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把握儒、道文化对我国旅游文化的影响,并明确我国旅游文化在古代形成的主要旅游观念。掌握我国旅游文化的传统,了解我国旅游文化的主要传统观念及其不同的表现形式。
旅游文化的发展历程可谓久矣,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也意味着不断地筛选和淘汰的过程。有的保存下来,有的兴旺发达,有的趋于消亡。发展、筛选、淘汰均取决于人们对旅游的认知程度和利用水平。可以说,旅游文化的全部发展史既是人们对旅游的认识程度逐渐加深、利用水平逐渐提高的历史,也是旅游文化逐渐丰富、充实、演变的历史,而它们又都与中国的兴衰成败的全部历史阶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据此,我们将旅游文化的发展历程分为先秦到秦汉的初成期、两晋南北朝的发展期、隋唐宋的全盛期、元明清的守成期和近现代转型期五个阶段。
一、旅游文化的初成期——秦汉
人类社会的幼年时期,人们对大自然不理解,没有掌握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规律。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而无法抗拒,因此把大自然奉为一种异己的神秘力量,人们无条件地屈从它、崇拜它。这是形成原始宗教的主要因素。远古汉民族的原始宗教包括三方面内容:占卜巫术、鬼神崇拜和自然崇拜。前两者主要盛行于荆、楚地区,黄河流域则以自然崇拜为主。《史记•封禅书》中提到黄帝是立庙祭祀天的最高神祇天帝。这个时期的旅游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
(一)旅游形式
1.皇帝巡游
当黄帝政权稳固,被尊为黄帝时,就开始“旁行天下”了。为此,他发明了舟车,使旅行更为方便。安徽的黔山因黄帝的游玩驻留而被称为“黄山”。继黄帝之后,尧、舜、禹个个都是旅游爱好者。“修好远游,舟车所至,足迹所达,靡不穷揽。故祀以为祖神”,修成为古人心中的旅游之神,古人每当外出旅游时,都要先祭祀祖神,是为祖道,或祖栈。尧去西方拜见西王母,此后到西方拜见西王母成为华夏帝王的西游情结,只要有可能都要做昆仑游。舜“巡狩”南方,最终死于苍梧之野。其妻娥皇、女英闻讯循迹寻夫,也身投潇湘。夏朝太康是历史上第一个因游玩而丧国的,整天耽于游猎。继位两年后的一天,他带着宠妃和亲信去游猎,竟然一去十旬不归,且不知去向,朝野为之一片混乱。后羿乘机造反,夺取政权。后羿夺了夏朝的王位,他仗着射箭的本领,也作威作福起来。他和太康一样,四处打猎,把国家政事交给他的亲信寒浞。有一次,后羿打猎回来,寒浞派人把他杀了。周朝开始,“巡狩”成为一种制度。周代昭王姬瑕及其子穆王姬满,其孙历王姬胡、历王儿子姬静,幽王宫涅,个个都是旅游爱好者。
秦始皇继承周朝的“巡狩”制度,使巡游天下成为他在位12年中耗时最多、用力最勤的一件国家大事。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从齐鲁儒生那里拣来“封禅学说”,带领3万人的封禅队伍,从长安出发,浩浩荡荡,一路东行,用了3个月的时间,来到泰山脚下,凿山开道,摆开仪仗,轰轰烈烈地登上泰山山顶去祭祀上帝,是为“封”,在泰山脚下祭祀地,是为“禅”,表示自己出自于“天命”。秦始皇称帝的第二年,便开始巡游,先后共进行5次远途巡游。勒石记功,立石歌颂自己的功德,泰山五大夫松亭;奠定封禅制度;开辟海上巡游(徐福出海寻求仙丹,仙丹没有找到,倒是开辟了中国到日本的航路,对中国后世海上旅行影响颇大)。汉武帝在位几十年共巡游30次,并在其在位期间按照疆土的四至范围重新规定了“五岳”。由官方规定为名山之首的五岳,从此便成了后世的典则。汉以后,五岳中的南岳和北岳的位置曾有变动而成为今日之五岳,但其根源仍出于汉代。
2.修建离宫别苑
国君们雅好山水风景则不免产生占有的欲望,往往在风景佳美之地修建离宫别苑以供享用,如楚国的章华台、吴国的姑苏台、燕国的碣石宫等。秦、汉帝王显贵占用天然山水胜景修建宫苑的已很普遍,规模也更大。西汉的上林苑地跨今西安市和咸宁、周至、户县、蓝田县境,关中八条大河贯穿于苑内辽阔的平原、丘陵,自然景观极其恢弘。东汉大将军梁冀,凭借权势圈占山林川泽营建多处私家园苑,遍及中原的千里沃野。虽然造园技艺尚处于比较粗放的状态,但也能在一定侧面反映出统治阶层对山水风景的自然美的认识和领悟。
3.纵横游说游学
孔子在鲁国惨淡经营几十年,当上了司空、司寇,本想能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谁知齐国使了个奸计,80个美女和120匹好马,把鲁定公弄得晕晕乎乎,早已不把孔子放在心中。孔子一怒之下,“道不合不与为谋”,于是带上弟子周游列国。有着高尚文化情操的、有着强烈求知欲望与较高审美素养的文化人,在审视大自然的过程中,不忘寻觅大好河山中蕴藏的自然美和高尚品格(山水比德说),寓教于游。
4.出使西域
