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选择压力对动物性情结构的影响也许在狗身上最为明显。我不喜欢繁育者对纯种狗所做的手脚,如让柯利犬的脸越来越窄小,这样其颅骨里大脑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小。狗的大脑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如果你看看二十世纪初的柯利犬的图片,就会发现那时候它们的额头是宽平的。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柯利犬的头部已经变得非常狭窄了。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五六十年代她在农场上生活时,家里养了一条柯利犬,但现在她怎么也看不出小区里的柯利犬和她家那条属于同一个品种。她甚至以为邻居家尖鼻子的柯利犬是她从没有见过的一种法国柯利犬。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这样认为,但事实就是如此。
问题不仅仅在于柯利犬大脑空间的减少,还在于变形了的头骨本身。我敢肯定由于脸部不断缩小,柯利犬的大脑结构已经被扭曲。但无论原因何在,它们的智力已经急剧下降,因此我给它们起了个绰号叫“没有头脑的碎冰锥”(一种用来削冰或破冰的尖状锥子)。对于一条既听话又漂亮的狗来说,这是非常可怕的。
当然人类并非有意要让狗变傻,也许繁育柯利犬的人只是为了突出某个典型特征,那就是它又长又细的鼻子,但是在繁育长鼻子的过程中,他们也繁育出了一个小得可怜的头颅。
人们对混种狗的选择压力也许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有的混种狗会咬人,有的见到东西就撕咬,甚至会破坏房屋,人们只好把它们关起来,或者干脆让它们永眠,而这就意味着将其基因从基因库中淘汰。几乎所有能够得到繁殖后代机会的混种狗都能够和人类和平共处,当然它们也擅长于从家里逃出来。每一个主人都应该将其宠物阉割,但许多人并不愿意这样做,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混种狗。
对于纯种狗来说,这种选择压力就完全不同了,许多影响是消极的。一方面,繁育者有意识地努力去达到美国养犬俱乐部的标准,而这些标准往往倾向于身体方面,而不是性情或者行为方面。另一方面,专业的繁育者只知道让繁育出来的狗外貌越来越漂亮,却很少会想到它们到了主人家里会是什么样子,也很少会打电话联系那些从他们那里买了小狗的人,并询问小狗的情况。有可能一窝小狗在性情上都有问题,但繁育者却一无所知。于是他们会让这些小狗的父母继续繁殖,结果只会出现更多有同样问题的小狗。
还有就是当既好看又昂贵的狗身上出现行为问题时,主人往往会比较宽容,这也是影响纯种狗遗传构造的因素之一。对于狗的许多坏毛病,花了一千美元买狗的人会比没有花钱得到狗的人更宽容。一只难以相处的狗是不应该继续繁殖后代的,但如果主人打算让狗产崽,他是不会想到这一点的。
这里说的只是理论,许多证据表明,如果纯种狗和混种狗身上都有性情和行为上的问题,但选择压力对于混种狗的影响要更积极一点。原因在于混种狗更健康,纯种狗的一些不良性状,如髋关节发育异常,只要经过一两代杂交以后就会消失。
混种狗的性情往往也比较稳定,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消极的性情特点在杂交的过程中会消失,例如有严重性情问题(如进攻性或者分离焦虑症)的混种狗会比纯种狗更有可能被送到收容所;第二,没有人会选择混种狗进行单性状繁育,因此它们不会变得像公鸡强奸犯那样可怕。
因狗咬伤而致命的情况大多发生在纯种狗身上,而不是混种狗,这是二者在行为方面最大的区别。一项历时二十年的调查发现,所有致命的咬伤事件中约74%是纯种狗造成的。考虑到在美国纯种狗的数量只占总数量的40%左右,这个比例对纯种狗很不利。
起码有不少的原因造成了这种伤人事件的发生。其中的一个原因,我敢肯定比起同样进攻性的纯种狗,混种狗被处理掉的几率更大。尽管这样,我认为纯种狗也要承受单性状选择所导致的情感和行为上的消极影响。繁育者通常会为了凸现某一特征(如柯利犬细长的鼻子)而让它们进行交配。就像我前面提到的一样,任何时候只要你有选择性地繁育某一种性状,最后都会导致神经性的问题。一旦出现了神经性的问题,进攻性往往会是其中之一,所以在这方面纯种狗比混种狗更为严重,对此我并不感到吃惊。
