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成矿规律及变化趋向

成矿规律及变化趋向

时间:2023-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在综合阐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探讨了矿床控矿构造、成矿规律及变化趋向。
成矿规律及变化趋向_追寻地质梦湖

湖南治金地质二四五队、二三七队,新晃汞矿,湖南冶金地质研究所

“队、矿、所三结合”地质综合研究小组[1]

摘 要:新晃汞矿位于凤(凰)晃(县)大背斜西翼近轴部地段。含矿带呈北北东向展布,矿体则赋存于北西西北西向横跨褶皱构造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但大多数控矿构造发生在容矿层内,至上覆层逐渐匿迹。本文在综合阐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探讨了矿床控矿构造、成矿规律及变化趋向。指出:由于矿体的形成、分布均与构造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无论水平、垂直及纵、横方向变化都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与对称性。矿床深部随着汞的成矿部位逐渐升高,汞(辰砂)矿化减弱,闪锌矿化有替代汞矿化的趋向。

关键词:汞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变化趋向;湖南新晃

为了加速新晃汞矿的地质勘探工作,我们组成了“三结合”综合研究小组,在综合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本着实践第一的观点,学习、运用地质力学方法,对本区控矿构造、成矿规律及变化趋向进行了研究,现归纳如下。

湘黔汞矿带是我国重要的汞矿产地之一。区内分布着震旦纪、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层,其中以寒武纪地层出露最广、最全。各层间多为整合接触,走向北东10°~35°,倾向北西—北西西,倾角15°~20°。

图1 新晃汞矿地质略图

1.上寒武统;2.中寒武统花桥组;3.中寒武统敖溪组上部(容矿层);

4.中寒武统敖溪组下部;5.上寒武统清虚洞组(容矿层);

6.下寒武统杷榔组和牛蹄塘组;7.背斜;

8.张性断裂;9.性质未明断层;10.推测断层;11.岩层产状

矿带位于新华夏系Ⅰ级北北东向凤(凰)晃(县)大背斜西翼近轴部地段。矿田(床)均位于呈北北东向排列的、北西西—北西向横跨褶皱中。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但除部分走向北东和东西向的构造形迹在地表出露明显外,其余多隐伏于容矿层内,而至上覆层逐渐匿迹(图1)。

矿带内各矿床(或矿田)均受新华夏系和东西向构造复合控制。矿带的延展方向为北北东向,矿床则处于轴向北西西的横跨褶皱内,且所有含矿体的倾伏方向亦多为北西西向,仅少数为近东西向和南西西向。

一、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1.褶皱构造

区内发育着一系列轴向北西西、北西的横跨褶皱和同向次级背斜[1],幅度开阔,产状平缓。从区域构造背景分析,可能属东西向构造的成分,与新华夏系是反接复合。成组出现的北西西向背斜是本区汞矿最重要的容矿构造;北北东、北东向的挠曲及其复合部位是次要的有利成矿构造。矿体的分布及产状,与褶皱构造有关。据统计,矿体的倾伏方向为东西至北西60°,控矿褶皱轴向为东西至北西75°,两者趋于一致。

2.断裂构造

该断裂构造主要有两组:北西西向(包括近东西向)、向南陡倾斜的正断层和北东向、南东向陡倾斜的正断层(图1)。这两组断裂以张性为主、兼有扭性之上盘斜落的阶梯式纵、横方向张性断裂;断距自东向西或由南而北逐渐加大。其中北西西向断裂属于新华夏系Ⅰ序次横向张断裂,北东向断裂属Ⅱ序次纵向张断裂。各组断裂程度不同,起着矿液运行通道的作用。尽管断裂构造与成矿的关系争议颇多,就我们所掌握的资料分析,矿床内绝大部分断裂发生于成矿前或同时(成矿后亦有活动)。由于成矿过程中不同系统的断裂互相联系、彼此沟通,组成复杂的构造网,促使矿液运行和分配,在适宜的容矿构造、岩性和蚀变条件下,形成矿体。其证据如下。

(1)赋存于断裂一侧的矿体,较位于褶皱构造内的矿体富厚,产状形态也复杂。矿体内部北西西向断裂的分支复合裂隙内,常有脉状辰砂充填,且沿断裂两侧发生明显的成矿作用。

(2)矿床北部的三雀湾矿带的Ⅻ号矿体直接产于北西西向陡倾斜之张性破碎带及伴随的角砾化带内,其南北两侧的矿体(化)和蚀变(包括硅化、角砾化和白云石化)均以断裂为界。