张骞,公元前138年和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历时12年,到达大月氏——今阿富汗境内,第二次到达中亚,为丝绸之路做了铺垫。班超,投笔从戎,为恢复一度中断的丝绸之路,受汉明帝之命,率36名随从出使西域,以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英勇果断,袭击匈奴使者100多人,经过30余年的努力,消除匈奴的干扰,挫败匈奴对南道各国的控制,使之尽归于汉,重新恢复丝绸之路。
5.学术行游
史学家司马迁,20岁时即“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爾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他的游踪遍于大半个中国,目的在于考察民情风俗和山川形胜,为撰写史书收集了第一手材料,同时也饱览了沿途的山水风光。这充分体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是中国修学旅游的象征。
6.平民旅游
这个时期游山玩水的风习在民间也有所开展。古代的“修禊”之礼,于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活动,本是宗教节日,到这时已演变为带宗教性质的群众性的春秋游。《郑风•溱洧》描写的就是一群青年男女利用上巳日修禊节的机会,在溱水、洧水之边相聚相乐、互表钟情的热闹场面。
(二)儒道思想旅游文化的影响
这个时期的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对中国旅游文化观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这个时期的主要观点有如下几种。
1.儒家思想影响的旅游文化观
近游观——重人伦的文化,当孝子为家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提倡郊游,将郊游看做是修养身心、陶冶性情的生活方式。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远游观——志在四方,为国为君建功立业,当忠臣为国家。桑弧蓬矢,志在四方。小男孩一生下来,家长就用桑树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去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通过这种仪式,希望孩子长大后志在四方,建功立业。既然志在四方,就少不了远游。
尚古观——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为文化遗产和文物遗迹的保存立下了汗马功劳。尚古意识对后世的影响存留至今,主要表现在:旅游景区(点)评价越古越好了;有些景区(点)靠杜撰名胜抬高身价;景区(点)开发寻根溯源,重视古人古事的挖掘。
与民同乐——贤者与民同乐,故能乐其乐。重民传统体现在历代帝王不敢恣意远游。在中国古代,凡敢置国家大事、民众疾苦于不顾,而一味远游者,几乎无一例外地要受到舆论的谴责。把旅游看成是政治的一部分,不肯轻易脱离政治来谈旅游。
山水比德说——主张游山观水,用山水比喻象征人的道德精神(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人伦的文化色彩。不同的旅游需求,由于不同的旅游个性而产生了不同的旅游效果。山水比德说将人类对大自然的恐惧转化为人类可以理解的知己力量,将大自然从神秘异己变为理解亲和,表明人的山水意识已经从神的羁缚中解放出来,因而进入了人类与山水融合的新时代。构成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名山大川,承天地之灵气,接山水之精华的思想,是中国旅游文化的一大特色。
2.道家思想影响的旅游文化观
以老庄为代表的早期道家先哲们认为旅游就是人们投身于大自然中,获得悠然自得的感受和精神上的满足与自由,并认为这种感受和精神上的满足和自由来自于自然界的天然美。天地自然之美是客观存在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老庄的自然说的审美观使得旅游变得更轻快、烂漫,更富有朝气和活力。
庄子逍遥游,神与物游,是一种艺术化的人生态度,对于欣赏我国的旅游文化,将身心与大自然融合,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美好境界,对以后历代旅游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逍遥游是一种旅游哲学,是在人类不自由的社会条件下要求精神解放,是庄子站在哲学的角度对自然进行欣赏,并上升到理性的高度。道法自然的旅游氛围:美在自然,天放而成,天机独得。首先他还原了自然山水作为审美对象的本来地位;其次它奠定了中华民族自然审美意识的主要原则,即崇尚朴素、淡雅和自然;第三是热爱自然,尊重自然,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审美态度对保护自然资源和旅游环境有积极的历史意义。鲲鹏图南的远游精神,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浪漫主义,借旅游寄托自己的理想,将现实与虚幻结合。在庄子看来,现实中的旅游是不自由的,他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不自由的旅游不是真正的旅游,真正的旅游应该是“逍遥之游”:具有自由性和非功利性,雀跃而游,不知所求。