也许毛发下皮肤是深色的混种狗,性情最平和。毛发本身的颜色没有关系,只要确保你的宠物没有白化病特征就行,否则你最好三思而行。这些特征包括蓝眼睛,粉红色的鼻子,身上的皮毛多为白色,但只有一小部分白色是没有关系的。
混种狗的进攻性比较小,这很好地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选择压力对于混种狗的影响更积极。我的印象是从许多方面来说,混种狗都更容易相处。虽然没有什么具体数据可以说明混种狗和纯种狗究竟哪一种更喜欢撕咬鞋子,但有许多事实证据可以表明纯种狗,至少某些纯种狗,更喜欢做这种事情。
朋友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可以证实上面的说法。她一共养了三条狗,其中有两条混种黑狗,一条黄色的拉布拉多猎犬,而拉布拉多猎犬最喜欢嚼东西。尽管朋友把它们带回家时都还是小狗崽,但两只混种狗几乎从来没有撕咬过东西,而黄色的拉布拉多猎犬却见什么都往嘴里放。下面是被它咬坏的东西的清单:鞋子、玩具、铅笔、钢笔、办公室的地毯、起居室的地毯、三个木凳子的腿、几件T恤、两条毯子、好几本书、几个塑料容器、一件汗衫、房子里所有的球。此外,它还咬断过除湿器的电线。这些仅仅是我朋友临时想到的,还只是室内的破坏。室外的东西它同样不肯放过,其中包括一个价值四百美元的热水器盖和邻居家的木窗户框,它甚至像海狸一样把一棵丁香树的树干给咬了个洞。这条狗现在一岁半,看来上面的单子可能还会继续列下去。现在情况有所好转,一个原因是他们训练它去咬生牛骨,这样它就不再乱咬一气;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它长大了。尽管如此,它还是破坏性十足。据朋友估计,它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有一千美元,这还不算那两条被它咬得无法修补的地毯,要换新的还要花不少钱。
所有的拉布拉多猎犬都有这个毛病,它们的基因结构决定了它们生来就是如此。在这方面金毛猎犬也许比它好不了多少,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拉布拉多猎犬的问题也许和其强迫性暴食的习性有关,金毛猎犬和拉布拉多猎犬虽属于同一个基因组,但金毛并不像拉布拉多那样暴食,所以两种狗撕咬东西的原因也许并不相同。我听到有的主人称拉布拉多猎犬为“机会主义的食客”,它来者不拒,给什么就吃什么,其中包括葡萄和香蕉;它爱食成癖,只要有一点吃的,就可以让它乖乖蹲着;它总是处于饥饿状态,如果任其饕餮,很快就会大腹便便。我猜测就是这种大快朵颐的冲动使它们见什么都往嘴里塞。荷尔斯坦因奶牛也有同样的问题,它们吃草多,产奶也多,但喜欢舔舐东西,无论见了什么都会产生一种用嘴去体验一下的强迫性冲动。如果把拖拉机停在牛棚里,它们会把上面的漆舔掉,还会把所有的液压水管都咀嚼一遍,有时还会咬破,而一般的肉牛则只是闻闻而已。我们在利用基因变异增强它们吃的欲望的同时,也增强了其不断使用嘴巴的欲望。
也许有人会问拉布拉多猎犬的好胃口是怎么来的,对此我也不知道答案。它们本来是纽芬兰地区繁育出来的捕鱼犬,这就要求它们对寒冷和疼痛必须要有很强的忍受能力,因此它们需要有多余的脂肪帮助它们抵御寒冷,但我也不敢保证一定就是这个原因。选择性繁育过程的奥妙之处就在这里,如果我们知道为什么繁育出来的拉布拉多猎犬会染上强迫性暴食症,也许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什么许多人会暴饮暴食,而有的人却知道适可而止。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对混种狗的讨论,如果有混种狗像拉布拉多猎犬那样乱咬乱嚼,这倒是件怪事。朋友养的两条黑色混种狗都没有这种基因,她的第一条混种狗从小到大从来都没有撕咬过房子里的任何东西;第二条在小时候有过这个毛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渐渐摆脱了这个恶习。由于没有内在的强烈冲动促使它像拉布拉多猎犬那样去咬东西,所以它能够轻松戒除这个毛病。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朋友也偶尔对其进行帮助,只要一看到它在咬不应该咬的东西,马上就冲它大叫,但仅此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