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澜沧江畔的焰火晚会

澜沧江畔的焰火晚会

时间:2023-02-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澜沧江畔看孔明灯、看高升,一直是景洪市各族人民节日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我们来到澜沧江畔,夕阳下的沙滩上燃起了一堆堆旺旺的篝火,篝火边摆上了惹人垂涎的傣家风味小吃和各式烧烤。当地的各族男女老少和外地游客,三五成群地从四面八方涌向滨江大道,澜沧江畔顿时变成了夜间的闹市。缤纷的焰火还没有结束,更多特色的节目开始了。
澜沧江畔的焰火晚会_奇趣的西双版纳

12.澜沧江畔的焰火晚会

在景洪过泼水节,不但白天好“戏”连台,晚上也有精彩的节目。澜沧江畔看孔明灯、看高升,一直是景洪市各族人民节日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

傍晚,徐徐的凉风吹走了日间的炎热。我们来到澜沧江畔,夕阳下的沙滩上燃起了一堆堆旺旺的篝火,篝火边摆上了惹人垂涎的傣家风味小吃和各式烧烤。当地的各族男女老少和外地游客,三五成群地从四面八方涌向滨江大道,澜沧江畔顿时变成了夜间的闹市。

夜幕刚降临,雄伟的澜沧江大桥上空一声巨响。五彩缤纷的焰火像落花般从天空中散射开来,犹如宇宙中四处乱飞的流星雨;又像一只只巨大的孔雀,在夜空中快速闪动着彩翅。缤纷的焰火还没有结束,更多特色的节目开始了。多情的小卜哨,在澜沧江里放下一盏盏水灯,许下一个个美好的愿望,那一点一点闪亮的水灯顺着江水把美好的愿望缓缓捎去远方。

我们只顾看江中的灯,忽听旁边有人叫道:“快看孔明灯!”抬头一看天上挂上了几盏亮晃晃的“灯笼”。

江边黑压压的一群人正围着几盏大灯,我们走到灯前,看到放灯人是几个卜冒(小伙子),三四个人放一盏灯。孔明灯又叫“飞灯”,为椭圆形,由棉纸裱糊而成,直径3米多,高5米多,下端留一圆口。圆口处用竹棍交叉做成“油盘架”,摆上用牛油浸透的一大盘布绳,作点灯的燃料。飞灯升空,跟现代热气球的原理相似,靠的是热气。在点燃油盘之前,先要在地上燃着一堆微弱的火,把灯口撑开对准火堆,让热气冲飘进口里。我看着这个“大气球”逐渐膨胀、变圆、点火、升空,目送着这盏大灯徐徐升空,越来越高,越来越小,最后仿佛化做夜空里一颗明亮的星星。慢慢地以缤纷的焰火为背景的夜幕挂上了一盏、两盏、三盏……若干盏飞灯,构成了一幅奇异的“天象图”。

看到亮晃晃的孔明灯升起,在场的人群一齐仰首欢呼。听说远近的傣家村寨,只要有人看到红亮的纸灯笼从他们上空飘过,也会一呼百应地全寨而出,以同样的目光和喜悦的笑脸仰望那远处飘来的孔明灯!它简直就是傣家人心目中的吉祥、快乐与自豪的象征。放孔明灯的来历,据说是孔明曾经和傣族人民共同作战,在一次夜战中,孔明教当地人糊制这样的灯笼照明,一群灯笼升空后,藤甲军以为是漫天的火球,吓得不战而退,后来归顺了蜀汉。为纪念胜利和孔明的功绩,傣族人有了放孔明灯的习俗。据史家考证诸葛亮并没有到过西双版纳,但是人们总乐于把某些大事挂在代表着智慧化身的诸葛亮账上,譬如傣式竹楼的房顶,也说是按孔明之帽设计的。

伴随着嗖嗖的尖啸声“天象图”上又出现了新图像,这是“高升”飞向了夜空。

传说,放高升是为了纪念那位为消除人间灾难而被天门压死的帕雅晚。帕雅晚死后,天王英达提拉将历法重新修改后交给帕雅晚的亡灵,带回人间施行。新年这天,帕雅晚将带着全年的风雨信息返回人间,所以人们要燃放高升对他表示欢迎。

放高升是泼水节之夜的又一项精彩节目。高升是傣族兄弟自制的一种“土火箭”,它是将竹竿底部填以火药和其他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线,就能燃放。傣家人觉得高升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主人也越光彩、吉祥。所以,人们乐于在高升的制作上下工夫,追求精益求精。在拥挤的人群中,我们看到高升被点燃引线后,那强劲的力量,将竹子如火箭般猛地推入高空。吐着白烟的竹子,发出嗖嗖的尖啸声,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光彩夺目,十分迷人。周围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赞美声不绝于耳,好不热闹。

江边飘来阵阵美妙的音乐,我们循着img23锣和象脚鼓的乐声走去,前面是一群围着篝火晃动的人影。逐渐看清了人们在围观一群且走且舞的队列,舞蹈者以身着傣族服装的人为主,中青年人居多,其中也有老人与小孩。领舞的小卜冒高大帅气,小卜哨娇小俏丽,两个人都垂着眼略带笑意,跳得很投入,举手投足间似乎显示出几分庄严,整个舞队几乎都是这种格调。参加过发狂的泼水活动后,来看这些舞者,仿佛是看到另一种民族:前者狂放、勇猛,后者文静、温和。一曲终了,几分钟后乐声再起,此时的曲调节奏变快了,有了欢快的色彩。舞者的手腕时而内曲,时而外翻,十分灵活,不时发出吆喝,气氛变得很活跃。队列中的人尽情地舞着,把舞跳得有滋有味。舞队行进中不断有观众不甘寂寞争做“演员”,挤了进去,不多时越来越多的人挤了进去,围成了两圈,队伍有些乱了,舞姿的优美也被“打了折”,但吆喝声更响亮了,所有人都沉浸在忘形的欢乐中,舞者的兴致更加高涨。

夜深了,象脚鼓的声音渐渐疲惫,人们这才意犹未尽地散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