魏晋南北朝是个混战的时代,人们为了对抗现实,不得不寻求一条精神出路:把灵魂放逐于自然山水的旅游活动中。所以,魏晋南北朝是旅游文化的发展期。
(一)新型旅游的兴起
1.玄游
追求在山水之中寻求哲理。玄,本来是指道家精深奥妙的哲理。语出《老子》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后来,人们把魏晋时申王弼、郭象等人倡导的以老庄思想为本的哲学称为玄学。玄学论有无,折名理,主清净,重自然,强调万物一体,师友造化。当时的文人,不管出身势族或寒门,皆漠视俗务,清谈玄虚,适意自然,钟情山水,形成了一种诣在参悟玄机,印证玄理和陶冶自然之情、自然之性的游览山水的风尚,这种旅游就称为玄游。“向谁求取玄元理,多拜名山作法师”道出了玄游的奥妙所在。
当时曹氏当权,出于政治需要和自身的文学爱好,推行用人唯贤的政策,天下文人雅士于是纷纷云集在曹氏父子旗下。无奈政治风云变幻,天下大势统归司马懿之后,司马懿对曹氏集团及其附庸的文人雅士大开杀戒。这些文人雅士于是个个学乖,坐而论道,闭口不谈政治,不谈人事,清谈玄虚之风云而生。玄游实际上成了一些人逃避现实的借口,在政治失意、精神空虚、思想痛苦之中,转向借自然山水抒发感情、寻找平衡,与田园郊野为友,并从中参悟玄机、印证玄理、安抚人生、陶冶性情,成天讲潇洒,标榜清高(如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装腔作势,以参政为俗,以随俗为耻。玄游的代表人物是竹林七贤:由于当权的司马家族党同伐异,弄得正直的官吏和读书人朝不保夕,处境十分险恶,他们思慕老庄,研究玄学,日以玄谈为荣,以玄游为尚,以山水为友。《世说新语•任诞》记载,名闻遐迩的阮籍、嵇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戎、山淘等,年轻时相见恨晚,常常千里相聚会,联袂出游,于碧绿幽静竹林里肆意酣畅,热衷玄谈。陶渊明、谢灵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玄游家;王羲之首创兰亭游集,是魏晋南北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玄游集会。
玄游中,山水已不只是一种物质,而更重要的是一种自由,一种精神,一种适宜适性的格调,以游历山水吟诗、作画、悟道为名,去寻求自由、潇洒、清雅、脱俗,开始以一种超凡脱俗的虚静心胸面对山山水水,欣赏、领略山水之美,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山水审美阶段。
2.释游
释游即佛游,因佛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所以称为释游。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动荡和政治黑暗,为宗教的畸形发展提供了滋长的温床。在现实中看不到出路的人,往往需要精神上的寄托与平衡。释游是一种为传经、取经或居静修行、座谈佛理或朝拜佛陀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在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荡,兵荒马乱、苦海无边,佛教以其大慈大悲、普济众生、因果报应的教义赢得了各层次人群的信仰,释游因之盛行。释游有两种形式:一是为传经、取经开展的中外修学旅游,代表人物有佛图澄、鸠摩罗什、达摩、朱士行、法显。二是居静休闲、清谈佛理而开展的山水旅游,代表人物有于法兰、支道林、释道安、慧远等。
3.仙游
仙游是人们追求成仙而辗转奇山异水的一种旅游活动。仙游的产生与道教密切相关。道教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要达到这个目标,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养气服食,二是仙人点化。养气服食必须寻觅具有仙风道骨的奇山异水。葛洪、陆修静、陶弘景为了收集道教的神术仙方,广游大江南北。