(3)矿体边部和内部的羽状断裂(带)内,角砾岩有褪色现象,并见粉末状、他形粒状及“发丝状”辰砂浸染或沿裂隙面充填。少数近东西向的主要断裂及其一侧,由热液作用形成的透镜状、团块状白云石化白云岩内亦见有粉末状辰砂浸染,在接近断层面的个别部位还较为富集。

(4)虽然多数断层角砾岩以方解石充填胶结为主,但在近矿地段的断层角砾岩内尚见有白云石化、硅化。硅化与成矿关系密切,白云石化次之。现有资料虽不能确切指出方解石世代,但从方解石胶结物及方解石脉的薄片内亦见有辰砂浸染这一事实,推断与成矿作用有关。

(5)经人工重砂鉴定,几乎所有断层角砾岩中均发现辰砂,且大多呈未被破坏的晶粒状;少数有辉锑矿、闪锌矿等,一般远矿断裂中其含量少,近矿断裂中含量增高,而以矿体顶板或层间断裂和碳泥质物中最高。

二、矿床地质特征

本矿床赋存于酒店塘北西西向横跨褶皱南翼,其间由三个与复背斜相应的酒店塘、安坡和三雀湾含矿带组成。每一个含矿带包括2~4个产于同向背斜的平行展布的含矿体。沿含矿体控矿构造延伸方向出现一连串矿体;矿体间为矿化或硅化、角砾化、白云石化所联系。由于矿体的形成、分布均与构造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无论水平、垂直及纵、横方向变化都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与对称性(图2)。

1.成矿的岩性特点

区内主要容矿层为中寒武统敖溪组上段∈3-72层,矿化常产于其中的一定层位和部位,并与相应的岩性及其岩石组合有关,柱状剖面自上而下如下。

(1)上覆层(∈8-102 )上部为条带状薄层灰岩(部分含黄铁矿结核),厚105~172m;下部为中厚层状含泥质(底部含层纹状、结核状黄铁矿)白云岩夹微层炭泥质页岩,厚7~26m。岩石塑性较强,为产于中寒武统汞矿的区域性遮挡层;另在上、下部之间尚有一层厚度仅0.5~1m的似层状变晶白云岩,偶见汞矿化。

图2 新晃汞矿体与构造的关系

(2)容矿层(∈3-72)顶部为∈72层深灰色细粒薄层层纹状白云岩夹泥质白云岩,常见汞矿化,厚3~11m;下部为∈62层灰白色粗粒晶洞状变晶白云岩,有汞矿体产出,厚2~21m;中下部为∈3-52层深灰色细粒薄层及中厚层层纹状白云岩,间或夹有一至数层块状、角砾状、图斑状变晶白云岩,岩石质纯性脆,节理裂隙发育,为最重要的含矿层位,厚98~138m。底部为灰黑色细粒致密薄层石灰岩,厚4~13m。

(3)下伏层(∈1-22)上部为∈22层厚层角砾状灰岩夹钙质页岩,偶见闪锌矿化,厚3~18m;中部为∈1b2层薄层灰岩和含白云质灰岩,厚36~42m;下部为∈1a2层灰质页岩,厚87m。

2.矿体分布与构式

(1)水平方向:沿矿带走向(北北东)矿体每隔一定间距(约250m)成群出现;沿倾伏方向(东西)成矿的方向性明显,无矿间隔约为60~120m,矿体多为尖灭侧现,亦有尖灭再现者。

(2)垂直方向:矿体具多层性,在横向剖面上多以20°倾角向西延伸。有两种构式:其一,“斜列式“(图3之2、3),即矿体自东向西成矿部位(指容矿层顶板标志面∈27层以下)逐渐升高或略有降低;其二,沿∈72层标志面以下20~50m的岩石构造部位呈带状延伸(图3之4),有时形成多层矿体(图3之5)。相邻矿体在纵剖面上的成矿特点是:沿复背斜两翼略呈“对称式”出现(图3之1),当轴部出现∈62层矿体时,∈52层矿体出现于两翼(图3之7);但在垂直空间上∈62层与∈52层矿体绝不共存。

