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陈武帝故宫

陈武帝故宫

时间:2023-02-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陈武帝故宫位于浙江省长兴县下箬寺乡,故宫原为陈霸先故居,南北朝时,盛行“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许多王侯贵族将其宅第改建为佛寺。陈武帝故宫是长兴县人民政府于2009年重建的,总投资13000万元,总用地面积84119.5平方米。2003年底,浙江省长兴县举行了纪念陈武帝诞辰1500周年系列活动,来自海峡两岸的陈氏后裔和陈氏文化组织不远千里到长兴寻根祭祖。
陈武帝故宫_长兴旅游导航

任务一 陈武帝故宫

一、讲解线路

陈武帝故宫概况→陈武帝塑像→圣井→碑林→故宫大门→佛塔→西回廊→大殿→陈武帝故居陈列馆

二、讲解内容

讲解一 陈武帝故宫概况

各位团友,首先欢迎大家来到号称“帝乡佛国”的陈武帝故宫游览。

陈武帝故宫位于浙江省长兴县下箬寺乡,故宫原为陈霸先故居,南北朝时,盛行“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许多王侯贵族将其宅第改建为佛寺。据记载:因陈故宅香火兴旺,南朝陈光大元年(567)诏立为天居寺;宋治平二年(1065)改为广惠教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立为丛林,俗称下箬寺。下箬寺原为五进大院,占地36亩,四面环水,气势雄伟,很有皇家气派。寺内正中,自山门而入,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小西天、如来观音、三尊紫佛、皆佛中之圣,佛像魁凛,气势磅礴,故被历代皇帝称之为“帝乡佛国”,并受三代皇上的“天赐圣旨”。中国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曾在此留下了“帝乡佛国”的手笔。

img3

陈武帝故宫是长兴县人民政府于2009年重建的,总投资13000万元,总用地面积84119.5平方米。整个故宫由陈武帝故居、天居寺、遗址公园三部分组成,目前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计划2013年年底完成故宫布展。

讲解二 陈武帝塑像

整个遗址公园的中心,矗立着六朝英主、一代贤君——陈武帝的塑像。武帝陈霸先是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中国南北朝时期陈朝的开国皇帝。他出生的时候正处在中国南北对峙、战乱不断的时期。成年后,陈霸先在长兴、南京等地做过一些小官。将近四十岁时,他的才能学识才得到了当时梁朝皇帝的赏识,相继担任了今天广东肇庆市的太守和广州市的刺史,平定了地方分离势力。公元549年起,陈霸先为保护梁朝政权,度过了六年的戎马岁月,立下赫赫战功。公元557年梁朝皇帝禅让皇位,陈霸先在今天的南京市代梁自立,建立了陈朝。陈朝共经历了三代五室,于公元589年被隋朝取而代之。

img4

对于陈霸先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唐代名相魏徵、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明代文学家归有光和清代思想家王夫之等人都有极高的评价,称赞他“功勋不下曹操、刘裕”,“雄豪无愧刘备、孙权”,“江左诸帝,号为最贤”。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尤其看重陈武帝,赞扬他是中国非常时期的一位“非常之才”。

在塑像的背后刻的是纪念陈武帝诞辰一千五百年的祭文。2003年底,浙江省长兴县举行了纪念陈武帝诞辰1500周年系列活动,来自海峡两岸的陈氏后裔和陈氏文化组织不远千里到长兴寻根祭祖。“天下陈氏出江州,江州先祖在长兴”。长兴县的下箬寺不仅仅是陈武帝的出生地,也是中国第五大姓氏陈姓家族重要的繁衍地。陈达不仅是陈霸先的先祖,也是陈氏家族共同的祖先。从公元316年陈达南迁长兴县算起,到今年已有1697年,陈氏宗亲遍布世界各地,历代名人层出不穷。团友中若有姓陈的朋友,不妨寻寻根,拜祭一下陈氏先祖。