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旅游的开展,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景观,并产生了宗教旅游文化。工整、肃然的道观,香火缭绕、辉煌的寺院,雄伟的石窟,庄严的浮屠等宗教建筑艺术,遍布于祖国各地,给多元化的旅游文化增添了庄严的宗教蕴涵。六朝时开发出来的道教名山有青城山、罗浮山、茅山、龙虎山等,佛教名山有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龟兹石窟也是这个时期的产物。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也是妇女地位相对较高的时代。妇女可抛头露面,郊游成风。
(二)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文的开创
最具代表性的是谢灵运(385—433)的山水诗。谢灵运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但他当官从不专心,20多岁供职军队文官,跟着军队东奔西跑,嘴里老爱贬诽朝廷,结果被贬到今浙江温州担任太守。他对政事仍然毫不关心,成天出去游山玩水,后来索性辞官。他发明了登山鞋_谢公履。由于家资雄厚,他的旅游除皇家外,也许是中国历史上私家旅游最有排场的了:通常是几百仆人和门生前呼后拥,甚至专为旅游而伐木铺路。他在旅游过程中常常抑制不住诗兴大发,留下了许多诗作。
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文与各类旅游景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文是旅游者对旅游景观的鉴赏,是旅游景观的点睛之作,是旅游者识景的一把钥匙,是中国山水文化的一部分。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文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以大自然为师,认真观察,要善于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融会贯通。
(三)园林兴起
修建园林最主要的目的是“不出城郭而尽享山林之美”。中国园林是东方园林艺术的代表,被世界公认为“园林之母”。中国园林、山水画、烹任和京剧并称“中国文化四绝”。西周以前,皇家的射猎场称为“囿春秋时出现了园林,楚国的章华宫极负盛名;秦朝秦始皇在咸阳修建著名的上林苑;汉朝时私家园林营造之风兴起;魏晋南北朝时园林的穿池构山形成自然园林的基础;玄武、莫愁湖、“寺园”(名僧慧远在庐山结莲社,谢灵运为其筑台凿池,首创佛寺附带园林的形式,称为寺园)是这个时期园林的代表作品。
与先秦、秦汉旅游相比,魏晋南北朝时的旅游文化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皆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状况;无论在实践还是理论上,皆呈现出追求情感与哲理的境界。魏晋南北朝是个旅游文化走向自觉的时代,为唐宋旅游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的全盛期——隋唐宋
隋唐宋是一个开放、充满着勃勃生机的时代,是中国古代文明最为灿烂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旅游大发展的时代,各个阶层都涌现出大批旅游家,是中国古代旅游文化最为辉煌的时代。
(一)热烈奔放的隋唐旅游文化
1.皇帝奢侈之旅
隋炀帝靠阴谋杀父夺权登上帝位,并一改其父文帝的吝啬。隋炀帝在位13年中很大一部分时间用于旅游,3次下江南,4次游塞北。为了能去江南旅游,开凿大运河,发明龙舟,开创水上旅游活动,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和种类。唐玄宗李隆基每年10月移驾骊山温泉宫(华清宫),年底才回长安。他对封禅也十分热衷,曾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到泰山封禅,并留下了著名的《纪泰山铭》摩崖石刻。武则天泰山封禅规模在中国历史上是绝对的罕闻,队伍长达100多千米,从洛阳出发耗时12个月才达到泰山;她崇信佛教,多次封禅于嵩山。今河南登封之名则源于武则天嵩山封禅。又封嵩山。皇帝奢侈之旅反映出中国封建政治文化特色,折射出中国旅游文化中特有的封建性一面。
2.唐诗之旅
旅游诗词是旅游生活的艺术描绘,提升了旅游地的文化内涵和知名度。文人雅士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高的审美水平,他们的题诗作赋能挖掘出旅游地的精华所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具代表性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他游历的地方大到天姆山、白帝城,小到桃花潭、寒山寺。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3.民间之旅