图3 矿体地质剖面图

1.矿体;2.细晶白云岩;3.角砾状白云岩;4.含泥质白云岩;5.灰岩;6.角砾状灰岩;7.钻孔

3.矿体构造 形态类型

(1)似层状矿体,主要赋存于平缓复背斜翼部的次级背斜中,与围岩呈整合接触,形态规则,厚度稳定,以条带状矿石为主。一般长160~180m,宽60~80m,厚3~6m,品位0.12%~5.52%。次为赋存于复背斜轴部∈62层中的矿体,以浸染状矿石为主,长200~300m,宽40~80m,厚1.5~2m,品位0.10%~0.47%,高者达1.16%。

(2)透镜状矿体,是矿床内重要的构造-形态类型。一般指沿容矿层一定岩石-构造部位呈伸长透镜状产出的矿体,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常赋存于近东西向褶皱和断裂下盘,厚度较大,顶底板不平整,浅部矿体以条带状矿石为主,深部出现角砾状矿石。矿体大者长70~140m,厚3~9.37m,品位0.4%~2.78%,局部富矿段高达16.61%,其次为透镜状矿体,往往产于低级背斜轴部、岩层挠曲和分枝褶皱及断裂处,规模较小,但成矿方向性亦十分明显。

(3)囊状矿体,该类矿体常形成于岩层剧烈挠曲和断裂复合处(图3之6)。矿体成群出现,其顶底板普遍见有一层厚数厘米至十余厘米的炭、泥质构造和含多量他形粒状黄铁矿的碳质白云岩。矿石有条带状和浸染状两种,一般较富厚,长10~30m,宽7~20m,厚5~15m,近于等轴型。品位0.2%~7.28%,矿化不均匀。

此外,在四方埞Ⅴ号矿体中一种块状变晶白云岩与角砾状变晶白云岩之间,见有一层厚5~20cm的碳质页岩,其中常夹有1至数厘米厚的辰砂矿脉,断续相连,经加工破碎后,辰砂单矿物分析结果含Hg84.76%。

4.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物共生组合

常见者为他形粒状结构,仅在晶洞状矿石中有自形及半自形晶粒状结构。条带状构造是主要类型,在富矿地段可见角砾状、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见于∈62层矿体;深部矿石以角砾状为主。

金属矿物中有工业意义者只有辰砂,少数情况下伴生有辉锑矿、黄铁矿、黑辰砂及自然汞等。脉石矿物在∈52层矿体主要为石英及少量白云岩;在∈62层矿体中主要为重晶石,次为白云石和方解石。

5.近矿围岩蚀变

本矿床围岩蚀变种类较多,如褪色-重结晶作用、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硅化、重结晶化、黄铁矿化、沥青化等,其中以褪色现象和重结晶作用分布最广,硅化最重要,白云石化、重晶石化次之。

(1)硅化,主要有两期。早期硅化(发生于成矿前),二氧化硅呈微粒石英交代原生白云岩中的白云石颗粒,从微量交代至全部交代。交代不完全者镜下可见残留结构,成为硅化白云岩;强烈硅化时,微粒石英可达75%以上,谓之微石英岩。晚期硅化(发生于成矿期),为乳白色石英呈梳状、脉状和网状充填在早期形成的硅化岩和微石英岩中,其范围略小于早期硅化。

(2)白云石化,主要是以沿层(白云岩)充填呈条带状、脉状和透镜状白云岩形式产出,与成矿有关者见于硅化边缘或外带。脉宽2~5mm,少数10~20mm,密集处1m内可达50~60条之多。沿走向断续相连,呈层带状产出。另外,矿床北部和深部出现与成矿有关的角砾化、白云石化,系由构造作用使围岩破碎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角砾(或岩块),然后被白云石脉(或团块)充填胶结而形成的特殊地质体。

(3)重晶石化,多与∈62层汞矿体有关,常呈团状、放射状集合充填于块状变晶白云岩裂隙内,并与团块状、斑状白云石及方解石共生。此外,在∈52层细粒白云岩裂隙内的团块状重晶石常见闪锌矿化。

(4)方解石化,近矿之方解石常呈自形或他形晶与白云石、石英、重晶石等伴生,呈脉状和团块状产出;矿体外围之方解石结晶粗大,呈沿层分布之透镜体,两端有时与细微白云石脉相连。

