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赵智凤的“佛”命

赵智凤的“佛”命

时间:2023-02-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赵智凤的“佛”命大足石刻,这一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几百年来,为亿万中外游客推崇,可人们对它的总设计和总建筑师赵智凤却是知之甚少。赵智凤五岁时,母亲患了一场重病。赵智凤为大足石刻奉献了自己的全部人生,从他五岁立志当一个和尚开始,他用生命的85个年头实践了自己的诺言。赵智凤是大足宝顶石刻的总设计者和实施者,他在宝顶山建立的规模巨大的“密宗”道场,是我国晚期摩崖造像的优秀代表作。
赵智凤的“佛”命_大足石刻之谜

赵智凤的“佛”命

大足石刻,这一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几百年来,为亿万中外游客推崇,可人们对它的总设计和总建筑师赵智凤却是知之甚少。

img7

赵智凤,大足县米粮里沙溪人,生于南宋1159年,父亲早逝,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

赵智凤五岁时,母亲患了一场重病。为了筹钱给母亲治病,他独自走到街上,插上标签,打算卖掉自己。可一直到晚上了,都无人问津:一是因为百姓穷,二是觉得这小子自己卖自己不可思议。

母亲带病四处寻找他,终于在街上见到孤苦伶仃的儿子,母子俩抱头痛哭。

img8

一个算命先生来到他们跟前,觉得既可笑又可怜。于是对赵母说:“你这儿子气宇不凡,让他入佛门吧,我看日后定有出头之日。”“佛门?”赵母想,“怎么这般穷苦了还有人来作弄?”

赵母怎么也不愿让儿子出家当和尚,但如今自己病了,儿子还小,今后该怎么办?她整日以泪洗面。

然而幼小的赵智凤却听信了算命先生的话。第二天,他偷偷来到离家不远的一个叫古佛寺的庙宇,对大和尚说:“我要当和尚。”大和尚说:“我们不收小孩,回去吧。”赵智凤再次要求时,被老法师听见了,于是老法师问他道:“你为什么一定要当和尚?”小智凤说:“我要治母亲的病。”

老法师为孩子的真诚和坚毅所感动,于是带着小智凤去见病床上的赵母。老法师替赵母诊病,并将自己私存的十两银子给了她。

不久,赵母的病大有好转。赵母感激法师的慈善,将儿子委托给了佛门。

古佛寺的大和尚,很不乐意赵智凤的到来,本身就是个穷庙,多一张嘴,就会减少他们的口粮。于是每次用膳的时候,他都背着老法师克扣小智凤的饮食。小智凤有时分得少,有时根本就没份,但他从不吭声。

有一天晚上,雷雨暴风,寺庙漏水,大和尚等扔下小智凤不管。小智凤孤独害怕、默默哭泣,但没有动摇在佛门的意志。

小智凤终于在庙里生存下来。老法师特别喜欢他,教他看书识字,读经静息。小智凤也特别用功,学习进步很快。

img9

16岁那年,老法师打算把寺庙交给他主持,赵智凤婉言拒绝了,他给师傅说他要云游四方,学习更多的知识。

三年后,智凤从成都大轮寺学成归来。古佛寺已垮塌,老法师也不幸遇难。赵智凤不计前嫌,带着孤独无援的大和尚来到大足宝顶山,立志要建造一个老法师生前向往的佛教密宗大道场。

赵智凤的宏伟理想和普济众生的德行赢得了当地寨主黄木顺的经济支持,也渐渐得到周边大、小富豪的认同和帮助。摩崖石刻便开始一步步实施。

img10

27岁那年,石刻工程正火红繁忙,赵母带信来说自己患病要儿子回家。赵智凤到家后才知母亲生病是假,要他成家才是真。那姑娘叫慧贞,贤淑端庄。赵智凤没有答应母亲的再三请求,他说没有精力来安家,也不愿耽误姑娘的青春。

赵智凤返回石刻道场后,继续尽职于他的摩崖石刻工程,直到他生命的终结——90岁。赵智凤为大足石刻奉献了自己的全部人生,从他五岁立志当一个和尚开始,他用生命的85个年头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如今,每当来宾们徜徉在大足石刻营造的艺术氛围中,总会被镌刻在石壁上的一句话所震撼:“热铁轮里翻筋斗,猛火炉中打倒旋。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这就是赵智凤的人生自白。

img11

赵智凤是大足宝顶石刻的总设计者和实施者,他在宝顶山建立的规模巨大的“密宗”道场,是我国晚期摩崖造像的优秀代表作。

人文解读:

赵智凤因为寺庙长老救了母亲的命,而承诺了皈依佛门。为了这一誓言,他从五岁起到生命的终点90岁,自始至终,心无旁骛,尽心尽力,无怨无悔,从而成就了大足石刻的壮丽辉煌。这是一个多么需要毅力、恒心和勇气的人生!赵智凤做到了。我们在他的身上,至少读到了六个字:诚信、智慧、坚韧。当然,这应该感谢他选择的事业。没有这“普度众生”的理想,也不会有支撑他行动的力量。

大足石刻总计有10万多躯,规模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

img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