随着唐朝国力的强盛,宗教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多位僧人进行取经传教,宣扬佛法,进行国际交流。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玄奘、义净、鉴真,日本唐招提寺至今还保存有鉴真的坐像。各国纷纷派使臣前来进贡称臣或是建立贸易往来。这个时期节日旅游也日渐兴盛:春节、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七夕节、端午节等节日都非常隆重,并且首次出现带薪假期:公务人员也实行“旬假”制度。
(二)意在理趣的宋代旅游文化
宋朝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上了皇帝,建立北宋。当时并存的政权还有辽(契丹)、西夏国、大理国等。1127年北方崛起的金国(女贞)在灭辽后,大举南下,灭了北宋。赵构南逃建立南宋,定都临安。南宋王朝偏禺江南半壁江山,统治者一方面继续苟且偷安,在战战兢兢中过着称臣奉表的屈辱日子,另一方面又凭着富庶的江南物产,花天酒地,“直把杭州作汴州”,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这时旅游的主体色彩是伤感之情。
1.发达的社会经济
宋朝时四大发明中的三项被发明或是开始得到广泛使用。其中,活字印刷术是在宋代发明的,雕版印刷术在宋代开始大量应用(已知最早的印刷品是中晚唐的《金刚经》卷);火药和火器在宋代开始大规模使用(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火药的记载是在晚唐);指南针在宋代开始大量装备远洋船舶。宋朝第一次出现了工匠传统和哲学传统合流的迹象(《梦溪笔谈》),这在西方是近代科学大发展的先声。宋朝拥有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帆船舰队和商船队,频繁远航至阿拉伯、东非、印度、东南亚和东亚的日本与朝鲜。宋朝十万户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10余个增加到40个,汴京和临安继长安、洛阳和南京之后成为世界上第4、第5个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宋朝“汴都数百万户,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
2.宋代旅游形式
这个时期的旅游可以大致概括为三种形式:一是忧患之旅,宋代山河破碎,许多人愤而出游。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江上渔者》,岳飞的《满江红》,陆游的《示儿》等都是这个时期的名篇。二是理学之旅,因游及理,因景言理。宋明都是很有文化的朝代,由于程朱理学的“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的首创,文人旅游讲究从景物中格物致知。三是宋代重文。诗、词、游记、题记、匾额、楹联、地理方志盛行,这些文化装饰是景观的“仙”和“龙”,使景观更有文化意味,更具有高尚情韵。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洛阳牡丹记》,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宋朝的游记散文,这是旅游行踪的真实记录,是游览过程的一种具体而又形象的表现和记录,是旅游审美的感受结晶,形象而又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能潜移默化地陶冶旅游者的审美情操,培养和提高旅游者的审美能力。景以人传,景以文传,旅游文学丰富了旅游文化,丰富了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提高了旅游景点的知名度。所谓“江山也要文人捧”。因景成文,借文传景,文景相映,对自然景观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使自然景观笼罩上一层浓浓的文化氛围。
3.独特的文化
宋代文化具有兼容精神、创新思想、经世理念、理性态度、民族意识、平等观念等时代特点,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明人宋濂谓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宋文有别集流传者约六百余家,包括流传散篇的作者合而计之逾万人。蜚声文坛的唐宋八大家,宋居其六。宋代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高峰时期。宋太祖结束了唐末五代之战乱,而独得天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偃武修文,革新图治;到了太宗、真宗,又奖励文艺,人士蔚起,所以宋代有300年的昌运盛世,这一时期宫廷美术全盛,画院规模齐备,名家层出不穷,佳作硕果累累。画坛上山水画最为突出,水墨格法空前发展,各种技法日趋完善,完全脱离了隋唐以来“先勾后填”之法,出现了讲究笔墨韵味的皴、擦、点、染等技法程式,山水画造景重造化、重理性。这一时期美学著述独到、艺术思潮活跃、绘画作品精湛,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发展源头。宋代还使平民文化发展起来了。戏艺,有滑稽剧、杂技、傀儡戏、皮影戏、说话、杂剧等。其中杂技就有上百种,这些都成为后世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
