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五大最美沙漠摄影照片带你领略中国五大最美沙漠

中国五大最美沙漠摄影照片带你领略中国五大最美沙漠

时间:2023-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荒漠是在干旱或极干旱的气候区,形成的植被稀少、地表要素单一而荒凉的自然景观。在风沙地貌学上沙波纹和沙丘的形成机制不同,但在形态学上沙波纹被认为是沙丘的缩影。图7-28 戈壁(砾漠)景观在强烈的风力作用下荒漠中的各种沉积物以及基岩风化碎屑残积物的细粒组分被吹走,留下粗大砾石覆盖着地面,形成大片砾石滩,即为砾漠景观。
荒漠景观_景观地貌学

荒漠(Desert)是在干旱或极干旱的气候区,形成的植被稀少、地表要素单一而荒凉的自然景观。按照成景基质的不同,可分为沙漠、砾漠(戈壁)、岩漠、盐漠和泥漠等景观。

一、沙漠景观

沙漠是指整个地表覆盖着大量流沙的荒漠景观。沙漠的沙粒来源于古代或现代河流、湖泊和洪积扇等沉积物中的细颗粒物质或风化残积物中的细颗粒物质。沙漠中沙粒的直径属于微米(1μm=1×10-6 m)量级。这样的“一盘散沙”在风场作用下会呈现出形状相似但尺度相去甚远的各种风沙地貌形态:沙波纹(厘米量级)、沙丘(米量级)、沙山和沙垄(千米量级)。

沙波纹微地貌景观(图7-19、图7-20),它是因风力作用而在沙丘表面形成的各种鱼鳞状的波纹,犹如水中的涟漪,主要有直线状、弯曲状、链状、舌状和新月状等类型。在风沙地貌学上沙波纹和沙丘的形成机制不同,但在形态学上沙波纹被认为是沙丘的缩影。

图7-19 沙波纹景观——内蒙古响沙岗(刀贝娣摄)

图7-20 沙波纹近景(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管理局提供)

沙丘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风力(起沙风)长期作用于地表沙物质形成的沉积物堆积体。风是塑造沙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同时其形成与发育过程受下伏地形、植被和水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根据形态-成因原则,按照沙丘形态与风况之间的关系,分为单风向、双风向和多风向作用下的沙丘。其中,间歇性的单风向作用形成新月形沙丘(图7-21a),持续性的单风向作用形成新月形沙丘链(图7-21b)和横向沙垄(图7-21c);而间歇性的双风向作用形成纵向沙垄(图7-21d),持续性的双风向作用形成复合横向沙丘(图7-21e);在丰富的多风向的作用下,形成星状沙丘(图7-21f)。在其他因素如地形、植被和水分的影响下,还可以形成抛物线状沙丘(图7-21g)、穹状沙丘(图7-21h)等。

图7-21 风向与沙丘形态示意图

(根据湖北省精品课程《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课件修改)a.新月形沙丘;b.新月形沙丘链;c.横向沙垄;d.纵向沙垄;e.复合横向沙丘;f.星状沙丘;g.抛物线状沙丘;h.穹状沙丘

横向沙垄(图7-21c)是一种巨形的复合新月形沙丘链,长10~20km,一般高50~100m,最高可达400m。沙垄整体比较平直,两侧不对称,背风坡陡,迎风坡平缓;纵向沙垄(图7-21d)是大致顺着主要风向延伸的长垄状沙丘,高度一般为10~30m,长数百米至数十千米,主要由新月形沙丘发展演变而来,但在一些风力特强的地区,风力卷起大量沙粒并堆积在沙堆顶部,逐渐延展也可形成纵向沙垄。

全球沙漠总面积700×104km2,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澳大利亚。中国沙漠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与陕、甘、宁、青等北方9个省(区)(表7-3),总面积约达71.29×104km2(董瑞杰,2014),仅次于澳大利亚(113.6×104km2)和沙特阿拉伯(86.22×104km2),列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中纬度沙漠。包括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等。

表7-3 中国主要沙漠和戈壁的分布面积(据董瑞杰,2014)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了中国五大最美沙漠摄影照片,带你领略中国沙漠景观的辽阔、博大、高远、旷古之美。

