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桥记
青铜峡公路立交桥在小坝西南15.5公里的国道109线上,跨青铜峡水泥厂铁路专线和青铜峡镇——青铜峡火车站公路。1985年始建,1988年10月15日建成。主桥长40米,有4孔。上部为空心板简支梁结构,下部为矩形排架桩、双柱式和加筋土挡墙混合式桥台。桥面宽12米,车行道宽9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5米。引道为十字形钢筋混凝土面板、双面加筋混凝土支挡结构。由桥体、引道、环道、迎道四部分组成单向蝶式立交系统。
这座公路立交桥外形和谐统一、新颖美观,为自治区第一座上下互通式的公路立交桥。
▲立交桥头
【注释】
[1]今青铜峡黄河。
[2]“大石山,在鲁州东南。鲁州,六胡州之一也,在灵州西河曲之地。”《资治通鉴》注⑼。
[3]今同心县南。
[4]今秦渠。
[5]《宋史·刘昌祚传》。
[6]即南前、南后;中前、中后;北前、北后。
[7]今划甘肃省环县。
[8]正五品武官。
[9]正二品文官。
[10]满语,勇敢的战将。
[11]张慎微辑《董福祥轶事》。
[12]今甘肃省临夏市。
[13]《乾隆宁夏府志·名胜》。
[14]摘自甘肃省博物馆藏《明火炮号令》。
[15]教义及遵守的事项。
[16]据2004年12月5日《新消息报》载。
[17]今中宁县鸣沙镇一带。
[18]今内蒙古自治区。
[19]今河北省怀安县。
[20]今浙江省临海市。
[21]今广西河池市。
[22]今保山市。
[23]正五品文官。
[24]正四品文官。
[25]国子监肄业生。
[26]今开封县。
[27]正二品武官。
[28]贺兰县。
[29]汉延、唐徕、惠农、大清。
[30](今盐池县)
[31](今平罗县)
[32]正五品武官。
[33]从三品武官。
[34]正二品武官。
[35]今银川市。
[36]董福祥后裔。
[37]张俊的后裔。
[38]从二品武官。
[39]满语,子爵。
[40]今达县。
[41]今玉林市。
[42]正三品武官。
[43]从二品文官。
[44]即退休。
[45]民国以后改为丰乐渠。
[46]从一品文官。
[47]《康熙朔方广武志·茔墓志》。
[48]今河北省河涧县。
[49]正四品武官。
[50]今西安市。
[51]早亡。
[52]正一品文官。
[53]正七品文官。
[54]亚元。
[55]从三品文官。
[56]网,即罩,与赵同音。
[57]今酒泉。
[58]满语,勇士之意。
[59]正六品武官。
[60]正七品武官。
[61]邵刚。
[62]即今水管所址。
[63]局长。
[64]今大柳木高山大口子。
[65]两台30万千瓦机组。
[66]两台30万千瓦机组。
[67]今银川市。
[68]中高级职称人数683人。
[69]统称“三珠”。
[70]国家级品酒师1人,国家级酿酒工程师2人。
[71]即王博。
[72]代行省委职权。
[73]即云泽。
[74]即中国共产党宁夏工作委员会——地下省委。
[75]即党支部。
[76]睚眦:yá涯zì字。
[77]狻猊:suān酸ní泥。
[78]狴犴:bì闭àn岸。
[79]赑屃:bì避xì细。
[80]赑屃:即驮碑的大石龟——编者注。
[81]:chǎn产。
[82]即“弹跳飞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