四、旅游文化的守成期——元明清
(一)元朝频繁的中西旅游交往
1279年强大的蒙古国入主中原建立起元朝,带领中国进入一个统一的时期。元朝辽阔的疆土和相对便利的交通,为中西方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大大的便利,给国际旅游带来了方便,但内部的高压政策(主要是元朝政府推行歧视汉族的政策,严重打击了汉人的生活积极性,也使旅游活动有所衰减)使旅游的兴趣降低了许多,所以元朝的旅游活动显得较为恬淡消静。
1.国外旅者的游记
这个时期有一个不可不提的人——马可•波罗。他的游记作品带给了他的国家完全不同的东方。作为第一个足迹横跨亚洲大陆的欧洲人,他告诉老乡们,蒙古可汗并不可怕,他还很希望直接和欧洲贸易。而更为重要的是,可汗政权的根基地中国,拥有远在欧洲之上的文明。这些东方故事,主要写在《马可•波罗游记》里。全书共四卷,问世后被大量翻译、出版,成为中世纪最畅销、影响欧洲人最大的游记著作。马可•波罗遂引发15、16世纪欧洲航海家寻觅东方世界的热潮。
鄂多立克是罗马天主教圣方济各会修士,他是继马可•波罗之后,来到中国的著名旅行者。《鄂多立克东游录》记录的是他1818年开始东游,在中国期间游历了泉州、杭州、南京、扬州、北京、山西、西藏等,后回到意大利。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于1346年来中国游历,考察中国风土民情。白图泰先后访问过泉州、广州、杭州和元大都。返回摩洛哥后,白图泰将他的游历笔录写成书——《伊本•白图泰游记》。
2.国内旅者的游记
元代著名航海家汪大渊,字焕章,江西南昌人,西方学者称他为“东方的马可•波罗”。至顺元年(1330年),年仅20岁的汪大渊首次从泉州搭乘商船出海远航,历经海南岛、占城、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横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红海到索马里、莫桑比克,横渡印度洋回到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经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宾返回泉州,前后历时5年。至元三年(1337年),汪大渊再次从泉州出航,历经南洋群岛、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莫桑比克海峡及澳洲各地,至元五年(1339)返回泉州。汪大渊第二次出海回来后,应泉州地方官之请,开始整理手记,写出《岛夷志略》。该书分为100条,其中99条为其亲历,涉及国家和地区达220余个,对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道诸国历史、地理有重要参考价值,引起世界重视。1867年以后,西方许多学者开始研究该书,并将其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公认其对世界历史、地理的伟大贡献。
周达观(1266—1346年),号草庭逸民,浙江温州人。1295年奉旨出使真腊(今柬埔寨),周达观的任务是要沟通两国的关系,使之成为元帝国的附庸国,出游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在顺利完成使命后,他不忘休闲旅游,饱览了柬埔寨的风土人情,写下了《真腊风土记》。
(二)明清旅游
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一方面,他仍在表面上以空前的大一统和高度强化的中央集权专制维系王朝;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走向了尽头。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危机四伏。这不可能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其旅游失去盛唐的昂扬、宋代的理趣。
