具有的巨大的观测潜力来收集UFO情报。当时没有任何资金支助。每一名军人,无论他在什么岗位上都不知道自己将成为一名该研究计划潜在的执行者,因为在对某种特异现象进行观测时,他必须以规定的书面形式向首长报告自己的观测过程。命令中实际上指出的是,布置全军在整个苏联本土上展开对特异现象的大规模值班观测。

alt

图56:自苏联最高苏维埃总司令部司令向苏军各部队下达对特异现象及其情报进行收集和研究的指示后,发生几起飞碟空难事件。

该命令规定:

●作为该计划领军执行者的苏联国防部中央科学研究所应肩负起对所获得的全部UFO情报的收集、处理和分析中心的作用和功能;

●军事科学研究所负责完成武装力量中5个军种中一个军种的研究计划,完成他们同负责整个研究计划的中央科学研究所相互协同的程序;

●研究计划的领军执行者从武装力量各军种中获得对UFO鉴定所必需的情报的程序,首先是获得关于部队中进行火箭航天发射的技术资料;

●以书面文件形式证明部队发现UFO事实的规定,提供取决于部队情报中所包含的时效性和重要性的情报程序。

作为领军者的中央科学研究所所长、雷达和其他有效要素对军事装备影响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弗·波·巴拉绍夫被任命为军事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了完成领军的苏联国防部中央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工作,直接组建一个小组,该小组由军事专家和国家专家组成,根据不同年份,由4-5人组成。在研究课题执行者的组成中,包括国防部各军种的科研单位以及国防工业部门的科研机关,共约15人。对国防部和科学院之间的特异现象研究的协调工作由在应用问题领域工作的鲍·索科洛夫上校负责。苏联科学院地磁、电离层和无线电波传播研究所被确定为苏联科学院的领军单位。

苏联科学院把UFO的起源作为基本说法对以下方面进行了详尽研究:

1.UFO是地球人类活动的产物,即这些现象具有人为性因素。

2.UFO是发生在地球上、地球大气层和近地宇宙空间的自然过程的产物,即特异现象的自然起源说。

3.UFO是地外文明活动的表现。

应当指出,在官方文件中不同意用缩写词UFO,取而代之的应该用“特异现象”一术语,因为该词组比不明飞行物(UFO)更符合所观测到的效应的性质。

为了减少因UFO的研究合法化引起的社会反应,于是,决定停止这些研究。作出该决定取决于以下4种主要形势:

●该研究计划从形式上属于关停的国防研究课题的研究计划;

●所观察到的特异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来源于军事装备;

●在有军事基地和军事装备集中的地方较为经常出现UFO的表现;

●UFO具有一系列特点,站在军事的角度,它对军事设施(不存在无线电定位对比、具有高超的机动性,等等)表现出极大的浓厚兴趣。

由于对UFO问题的研究停止了,这方面的信息在大众媒体中的发布就受到限制,关于UFO的公告建议发给苏联科学院进行评论。

alt

图57:两个形状怪异的外星潜水飞碟把一艘导弹驱逐舰夹在中间对其产生威慑力。

1980年,苏联民航部、海军部和国防部公布了《UFO舰船观测细则》或《收集关于特异现象及其对周围环境影响资料的方法说明》。

1980年和1981年,按照著名科学家们的倡议,在苏联各大城市(莫斯科、列宁格勒、高尔基城、基辅、托姆斯克、新西伯利亚、第比利斯……)诞生了从事UFO研究的社会团体。

1981年,“UFO猎网研究计划”易名为“UFO银河系研究计划”。到1986年,再次易名为“UFO地平线研究计划”。每次易名都是由苏联国防部和苏联科学院更改的。1984年2月,成立了全苏科学技术协会自然环境委员会特异现象中央委员会,由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弗·特罗伊茨基领导。

1985年,在苏联《接班人》杂志№4期上发表了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弗·米古林的访谈录,他在访谈录中证实,在苏联科学院普通物理学和天文学研究所对特异现象的研究是在“银河系”专门课题的范围内进行的,他本人担任该课题组领导。在这种情况下他宣称,所观察到的90%-95%的特异现象可解释为已知的自然过程或人类的技术活动。

1988年,尤·普拉托夫在《交谈者》周刊上证实,对特异现象的研究不仅限于在苏联科学院地磁、电离层和无线电波传播研究所,而且还在其他单位进行研究,其中包括苏联科学院海洋和大气物理研究所。

1990年4月26日,苏联首脑首次谈及UFO问题。苏联首届总统米·戈尔巴乔夫在会见苏联“乌拉尔机械制造厂”集体时声称,他知道一些,存在一些学术团体正在从事UFO现象研究。

1990年,苏联国家UFO研究计划关停。

13年来,苏联的UFO现象国家研究计划从未停止过,直至1990年。普通物理学和天文学研究所的研究计划结束后直至1996年,特异现象专家组的研究活动仍在继续,他们的研究任务包括对俄罗斯科学院收到的来自“特异现象”目击者的报告的分析。目前,这些目击报告还在源源不断地报到俄罗斯科学院普通物理学和天文学研究所进行鉴定。

“猎网”计划、“银河系”计划和“地平线”计划总结的研究结果和专家组得出的结论并没有在报刊杂志上公布。

alt

图58:俄罗斯自在军内实施《UFO舰船观测细则》后开启“猎网”计划、“银河系”计划和“地平线”计划。

我们再回到《UFO舰船观测细则》上来。研究工作又开始了!专家们对渔船和客船有义务向苏联海军总司令部报告的信息进行分析。

譬如,据一艘排水量约两万吨的冷藏渔船报告,在他们的渔船朝古巴方向航行时,渔船行驶到巴哈马群岛区时,船上渔民在他们的头上发现一个UFO,它绕渔船作机动飞行:时而向前飞,时而又朝后飞,一会儿下降,一会儿又上升。由于全体船员对那个UFO感到好奇,所以,大家都睡到甲板上,而且,那个UFO还在不断变换着颜色和形状:一会儿变成碟形,一会儿又变成三角形。船长巴拉诺夫觉得这个海上“飞怪”很有写生创意的价值,便找来渔工中一个爱好画画和摄影的业余爱好者,让他从不同角度把UFO画下来,并拍下照片。最后,苏联情报侦察局得到了对这次UFO目击事件的图文并茂的详细描述。

为了对收到的情报进行分析,苏联海军总司令部成立一个专门分析小组,由苏联海军总司令部第一副司令尼·斯米尔诺夫上将领导。该小组吸收了各方面有经验的专家。该小组必须对收到的全部情报进行“消化”和筛选。这项工作具有保密性。其工作结果每周要向尼·斯米尔诺夫上将汇报一次。个别情报要报送情报侦察总局。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科学院海洋委员会的水下研究领域变成“UFO问题的水圈研究课题”。该项研究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搞清UFO水下基地的可能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