讲解三 圣井

img5

在武帝塑像的右边,就是经过千年战乱,幸存下来的文物古迹——圣井。为什么叫圣井,这里有个故事。据史料记载,陈霸先的先祖陈达是我们长兴县的县令。公元316年他到了下箬寺,这里当时叫陈家庄。他跟亲戚朋友说,下箬寺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好地方,是块风水宝地,今后我们陈家的后裔定有王者之风。果然过了186年就出了个陈武帝。陈霸先出生的那一年,他们家门口的一口井水沸腾,井水涌出。由于家境贫寒,陈霸先呱呱坠地时,他的家人就用这井水给他沐浴。谁也不曾想到54年后陈霸先竟成为一代霸主,而这口井也因此被称为“圣井”,并一直保留到了今天。大家请看,就是这口圣井,系石砌井壁,深约15米,直径1.5米,水面平于地面,井水清澈,终年不竭。2011年,长兴县人民政府在古井上新建四角圣井亭,并在井侧立有圣井碑,保护圣井。明朝文学家归有光任长兴县令时,造访陈氏故居,专为这口古井撰写下铭文一篇——《圣井铭并叙》,并由《西游记》的作者、当时也在长兴为官的吴承恩亲笔书写,刻石为碑,立在圣井的旁边。现在这块碑石已被妥善安置在长兴县博物馆内,供后人追思。

讲解四 碑林

在圣井的四周和陈武帝塑像的左边,林立着几十块石碑。这些石碑历经千百年来的风雨侵蚀,大多已经斑斑驳驳,字迹依稀可辨,有的只剩下半块断碑。但从这些残存的碑刻中,我们知道历代历朝,平民百姓、文人墨客乃至皇帝都曾记挂此地。轻轻地抚摸《广惠禅堂碑记》,想象“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盛况,仿佛看到了武帝故宫里香客们成群结队,身挂香袋,来此烧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景象。

img6

讲解五 故宫大门

各位团友,眼前这座富丽堂皇的建筑就是陈武帝故宫的大门。这个大门采用了重檐歇山顶样式,这是古代建筑中规格仅次于重檐庑殿顶的一种建筑形式。北京的天安门、太和门、保和殿就采用的这种样式。红色朱漆大门上的门钉,横有五颗,竖有九颗,这是王公贵族才能有的装饰。门扇中央的门环,一般都是兽面,称为“铺首”,具有辟邪的作用。可在这里,为什么是莲花的图案呢?因为这里是——帝乡佛国。莲花是佛教的圣洁之花,可以说莲就是佛,佛就是莲。我们熟知的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都是坐在莲花之上,或手执莲花,以此表示佛是出自尘世而洁净不染的境界。人要做到出自尘浊而不为污染的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相当高的觉悟和定力。这里以莲花为铺首,希望来到这里的每一位客人都能叩开自己的佛性,消除魔性。凡事看开一点,不再贪婪、恐吓、焦虑、痴心、嗔怒,在精神上自然摆脱了苦境,变得轻松愉快。

img7

讲解六 佛塔

各位团友,眼前这座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的佛塔是全寺的最高建筑。我国古代佛塔的层数几乎都是奇数,有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指的就是七层塔。如泉州开元寺镇国塔为五层,天台国清寺隋代砖塔为七层,杭州开化寺六和塔为十三层。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一现象与我国古代阴阳学有关。《周易》曰:“阳卦奇,阴卦偶。”阳卦指有利的条件、环境和机遇,阴卦指各种因素都不利,条件十分艰苦。我国古代阴阳学说把奇数作为“阳”的象征,把偶数作为“阴”的象征。如“阳”代表白天,人生属“阳”;“阴”代表夜晚,人死属“阴”。所以我国佛教中许多事物都采用奇数,以表示清静、吉祥或顺利之意。在佛教中具有特别意义的塔,其层数的设置更是如此。

img8

现在,请大家随我拾级而上到全寺最高处可以感受整个故宫的恢宏气势,还可以俯瞰整个长兴县城的美景。

讲解七 西回廊

陈武帝故宫按照南朝时的寺院布局设置,以塔为中心,周围廊庑围绕,塔的北面是殿堂。所有建筑按中轴线布局,左右两边对称。而隋唐以后的寺院,造巨像成风,佛殿普遍代替佛塔,佛塔渐渐被挤出寺院,或另辟塔院,或置于寺前后或两侧。看塔的位置,就能判断出寺院是隋唐以前还是以后的了。踏上西廊,有游园的感觉。廊是建在水上的,边听着流水潺潺,边欣赏周边的美景,任时间流淌,静心养性也就水到渠成了。