上述蚀变一般呈环带状产出,即中心部分为硅化,外带渐次为白云石化和方解石化。

三、成矿规律

(1)褶皱构造是本区汞矿成矿的重要条件,是基本的控矿构造;断裂构造一般起“运矿”作用。具体地说,北西西向短轴背斜、褶皱群或与北北东、北东向挠曲复合部位,是矿体形成的良好空间;而北西西向张性断裂两侧及其分支褶皱、断裂亦为成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构造控矿特点还表现在矿体形态、产状及分布上。矿床南部的似层状矿体,主要受北西西向平缓背斜控制;中部伸长透镜状矿体,受北西西向褶皱与同向张断裂控制,透镜状、囊状矿体受复合褶皱与断裂控制;北部透镜状矿体主要受北西西向张断裂及伴生的张性破碎带(角砾化白云石化带)控制。总之,不同形态类型的矿体与相应的构造因素有关。

(2)矿体在平面上往往成群成带出现,有明显的方向性和一定的展布规律及成矿间隔。这是由于北西西向横跨褶皱之次级背斜成群出现,并一致地向西倾没,而在向斜部位一般出现无矿间隔所致,凡尖灭侧现的矿体,在剖面上呈“斜列式”,成矿部位有升高或略降低之势;尖灭再现的矿体,在剖面上常沿一定的岩石-构造部位成层带状延伸;两者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表现出与构造的相应性和对称性。

(3)岩性及岩石组合对成矿起着重要的作用。据坑道观察与室内鉴定,有两类岩石组合。其一是∈52层中的深灰色细粒薄层层纹状白云岩。含矿岩石及其顶底板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基本相同,区别在于顶板岩石含有有机物或泥质、铁质等,使岩石更加致密。其二是∈52层中的变晶白云岩,其矿物成分虽差别很小,但结构构造大不相同;其顶板为厚层角砾状变晶白云岩(或褪色宽条带层状变晶白云岩),含矿层岩石为中—粗粒块状变晶白云岩;底板为褪色宽条带块状变晶白云岩(或含条带状白云石脉的层状变晶白云岩)。顶板中同样有一层有机质或铁泥质物,在成矿中起遮挡层作用。

顺便指出,对于湘黔汞矿带内的所谓万山类型,即缓倾斜整合层带状硅化类型汞矿来说,∈92层、∈62层和∈42层变晶白云岩有独特的成矿特点,本文未述及,留待以后专门探讨。

(4)如前所述,矿床内各类蚀变体常成环带状产出,主要矿体与硅化关系密切,几乎形影不离。它是一种直接的找矿标志,也是追索盲矿体矿化范围的良好依据。

上部容矿层(∈62)中的重晶石化,是似层状薄层矿体的近矿蚀变;下部容矿层(∈52)中的重晶石化常与闪锌矿化相伴。

此外,角砾化白云岩化亦是重要的近矿找矿标志。层状蚀变体 变晶白云岩是“万山类型”汞矿有效的区域找矿标志。

四、变化趋向

根据大量的勘探和采矿资料,本矿床由南而北、由东而西,有如下几个成矿变化趋向。

1.成矿区间

从产于∈52层内主矿体的分布来看,由酒店塘含矿带宽200m,向北安坡含矿带和三雀湾含矿带增至400m和800m(图2)。即由南而北,在东西方向上成矿区间似有成倍增长之势,值得在今后找矿和勘探中注意。

2.等距离成矿

如前所述,本矿床沿矿带走向含矿体间隔为200~250m,含矿带间隔约为400m,向北可能扩大到800m。沿矿带倾伏方向每隔60~120m即有新的矿体群出现。这种现象的产生,首先与褶皱构造有关。

3.矿体空间变化

有如下三种情况。一是成矿层位和部位不变,如∈62层矿体。当该层厚度为1~2m时,整层矿化;若厚度增至10m以上时,上部层成矿,厚度约为1m。二是成矿层位和部位基本不变,但矿化有所减弱。如产于三雀湾含矿带的Ⅻ号含矿体,成矿部位基本上保持在∈72层标志面之下50~70m的岩石 构造层内,部分地段并有多层矿化。虽成矿层位(∈52)和部位基本不变,但矿化有所减弱。三是成矿部位逐渐升高,闪锌矿化增强。如安坡含矿带Ⅴ号和Ⅶ号含矿体,前者成矿层位未变,但部位升高;后者成矿层位和部位都有升高。

参考文献

[1]李四光.地质力学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73.

[1]文章来源:《地质与勘探》,1975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