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艾山渠表
刁 雍
臣蒙宠出镇,奉辞西藩,总统诸军,户口殷广。又总勒戎马,以防不虞;督课诸屯,以为储积。夙夜惟忧,不遑宁处。以今年四月末到镇,时(以)已夏中,不及东作。念彼农夫,虽复布野,官渠乏水,不得广殖。乘前以来,功不充课,兵人口累,率皆饥俭,略加检行,知此土稼穑艰难。夫欲育民丰国,事须大田。此土乏雨,正以引河为用。观旧渠堰,乃是上古所制,非近代也。富平[1]西南三十里,有艾山,南北二十六里,东西四十五里,凿以通河,似禹旧迹。其两岸作溉田大渠,广十余步,山南引水入此渠中。计昔为之,高于水不过一丈,河水激急,沙土漂流。今日此渠,高于河水二丈三尺,又河水浸射,往往奔颓,渠溉高悬,水不得上。虽复诸处,按旧引水,水亦难求。
今艾山北,河中有洲渚,水分为二。西河小狭,水广百四十步。臣今求入来年正月,于河西高渠之北八里,分河之下五里,平地凿渠,广十五步,深五尺,筑其两岸,令高一丈。北行四十里,还入古高渠,即循高渠而北,复八十里,合百二十里,大有良田。计用六千人,四十日功,渠得成讫。所欲凿新渠口,河下五尺,水不得入。今求从小河东南岸斜断到西北岸,计长二百七十步,广十步,高二丈,绝断小河。二十日功,计得成毕。合计用功六十日,小河之水,尽入新渠。水则充足,溉官私田四万余顷。一旬之间,则水一遍。水凡四溉,谷得成实。官课常充,民亦丰赡。
(录自《朔方道志》卷二十四)
刁雍公元(390~484年),字淑和,北魏渤海饶安(今河北省盐山县西南)人。太平真君五年至太安元年(444~455年),为薄骨律镇将,先后修艾山渠,水路运送军粮,创黄河上游大规模水运的历史。筑刁公城,以储粮积谷,有教诫二十余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