img9

讲解八 大殿

img10

各位团友,眼前这座气势恢宏的大殿就是陈武帝故宫的主殿了。上下两层,下层面阔七间,上层面阔五间。拾级而上,在台阶的中间,是汉白玉雕的一幅莲花池。池中鱼蟹成群,嬉戏玩耍,好不热闹。池上两只仙鹤奔祥云而去,池沿则由佛教的法轮图案围合而成。莲即佛,佛即莲,莲与佛已经浑然一体。登上平台,大门的门钉变成了横竖皆九,这是天子的居所了。东西两边都有楼阁可以登临。殿前的古树据施工人员讲,是花了三百多万元移植过来的。树很粗,需要几个人才能合抱过来。

讲解九 陈武帝故居陈列馆

从东廊出来,就到了最后一站——陈武帝故居陈列馆。这里还在施工过程中,让我们共同期待它的精彩吧。

再过几个月,这里将以完美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欢迎大家光临!

img11

知识链接

源于颛顼的陈姓

陈姓在中华100大姓中居第五位,陈姓人口约540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4%。陈姓播迁至海外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及欧美各国的人数亦多,如台湾就有“陈林半天下”的谚语,说明台湾岛上陈姓人口之多。陈氏是舜帝的后裔,历史上名人辈出,人才荟萃。特别是当代高科技人才尤为突出,陈姓被选为院士的达76人,占1948-1999年的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总数的5%。由于陈姓历代名人多,宗族文化遗址亦多。

img12

陈姓先祖是黄帝孙子颛顼,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瞽叟,瞽叟生舜。舜是颛顼的曾孙子。舜的34世孙名妫满。妫满是颛顼的38世孙。周武王封妫满建陈国,谥为陈胡公,妫满是陈姓的始祖。陈国传20世26代君王,建国588年。陈国被楚国灭后,陈胡公裔孙们逃亡外地,怀念祖国,有的以胡公号为姓氏,就姓胡。胡公满的第12世孙名叫完,字敬仲。因避陈国内乱逃奔到齐国,改姓田,名叫田完。后来他的10世孙田和建立了田氏齐国。战国末年,齐被秦灭。齐王的长子升次子桓先后改姓王氏,三子田轸逃至颍川(今河南禹州一带),恢复陈姓。从此陈氏一门在中原瓜瓞连绵,生生不息,发展成为名门望族。此后才有后世陈氏颍川世家、颍川衍派的出现与发展。

从村官到皇帝

这是载于史册中的一则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作陈霸先。他以及他所在的六朝中最后一朝——陈朝,因为只有33年的历史和半壁江山的版图,让世人一直不甚了了,人们更多记得的是他的后代——陈后主以及荒唐的胭脂井。这无疑也加深了人们对陈朝国家积贫积弱、皇帝荒淫无用的印象。

img13

不过,现已83岁高龄的中国当代著名史学家、“六朝史研究会”奠基人、南京大学教授卞孝萱却有着不同的看法的。他认为:“陈霸先是南朝难得的英主。他从一个村官成长为将军,又由将军黄袍加身,承担下了一片支离破碎的江山。可以说他和他所建立起来的陈朝虽然短暂却非常重要,而陈霸先本人堪称南朝的第一英主。”陈霸先的家乡在今天的浙江湖州长兴县。根据史料记载,陈氏虽是当地的大户,但是在门第之见很深的南朝,陈家也只能算作寒门而已。但正是这样的寒门内,却出了个未来的英主陈霸先。《陈书》中称陈霸先“读兵书,多武艺”,而《南史》中更是记载他:“涉猎史籍,好读兵书,明纬候、孤虚、遁甲之术,多武艺。”在当时,能够读史籍、兵书,又多武艺的人可称得上是文武全才了。“从村官到皇帝”这就是卞孝萱对陈霸先政治道路的评价。最初,陈霸先只是乡间小吏。而后,怀着满腔报国之志的他,来到梁都建康(今南京)做一个看守油库的小吏。在得到梁朝贵族的赏识后,他平步青云,并因在广东一带平叛有功而声名鹊起。最终,成就陈霸先帝业的是那场著名的“侯景之乱”。通过平定“侯景之乱”,功高一世的陈霸先渐渐控制了梁朝的政权,并于太平二年(557)废梁称帝。