明朝统治阶级为了加强统治,行文字狱,设锦衣卫,一时人心惶惶。为了避免灾难,不少文人及官员放弃仕途,归隐于山水,做富贵闲人,游哉于自然之中,所以士林游风兴起。袁宏道、王思任的游道,唐寅“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善诗及绘画,王阳明的“阳明禅”,袁枚,39岁辞官归隐。当然也不乏文人寓游于学。旅游学家徐霞客就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代表。徐霞客,名弘祖(或作宏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别号,他22岁就开始外出旅游,历经34年,直到生命结束为止。他先后游历了大半个中国,终成地理及旅游学传世名作《徐霞客游记》。在记游的同时,还常常兼及当时各地的居民生活、风俗人情、少数民族的聚落分布、土司之间的战争兼并等事,多为正史稗官所不载,具有很高的旅游鉴赏价值。李时珍也是通过“行万里路”、“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终成药物学的巨著《本草纲目》。
1405年明成祖首派郑和下西洋,目的是:寻找惠帝的下落以绝后患耀兵异域”,树大明天子之威,安抚海外臣民。郑和先后7次下西洋,首次下西洋明成祖派了17000多人,第7次增至27550人。陈诚和李暹五通西域。明朝中叶以后,政府海禁政策更为严厉,把郑和下西洋的宝船连同航海资料都一把火烧掉。清朝不仅海禁,还实行“迁界”,基本上禁止了与外界的国际交往。在清代200多年王朝里,唯有康乾盛世的帝王巡游目的是为了在旅游中宣扬天威。
五、旅游文化的近现代转型
19世纪以来中西文明激烈交锋背景下的中国旅游文化的巨大变迁受西方冒险主义旅游文化的冲击,中国人开始迈出国门,寻求与世界文化接轨;中华民族旅游性格在近现代转化过程中,使冒险勇进精神逐渐成为中国旅游次生的性格特征。
(一)19世纪以前的中西旅游文化对比
明代中国人跨越海洋的国内旅游基础度领先的中国航海旅游。中国错过联结
世界的机会——保守内敛的旅游性格使得征服世界的航海旅游中途夭折。郑和下西洋,如同张骞出西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进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友谊,体现了征服海洋的雄心和力量。西方民族跨越海洋,联结了世界各大文化圈。哥伦布冒死横渡大西洋的地理大发现及西方航海旅游史上的壮丽诗篇——麦哲伦的环球旅行探险,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旅游文化强力入侵。中国成为外国冒险家的乐园,其中最多见的是传教旅游。
(二)中国近代走向世界的过程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打开了先进的中国人的眼睛。愚昧和落后导致了挨打吃亏,但挨打吃亏也使人慢慢聪明起来,努力追求进步。在鸦片战争、五口通商以后,中国的读书人终于走出长期闭锁的国门,到欧洲、美国和日本去求学、通商、考工、出使和游历,并且开始记述和传播自己在西方所看到的一切。1847年林针“因贫思远客,觅侣往花旗”(《西海纪游草》);同年容闳与勃朗先生(Rev.S.R.Brown)“同赴新大陆,俾受完全之教育”(《西学东渐记》),这算是最早的国人留学了。1886年以官员斌椿为首游历欧洲诸国,深感“各法奇巧,匪夷所思”;侧面反映了封建政府求强、求富的决心,是清政府的第一支出游队伍.代表李圭归来后宣传的“地形如环,环日而行,日不动而地动”的科学道理,中国工商界由此迈出国门第一步。“走向世界”以后,随时想到的还是自己的国家。容闳、黄遵宪如此,伟大的孙中山先生亦复如此。用孙先生自己的话来说,他也是在1878年出国以后,“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才立下了恢复中华建立民国的大志和信心。“要救国,只有维新”;维新行不通,就只有革命,这就是1840—1911年期间中国人“走向世界”得出的结论。
(三)走近大众的现代旅游
中国20世纪初期开始出现旅游业:爱国人士陈光甫先生于1923年8月成立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1924年组团游杭州,1925年组观樱团游日本,1927年创《旅行杂志》,6月改组为“中国旅行社”,并开发景点、促销,参加国际旅行社会议。1935年中外人士组成友声旅行社,1936年筹组了国际旅游团等。1949年11月19号,厦门有关部门接管了旧“华侨服务社”,创立了新中国第一家华侨服务社,接着在祖国各地开了多家分社,1974年,成立了中国旅行社,与华侨旅行社合并,称为中国旅行社。在此之前,1954年4月15号,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国际旅行社,并在全国各地开了14家分社。1979年11月16日,成立了全国青联旅游部,1980年6月27号,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国青年旅行社成立。自此,国旅、中旅、青旅成为中国三大旅行社。以上说明旅游开始走向大众化,奠定了现代旅游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