(1)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沙山连绵起伏,那波浪一样的纹路,仿佛上帝随手勾画的曲线(图7-22);只有在巴丹吉林,你才会看到这种神奇的景象,光与影在高大沙山的山脊与山凹处追逐变幻,形成的阴影像是一张人脸的侧面相(图7-23)。告别浮躁,告别喧嚣,漫无边际的黄沙充满了神秘与诱惑,久居城市的人应该来到阿拉善,体验另一种自然状况下的生活方式(田明中等,2005)。

图7-22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高东风摄)

图7-23 巴丹吉林沙漠——温柔的呼唤(杨孝摄)

(2)塔克拉玛干沙漠(图7-24),33×104km2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仅次于撒哈拉沙漠区中的鲁卜哈利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作为一个“文明的大墓地”,在20世纪初,塔克拉玛干一度成为世界性的探险乐园。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塔里木盆地挖掘出的文物,至少收藏在全球十几个国家的博物馆里。在塔克拉玛干,大地敞开了怀抱,无遮无拦地袒露着自己。

(3)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图7-25),受风向的影响,线状沙垄沿着南北走向延伸,长达十余千米,像自由伸展着的树枝,又像大漠的血脉。

图7-24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李学亮摄)  

图7-25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郝沛摄)

(4)鸣沙山、月牙泉(图7-26),沙丘因人登之即鸣,泉水形成一湖,在沙丘环抱之中,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湖泊紧邻沙山而千年不涸,不被掩埋,又因邻近敦煌城,湖畔建有庙宇而声名大噪。

(5)沙坡头(图7-27),集大漠、长河、高山、绿洲于一处,景色壮观。治沙专家为使铁路安全畅通而创造的治沙奇迹,使沙坡头驰名中外。

图7-26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孙志军摄)

图7-27 沙坡头——曳住流沙的脚步
(王正明摄)

二、戈壁景观

戈壁景观(Gobi Landscape),也称砾漠(Gravel Desert Landscape),蒙古语为难生草木的砾石荒漠之意,是干旱区常见的一种荒漠地貌景观。主要景观特征是地面几乎被粗砂、砾石所覆盖,植物稀少的荒漠地带(图7-28)。

图7-28 戈壁(砾漠)景观

在强烈的风力作用下荒漠中的各种沉积物以及基岩风化碎屑残积物的细粒组分被吹走,留下粗大砾石覆盖着地面,形成大片砾石滩,即为砾漠景观。在戈壁滩上仅能生长稀疏耐碱的草本及灌木。我国内蒙古西北部、新疆塔里木盆地和青海柴达木盆地边缘都有戈壁分布。

岩漠景观(Rocky Desert Landscape)是指石质荒漠,又称石质戈壁,主要特征是地表基本没有或很少有堆积物,大部分地方基岩裸露,土壤瘠薄,植被极稀疏,景色荒凉(图7-29)。

图7-29 岩漠(石质戈壁)景观

岩漠分布在干旱地区大山的山麓或某些风蚀洼地或干河洼地的底部,为岩石裸露的较平坦地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尖角石块和砾石,其岩性与基岩一致。在这里由于昼夜温差变化急剧,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在北美和我国西北的祁连山、昆仑山的山麓均有岩漠分布。

三、泥漠与盐漠景观

泥漠景观(mud desert landscape)是指主要由细粒黏土、粉砂等泥质沉积物组成的荒漠(图7-30左图)。分布于荒漠中的低洼处,多由湖泊干涸和湖积地面裸露而成,如湖沼洼地、冲积、洪积扇前缘等。主要特征是地面平坦,黏土龟裂纹发育,植物稀少。我国新疆罗布泊、青海柴达木盆地分布较广。

盐漠景观(Salt Desert Landscape)又称“盐沼泥漠”,是干燥泥漠地区中一种地表为大量盐分和盐渍物所覆盖的景观(图7-30右图)。盐漠地区只能生长少量的喜盐植物,是土壤最为贫瘠的荒漠。

在地下水位较浅的泥漠地区,含盐分的地下水沿毛细管孔隙上升达到地表时,水分蒸发,盐分在地表积聚,即形成盐漠。因盐分具有吸水作用,地表常处潮湿状态,干涸时形成龟裂地。中国青海柴达木盆地中部有大片盐漠分布。

图7-30 新疆罗布泊(鲁全国摄):左图,泥漠景观;右图,盐漠景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