长兴县报德寺——钟 楼

寺院位于长兴县雉城镇县中百公司后院,今名“钟楼”,为三层砖木结构的古建筑,高约18米,占地40余平方米。钟楼系歇山顶双檐式单体木结构建筑,飞檐画栋,翘角垂铃,结构稳重庄严。钟楼原为雉城古大雄教寺古建筑群之一,大雄教寺原名“报德寺”,是南朝陈文帝天嘉元年(560)为太妃所建,寺址原在城西一里处。明初,元帅耿炳文筑城壕,于洪武二年(1369)迁建至城内。洪武二十四年,立为丛林有司,其左侧建有钟楼,高3层。钟楼大门朝南,卷顶门洞,两扇石品门左右分开,在门洞两边墙上有斗大的“钟楼”两字,书在正中。在第三楼,大铜钟悬挂在中央,钟通高2.05米,钟身高1.46米,钟壁1.12米,钟壁厚10厘米,重2000余公斤。钟口呈瓣莲花形,钟体铸有纹饰,顶端有一圈莲瓣纹,上股方内铸饰八卦图案,下股方内铸有铭文“洪武七年甲寅二月三日吉时铸造,长兴知县萧涧、守御千户所官刘显……”此钟铸造规整,造型精美,形体宏浑,系仿唐宋风格,把铸造、声学、书法融为一体,实系重要古迹,现寺院因钟得名,故名“钟楼”。

img14

鸟山出天子

据《长兴县志》记载,南朝梁朝时候,流传着一个“鸟山出天子、梁武帝江南凿龙脉”的故事,故事的始末是这样:

话说一年中秋,梁朝的钦天监太史令夜观天象,突发现天空之中星位:主星昏暗,将星偏走。原来古历朝历代,朝廷皆很重视对日月星辰变化的观察,并以此推算朝政兴衰、年号更替、历法制定,甚至朝廷祭祀、农事安排等,也以星象变化为标。随着千百年无数术士的积累,秦汉以来,日月星辰之术专家辈出,朝廷也因此特设了一个专门衙门——“钦天监”,专务此职。

img15

太史令当即将“主星昏暗、将星偏走”天象报告皇帝,皇帝一听非常害怕。原来古人非常迷信星象学说,他们认为:“夜晚星空,相比群星,主星乃人间帝王的象征。主星或将星昏暗无光,偏离了天极正位,或者离位,即意味着现任皇帝的帝位已经不稳,一个新朝或者新主即将诞生。”

听了太史令的奏报,皇帝萧衍非常着急,于是亲自观看:单见中秋之夜,月明星稀,稀稀疏疏的几颗星辰格外清晰,不久在天空正北,一颗巨星,最是个大、明亮,那就是所谓“将星”。一会儿,又见东方的天空升起一团紫气,渐渐地紫气渐升渐长,弥入天际,形成一座云山。又一会儿,突然只见一个赤身孩童跳上云头,手执弯弓,瞄准将星,发了一箭。但见将星中箭后,渐昏渐暗,星辉缓缓地陨向东南,最后落在一座形似鸟状的矮山之上。

次日,江南“鸟山出天子”的谶语在京师到处流传,皇帝萧衍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破解之法:将江南凡是名称中带鸟的山全部凿断,希望能借此斩断还未成形的龙脉。

结果梁朝的皇帝凿了无数的山,但长兴的雉山虽然属鸟,却逃过一劫,终于雉山出了个陈霸先,夺了梁朝的江山。

知识拓展

有一个陈氏寻根团来到长兴旅游,请结合书本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创作一篇有针对性的导游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